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上煙雨》第9章 河谷險激戰
  太河谷與雲熙宗爭奪蜀西的資源,素來爭鋒相對,雲熙宗與李德林交好眾人皆知,如今李德林身死,元宏烈心知,太河谷那老家夥定是幸災樂禍的。

  大渡河已是橫穿橫斷山脈東部,太河谷建谷於此,已是在雲熙宗以西,雲熙宗若遁入橫斷山脈,必將擠佔太河谷的據點,兩宗勢力必生齟齬,太河谷谷主如何容得下雲熙宗鳩佔鵲巢。

  此刻,元宏烈帶著一眾人等,已來到雲熙宗宗門之外,雲熙宗址選在蜀西,宗門懸在一處山崖之上,圍著那處山崖盤旋而建一幢幢閣樓,雲屋,鋼索棧道相連,雲霧繚繞,不愧有“雲熙”之名。

  “此峰名為飛鶴峰,內山一裡地為丹霞峰,我雲熙宗弟子便在這兩峰間活動,若蜀中有敵情,也據丹霞峰而守飛鶴峰,若蜀西那太河谷的老不死亡命而來,則可據飛鶴峰而守丹霞峰,我雲熙宗據蜀西門戶,可攻可守,此為兩儀之妙,嘿嘿。”元宏烈拂著花白的胡須,面色隱有傲意,笑著對方霖說道。

  方霖觀瞻雲熙宗宗門,緩緩點頭,這元宏烈雖有“西蜀大盜”之名,選的宗址倒是頗有仙意。

  元宏烈將眾人引入飛鶴峰,剛入大殿,便有一弟子向他傳話道:“老祖,太河谷谷主天色微明之時便來到我雲熙宗,直言要見老祖,在宗內待了一日,此刻還在丹霞峰上等候老祖。”

  元宏烈皺眉,這太河谷谷主說來就來,當下便動身前往丹霞峰,方霖,淨因隨他而去。丹霞峰的大殿上,那太河谷谷主好整以暇,似笑非笑的看著元宏烈。

  “元兄,你我有多久沒有未曾碰面了,老弟我不遠萬裡而來,也不好生招待?”

  太河谷谷主帶著四五位谷中長老,皆是鶴發童顏,隨行的又有一眾弟子,這谷主頭戴三尺冠,身穿蜀錦所製的道袍,面容圓潤,應是在谷中養尊處優好長時日了。

  元宏烈不與他客氣,直言道:“你來此作甚,我雲熙宗可不歡迎窮山惡水中的蠻寇。”

  太河谷建派比雲熙宗早得多,谷中已換了幾任谷主,原先定居於大渡河畔時,蜀西只有太河谷這一個門派,故而太河谷獨佔蜀西門戶,在此處地界無不逍遙快活,而這元宏烈自外而來,聚眾結黨,竟在蜀西的口子建派,直接阻斷了太河谷與蜀中的聯絡,太河谷為此上下震怒,與雲熙宗開戰,幾乎不死不休,太河谷仗著門派久遠,底蘊深厚,本是強壓雲熙宗一頭,而雲熙宗掐斷蜀西門戶,不斷以戰養戰,竟是漸漸反製,不得已,太河谷隻好與雲熙宗修好,可心中卻深埋怨恨。元宏烈借李德林之勢壓製太河谷,如今李德林竟死了,黨羽成了叛國賊,太河谷如何能不抓住這天賜良機,反噬雲熙宗一口。

  太河谷谷主開門見山:“元宏烈,將那叛賊之子交出來吧,不交,你便是窩藏欽犯,你雲熙宗擔不起。”

  “什麽叛賊之子,魯不定,我看你是練功練的氣血堵塞,走火入魔了吧,竟胡言亂語,還需我雲熙宗絕技‘偷天手’給你疏通疏通筋骨。”說罷便指使著少宗主要去給太河谷谷主活絡筋骨,少宗主嘿嘿一笑,言道魯師伯別來無恙,拱手就要向魯不定走去。

  太河谷谷主魯不定冷笑,這元宏烈師徒成日裡裝瘋賣傻,稟性難移。

  “李德林私通南詔,意圖謀反,如今已傳遍劍南道,李德林夫婦被刺史大人擊斃,罪人之子流落在外,整個劍南道,可能窩藏叛賊之子的只有你元宏烈,你若不想雲熙宗受到牽連,

便將叛賊之子交出來。”  元宏烈大怒:“老賊休要血口噴人,李德林謀反與我何乾,我怎會知曉他的兒子在哪裡,來人,送客,丹霞峰不歡迎這等口出狂言之人。”說罷便招呼弟子要送魯不定下山。

  魯不定也不肯定李複容是否真的在元宏烈手裡,相較元宏烈,魯不定其實與那節度使留後李德林並沒有多少交集,二人沒有深仇大恨,統共也未見過幾次面,魯不定的目的不過是這雲熙宗的偌大山門,只要元宏烈一日不拿出說法,他便能在雲熙宗鬧上一日。

  還未送魯不定下山,卻有弟子從飛鶴峰而來,對元宏烈說道:“老祖,南疆的‘蠱冥宗’與漢中‘斷劍閣’登山拜訪,已到了飛鶴峰。”

  元宏烈皺眉,太河谷魯不定還未退,蠱冥宗與斷劍閣卻又到了,那魯不定聞之大喜,這二派皆與李德林皆有嫌隙,尤其是蠱冥宗,更是為人狠辣,這二處跋扈之人來到雲熙宗,必能讓他焦頭爛額。

  元宏烈還未有對策,只聽一聲凝練的冷喝,幽幽傳進大殿。

  “元老鬼,將李德林之子交出來。”

  一位身穿南疆服飾,帶銀色頭飾的中年女子率先來到丹霞峰,隨後是一位持劍的中年男人,與那斷劍閣少閣主長得有八分相似。二人身後跟隨一眾門徒。

  來者正是南疆蠱冥宗的宗主與斷劍閣閣主。

  元宏烈一向暴躁脾氣,身法不知如何,嘴上卻是從不弱人下風,而如今這蠱冥宗宗主一口“元老鬼”喊出,元宏烈卻並未與她拌嘴,而是對著那斷劍閣閣主哂笑道:“嚴蹤你好快的步伐啊,幾日之內從漢中跑來蜀西,不怕我以逸待勞,在路上伏擊你麽。”

  斷劍閣閣主嚴蹤見有這麽多人討伐元宏烈,倒也不怕他,不過他身為“君子劍”,面子上還是要保持風度的。

  “元兄,窩藏罪犯不是好事,嚴某奉勸元兄還是明哲保身,不要與官府為敵。”

  元宏烈眯起眼睛,似有怒意,元宏烈年長嚴蹤一圈,這嚴蹤竟稱他為元兄,令他頗為惱怒。

  “你斷劍閣的老閣主劍斷飲恨之時,我還在場哩,我倒是奉勸你斷劍閣不要與我雲熙宗為敵,況且爾等口口聲聲將我與罪犯視為同黨,讓元某蒙受不白之冤,元某也正要向諸位討個交代。”

  蠱冥宗宗主沉吟不語,掃視丹霞峰大殿一周,目光落在懷抱繈褓的方霖與僧人淨因身上,冷笑道:“刺史大人透露,有一年方二八不知來歷不知名的白衣女子,與一來自吐蕃的和尚,相助叛賊,叛賊死後,二人不知所蹤,叛賊之子極有可能在他們身上。”

  一眾人等目光落在方霖與淨因身上,令得心懷不忿的方霖頻頻皺眉,這刺史邢斂真是不依不饒。

  “元老鬼,將這二人交出來吧,雲熙宗窩藏罪犯一事,我可向節度使大人求情,既往不咎。”

  蠱冥宗宗主指著方霖說道,元宏烈心中極度糾結,他雲熙宗身為盜門,來無影去無蹤,大不了棄了宗門地址往深山裡一藏,無人能找到他,唯有這蠱冥宗,一手蠱毒神術出神入化,可追蹤他人痕跡,讓雲熙宗弟子無所遁形。蠱冥宗隱隱克制他,故而元宏烈一向不欲與蠱冥宗為敵。

  如今不能善了了,方霖暗自一歎,雲熙宗也有上千外門弟子,若是雲熙宗與整個劍南道為敵,這上千弟子豈不危險,當下與淨因使了個眼色,二人就欲獨自突圍而去。

  “你不將他們交出來,那我親自動手了。”蠱冥宗宗主見元宏烈久久未語,便徑直向方霖而來,這二人也歸為叛黨一列,一同抓去成都府便是。

  元宏烈終於是狠下決心,沒有保住殷素黎,本就讓他心懷愧疚,如今終於決定保李複容一次安危,大喝一聲:“鎖山,放橋,雲熙宗弟子,列雲鶴大陣。”

  蠱冥宗的女宗主大怒:“元老鬼,你這是將雲熙宗往懸崖上推。”

  說罷大袖一揮,撒出一團烏雲,卻是密密麻麻的小蟲,乘著山風向雲熙宗弟子飄來,元宏烈心知這等毒蟲可怕,拿出一個布袋,大手一拍,一團粉黃色粉末蓋在烏雲上,卻是硫磺粉,大片蠱蟲應聲而死,掙扎掉在地上,“吱吱”聲瘮得人心慌張。

  “老鬼你果然有所防備。”

  “你那毒物惡心人,元某能不防麽。”元宏烈吹胡子瞪眼道。

  元宏烈命令弟子鎖山之後,雲熙宗弟子順聲前去斬斷丹霞峰與外界相連的天梯棧道,如今丹霞峰已成了一座孤峰,山頂的弟子又斬掉丹霞峰數片松木,橫在山頂,而後數十弟子牽著數張幾十丈長的黑色幕布,從山頂披下,又有數十弟子提著木桶,自幕布上潑下數十桶黑油,幕布淌著黑油,遮蓋在丹霞峰大殿上,霎時夜幕降臨,整個大殿內陷入一片黑暗。

  斷劍閣閣主心中嘲笑:“哼,雕蟲小技。”便提劍去刺那幕布,幕布應聲而破,被嚴蹤一劍捅穿,嚴蹤正欲順勢斬破幕布,沒想到那不知是何材質的幕布淌著黑油,竟甚是柔韌,嚴蹤在幕布上左劃右刺,竟覺得十分泥濘,一時斬不破。

  而這一瞬間的功夫,已有數個雲熙宗弟子乘著黑夜向嚴蹤偷襲而來,有人持鐵爪,有人持梭,有人持劍,一擊便走,嚴蹤身處黑暗中,看不甚清楚,那些雲熙宗弟子腳步輕盈,速度極快,對著嚴蹤施展遊擊打法,雖很難傷及嚴蹤,卻讓他左右掣肘,頗為狼狽,“君子劍”的風度失了大半。

  嚴蹤氣急,一聲“斷劍訣”喝出,數道劍氣自嚴蹤周身電射而出,統共是黑夜,雲熙宗弟子也看不甚清,劍氣激蕩間,被斷劍訣傷了數人。便支派更多援手圍攻嚴蹤。

  雲熙宗弟子上千人,除去留守飛鶴峰的百來人,仍有數百功夫還算使得上門面的弟子在丹霞峰大殿上抵抗三大門派之人,本是三大門派圍攻雲熙宗,一時到成了雲熙宗甕中捉鱉。丹霞峰大殿受黑夜籠罩,雲熙宗弟子如魚得水,前赴後繼,不斷偷襲,便是依靠這看似毫無章法實則鬼影迷蹤的“雲鶴大陣”,不斷戲弄攻山的敵人。

  淨因兀自尋上了那太河谷谷主魯不定,魯不定在這黑幕之內,本欲坐山觀虎鬥,讓雲熙宗與另外兩派先鬥,再伺機出手,而這禿頭和尚卻找上了他,魯不定雖為谷主,卻使劍法,“西劍”太河谷修習《穰苴劍法》,自稱是那齊國大司馬田穰苴所創,武林中人也不知他是怎麽得到這幅劍訣的, 太河谷自稱手持田穰苴的劍譜,卻打不過偷盜門派雲熙宗,也不怕為人恥笑。

  淨因甚覺有趣,這是他來到劍南道交手的第二個高手,他與節度使楊國忠多是點到即止,並未盡興,如今這太河谷自稱有戰國時期的劍譜,不知能否一窺究竟。

  “戮刃。”魯不定有模有樣,持劍虛晃一周,數道真氣在劍端凝練,而後魯不定向淨因虛刺三點,“鉤車。”魯不定自上而下一斬,“天定。”魯不定又持劍回旋,向淨因襲來。

  淨因所修的,乃是吐蕃佛宗傳教高深法門,吐蕃佛宗修煉內力,以《華嚴經》與《般若心經》為基礎,溝通全身內髒,骨骼與經脈,二經文玄奧晦澀,莊嚴肅穆,據傳佛陀將二經文合稱為《大乘佛法內經》,因藏傳佛教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共二十八重天,故而佛陀將《大乘佛法內經》的境界分為二十八重。淨因在吐蕃身份特殊,乃文殊菩薩化身,有“法王子”之稱,自幼年時被吐蕃讚普與佛宗禪師尋到時,便入佛宗不斷修行內經,十數年過去,已突破欲界天的禁錮,達到色界天第十二重天了。

  而淨因所修的外功法門,在佛陀那般久遠的時代時,還未形成這般格局,佛陀十六弟子,即十六金剛羅漢潛心研究,融合百經之長,由十六羅漢之二:蘇頻陀尊者與跋陀羅尊者以《金剛經》和《大藏經》為主,其他經文為輔,創作出《大乘佛法外經》,因外經乃是以拳腳招式為主,與內經共同修煉,內經主內力,外經修招式,故而外經沒有境界之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