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直播超凡》1個月寫作總結――為了不斷更
  這段話本來想放在昨天的作家的話裡的,但是我發現作家的話最多只能有五百字。

  這是第二本認真想寫的書。第一本的《英雄》最開始寫得目的就是為了開始。後來寫得都是朝著賺錢的目的去看的,我的心亂了,錢也沒賺到。

  寫作的基礎能力不行。

  後來我找到了工作,內心能穩定一點了,這次開始的就是第二次的嘗試。《直播超凡》這本書的最大任務就是提高我的寫作技能。

  小陌,你看到這裡可能會會心一笑,明明這兩本書讀起來的觀感都差不多,一眼可見的差勁。但這次差的是有章法了。

  《英雄》就是為了寫,讓我寫下來,讓我對寫作不再畏懼,讓我能想動筆的時候不會因為覺得寫作應該如何如何就停下來。

  總的來說達成了這個目的(雖然沒完成設想中的一書封神,我最近在回看這第一本書,十分痛苦。)

  當初為了維持每天四千字的更新,我絞盡腦汁。不管故事性,不管原創,不管有沒有邏輯……所以你能看到,我在中期加入了《蝙蝠俠:黑暗騎士》裡小醜和蝙蝠俠對峙的情節,我覺得很棒。我當初寫的時候是照著電影一個一個情節抄下來的(羞愧),我的設想裡,我能用自己的語言將它的形抄下來,那我也能寫出這麽好的故事。結果很明顯嘛,我隻抄到了一個形而已。再加上我的寫作能力也堪憂,就連這個形也看起來不倫不類。

  後來的更新過程中,我的寫作能力稍微上來了那麽一點點。但是因為現實中生活的因素,我斷更了,最後也沒有毅力再寫下去了。

  中間經歷了很多事情,六月之後我再次開始打算寫完這個故事。至少是寫完在的這個故事當做告別,小陌作為我唯一的讀者應該有機會看得到。順便當做訓練我的寫作能力。

  讀者可能沒法直觀地感受到我的改變,但我作為執筆的人還是能看到一些。

  《直播超凡》的故事我有十個版本的開頭設想,寫出來的只有三個,最終選出來的是我自認為最好的(雖然還是不太行啦。)這一點和我以往的寫作習慣不同。

  以往我受到了很多速成式的思想影響,開頭很不嚴謹,可能就是某個晚上心血來潮想到了某個畫面,用自己不太高明的語言將它寫出來就發了。

  現在我開始嘗試構造一個符合一定邏輯世界觀,然後在這個世界觀下慢慢發展故事。

  有一個改變是開始寫《直播超凡》的時候發生的。以往我在寫故事的時候會有一種將所有事情都設定好,然後再開始寫的思想。我現在越來越發現,很多東西並不是一定要一開始的時候就設定好的,因為人腦——至少我的大腦是有極限的,我做不到面面俱到。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個大的世界背景,然後到一定故事情節的時候再設定符合這個世界背景基調的那些東西。這個說法有點像是遊戲裡的即時演算。

  當故事發生的時候,才根據既定的規則演化出這些情節。

  不過開始寫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比如說,雖然《直播超凡》開始有了大的世界觀和當時的故事之間的平衡關系,但在故事劇情的層面又是一團糟。

  具體表現就是,我今天更新的一章和昨天更新的那一章可能會有很多差異和不同。

  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是我的更新習慣。

  我的更新習慣很不好,缺乏一個整體的規劃。這樣的好處是可能會有靈機一動的設想,

但壞處就是這些每天都會出現的靈機一動破壞了整個故事的合理性架構,而且會顯得松散沒有重點。  如果仔細分析前面十幾章的故事的話,會發現發展走向有些奇怪……因為我開書的時候設想的是寫一個角鬥場鮮血獻祭最後和召喚出來的邪神對抗的故事。先不談這個設想是不是過於老套,我在寫作的時候慢慢地偏離了這個軌道……

  主角團馮不識等人沒有成為角鬥士,一開始配套角鬥士的縮圈狩獵積分設計也在後面完全銷聲匿跡。如果你看到積分的設計感到不知所雲的話,請相信,那是我的問題。

  邪神的設想倒是保留了,結果變成了在夢中召喚邪神然後擊敗,再過了幾天變成了破壞這個夢境。

  最後,想著快速結束第一個大故事,進入到主情節中來,於是主角醫院的病床上醒來。

  這裡的過渡生硬非常抱歉,我到現在還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它在後面還有出現了,比如說最近的《籠中鳥》這一章中的,老校長突然提議辦一場運動會,這裡沒有任何鋪墊。問題很大。我讀著也很膈應……但我沒有選擇修改,而是吸取教訓,盡量在後面的故事裡不要有這樣的情節。這是出於時間的考慮,我現在還在上班,修改已經寫了的章節然後發布它要耗費的時間比我吸取教訓寫出新的章節要耗費的時間更多。

  後來開始的故事我嘗試了大框架下面的設計,孕育出來的就是“高中聯合測試”這個情節。設想的時候還是挺好的,雖然有著一些邏輯問題(比如說為什麽要去讓高中生野外生存啊,就沒有別的考試方式了嗎……為什麽必須得是高中生呢?),但我自認為故事推進得好的話就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生活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未知。

  這次的嘗試依然失敗,原本這個劇情中潛藏著的邏輯問題就爆發了。我每天自己讀著的時候還是會感覺很難受。所以匆匆忙忙寫出一個毫無鋪墊的鍵盤怪,以一種毫無鋪墊的方式將它消滅,掉落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道具。

  暴露的問題不止於此。我目前似乎還是沒有十分適應單純的網文寫作方式(雖然我寫的比不上很多網文,至少比《我也許能做英雄》要好,嘿嘿)我發現直播這個設定,在我目前已有的更新內容之中露出很少(最近的幾章直播的因素露出更少了)。這方面暴露的是我的設定和寫作方式兩個問題。

  但還是有收獲的,我大概知道了我構建“高中聯合測試”這種情節是不行的,這種脫離整體的單獨大綱的構建方式也是不行的。

  於是有了新的嘗試,就是最近的“小學當老師”情節。

  我的設想是,通過主角團他們接觸的小學生互相映照,起到我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做到很好的人物形象塑造。

  如果你仔細回想的話或許會發現,我的幾個主要角色沒有任何可以被識別出來的點。角色們的形象、性格、思維邏輯也很不清晰,是扁平的,甚至比不上臉譜化的角色。很像我在《我也許能做英雄》中塑造的一個個角色。

  當然《英雄》這本書,後期配角們面臨了一個個選擇,最終也稍微有了一點角色形象和邏輯,但當時我並沒能意識到並總結學習這一點。李二和馮不識兩個主角到目前為止都是扁平化毫無欲望毫無特色的工具人。

  我在這本書裡嘗試讓馮不識做出一些選擇體現人物特性。比如說和陳並霜的相遇,李日天已經打算在野外跑了,馮不識卻揮舞著火焰迎難而上(順便一提,我目前為止的更新章節裡,我自己最喜歡第十章的動態描寫,雖然情節推進並不多,但是讀起來有畫面感。)。選擇有了,但不是很符合邏輯,太突兀了。我在前十章沒能塑造出主角的任何形象,他這麽做有點反常理。所以塑造的不是很成功。

  “聯合測試”情節裡,我嘗試豐滿配角梁志超的形象,仍然以失敗告終。

  我當時沒有意識到為什麽,後來的總結複盤之後,我個人認為是:這些角色在加入到故事開始之前的人生一片空白。這是我的思維慣性導致的,因為以往寫過的那些故事角色我都這麽寫,有問題,我不知道在哪,但故事能強硬推行下去。

  如今這麽久之後我再回望,我意識到很重要的一點是改變。角色的選擇改變體現了角色的性格特征,通過改變和選擇來塑造一個角色。

  改變就是傳遞信息的方式,不論是某個動作、某句話、某種文字、某個聲音、某個畫面。它們通過動作框定、紙張上印刷、聲波的形變、物理空間中的變化這些方式,讓所有的接受者意識到什麽東西不同了,這個不同就是傳遞到的信息。

  但改變是需要一個參照物的。我還能記得的高中物理知識中,對於運動和靜止都是需要一個參照系的。角色在開始故事之前的狀態經歷歷史就是他們的參照系。和這個參照系不同,就是他們的改變,他們是沿著過往的那條線走下去還是突破了自我,這些就是改變能夠讓人認知到的信息。

  “小學老師”情節裡,我設置他們每個人都有相對應的某個學生。替身使者之間會相互吸引,相似的人也會。一個人與另一個相互吸引或是相互討厭,一定是某種相似的特質在起作用。

  老師和學生,互為鏡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交代幾個主要角色的過往,他們的欲望和選擇,他們的改變。這樣人物形象的框架不就立起來了嘛!

  設想得很好,不知道到時候能實現幾成,但總要做嘛。

  這次的嘗試還有一個新的點,我在嘗試新的情節構建和大綱構建方式。具體的話我參照了“意外——行動”的構建方式,效果還是有的。

  整個故事走向變得格外清晰,比我以往的每天“靈機一動”式的更新有了更好的上層結構,這樣能保證講的故事發力點是穩定的。目前我還在努力完善它。

  這一周最近的幾章更新還發現的問題是,我單章的結構有些松散。

  就像是高中時期的命題作文,老師給了一個題目我離題了,文章的論證沒有圍繞著這個展開。

  我的解決方式是開始故事之前用一句話概括這一章的大綱,然後寫出我覺得能成為吸引的點,然後慢慢寫。目前還看不出成果。

  最近還有一個感受,是寫完第三十八章“籠中鳥”之後感受到的,那就是:單章兩千字作用的故事能夠承載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應該聚集文章力量隻講一件事情,不要想著什麽都要講,那樣只會什麽都講不好,文章太過松散。長篇小說上百萬字也同理。這個感受過往也有迷迷糊糊地察覺到,第三十八章是明顯察覺到了。

  我在寫第三十八章的時候要寫的是“意外——行動”中的意外,這一章應該寫的是決定後面五到六章內容的引子。

  整個“小學老師”情節核心想講的是主角團和主角團們相對應的那些孩子們的成長。成長的開始需要有一個起步,本來應該寫他們這些“幻想難民”的孩子們在學校裡如何如何頑劣,然後經過主角團的教導變得如何如何。

  後來的實踐過程中我發現用頑劣這個概念來形容那些“幻想難民”的孩子們不妥。他們一切現狀的最主要原因是“幻想之戰”這件事,是日漸緊張的聚集地資源無法應對逐漸增長的“幻想難民”人口。是環境的原因,並不是一句“他們自己不夠努力”就能簡單概括的。幾經掙扎,寫成了他們略帶一些天真,但舉止怪異的印象。

  這個時候又出了問題。我原本想著主角前面存在感太弱了,所以小學的劇情都是以主角的視角嘗試推動的。但推動失敗。這裡你看到的就是第三十三章到第三十七章。這些是一天內的故事,如果只是以主角的視角來寫的話,我能寫這麽多章,但是單論情節其實完全沒有任何推動, 新的信息也沒有合理的方式呈現出來。(除了三十五章,因為三十五章我後半段有一個自認為的還不錯的轉折,就是馮不識實驗鍵盤效果,結果剛好碰到了在直播的李曉暉。當然為什麽要用鍵盤的情節鋪墊又是太硬了)

  強行一定要某個視角或是方式的話,故事情節還能發展,但就會不得不塞入一些無意義的討論或是驚歎,顯得很水。

  從第三十八章開始,我嘗試的是新的故事推進方法。除了第三十八章的生硬轉折到陸仁賈之外,後面的每一章都會嘗試講主角團其他幾個角色和相對應的學生之間的相似處。不一定會講好,但這麽做了就會有收獲。

  第三十八章是總,點出幾個角色和相對應的學生的關系。他們的經歷不一定相同,但選擇和性格可能會相互映照相互影響。

  希望我能在八月的更新裡通過這些情節寫好一些。最主要的就是情節大綱方面的掌握能夠通過“小學老師”以及後面兩個大故事的實踐和改進能更好一些。暫時不期待角色塑造或是鋪墊合理、行文精乾,飯得一口口吃嘛。

  以一個月為時間單位,我能感受到能力的提升。情節大綱的鋪設是在逐漸完善的,從無到有,從有到更好。這個月我還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單章的行文推進。

  我高中語文老師要是知道我現在每一章故事都很松散以及缺乏主題一定會笑我,三年語文課代表白當了。

  結果,最後還是超過了十二點,8月8號斷更了。

  氣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