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東周列國崛起》第19章 擊敗盟軍
  這下楚宣王聽得有興趣了急忙問:

  “相國有何妙計,快快道來聽聽?”

  “王上,要是你管轄的郡縣不繳納賦稅,既不聽號令,又時常威脅到您的安危您如何處置他們。”

  昭奚恤不急著回答,而反問楚宣王。

  “這如同造反,那本王當然出兵剿滅這些叛逆。”楚宣王不明所以的回答。

  朝堂的文臣武將一半聽懂了昭奚恤話裡的意思。

  “王上,諸侯國如今哪一個繳納賦稅給過大周,哪一個諸侯國給過大周進貢?

  我們只需派使臣對諸侯國說,大周是來懲罰不繳納賦稅的和以往對大周不敬的諸侯。假如大家都置之不理,等大周國力強大了一一懲罰他們。諸侯必然害怕而聯盟起來出兵攻打大周。等他們鬥得兩敗俱傷,楚國趁諸侯兵馬討伐大周之際再出兵奪回楚國丟失的領土。”昭奚恤進一步說明。

  “妙計。”楚宣王大家讚賞。

  “所以第一步先割地,等諸侯帶兵退去後,再派使臣出訪各國遊說諸侯君主。”

  昭奚恤此時說什麽楚宣王都說好,因為那些要割出去的領土還是會回到自己手中。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疆土遼闊,佔據半壁江山。派出了最擅長外交的太宗子敖與各國談判割地求和。

  除了魏國這頭公牛,齊國、魯國、宋國、南越以及其他小諸侯都是趁你病要你命來撈點好處,這就是戰國時期的特點。

  既然楚國願意割地求和,自然樂意接受。諸侯都不打了,楚國兵力可以集結了,與魏國對峙相持,魏國也深知,在繼續打下去也討不到好處了。魏國得到十五個城池近百個小邑也知足了。

  雖然魏國實力依然最強大,但是邊界較長,駐防兵力較多。如今楚國割地求和,也省了你死我活的拉鋸戰。

  楚國割地交接完成,開始調兵遣將,重新部署防禦兵力,修築邊界圍牆。

  巴國、苴國在楚國無援軍下,耗時近半年佔領了漢中南鄭、沔陽、藵中、成固等城。

  衛堯率領大周十五萬大軍,攻佔了楚國以西的析縣(楚國古都丹陽)商、武當、庸、麇國(鍚縣)、郇陽(西城)酈國、雉、等十六個縣,一百多中、小個小邑。秦楚交界的楚國守軍以及武關投降。

  總計人口八十七萬多。公孫單建議從王畿之地遷入十萬戶充實新建立的南陽郡人口。

  楚國地域遼闊雖然人口最多,但是分攤到每一個縣和小邑就很少了。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發布《求賢令》。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

  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裡。

  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

  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複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看到偵測秦國動向的諜報人員送來的《求賢令》,姬允知道衛鞅即將趕赴了,秦國要變法了。魏國要倒霉了。

  漢中有巴國、苴國防守,以防萬一衛堯在漢中的郇陽(西城)重兵防守,一可以增援巴、苴抵抗秦國。二是防止巴、苴進犯南陽。

  大周給巴國、苴國各送去兩萬把精鐵武器長槍,

繳獲的弓五萬,弓箭一百萬支。  封爵位侯爵,去洛陽朝拜周天子即可,兩國君主考慮很久都沒敢去。

  使臣明白兩君主想法於是說,以大周國力,你們覺得漢中能抵擋得住大周進攻嗎?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楚國,大周很快就面臨楚國攻打,到時還需要兩國一起共同禦敵。

  兩君主才打消顧慮進入洛陽接受封爵。

  楚國等割地求和之事過了兩月,開始遊說各大諸侯,散播大周威脅論。

  各國諸侯覺得楚國說的很有道理,除了秦國外紛紛表示同意聯盟出兵攻打大周。

  次年公元前358年,諸侯國會盟於魏國大梁,諸國聯盟軍總兵力一百五十萬,由龐涓統帥。避開虎牢關、函谷關,兵分三路進攻陽瞿、魯陽、以及宛城以及外圍圍牆。

  大周四十五萬軍隊做好布置安排。

  諸侯聯盟攻打半年之久,大周不敢出,無論諸侯聯盟如何喊罵,就是躲在城牆上。聯盟軍傷亡三十余萬,大周傷亡七八。

  一般戰死率為傷亡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周軍隊全部輕鎧甲和重裝步兵,戰死率為五分之一左右。

  雙方又對峙了半年,聯盟軍傷亡增至七十余萬,大周軍隊傷亡達到十五萬。

  大周在宛城建立的傷兵療養,此次功不可沒,一般輕傷需要療養七天即可,重傷需要半年左右。這樣可以很快又可以投入戰鬥。

  反觀聯軍士兵,三分之二是沒有鎧甲的。受傷後重傷只能等死,輕傷(未傷及骨頭,無論多深都算輕傷。)救治也要兩個月。

  聯軍人數還是佔據優勢,加緊對城牆進攻終於突破了一處。

  諸侯盟軍統帥收到了大周衛堯統帥的戰書,三日後,決定與諸侯盟軍決戰於宛城以北。

  盟軍求之不得,這樣可以正面與大周決一死戰,要是一路攻城付出代價太大了。擊敗了大周主力,大周城池自然無人可守,於是接受了三日後決戰。諸侯盟軍自然認為勝利天平是在自己一邊,五十萬大軍,哪個諸侯國能頂得住。

  諸侯盟軍進入了南陽,大周軍隊也沒有了諸葛連弩弩箭消耗殆盡。

  聯盟軍五十萬,周軍二十萬人。

  大周主帥營裡眾將士退去,只剩公孫單、衛堯兩人。

  衛堯:“太宰,我軍雖然圍牆被破,但是守城我軍優勢依然很大,如果與諸侯盟軍野外硬碰硬,勝算極低呀。”

  公孫單:“此事王上與單早已謀劃過,萬一敵軍突破邊界圍牆,敵軍必然會初級薄弱小邑和縣城,破壞我大周百姓和生產。

  如果敵軍以城據守,攻防轉變大周極其被動,甚至丟失整個南陽的危險。

  唯有與諸侯盟軍決一死戰,擊潰他們,大周才能恢復治理站穩南陽之地。

  且王上五千虎賁軍,和三萬重裝精銳已經在西鄂做好備戰,等待我軍與諸侯盟軍開戰時作為一支奇兵,給諸侯盟軍沉重打擊。”

  “王上援軍到了?”衛堯心中落下了一塊大石頭。

  “是的前日到達,王上認為,諸侯已然公開與大周為敵,如若不盡快與敵軍分出勝負,南陽必出大亂。漢中巴國、苴國會不安分起來。南陽舊勢力也會趁著大周局勢不利暗中勾結楚國暴亂。

  為鼓舞士氣,我軍打出正義之師口號,‘保衛大周、保護周天子’。周天子二十年來勤儉治國,善待軍民,重視撫恤家屬,大周軍隊必然奮勇殺敵。”

  公孫單給主帥衛堯打足士氣。

  “好,‘保衛大周、保護周天子’”衛堯重複念了一句口號。

  按照約好三日後宛城以北開闊地,雙方展開了大戰。

  諸侯憑借人多,聲勢浩大,大周軍隊高喊“保衛大周、保護周天子”奮勇迎戰。

  憑借著精良武器,盔甲雙方一時不分高下。雙方傷亡都很大,戰事處於膠著狀態。

  韓昭侯想起了先王說的,韓國不要做走馬前卒當替死鬼,如今大周軍力強盛如斯。即使戰勝了也只是毀了南陽這個地方,大周根基在洛陽。諸侯退去,韓國肯定遭殃。要保存點實力。

  凡是讓韓國當炮灰的軍事行動,韓國都拒絕。

  楚國有楚國的算盤,楚宣王想,等你們打得兩敗俱傷之時,本王再搶回被諸侯割去的土地。

  燕國想著更簡單,老子跟大周距離千遠萬遠,本以為過來湊個數就能分好處的,先傷亡一半兵馬,如今決戰,再當炮灰就光杆司令回去了。

  齊國、趙國與燕國想法差不多。趙、燕、齊與大周相隔甚遠,此時也是後悔參與諸侯盟軍軍事行動。

  只有魏國最積極,楚國割地給魏國,有很大一部分是與大周相連的。

  六國聯手有五家打自己的小算盤。都不願意衝鋒在前,只是固守陣地,諸侯由主動變成被動,士氣更高,突然在諸侯盟軍背後殺出數人,本已有些敗退跡象的盟軍,看見敵軍有伏兵,這下諸侯盟軍心中更慌張了。

  虎賁軍是大周天子禁衛軍,百裡挑一,以一當十不為過,八千虎賁,周天子調來五千之多支援南陽一戰。

  三萬五千重裝步兵,在敵軍背後發起攻擊,諸侯盟軍一時搞不清來了多少伏兵,但是這支鐵軍不但裝備精良,作戰更是勇猛異常,招招狠辣、一招致命,臂力過人。

  大周軍隊看到大周既然有援軍到來,士氣高漲百倍,渾身是膽,殺得敵軍節節敗退。

  一看這陣仗,韓昭侯可不願意把韓國本錢全部搭在這,單獨指揮韓軍撤退。

  諸侯看到韓軍撤退更無心戀戰,紛紛跟著韓軍方向撤離。

  大周乘勝追擊,打得諸侯軍隊潰不成軍,帶著殘軍潰逃出大周南陽之境。

  這一戰傷亡十五萬,直接戰死者達五萬之多。

  諸侯盟軍傷亡三十七余萬,直接戰死十余萬,俘虜二十多萬多為傷兵,潰逃五萬余人。

  其余進攻大周兩地佯攻已被大周軍隊打敗。

  輕傷只需撒上祛腐生肌散,不到半月就可以恢復。宛城已建立了一個療傷巨大的藥浴池子。

  優待俘虜給予他們治療傷勢,大周打算在這一批俘虜征兵十五萬以此補充兵力不足。

  用來震懾巴、苴兩國不安分之心,大周與諸侯處於大戰,這兩國非但不幫忙,還打郇陽(西城)的主意,頻繁調兵異常,但是看到大周擊敗諸侯後,又安分了。

  (本書諸侯間攻防野外作戰:攻(城)對比1:3,攻(關隘)1:5,野外作戰1:1。大周弩箭精良防守城傷亡1:5,關隘1:10,大周武器精良1比2,戰場將領指揮,錢糧供給,國力、謀臣外交等都有影響作者只是中醫世家祛腐生肌散和藥浴創始人,七雄暫定人口三千萬人,不包括大周和其他諸侯以及各個部族和關外胡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