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一道》第五章 南下衡山,琴曲蒼涼
“諸天一道 新()”查找最新章節!
 葉千秋聽風清揚這麽一說,不禁暗道,這老小子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只聽得葉千秋朝著風清揚道:“你體內的鬱結之氣若是再不排出去,三五年之內,你估計就得去下面見你們華山的祖師爺了。”

 “而且,你要是不努力練功,我保證,兩年之後,你連嶽不群也打不過。”

 風清揚聞言,一挑眉,道:“就憑嶽不群這小子?”

 葉千秋搖頭道:“嶽不群雖然不知變通,但也得看誰教他。”

 風清揚聽了,隻說道:“多謝前輩提點,老夫自有計較,總不會讓嶽不群這個小輩追上。”

 翌日,一大早。

 天剛蒙蒙亮,嶽不群便跑上了思過崖。

 此時,天剛破曉。

 葉千秋見嶽不群一臉亢奮,估計一晚上都沒怎麽睡。

 “來啦。”

 葉千秋和嶽不群說了一句。

 “見過前輩。”

 嶽不群朝著葉千秋躬身。

 葉千秋點了點頭,往崖邊一坐,道:“你也過來坐。”

 嶽不群聽了,也不猶豫,直接坐在了葉千秋身旁。

 葉千秋道:“你所修紫霞功,本是厚積薄發的內功心法,但練氣練個幾十年,隻練到你這種地步,著實是有些太丟修道人的臉了。”

 “從今日起,你按著我教你的呼吸法運轉你的紫霞功心法。”

 其實以嶽不群現在的內力,在江湖上也是排的上號的人物了。

 但在葉千秋眼裡,著實是不值一提。

 嶽不群心下凜然,自從十年前五嶽會盟之後,他就對自己的進境很不滿意,眼下好不容易得到了葉千秋的認可,自然是要好生跟著葉千秋修行。

 葉千秋口中念念有詞,入得嶽不群之耳。

 嶽不群急忙閉上雙眼,朝陽升起,陽光灑落在他的身上。

 嶽不群只聽得耳中那種種妙法傳來,急忙按著葉千秋所述之法吞吐起來。

 僅僅片刻工夫,嶽不群便已經進入到了空靈之境,仿佛天地間,便只剩下了他自己一個人。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此時,葉千秋又說出一句話,落在嶽不群耳中。

 嶽不群心神一震,好似在一瞬間,便明悟了一些道理,他所執著的是什麽。

 人生百年,如同白駒過隙。

 為了華山派的興盛,他能放棄自己的一切。

 為何放不下所謂的劍氣之爭呢。

 嶽不群耳邊還在環繞著妙音,一遍又一遍的洗滌著他的內心。

 如此一連半月,嶽不群每日苦練內功。

 葉千秋卻也沒教他其他武功。

 內功底子成了,一些武學招式學起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嶽不群這三十多年的內力,底子還算扎實。

 紫霞功為華山派練氣之法,確實是有些門道,練至大圓滿,可達天人合一之境。

 嶽不群十年前,經過他的指點,現在才是大成境界。

 離大圓滿還差得遠,越是往上走,便越需要感悟心得。

 葉千秋教給嶽不群的除了修煉的技巧,更多的還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和信念。

 嶽不群從小被華山派的上一代氣宗之人洗腦,一些思想的確實是固化了。

 所以,葉千秋就是要打破嶽不群的這種固化思想,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他的人生態度。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除了言行舉止方面的暗示,還有就是要在嶽不群最在意的功法之上做手腳。

 葉千秋做這種事根本不費力氣,他的精神力比起嶽不群來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只要嶽不群在他身邊修行一年,足以讓他豁然開朗。

 一年時間,匆匆流逝。

 嶽不群的內功修為大進不說,整個人也比從前更添了幾分自信。

 這一日,只聽得嶽不群坐在思過崖前,朝著對面山上長嘯一聲,氣息流轉,長久不消。

 葉千秋見狀,道:“不錯,不錯。”

 “而今,你內功又有進境,但你現在所練的華山劍法,著實是太粗陋了一些。”

 “我將你華山劍法修改了一番,你且看著。”

 說罷,葉千秋抬指,劍氣貫出,凝成實質。

 葉千秋身形舞動,在崖邊飄然起躍,輾轉騰挪之間,盡顯變化之數。

 待一套劍法舞完,葉千秋又和嶽不群說道:“其實,劍法最講究的是出其不意,不能循著劍招死板教條。”

 “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活學活用。”

 “劍是死的,人是活的。”

 “內功也是死的,只有人是活的。”

 “無論是劍,還是氣,只要人能掌控自如,無論是多麽險惡的局面自然都能應付了。”

 葉千秋改良的這套華山劍法,比起之前的華山劍法更多幾分厚重。

 從前的華山劍法輕靈機巧,恰如春日雙燕飛舞柳間,高低左右,回轉如意,劍法精奇。

 其實說白了就是威力不足,只能靠著躲閃來禦敵。

 雖然說又劍走輕靈的說法,但原先的華山劍法,真的太普通。

 就嶽不群這個不知變通的資質,如何能悟到劍法的精妙。

 任何普通的劍法,到了不普通的人手裡,都會化腐朽為神奇。

 嶽不群顯然還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葉千秋教嶽不群練劍數日,將風清揚給拉了出來,讓叔侄倆開始對練。

 二人都不準使內功,只看誰的劍更快,更刁鑽。

 不出意外,嶽不群日日都被風清揚吊打。

 不過,隨著時日一久,嶽不群從只能接風清揚兩三招,漸漸的變成能接十來招,後來又變成二三十招。

 如此一來二去,又是半年過去。

 嶽不群已經能和風清揚相持七八十個回合。

 如此,嶽不群夜裡苦練內功,白天和風清揚練劍。

 又是半年過去。

 這一日,只見上思過崖來,給三人送飯的令狐衝和嶽不群稟報。

 “師父,師娘讓我告訴你,說是衡山派的劉師叔要金盆洗手了,邀請你和師娘前去參加。”

 嶽不群聽了,便和葉千秋說道:“葉師祖,衡山派的劉正風和我是好友,他金盆洗手,我得去一趟。”

 自從嶽不群跟著葉千秋修行之後,便直接稱呼葉千秋為師祖了。

 葉千秋也不知道他怎麽想的,不過也懶得管他稱呼什麽。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貧道在華山多年,也該下山去走動走動了。”

 “這一趟,正好貧道和你們一起去湊湊熱鬧。”

 嶽不群聽了,那叫一個高興。

 “葉師祖肯跟我們下山,那是再好不過了。”

 嶽不群高興的說道。

 葉千秋和嶽不群定了明日一早下山。

 嶽不群拉著令狐衝往山下去,安排山上事務去了。

 令狐衝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子。

 這兩年,嶽不群一直在思過崖呆著,就是逢年過節回去一趟,平日裡,都是令狐衝上思過崖來給三人送飯。

 華山派的事務嶽不群也盡數交給了寧中則去管理。

 所以,令狐衝對葉千秋和風清揚並不陌生。

 不過,令狐衝也就隻送個飯,平日裡也沒得到葉千秋和風清揚的指點。

 倒是聽嶽不群對令狐衝耳提面命的多一些。

 每天令狐衝上山來給嶽不群送飯,嶽不群趁著吃飯的工夫,都會對令狐衝耳提面命一番。

 葉千秋都將一切看在眼裡,令狐衝基本上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令狐衝雖然對嶽不群還是很尊敬的,但這小子生性散漫,什麽生是華山人,死是華山鬼,這種話他是決計說不出來的,主要不是當掌門的料。

 風清揚見了令狐衝,只和葉千秋、嶽不群說了一句。

 “此子類我。”

 也是從那之後,嶽不群就開始天天對令狐衝耳提面命。

 嶽不群帶著令狐衝走了。

 風清揚聽聞葉千秋要下山,也不覺得驚訝。

 他早就知道,葉千秋早晚是要走的,只不過是早離開,晚離開的區別。

 風清揚和葉千秋道個別,問他何時再歸華山。

 葉千秋也沒給風清揚準信兒,因為這事也說不準,也許回來,也許不回來。

 葉千秋對於華山還是有感情的,在一個地方呆上幾十年,自然不想離開。

 但他本就是江湖中的過客,不可能長久的停留在一個地方。

 當年,他在華山創立千秋宮,如今千秋宮都已經不在華山了,他繼續留下,似乎也沒有了理由。

 此一去江湖,定然是風聲漸起。

 就看看能不能尋摸到千秋宮的蹤跡。

 不過,尋得到也好,尋不到也罷,終究是要來這世上走一遭罷。

 他的人生,本就如此,修於心,行於道。

 翌日一早,嶽不群帶著一大票弟子在玉女峰等待葉千秋。

 葉千秋下得思過崖來,但見嶽不群身著青衫,五柳長須,面如冠玉,一臉正氣。

 他輕袍緩帶,右手搖著折扇,神情甚是瀟灑,看來如今他實力見漲,人的精氣神也跟著變化了不少。

 這一趟下山,嶽不群帶了不少弟子,除了他的妻女,寧中則和嶽靈珊。

 有大弟子令狐衝,還有二弟子勞德諾,還有身形魁梧的三弟子梁發,腳夫模樣的四弟子施戴子。

 手中拿著個算盤的是五弟子高根明,六弟子陸大有。

 還有七弟子陶鈞、八弟子英白羅是這兩個最年輕的弟子。

 嶽不群這些年大力發展華山派,徒弟可是不少收,但徒弟的質量就不怎麽樣了。

 除了大弟子令狐衝勉強能夠得上江湖三流水準,其余幾個弟子不提也罷。

 嶽不群看到葉千秋到了,急忙讓幾個弟子拜見葉千秋。

 連帶著嶽不群也和幾個弟子一起朝著葉千秋躬身,稱呼一聲“葉師祖”。

 一眾弟子都知道華山前兩年華山多了個師祖。

 但除了令狐衝之外,其余弟子都沒見過葉千秋。

 但見葉千秋面容十分年輕,不過二十歲左右,皆是暗暗驚訝。

 不過,他們也聽師父說過,內功練到了極為高深的境界可以返老還童,青春永駐,能成為華山派師祖的人物,那定然是內功修為極為高深的了。

 一眾弟子都不敢多瞧葉千秋,隻覺葉千秋神光奕奕,給了他們莫大壓力。

 葉千秋看到嶽不群去參加個金盆洗手大會,帶了這麽多弟子,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不過,他也理解嶽不群的意圖。

 參加金盆洗手大會,那是少見的露臉的機會。

 他帶著這麽多弟子去,也是讓其他江湖門派知道他華山派欣欣向榮。

 不過,嶽不群和葉千秋朝夕相處兩年,發覺了葉千秋似乎對他的安排不太滿意。

 當即便朝著葉千秋問道:“師祖,您老人家有什麽要吩咐的。”

 葉千秋不干涉嶽不群管理華山派的事務。

 笑了笑,道:“沒什麽吩咐的,咱們走吧。”

 嶽不群聽了,當即點頭。

 一行人便風風火火,熱熱鬧鬧的下山去了。

 ……

 衡山城,地處南嶽衡山之南,因“北雁南飛歇翅於此”,故雅稱“雁城”。

 葉千秋和華山派眾人從華山下來,一路南下,大概用了一個月的工夫才到了衡山,主要是這一路上,葉千秋和眾人乘船遊玩,欣賞沿途風景,倒一點不像是走江湖,而是去旅遊。

 一進衡山城,便看見街上來來去去的,有許多江湖上的漢子。

 這一路上,葉千秋等人倒也見過不少江湖上的人。

 但衡山城的這些江湖漢子著實是太多了些。

 嶽不群見狀,便和葉千秋道:“師祖,看來這劉正風金盆洗手還是有不少江湖上的人來捧場的。”

 葉千秋道:“咱們先找個客棧落腳。”

 嶽不群道:“正該如此。”

 眾人在城中尋摸了半晌,方才找到一家有空屋的客棧。

 嶽不群帶了這麽多弟子,總算是能湊合擠擠住了進去。

 嶽不群不敢怠慢葉千秋,給葉千秋單獨安排了一間房。

 葉千秋精力充沛,也沒回屋休息,便獨自出了客棧,去街上轉轉。

 走了沒一會兒,結果老天爺不作美,突然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

 他倒也不在意,任由雨水落在他身上,雨水雖然落在了葉千秋的身上,卻是根本沒有打濕葉千秋的衣衫。

 也就是無人注意,不然定然會覺得驚奇。

 眼見天邊黑沉沉地,半點沒有停雨的跡象。

 葉千秋轉過一條街,見一間茶館中坐滿了人,便進去找了個座。

 茶博士泡了壺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蠶豆。

 葉千秋喝了杯茶,吃了幾顆瓜子,看著那街上的人來人往,突然生出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說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在江湖上漫無目的的走動。

 修行,修的是心,更多時候,人因為充滿了太多的功利性,目的性,所以,修行便變了味。

 葉千秋恰在此刻,享受著這人生之中難得的寧靜。

 雖然地處繁華喧囂,但心中卻是無比的寧靜清澈。

 就在此時,卻聽得旁邊有一個年輕漢子道:“這次劉三爺金盆洗手,場面當真不小,離劉三爺金盆洗手的正日子還有三天,衡山城裡就已擠滿了前來道賀的客人了,這劉三爺在江湖上的名望可真是不小。”

 只聽得,另一個瞎了一隻眼的漢子道:“那自然啦,衡山派在江湖上的威名已然是不小,再加五嶽劍派聯手,聲勢浩大,哪一個不想跟他們結交結交?”

 “再說了,劉正風劉三爺武功了得,三十六手‘回風落雁劍’,號稱衡山派第二把高手,隻比掌門人莫大先生稍遜一籌。”

 “平時早有人想跟他套交情,只是他一不做壽,二不娶媳,三不嫁女,沒這份交情好套。”

 “這一次金盆洗手的大喜事,武林群豪自然聞風而集,我看明後天之中,衡山城中還有得熱鬧呢。”

 另一個花白胡子道:“若說都是來跟劉正風套交情,那倒不見得,咱哥兒三個就並非為此而來,是不是?”

 “劉正風金盆洗手,那是說從今而後,再也不出拳動劍,決不過問武林中的是非恩怨,江湖上算是沒了這號人物。”

 “他既立誓決不使劍,他那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的劍招再高,又有什麽用處?”

 “一個會家子金盆洗手,便跟常人無異,再強的高手也如廢人了。”

 “旁人跟他套交情,又圖他個什麽?”

 那年輕人道:“劉三爺今後雖然不再出拳使劍,但他總是衡山派中坐第二把交椅的人物。”

 “交上了劉三爺,便是交上了衡山派,也便是交上了五嶽劍派呐!”

 那花白胡子冷笑道:“結交五嶽劍派,你配麽?”

 那瞎子道:“彭大哥,話可不是這麽說的,大家在江湖上行走,多一個朋友不多,少一個冤家不少。”

 “五嶽劍派雖然武藝高,聲勢大,人家可也沒將江湖上的朋友瞧低了。”

 “他們倘若真是驕傲自大,不將旁人放在眼裡,怎麽衡山城中,又有這許多賀客呢?”

 那花白胡子哼了一聲,不再說話,過了好一會,才輕聲道:“多半是趨炎附勢之徒,老子瞧著心頭有氣。”

 這三人話說了一半,突然都不開口了。

 卻聽得另一邊,又有人低聲說道:“王二叔,聽說衡山派這位劉三爺不過五十來歲,正當武功鼎盛的時候,為什麽忽然要金盆洗手?”

 “那不是辜負了他這一副好身手嗎?”

 一個蒼老的聲音道:“武林中人金盆洗手,原因很多。”

 “倘若是黑道上的大盜,一生作孽甚多,洗手之後,這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勾當算是從此不幹了,那一來是改過遷善,給兒孫們留個好名聲;二來地方上如有大案發生,也好洗脫了自己嫌疑。”

 “劉三爺家財富厚,衡山劉家已發了幾代,這一節當然跟他沒有乾系。”

 另一人道:“是啊,那是全不相乾。”

 那王二叔道:“學武的人,一輩子動刀動槍,不免殺傷人命,多結冤家。”

 “一個人臨到老來,想到江湖上仇家眾多,不免有點兒寢食不安,像劉三爺這般廣邀賓客,揚言天下,說道從今而後再也不動刀劍了,那意思是說,他的仇家不必擔心他再去報復,卻也盼他們別再來找他麻煩。”

 那年輕人道:“王二叔,我瞧這樣乾很是吃虧。”

 那王二叔道:“為什麽吃虧?”

 那年輕人道:“劉三爺固然是不去找人家了,人家卻隨時可來找他。”

 “如果有人要害他性命,劉三爺不動刀動劍,豈不是任人宰割,沒法還手麽?”

 那王二叔笑道:“後生家當真沒見識,人家真要殺你,又哪有不還手的?”

 “再說,像衡山派那樣的聲勢,劉三爺那樣高的武功,他不去找人家麻煩,別人早已拜神還願、上上大吉了。”

 “哪裡有人吃了獅子心、豹子膽,敢去找他老人家的麻煩?”

 “就算劉三爺他自己不動手,劉門弟子眾多,又有哪一個是好惹的?你這可真叫做杞人憂天了。”

 這時,那先前說話的花白胡子卻是低聲道:“強中更有強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又有誰敢稱天下無敵?”

 只聽那王二叔又道:“還有些開鏢局的,如果賺得夠了,急流勇退,乘早收業,金盆洗手,不再在刀頭上找這賣命錢,也算得是聰明之舉。”

 茶館之中,人多嘴雜,你一言,我一語,皆是說著和劉正風有關的事情。

 葉千秋就在一旁聽著,也不插話。

 江湖之所以是江湖,便是由這麽多底層的江湖人組成。

 如果江湖只是武功最頂尖的那幾個人,那也就不叫江湖了。

 在這個世上,像這些普通的庸手,才是江湖上最常見的人物。

 像嶽不群這種華山派的掌門,在這些人眼中都是了不得的存在了。

 葉千秋不禁暗自想著,若人一生都為螻蟻,那能見到的天地也就是那一畝三分地罷了。

 他之所以要努力修行,不就是為了此生逍遙嗎?

 但若為螻蟻,又如何能逍遙得起來呢?

 這時,忽然間,只聽得門口伊伊呀呀的響起了胡琴之聲,有人唱道:“歎楊家,秉忠心,大宋……扶保……”

 嗓門拉得長長的,聲音很是蒼涼。

 眾人一齊轉頭望去,只見一張板桌旁坐了一個身材瘦長的老者,臉色枯槁,披著一件青布長衫,洗得青中泛白,顯得很是落拓,顯然是個唱戲討錢的。

 一個矮胖子低聲喝道:“那老頭,你鬼叫個什麽?打斷了老子的話。”

 那老者立時放低了琴聲,口中仍是哼著:“金沙灘……雙龍會……一戰敗了……”

 那邊人聲嘈雜,這邊,老者依舊哼哼唧唧的唱著。

 胡琴之聲漸響,調門一轉,那老者唱道:“小東人,闖下了,滔天大禍……”

 這時,葉千秋朝著那老者喊了一聲,道:“唱的不錯。”

 一個年輕人卻是喝道:“別在這裡鬼嚎亂叫啦!”

 “趕緊拿了錢,去別處嚎去!”

 說罷,只見那年輕人右手一揚,一串銅錢朝著那老者飛了過去,只聽得“啪”的一聲,不偏不倚的正落在那老者面前,手法倒是頗準。

 老者道了聲謝,收起銅錢。

 卻是朝著葉千秋走了過來,坐在了葉千秋對面。

 葉千秋笑道:“唱得不錯,再來一段。”

 老者道:“貴客想聽什麽?”

 葉千秋道:“隨便唱些什麽都可以,不過我這人就喜好聽人唱些不同尋常的曲子。”

 老者聽了,乾癟的臉上一笑,頗為嚇人。

 只聽得他繼續唱道:“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腰中枉掛三尺劍,不能報卻父母冤……”

 那老者剛唱了兩句,剛剛那個甩銅錢的年輕人,便當即暴跳如雷,大聲喝道:“他娘的!”

 “你是專門和爺們兒作對是不是?”

 只見那年輕人朝著老者怒喝著。

 老者卻是不管他,繼續唱道:“我好比哀哀長空雁,我好比龍遊在淺沙灘,我好比魚兒吞了鉤線,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思來想去我肝腸斷,今夜晚怎能夠盼到明天……”

 只見那年輕人“噌”的一下就站起來,朝著這邊走了過來,站到了葉千秋這桌的面前。

 他右手朝著桌子上一拍,大喝道:“老頭子,你聾啦?”

 “爺們兒跟你說話,你聽不見還是怎滴?”

 老者朝著那年輕人瞅了一眼,停了下來,朝著那年輕人道:“這位客人喜歡老朽唱的曲兒,老朽得把這曲兒唱完了……”

 年輕人聽了,登時火冒三丈,立馬轉身朝著葉千秋道:“怎麽著?”

 “要和爺們兒對著乾是吧?”

 葉千秋抬起頭,看了那年輕人一眼,嘴裡隻吐出一個字。

 “滾!”

 霎時間,年輕人隻覺耳中如同雷鳴一般,登時間,整個人暈頭轉向,卻是朝著地上暈倒了。

 旁邊眾人見狀,皆是驚愕不已。

 先前和年輕人聊的熱火朝天的一個矮胖子急忙上前,在那年輕人的鼻間探了探,方才松了一口氣,朝著四周問道:“大家夥可有認得這位兄弟的,他好像突然犯了什麽急症。”

 眾人見狀,皆是搖頭不已,都表示不認識那年輕人。

 那矮胖子正猶豫該不該帶著那年輕人去找人醫治。

 卻見那年輕人,突然咳嗽兩聲,卻是醒了過來。

 矮胖子道:“老弟,你沒事吧?”

 那年輕人卻是站起身來,慌慌張張的朝著葉千秋看了一眼,有些心有余悸的指著葉千秋,說道:“你……你……對我施了什麽妖法!”

 葉千秋捏著茶杯,喝了一口,道:“年輕人要學會尊老愛幼。”

 “愛你娘個頭!”

 那年輕人聞言,登時勃然大怒,只見他突然信手一甩,手中卻是突然甩出幾枚暗釘,全是朝著葉千秋而去。

 只見葉千秋登時抬手,一隻手如同幻影一般,將那幾枚暗釘都給捏在了手中。

 一時間,茶館之中,頓時鴉雀無聲,看到這一幕的人,皆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那年輕人出手迅速,二人離的如此之近。

 但葉千秋居然抬手間就將那幾枚暗釘都給接住了。

 這簡直令人難以相信。

 不說旁人難以相信,就連那年輕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心裡登時知道,這下是遇到高人了。

 這年輕人當即就想往茶館外溜。

 此時,只聽得葉千秋淡淡說道:“年輕人不尊老愛幼也就罷了,還不講武德。”

 “你家大人就是這麽教你行走江湖的嗎?”

 那年輕人哪裡敢回頭,就要往茶館外竄去。

 但見葉千秋信手一甩,將那幾枚暗釘盡數甩了出去。

 唰!唰!唰!

 茶館中的眾人,只聽得三道破空之聲響起。

 下一刻,那前腳還沒有邁出茶館的年輕人登時一個踉蹌,撲倒在地。

 只聽得那年輕人趴在地上哀嚎著。

 眾人見狀,卻是不敢上前相幫。

 任誰也能看得出來葉千秋的厲害。

 葉千秋看也不看那年輕人,隻朝著那老者微微一笑,道:“曲子還沒唱完,繼續……”

 老者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卻也不停歇,又拉起了胡琴,繼續唱道:“父母的冤仇化塵煙……對天發下宏誓願……我不殺平王我的心怎甘……”

 一時間,茶館裡,沒有了其他嘈雜的聲音。

 老者的胡琴聲、唱曲聲,和那年輕人的哀嚎聲夾雜在一起,當真是說不出的蒼涼。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92章 南下衡山,琴曲蒼涼(為我的藍天流年加更!))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諸天一道》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