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最新章節!
陳通當然沒有慣著李老三,直接就分析。
陳通:
“第一,從劉邦的履歷可以看出,劉邦這個泗水亭長,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押送沛縣的人去服勞役,去服兵役。
以前在押送的過程中就沒有人逃跑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劉邦怎麽處理的?
那肯定是按照秦朝律法,將逃跑的人繩之於法。
這樣,他才繼續擔任泗水亭長,繼續吃著秦朝的公糧。
可為什麽這次他要縱容囚徒逃跑,並且乾脆放走了所有的人?
這不僅僅斷送了他的前程,還讓他成了秦朝的通緝犯。
劉邦是那種為了別人甘願犧牲自己的人嗎?
顯然不是。
他可是連自己的老婆都能托給別人照顧,關鍵時刻連兒子都能踹下馬車,在項羽要烹煮他父親的時候,劉邦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樣的人要是舍己為人,那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第二,秦朝律法中把主犯和從犯分得特別清楚。
劉邦押送囚徒去立山修建陵墓,囚徒逃亡,劉邦最多算是個看管不力。
可劉邦放了這些囚徒,那性質就變了,而且他還落草為寇,從此與整個秦王朝對立,走起了項梁項伯的道路。
這就說明:劉邦從心裡面已經傾向於相信秦王朝將有大亂,甚至他連自己老婆在牢中遭受虐待他都不管。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可見,劉邦已經做好準備,隨時迎接這個亂世。
第三,劉邦豐西澤縱徒,雖然歷史學家沒有把這個時間確定在具體哪一年。
但是,大概的年份還是知道的。
劉邦落草為寇的時間,最有可能發生在秦始皇死的這一年。
因為很多記載中都說劉邦在山裡面待了一兩年,就碰上了陳勝吳廣起義。
而陳勝吳廣起義,就是發生在秦始皇死後的第2年,秦二世剛剛登基後的8個月。”
……………………
楊廣點點頭。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劉邦見多識廣,並且經常押送服役人員去鹹陽,他對整個大秦的局勢有著清晰的判斷。”
“在這個時候突然一反常態,改變了以往忠於秦律的做法,直接落草為寇,絲毫不擔心自己被秦朝軍隊清剿。”
“那就是因為:劉邦已經感覺到秦王朝的統治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一系列的反常事件背後,必定有著劉邦清晰的利益訴求。”
“因為他做這個決定,那可是冒著被抄家滅族的風險。”
………………
李隆基鬱悶無比,聽著還像那麽回事,可他絕對是不會認同的。
長生殿主李三郎:
“等一等,你竟然質疑秦始皇!”
“劉邦到底是哪一年落草為寇的,歷史上並沒有定論,還有可能還是在秦始皇駕崩前兩年。”
“我就問秦始皇還沒死,秦朝就出現問題了嗎?”
“這不是在質疑秦始皇的能力嗎?”
“秦朝當時有什麽問題?我怎麽不知道!”
………………
漢武帝騎在馬上,看著近在咫尺的馬邑城,他心中熱血沸騰,終於走到了!
很快他就要在這裡與匈奴決一勝負。
漢武帝看到李隆基提出的問題時,他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諷,這是想用秦始皇來壓別人嗎?
你真是想多了!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你不知道的事情還很多,秦朝的確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而且秦始皇當時也知道,只是這種問題無法解決而已。”
………………
朱棣被漢武帝說的懵逼了,在他的心中,秦始皇就是不可逾越的山峰。
秦始皇在位時期,秦朝就出問題了?
怎麽可能?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可是秦始皇在世的時候。”
“並不是秦始皇死了,秦二世上位。”
“這個時期,不應該有問題啊!”
………………
陳通笑了笑。
陳通:
“就是秦始皇的統治出現問題了,而且還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因為秦始皇推行思想大一統而產生的。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雖然是造福千古的豐功偉業。
但是,秦始皇也在消滅六國特有的文化傳統,隨著書同文,車同軌的深度推行,六國的子民不甘於被秦朝同化。
他們仇秦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強烈。
六國子民身體上受到了秦朝的統治,思想上受到了秦朝的同化,他們感覺自己不但從身體上不屬於六國,就連思想上也不屬於六國了。
這個時候,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移風易俗,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而劉邦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他知道隨著仇秦情緒越來越強,必然有一波席卷天下的大亂。
而到那個時候,劉邦就必須要站隊了,他要麽就站在秦始皇一邊,做一個維護秦朝統治的秦吏。
要麽,他就站在楚人一邊,成為反秦的首領。
而劉邦可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他要的是更大的利益,他這個時候就要順勢而為,站在楚人一邊。
秦末大亂的時候,為什麽六國第一個要殺的就是縣令和郡守?
那就是因為他們仇恨秦朝,仇恨這些幫助秦朝統治他們的人。
而劉邦這個時候放掉囚徒,就是在站隊,就是在立人設,等到日後大亂的時候,那他就成了楚人眼中的英雄!
成了反抗秦朝的先驅者。
在秦朝統治還穩固的時候,他劉邦都敢舉旗造反,那麽等到秦朝統治土崩瓦解時,還有誰敢質疑劉邦?”
……………………
朱棣此刻都懵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劉邦簡直太可怕了。
而秦始皇接下來的話,就直接驗證了他心中的想法。
大秦真龍:
“陳通,你果然會給我很多驚喜。”
“以前都沒有人給我提到過這個角度。”
“不錯,秦始皇統治時期,的確存在著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進行思想大一統的時候,必須車同文書同軌,移風易俗,同化六國。”
“想要殺死一個人很簡單,但想要改變一個人固有的觀念那卻非常難。”
“隨著秦始皇思想大一統的進行,仇秦情緒必定會與日俱漲。”
“秦始皇在的時候,很多人還顧及到秦始皇掃滅六國的武威,不敢有所動作,可是等到秦始皇一死,不管是誰繼位,那必然會引起一場巨大的動亂。”
“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秦始皇知道,六國貴族也知道,所以他們早就緊鑼密鼓的準備,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
“陳勝,項梁,張良,陳余,張耳,田家三兄弟,那一個個都磨刀霍霍。”
“就等待秦始皇駕崩。”
“這也是秦始皇追求長生的一個原因,他不想看到自己辛苦創立的江山基業,在死後付之一炬!”
……………………
皇帝們倒吸一口涼氣,原來秦末最大的矛盾是在這裡,並不是什麽農民和地主的矛盾!
而是在思想大一統過程中,大一統思想以及分裂思想,所帶來的新舊兩種觀念的碰撞。
更有新的社會秩序和舊的社會制度的碰撞。
嶽飛此刻對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佩服不已。
怒發衝冠:
“陳勝起義怎麽看都是有所預謀的。”
“他有事先準備誅殺何不搏。”
“這也是看準了天下大勢,早做準備的,要不然,怎麽可能籌劃的如此周密!”
“從打探信息到謀篇布局,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我現在也相信了劉邦是提前準備。”
………………
楊廣,武則天等人都認同這種看法。
但李隆基卻不這麽認為。
長生殿主李三郎:
“我始終無法相信劉邦能夠提前預測,還可以提前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