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一道》第八十四章 慧眼如炬,西楚女帝
  第452章 慧眼如炬,西楚女帝

  吳靈素的想法,或許只有他一個人知曉。

  他邁著矯健的步伐,穿梭在山間小路之上。

  想著最近發生的那樁令天下震動的大事,吳靈素的心裡不由的便多了幾分輕快。

  從前,他求的不過是個人間富貴。

  至於升仙什麽的,全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畢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自己有幾斤幾兩,他還是清楚的。

  雙修法還沒走出個名堂來,便被掌教真人耳提面命的換了修行方式。

  如今他也修雷法,又得以蒙掌教真人傳授一部浩渺無窮大方經,雖然不說進步神速。

  但也早已非是昔日面子光鮮,裡子窩囊的吳靈素。

  如今的天下,大亂四起。

  說起來,不過是因為掌教真人看不慣離陽皇帝的做事方法,所以,才在這烈火之上,灑了一把油。

  已經過世的離陽先帝趙惇,還有那死都死的悄無聲息的半寸舌元本溪,謀劃了大半輩子的離陽天下,就這麽分崩離析了。

  恐怕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為離陽後繼之君謀劃的未來,不過在短短兩年之內就徹底崩塌了。

  說到底,還是人算不如天算。

  人呐,不能太貪心。

  不能和趙氏一樣,什麽都想要。

  吳靈素眼看著趙氏皇朝在一步步走向滅亡,心裡也給自己敲響了警鍾。

  做人不能太貪心。

  如果他和離陽趙氏的皇帝一樣,什麽都想要,那他也勢必會向這離陽趙氏的皇帝一樣,死於非命。

  吳靈素看的太清楚了。

  越是走到高位,他越是清醒。

  他不會忘記,當初他兒子吳士楨是怎麽死的。

  這倒不是他想給兒子吳士楨報仇。

  說實在的,他就是想給吳士楨報仇,也得有那個實力啊。

  吳靈素是個很現實的人,雖然,他就這麽一個兒子,但和自己的命比起來,那還是算了吧。

  兒子都沒了好幾年了。

  而他現在也是愈發的春秋鼎盛。

  過兩年,等天下太平了。

  他便和掌教申請一下子,尋個真道侶,再生一個不就得了。

  何必自己給自己找沒趣兒。

  葉千秋聽到了吳靈素的腳步聲,也自然知道是吳靈素來了。

  待他走的近了,葉千秋才回轉過身來。

  吳靈素也停下了腳步,朝著葉千秋躬身拱手道:“弟子拜見掌教。”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有事?”

  吳靈素道:“掌教,北涼王徐鳳年來了。”

  “在宮裡等著見您呢。”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知道了。”

  “最近練功練的怎麽樣?”

  吳靈素臉上堆滿了笑意,道:“托掌教的福,還行。”

  葉千秋看了一眼吳靈素,道:“你要是勤加修煉,活個百十來歲沒什麽問題。”

  “但要是懈怠了,那就可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眼下,神霄派蒸蒸日上,需要你辦的事情還是有不少的。”

  “等再過幾年,你就可以輕松一點了,到時候把手裡的擔子全交給荊丹,你就跟在我身邊修行便是。”

  吳靈素一聽,一臉大喜過望的模樣。

  急忙朝著葉千秋躬身謝道:“多謝掌教垂憐。”

  “弟子一定不負掌教期望。”

  葉千秋擺了擺手,道:“行了,去忙你的。”

  吳靈素腳下如同踩了棉花一樣,高高興興的去了。

  絲毫沒有被奪權的忿恨。

  說實話,神霄派這上上下下一大攤子事,他一個人早就忙不過來了。

  雖然說在神霄派的弟子們面前,他幾乎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在外人眼中,他這個神霄派的管事人,也自然是威風八面。

  但在吳靈素看來,這一切都是無根之源。

  他十分清楚現在神霄派的頭牌是誰。

  所以,吳靈素一直很希望有人能接替自己,掌管神霄派的日常事務。

  去跟著掌教真人修煉,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天下第一人的身邊修行,那無異於就是言傳身教。

  便是他吳靈素是頭豬,將來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

  更何況,他吳靈素也不是頭豬。

  吳靈素高高興興的走了,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來。

  葉千秋看著吳靈素遠去的背影,不知道是該感慨吳靈素活的現實,還是該感慨吳靈素這個人有眼光。

  不過,無論如何,吳靈素都不再會是從前的吳靈素了。

  ……

  神霄閣中。

  葉千秋見到了徐鳳年。

  這年關剛過,徐鳳年就跑到青城山來,葉千秋倒是有些沒想到。

  葉千秋便笑著問道:“你一個北涼王,不好好在北涼守著,怎麽盡是成天的瞎胡跑。”

  徐鳳年聞言,便直接說道:“這不是過年了嘛,我來看看紅薯和小地瓜。”

  葉千秋道:“你要是真想她娘倆,就把她娘倆帶回清涼山去。”

  徐鳳年嘿嘿一笑,道:“那不行,小地瓜可是您的徒弟,應該從小就受您這個師父的熏陶。”

  “我這個便宜爹,在北涼也是忙的抽不開身,不如把她娘倆留在青城山。”

  “反正,在青城山是最安全的。”

  葉千秋負手笑道:“你啊你啊,真是小算盤打的飛起。”

  “說吧,上山來到底有什麽事。”

  徐鳳年抬起大拇指,道:“您還是慧眼如炬。”

  “實話實說,我這次來,的確是有那麽一點小事,想請葉真人幫個忙。”

  葉千秋道:“說。”

  於是,徐鳳年開始大吐苦水。

  原來,北莽被北涼擊退之後,北涼上下就開始為他的個人問題操上了心。

  堂堂北涼王不能沒有老婆啊。

  這北涼王妃可是得立下了。

  “年三十兒那天晚上,我二姐帶著上上下下的人到我那兒去逼宮了。”

  “讓我趕緊的立個王妃。”

  “可這事兒,他急不來啊。”

  “合著,我總不能按著他們的意思娶個那誰誰誰吧。”

  徐鳳年在一旁大吐苦水。

  這時,李淳罡從外邊兒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說道:“行了吧,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這是人家把媳婦兒都給你送上門了,你還不要。”

  “再說了,那小紅薯不是你女人嘛?”

  “人家娃兒都給你生了,你要不就把小紅薯帶回去往那兒一立不就成了?”

  徐鳳年聞言,道:“那哪兒成啊。”

  “紅薯她不合適……”

  李淳罡吹胡子瞪眼道:“不合適?”

  “我看是你小子一肚子壞水,還想著禍害小泥人!”

  徐鳳年上前,拍拍李淳罡的後背,道:“哪兒能啊,你看我這樣子,是那種沒良心的人嗎?”

  李淳罡道:“是。”

  徐鳳年一臉無奈,繼續說道:“您也知道,我和小泥人那可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這麽多年,我心裡早就認準她是我徐鳳年的媳婦兒了。”

  “這要不是曹官子橫插一杠,我說什麽也不能讓小泥人離開我身邊啊。”

  李淳罡又吹胡子瞪眼,道:“怎麽著?”

  “你這是怨老夫當初沒給你攔住曹長卿?”

  徐鳳年急忙賠笑道:“哪兒能啊,我不是那意思。”

  “我這不是要表達一下,我和小泥人自小培養起來的深厚的感情嗎?”

  李淳罡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說道:“我告訴你小子。”

  “現在的小泥人可不是從前的小泥人了。”

  “你小子要是敢欺負她,她能一劍把你戳個透心涼。”

  徐鳳年嘿嘿一笑,道:“對對對,我知道,我知道。”

  李淳罡道:“你到底是個什麽想法?”

  徐鳳年這才又說回了正題上。

  “我接到了西楚那邊的傳信。”

  “說西楚的那幫子大臣,就是以孫希濟為首的那幫臣子,也在請小泥人立後。”

  “還給小泥人挑好了人。”

  “這怎麽能行呢?”

  “這怎麽能行呢!”

  “這事兒絕對不行。”

  李淳罡一挑眉,道:“怎麽個不行?”

  徐鳳年道:“當然不行了,小泥人和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這不是拆了一副好姻緣嗎?”

  李淳罡道:“所以呢?”

  徐鳳年道:“所以,我這趟上山來,就是想請葉真人隨我去一趟西楚京師。”

  “給我撐個腰,定個調,提個親。”

  李淳罡看向一言不發的葉千秋。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這事兒,能辦。”

  徐鳳年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真的?”

  “葉真人,您答應了?”

  葉千秋看了一眼徐鳳年,道:“不過,你得有個心理準備。”

  “一旦,你和小泥人結合。”

  “那將來,無論北涼鐵騎還剩下多少人,你都不能再做這個北涼王了。”

  徐鳳年微微一怔,隨即便道:“如果不是為了守住徐驍的基業,不是為了中原百姓不遭受北莽侵襲。”

  “鬼才願意做這什麽狗屁北涼王。”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你有這個心便是好的。”

  “北莽南下,勢在必行。”

  “天上仙人,不會坐視人間一統。”

  “中原是不是北涼的中原,是中原人的中原。”

  “中原戰事一旦平穩,會有源源不斷的兵員送入北涼。”

  “你這北涼王或許還能意氣風發一回。”

  徐鳳年道:“真是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

  葉千秋起身,道:“行了,事不宜遲,我們可以動身了。”

  李淳罡道:“我也去。”

  徐鳳年哈哈一笑,道:“好,都去,都去。”

  ……

  楚國,京師。

  對於楚國的文武百官而言,大喜大悲來的太快。

  原本在離陽祥符二年的初秋,大楚廟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恨不得分封天下了,可是短短三個月後,就彌漫著一股哀鴻遍野的氛圍,如果不是老太師孫希濟始終不悲不喜,曹長卿也依舊未曾沒有從謝西陲手中接過兵權的跡象,恐怕朝堂上早已亂成一鍋粥了。

  但情況又在這個時候急速好轉。

  先是離陽皇帝趙篆被人殺死在了太安城中,然後又是離陽遼王和唐王為了爭奪皇位內訌。

  再然後便是,三大藩王同時豎起了清君側的大旗,西蜀的那位陳芝豹更是帶兵直接奔著太安城去了。

  而本來剛剛在廣陵道站穩腳跟的離陽名將盧升象也被離陽新帝急召回了太安城,護衛聖駕去了。

  於是,便有了曹長卿親自率軍,大破離陽水師。

  半月之間,一路攻城拔寨,朝著北方逼近。

  楚國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在短短的不到半年時間之內,經歷了大起大落。

  如今,眼看著大楚兵鋒一路向北,已經快要逼近太安城。

  楚國朝堂上的這些文武百官們,也坐不住了。

  值此大勝之際,女帝薑姒也該立後,以正國本了。

  不過對於坐龍椅穿龍袍的女帝薑姒來說,是看著一群紅光滿面的臣子,還是一幫愁眉不展的官員,沒什麽差別。

  甚至她還有幾分不為人知的譏諷,早先大楚在廣陵江上以弱勝強,打得藩王趙毅的廣陵水師全軍覆沒,之後更是成功偷襲南疆大軍的糧草重地。

  當時叫囂得最厲害的一種議論,就是類似“國不可無君,君不可無後”的正統腔調。

  大楚皇帝陛下,雖說是女子,但也需要“皇后”才符合禮製。

  也就是前些日子,楚國陷入危機關頭,大楚戰線全面收縮,從捷報頻頻轉入被動守勢,廟堂上那種好似攻入太安城近在咫尺的狂熱,被澆了一大盆冷水,大多數公卿貴胄們一下子變得如同霜打的茄子,這種議論聲才漸漸消失。

  但現在,隨著楚國兵鋒一路向北。

  眼看著就要直搗太安城了。

  這種議論聲又起來了。

  而且連後位的人選也給她定好了。

  與謝西陲並稱大楚雙璧的宋茂林,這位和新涼王一起被譽為“北徐南宋”的宋閥嫡長孫,呼聲最高。

  也許是宋茂林實在太過出彩,以至於連老太師孫希濟都暗示過遠離朝堂的曹長卿,不妨答應這門婚事,不但有利於大楚薑氏社稷的穩固,而且年輕陛下也算不得如何“低就”。

  就在薑姒被這些朝臣們搞的是頭疼不已的時候。

  本來應該在前線帶兵的大楚統帥曹長卿突然回到了神凰城。

  今日退朝後,沒來得及參加早朝的曹長卿前往皇宮複命,換上一身嶄新朝服,在司禮監太監的領路下穿廊過道,在禦書房外安靜等人通稟陛下等待覲見,事事遵循君臣之禮。

  司禮監老宦官忐忑不安,要是以往,早已得知曹長卿入京的皇帝陛下,別說是在禦書房接見,應該在京城外相迎才對。

  這意味著陛下與以往敬重如自家長輩的尚書令大人之間,極有可能有了心結。

  這可絕非國之幸事啊。

  面無表情的曹長卿等在階下,心中苦笑,他當然清楚為何陛下要把自己晾在外頭,生氣了,而且很生氣,因為老太師當時力薦宋茂林,自己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她如何能不慪氣?

  沒拿那柄大涼龍雀劍削他曹長卿,就算很給自己這位棋待詔叔叔面子了。

  曹長卿在那名憂心忡忡的年邁宦官彎腰掩門後,沒有出聲,站在原地,大楚皇宮的禦書房極為寬敞。

  雖然許擺設房內的多珍貴重器都給廣陵王趙毅貪墨了去,但是大楚底蘊何其深厚,復國初期,禦書房的皇家氣派,就已經不輸當年。

  曹長卿抬頭望去,只見那名年輕女子身穿正黃龍袍,低頭提筆在貢品宣紙上練字,沒有用那支寓意國祚綿延的禦筆“千年青”。

  曹長卿稍稍挪開視線,看到了那隻篆刻有“金甌永固”四字的金漆杯,按照禮製,每年正月初一,大楚皇帝都會在此明窗開筆,用那杆“千年青”在盛滿屠蘇酒的杯中蘸滿,寫下“天下太平”“國壽長春”的吉祥語,贈給文武大臣。

  在這之前,她曾經對他流露出一些為難忐忑,說她的字寫得不漂亮,悄悄提議要不然就請棋待詔叔叔代筆吧。

  曹長卿當然沒點頭,只是安慰她寫歸寫,少寫幾幅便是,到時候隻送給知根知底的孫老太師寥寥幾人,不丟臉的。

  她這才勉為其難應承下來,但仍然有些遮掩不住的悶悶不樂,曹長卿聽說登基之後,為了那個新年春節那一天的提筆,今年秋冬她沒少練字,反正肯定比練劍要勤快百倍。

  據說已經寫滿了一小簍筐的紙箋,也不丟棄,就那麽日積月累著,宮女太監都不許動。

  曹長卿看著寬大桌案後,看著那抹略顯纖細瘦弱的亮眼金黃, 眼神恍惚,似乎記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幅模糊場景。

  曹長卿突然有些心酸,更有些愧疚。

  如今已經無人稱呼薑泥的大楚女帝,賭氣地不看曹長卿,氣乎乎說道:“我還在生氣,最起碼還要寫三十個字才能消氣,棋待詔叔叔你等著吧。”

  曹長卿苦笑不得,堂堂女帝又開始耍小孩子脾氣了。

  不過,她在他眼裡,終究還就是個小孩子啊。

  如果可以,他還真不希望小泥人的肩上擔這麽重的擔子。

  還好,大楚得天道庇佑,人間少了一個黃三甲,多了一個葉千秋。

  有天下第一人的威懾與相助,大楚想敗都難了。

  接下來,他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勝,如何更輕松的勝。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是要把小泥人的終身大事給定下。

  想到這裡,曹長卿往外面看了看,他們也快到了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