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一道》第四十五章 學會等耐,太安城內
青城山。

 轉眼間已經是深秋時節。

 神霄閣的庭院中,老黃咧著嘴笑著,露出一口黃牙,正在和李淳罡較勁。

 若論歲數,肯定是李淳罡更年長一些。

 不過,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已然都是老頑童。

 從前,在北涼王府,老黃是個馬夫,至於李淳罡則是一直呆在聽潮閣底自閉。

 所以,二人在這青羊宮中,反倒是第一次見面。

 這倆人都曾各自跟隨徐鳳年這個北涼世子遊歷過江湖。

 又都是劍道中人,自然是有說不完的話。

 當老黃聽說他第一任師父隋斜谷在留下城外被葉千秋嚇退之時,多少還是有些感懷。

 隋斜谷教過他兩劍,也正是憑借這兩劍,再加上他多年打鐵打出來的心得,才漸漸有了劍九。

 他第二次去武帝城,既為自己,也為徐鳳年,也為隋斜谷。

 本來他就是抱著必死之意去的,只是沒想到一招劍十,讓王老怪驚訝無比,最終對他手下留了情。

 “老夫見過徐鳳年那小子施展劍一到劍九,就是沒見過他施展劍十。”

 “聽那小子說,劍十他使不出來,老黃,你能不能給老夫比劃比劃,讓老夫看看是什麽樣的劍招,能讓王仙芝手下留情。”

 李淳罡坐在老黃對面,伸出一根手指,和老黃的手指觸碰到一塊兒。

 兩人以指對指,各自傳遞著自己的劍道感悟。

 老黃聽到李淳罡這麽問,輕輕搖頭,道:“那一招劍十用出來,我半條命沒了。”

 “現在還沒恢復過來,等什麽時候我恢復了,再演不遲。”

 李淳罡聞言,嘀咕道:“真是無趣。”

 就在這時,一道身形從院外走了進來。

 李淳罡瞥了那人一眼,也沒理會。

 老黃則是笑呵呵的和那人打個招呼。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吳靈素。

 吳靈素看到李淳罡和老黃在一起呆著,也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畢竟,李淳罡都來了青羊宮好長一段時間了。

 吳靈素早已經見怪不怪。

 吳靈素老老實實的上前和李淳罡、老黃打了個招呼,然後便直接進了閣中。

 老黃見李淳罡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在一旁問道:“這小子什麽時候惹到李老了?”

 李淳罡摳了摳腳,道:“也沒什麽惹不惹的,就是瞧不慣那小子諂媚的那副勁兒。”

 “也不知道這小子是走了什麽狗屎運,能傍上葉大真人這棵大樹。”

 ……

 神霄閣,三樓。

 葉千秋和李義山正在打坐。

 吳靈素一來,自然是有事。

 他平日也不會沒事就來神霄閣拜見葉千秋。

 倒不是吳靈素不想,而是吳靈素知道掌教真人不喜太過喧鬧。

 吳靈素給葉千秋行過禮後,葉千秋便問他何事。

 吳靈素開始匯報情況。

 神霄派要坐道門頭把交椅,自然不能靠葉千秋一個人。

 還需要不斷壯大門派力量,增添弟子,還要有各種各樣的生財渠道,還要有成熟的消息渠道,這樣才能將道統傳遍四方。

 自從上次葉千秋對吳靈素面授機宜之後,神霄派賺錢的門道就多了許多。

 有了錢,能乾的事情便多了。

 收集起情報來,也是速度杠杠滴。

 “最近北涼動蕩不安,陳芝豹入蜀將要封王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

 “估計是要比世襲罔替北涼王的徐鳳年更早成為離陽第二位異姓王。”

 “還有消息傳出,說北涼世子徐鳳年孤身入北莽,取了北莽北院大王徐淮南的首級,還殺了第五貘。”

 “再就是,劍閣流沙一線之間的鐵門關,聚集了不少頂尖高手,並且進行了一場大戰。”

 “陳芝豹,人貓韓貂寺,病虎楊太歲,離陽軍中第三人白熊袁左宗,陰物丹嬰,徐鳳年,徐渭熊,密宗六珠菩薩,昔年曾是四大宗師之一符將甲人本尊的金甲人,生而金剛的徐龍象,還有手持刹那槍的青鳥。”

 “這一戰,若非是曹長卿出現,徐鳳年估計活不了。”

 “再就是離陽皇帝派了使臣到青城山來,邀請掌教真人到太安城觀禮。”

 “估計還有幾日,那使臣就該到青城山了。”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道:“知道了,若是離陽使者到來,你替我接了邀函便是。”

 吳靈素聽了,點了點頭,恭敬退去。

 在一旁打坐的李義山仿佛泥塑一般一動不動。

 待吳靈素走了,葉千秋朝著李義山問道:“元嬰,我打算到太安城走一趟,你去不去?”

 李義山微微搖頭,道:“弟子近來心靜了許多,還是在山上多修行一些時日為好。”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道:“如此也好。”

 “師尊此去太安城,是想?”

 這時,李義山睜開了眼睛,朝著葉千秋望去。

 葉千秋淡淡一笑,道:“就知道你忍不住。”

 “元嬰啊,修道人若想逍遙自在,便得講究一個念頭通達,你的心裡還在記掛著徐鳳年那小子還有北涼基業,想要真正的靜下心來修道,有些難。”

 李義山一張清秀的臉龐之上,多了幾分感慨之意。

 “鳳年那孩子,有點苦。”

 葉千秋笑道:“誰讓他投胎投到了北涼王府。”

 “如果他投胎到一個連果腹都困難的人家,難道就不苦了嗎?”

 “世上萬般事,總是有好處,便有壞處。”

 “沒了李義山的北涼,該如何走下去,這是徐鳳年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雛鷹總要學會自己撲騰,才能有翱翔九天的時候。”

 “元嬰,該學會放手了。”

 “不要忘了,你現在已經是荊丹,已經是神霄道人飛熊子。”

 李義山聞言,悄然說道:“弟子明白。”

 葉千秋道:“聽說陳芝豹入聖了,你怎麽看?”

 李義山道:“北莽滅佛一事,讓龍樹僧人圓寂,這位佛門聖人一走,陳芝豹便佔了便宜,否則他也沒有那麽快入聖。”

 葉千秋笑了笑,道:“陳芝豹算是你的後手之一嗎?”

 李義山一臉無奈,道:“師尊剛剛還要我放下。”

 葉千秋笑道:“放下不等於忘記,說說看,你對太安城中即將發生的事情,有什麽看法。”

 李義山道:“其他事暫且不說,弟子敢問師尊,可知道一百二十年前曾有一名野狐逸仙般的年輕道士在太安城畫符龍,傳言點睛之後便入雲,這株無根浮萍,呼召風雷,劾治鬼物,以一己之力力壓龍虎武當,獲得當時的離陽皇帝器重,封為太玄輔化大真人,總領三山符籙,主掌一國道教事,奉詔祈雪悼雨,無不靈驗。”

 “在離陽先帝手上製加崇德教主,當今天子登基以後又贈號太玄明誠大真人,層層累加,恐怕龍虎山那些老天師牌位都難以媲美。”

 “可兩甲子過後,這位與天子同姓的仙人修道之處已經日漸頹敗,無人問津。”

 “弟子想問師尊,神霄道統可興盛百年嗎?”

 葉千秋毫不猶豫的道:“當然。”

 李義山微微頷首,道:“既如此,弟子便暢所欲言了。”

 “碧眼兒張巨鹿要將三教納入朝廷掌控之中。”

 “龍虎、武當,皆在其中。”

 “神霄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成為道門之首。”

 “不妨和碧眼兒合作。”

 葉千秋笑道:“世事無常,風雲變幻,別看離陽現在風平浪靜,但花團錦簇之下,都是暗潮湧動,天下若亂,這趙家王朝坐不坐的穩,還未可知。”

 李義山聞言,心頭一跳,道:“師尊的意思是?”

 葉千秋笑了笑,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元嬰啊,你得學會等待。”

 “等?”

 李義山嘴中咀嚼著這個字。

 葉千秋笑了笑,道:“普通人之一生,不過短短幾十載,但修行人之一生,便要長的多了。”

 “有時候耐下心來等,你會發現別樣的天地。”

 “在我的記憶當中,世間曾有一個叫司馬懿的人,他蟄伏了四十年,方才成就一番大業。”

 “神霄之事,急不得,暫且放下不談,傳道一事,來日自有造化,現在還是布置之時。”

 “你且說說此次太安城中將會發生何事。”

 李義山雖然沒聽過司馬懿的大名,但也不多問,只是順著葉千秋的問題回道:“眼下正是藩王入京的時候,當今六大藩王,除了大柱國,以燕敕王趙炳最為兵強馬壯,當初天子在大殿上要讓陳芝豹封王南疆,未嘗沒有製衡趙炳的企圖。”

 “廣陵王趙毅,跟皇帝同母而出,深受器重,明面上那些敲打,無非都是演給外人看的,讓門下省左仆射孫希濟擔任廣陵道經略使,是擔心趙毅手段過激,惹來非議,難保離陽王朝第三個世襲罔替。”

 “皇帝對這兩人的做法,可見其親疏。”

 “膠東王趙睢,因為坐鎮兩遼,與大柱國有些情誼,這些年被皇帝和張巨鹿顧劍棠先後夾槍帶棒一頓收拾,處境確實有些淒涼。”

 “靖安王趙珣剛剛接位,雖然有一位盲士陸詡輔佐,但此子太小家子氣,不說也罷。”

 “雄州淮南王趙英,原本酷似老皇帝,只是欠缺了氣數,而且他本人也不得不清心寡欲,五位宗親藩王中以他被壓製得最為慘烈,半點實權都沒有。”

 “這次藩王循例進京,大柱國肯定是不去的,不過明面上尚未封王的陳芝豹注定要走一遭,因此這一趟六王入京的大場面肯定是有的。”

 “六王入京之後,天子估計就會提出冊封太子一事。”

 “不出意外在那些皇子封王就藩之前,四皇子趙篆就會被立為太子。”

 “據說這小子被元本溪看好。”

 “這位四皇子趙篆,八面玲瓏藏拙多年,將來一定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大皇子趙武和這四皇子是一母同胞,這兩人的親母皇后趙稚,似乎打小就開始悄悄灌輸他日哥哥以將軍身份北伐弟弟稱帝的理念。”

 “趙武雖說脾氣暴躁,但從小就對趙稚的言語深信不疑,跟弟弟趙篆的關系也極好,我相信這次空懸十幾年的太子之位浮出水面,不會有太大波折。”

 葉千秋微微頷首,笑道:“正是如此。”

 ……

 來自太安城的邀請,在幾日之後由一位宦官帶到了青羊宮。

 吳靈素曾兩入太安城,在京城也算是有些臉面的人物。

 由他接待那位宮裡來的宦官,倒也說得過去。

 那位宦官當日來,當日便走。

 葉千秋要去太安城,目的很單純,就是要去太安城露一面,在離陽王朝的京都露一面,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聲名。

 不過,此去太安城,順便還要辦兩件事。

 其中一件事和溫華有關,另一件事,便是陳漁的事了。

 說是兩件事,其實也算是一件事,都和黃龍士有關。

 不得不說,黃龍士這家夥挑棋子的手段還是十分高明的。

 無論是溫華也好,陳漁也罷,都已經不算是純粹的普通人。

 陳漁自從入了青羊宮,便住在了趙玉台那邊。

 她雖然是葉千秋的弟子,但平日裡和趙玉台相處的時間更多一些。

 趙玉台一生未嫁,更別提有什麽孩子,在她眼中,世子徐鳳年便是她的孩子。

 只不過,徐鳳年不在眼前。

 自從她再次回到青羊宮後,心態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她明白了掌教真人對北涼很有好感。

 再加上,李淳罡、老黃先後來到青羊宮。

 趙玉台自然明白,北涼在神霄派之中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

 多年自己苦修的趙玉台,有了陳漁相伴,倒是越發的開朗。

 葉千秋要去太安城,自然是要帶著陳漁一起去。

 什麽狗屁月桂入廟的命格,自然是做不得數。

 陳漁本就是恬淡喜靜的性子,在青羊宮住的久了,對世俗之事根本沒了多少掛念。

 這樣的苗子修道,將來定有所成。

 聽葉千秋要帶她到太安城走一遭,陳漁自然明白師父葉千秋的意思。

 心裡更多了幾分感激之情。

 她又如何不明白,她的命運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本來必入宮闈的她,也成了世俗中人,人人豔羨的山上人。

 說起來,她的命運的確已經比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要好了不知多少。

 這一趟前往太安城,葉千秋隻帶陳漁一人。

 吳靈素倒是想去,但葉千秋沒理會他這茬兒,讓他在宮中好生修行。

 老黃和李淳罡自然是不會去太安城湊熱鬧的,到了他們這個歲數,對於太安城裡的這些熱鬧已經看的很淡,讓他們去走一遭,不如在山上睡大覺。

 用了幾日,葉千秋將宮中事務安排好,便帶著陳漁禦劍而去。

 ……

 帝都,太安城。

 清晨時分,天灰蒙蒙。

 官道上數百鐵騎疾奔而來,塵土飛揚。

 京城風傳幾大藩王即將入城,其中最受人矚目的便是還未封王的白衣兵仙陳芝豹。

 太安城,這座世上唯一一座人口達到百萬的巨城一時間變得波濤洶湧。

 城內主軸道上的高樓都被各色人物佔滿,只求一睹白衣兵仙的真面目,即便見不著,看看車馬陣仗也就心滿意足。

 太安城城門有四孔,城門內外閑雜人等都被城門校尉早早肅清,當漸行漸近的馬隊出現在主軸道上時。

 那一騎白衣的陳芝豹終於出現。

 頓時引得無數姑娘們的尖叫。

 這種萬人空巷,夾道相迎的大場面,在太安城,也是極為少見的。

 ……

 太安城內。

 葉千秋帶著陳漁尋了一家酒樓住下。

 在酒樓裡尋了個僻靜的角落,喝幾杯清茶,用些飯菜。

 酒樓裡,人聲嘈雜,無非是在議論著最近太安城裡發生的大事。

 這段時日,太安城這座中天之城熱鬧得無以複加,先是宋老夫子一家慘遭波瀾,幾乎一夜之間便大廈傾覆,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紛紛,大多替老夫子覺得不值當。

 留下奏章秘本求一份青史名聲,才多大點的事情,氣死了不說,連宋二夫子和小雛鳳也都被殃及池魚,給朝廷一摟到底,一家老小卷鋪蓋離開了京城。

 據說當時送行之人,三省六部官員,加上國子監讀書人,再加上許多手不沾權的皇親國戚,浩浩蕩蕩得有兩三千人。

 宋家失勢後,便是五王入京這件更為壯闊的大事了,膠東王趙睢首先進入京城,淮南王趙英緊隨其後,接下來是廣陵王趙毅,靖安王趙珣和燕敕王趙炳,這讓宗藩府以及兼掌賓禮事宜的禮部尚書和侍郎等高官都忙得焦頭爛額,估計都足足清減了好幾斤肉。

 但真要說起來轟動之大,還要算那個不是藩王尤勝藩王的西蜀白衣陳芝豹,一騎入城,在當年白衣僧人李當心之後,第一次如此萬人空巷。

 那天正值霜降,這位兵聖白衣白馬,一杆梅子酒,哪怕是那些原先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北涼舊敵,親眼見過以後,也被其無雙儒將氣度深深折服。

 更別論天曉得惹來主道兩旁多少女子尖叫發狂,精明的賣花小販更是賺得錢囊鼓鼓,也甭管是否認得那白衣男子,隻管閉眼瞎話一通,往死裡吹捧幾句好話,保準能從大家閨秀和富家千金手中騙來銀錢。

 聽著四周之人的侃侃而談,葉千秋淡淡一笑。

 這時,只聽得旁邊一桌有人道:“你們可知當下京城最為引人注目的劍客是誰?”

 “不是太安城那對久負盛名的老冤家祁嘉節跟白江山嗎?”

 “錯了,錯了,不是這兩人,而是一個先前沒有半點名聲的遊俠兒。”

 “這遊俠兒找上了此代吳家劍冠吳六鼎, 看似撿軟柿子捏,繞過了吳六鼎挑戰他的那名女子劍侍,不曾想雙方皆是一戰成名,隻知叫做翠花的女子竟然用出了劍神李淳罡的兩袖青蛇。”

 “而那遊俠兒也頗為不俗,據說隻遞出了兩劍,雖敗猶榮。”

 “後來遊俠兒又去找白江山和祁嘉節打了兩場,那個年輕人的劍法極為出奇,那兩劍堪稱劍之術道各自巔峰,雖然沒勝,但卻也是厲害無比。”

 “據說,這遊俠兒過兩天還要找棠溪劍仙盧白頡比劍,已經有賭檔開下了盤口,賭這二人誰勝誰負。”

 葉千秋聽著那桌人的議論,朝著一旁的陳漁看去。

 陳漁的話很少,看到葉千秋朝她看來,也是什麽都沒說。

 葉千秋笑了笑,道:“快吃,吃完了,為師帶你去城裡轉轉。”

 陳漁輕輕“嗯”了一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