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上煙雨》第72章 波折再現
  銀刃橫頭,白片沾血,本塵那叫一個淒慘,奔襲一裡地,見著琴霽還在此處未走,正與那李龜年鬥琴,大喜過望,嘶啞的聲音都尖銳了幾分。

  “救我。”

  遠處的淨因瞪大眼珠,目視黑壓壓的甲胄,那是大唐軍兵嗎?好生威風,本塵也是倒霉,怎麽會招惹上他們。正詫異間,卻驚訝的發現,方霖十分快活,嘴裡嘰嘰喳喳,似對那本塵的遭遇幸災樂禍。就差解開繩索,手舞足蹈了。

  琴霽向前一望,眉毛一挑,心中思忖,那本塵被一千龍武軍追殺,而又有李龜年斷其退路,這是一個計,等著本塵往裡跳,我不助他,他凶多吉少,我若助他,那麽矛頭將指到我身上,我代表的是大琴殿,現在還不是與禁軍公然作對的時候。心中已有計較,與李龜年短兵相接,面上加快了彈琴節奏,連龍武軍都受到影響,但實際上卻是裝模作樣。

  果然,李龜年的真正目標是本塵,只見他一掌大開,將琴霽擊退,渾厚的掌力令《陽春白雪》的音波都一陣震蕩,散亂不堪,已無實形。而後足尖一劃,雄渾的內力將草葦刺穿,一片音刀射向奔襲過來的本塵。

  本塵無奈,不得不接下這一記音刀,而後李龜年便堵在這裡,不斷與他隔空對力,本塵無可奈何,不得逃脫。

  “琴霽,截住他,助老夫一次。”本塵冷汗直冒,哀求對方,隻希冀琴霽能救他一命。

  琴霽像模像樣,衝著李龜年大喝道:“叛徒,背叛我大琴殿,偷走功法,本座身為殿主,今日掃清門戶。”而後劃拉數記音刀,射向李龜年。

  音刀是全力以赴,只不過琴霽篤立原地,動也未動,顯然是不打算上去將本塵劫走了。

  那數記雄渾的音刀被李龜年盡數抬手擋下,未傷他分毫,琴霽作勢冷笑:“哼,叛徒,數久不見,修為竟如此高深了,連老夫都奈何不得你,卻沒想到你竟與禁軍混在一起,來日老夫必生擒你。”

  聽到這裡,本塵心都涼了半截,他這是在與自己劃清界限,本塵欲言又止:“你…”還未出口,果然又聽見那琴霽喝到:“你自求多福吧,本座今日隻為收拾門派叛徒前來,此人翅膀硬了,老夫也奈何不得。”

  說罷踏莎而去,冰棱殿後,頭也不回。此間琴霽也未與禁軍交手,也未與楊國忠撞面,名義上只是處理門派恩怨,與宮廷中人扯不上關系。

  本塵氣的牙都咬碎,氣的胸膛起伏,吐出一口血沫。這是什麽混帳話,李龜年蒙面而來,誰會知道他在此處,門派恩怨還不是讓你給撞上了,才有了說辭。本塵恨得牙癢癢,為何老天屢薄於我,這世間還有一個可信之人麽。

  琴霽逃走,李龜年阻斷本塵前路,本塵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還欲衝散龍武軍陣型,卻被李龜年一記音刀切中後背,口中哇哇的吐血,終是體力不支,被五六個龍武軍卡住關節,白晃晃的橫刀架在脖子上,失去抵抗之力。

  “嘖嘖嘖,真淒慘。”方霖遠在三十幾丈外的草葦裡,將來龍去脈看得一清二楚,不禁戲謔本塵惡人有惡報,只是不知楊國忠擒住了他會從他口中問出什麽來,是否本塵會寧死不屈,亦或是傾囊而出。若是被楊國忠知道了他與師尊之間的事情怎麽辦?本塵會不會迫於刑逼,將秘密都交代出去。

  想到這裡,方霖眉毛擰成一團,既是惱怒,自己尚未探查到他與師尊的關系,他卻被別人捉去了,又是擔憂,若是他把師尊供出來了怎麽辦。

  方霖自然不信師尊會與他謀逆,策劃什麽“覆滅大唐”的大計,但就怕他禍水東引,詆毀師尊,白玉染汙,無處洗清白。

  那楊國忠護著楊玉環姍姍來遲,面色奸滑,頗為得意,方霖本以為就要塵埃落定了,沒想到那裡異變陡生,數個龍武軍頭領交頭接耳,不知道說了什麽,突然架著五花大綁的本塵,向北而去,同行的竟有數百禁軍,而另一半禁軍,似乎皆是無主之兵,在原地頗顯詫異,卻一動未動,沒有軍令,他們也不知下一步作何打算。

  李龜年心生疑惑,看著龍武軍頭領挾本塵北去,不知為何南轅北轍,但是他只是一個樂師,今日前來是為保護楊玉環,禁軍的事,他不能管。

  楊國忠大駭,萬萬沒想到唾手可得的神秘人竟逃之夭夭,劫走他的竟還是自己花費代價請動的禁軍,不禁大為不解,氣的跳腳,對著五百禁軍數落痛罵,責備他們怎麽不將本塵攔下。

  此五百禁軍皆無統領,既不知發生了什麽,也不知如何解釋,他們也是受統領之命前來,聽命楊國忠行事,楊國忠氣急無奈,又質問李龜年,為何不去攔下本塵,李龜年冷淡說道:

  “我隻為保護貴妃娘子而來。”

  楊國忠怒不可遏,卻又強行忍住,自己可是一朝宰相,可這些人依舊不將我放在眼裡,真當我沒了楊玉環便什麽也不是麽。

  楊玉環走過來,平靜安撫楊國忠,細細思索,覺得只有一個可能:“是陳玄禮。”

  楊國忠橫眉冷眼,壓抑住怒火,果然,秘密賄賂幾個禁軍統領,還是沒能避過這個禁軍龍武大將軍。

  “該死,讓這老賊逃了,此人必定大有來頭,可惜我們花費那麽大代價請動龍武軍。”

  “一報還一報,且看太子殿下有何動作罷。”楊玉環不想多說什麽,遮上黑布蓋頭,裹緊黑袍,不想在此處久留,讓李龜年隨行,牽了一匹馬來,向西趕去,此間離開長安太久,陛下難免生疑,需盡快回宮。

  本塵被龍武軍架走了,方霖松了一口氣,至少此刻她與淨因算是安全了,大不了在這裡被綁一夜,晨露含珠,待到穴道衝開,內力恢復,卻也無妨。然而那好死不死的楊國忠卻陰騭的環視洛水江畔一眼,對一眾龍武軍吩咐道:

  “探查一遍周遭,清理一下,莫要被什麽宵小之輩偷聽了去,貴妃行蹤不可泄露,明白麽。”

  聽得楊國忠這麽說,方霖刹那氣得牙癢癢,怎麽總是這個老賊惹事,真恨不得殺了他。那五百禁軍聽從楊國忠命令,果真一字排開,向洛水江邊推進,扒開茂密的蘆葦,逐地排查,在古樹背後持刀便刺,那刀便像是刺在方霖心口,扎的心驚膽戰,怎麽辦,內力幾無,穴道被封,又被綁著,當真是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眼見那些龍武軍一寸寸接近,距離方霖二人僅有二十丈了,方霖額頭出汗,心急如焚,左右顧盼,然而卻是束手無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與她相反,淨因反倒是很平靜,扭身蹭一蹭她,讓方霖看著自己,而後搖搖頭,又抬頭點點方霖,又偏過頭指著不遠處的洛水。

  方霖明白他的意思,二人皆被捆綁,但淨因被一根繩子連著大樹,根本沒有脫身的可能,而方霖沒有,那洛水離他們不遠,方霖大可以遁入水中,料想龍武軍也不可能翻江倒海,入水尋人,憑方霖的修為,深吸一口氣,躲到龍武軍離去為止,沒有什麽困難。

  如何能棄了患難生死的朋友苟且偷生,方霖定定看著淨因,眼圈通紅,淚水幾欲奪眶而出,潔白的臉頰沾濕一片,也不知是草裡的雪水還是滲出的汗水,沾在臉上,一片慘白,方霖內心之中天人交戰,淨因已無逃生可能,他有必死之心,自己是隨他赴死,還是苟全性命。

  在就義二字充斥淨因腦海之時,淨因已經冷靜了下來,雖有戚戚焉,自己還未助吐蕃佛宗迎回佛陀舍利,還未為吐蕃貧苦百姓講經說法,度化他們,這一生有太多遺憾。不過看見方霖為他黯然神傷,潸然淚下的樣子,卻又心藏溫暖,在這最後時刻,若是抽出一隻手來,隻想為她拂去臉頰淚痕,還好綁住了,猶敬我佛,便這般多看她兩眼就好。

  這磨蹭的功夫,龍武軍又前進了五丈,那橫刀插地,泥土翻飛的聲音已近在耳邊,此刻連淨因也不得冷靜,目露慌亂了,不斷示意方霖離去,不要猶豫,方霖胸口起伏,搖頭流淚不能定,若這番是淨因所致還好,可今日明明是自己連累了他,不是自己要去追那薛懷義,怎會害得淨因如此下場。

  淨因見方霖將頭埋在草地裡,不問外事,一副消極的模樣,不禁焦急萬分,心道自己不果斷,她是不會逃走的,於是一發狠,就要從草地裡跪坐起來,暴露自己的身形,強迫方霖逃離此地。

  淨因幾番掙扎,剛要掀開草葦,卻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拍在背後上,又撲倒草地裡,一聲沉穩滄桑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兩個小子,什麽都敢偷聽,命也不想要了。”

  淨因大駭,這熟悉的聲音,不是那九原太守郭子儀又是誰。淨因尚未反應過來,卻見綁在樹上的粗繩被他彈指一夾,便已斷裂,而後郭子儀一手一個,大掌拍在方霖與淨因肩頭,提著他們二人便向前飛奔。

  “誰,誰…”

  十幾丈外突然竄出三個人影,驚得一眾龍武軍抬頭張望,只見一個灰發老者,提著兩個五花大綁的年輕人,縱身一躍,竟飛七丈之高,直接跨過數百龍武軍,落在十幾丈外,龍武軍但凡有些修為的莫不大駭,一躍數十丈,這麽什麽驚天修為,簡直望塵莫及,那郭子儀帶著二人,在草地上幾個起落,北去無影,轉身無蹤。

  楊國忠與楊玉環走了,龍武軍自然也不認得三人,追也追之不上,不放他們離去還能怎樣,郭子儀提著二人直飛了有十來裡地,離洛陽城只有朦朧一角的光景了,才在一條官道上,將他們放下,而後一掌震斷繩索,又為二人渡入一股強橫內力,那本塵禁錮他們穴道所用的真氣便如薄霧一般,寸寸消散,郭子儀內力之凝實,令二人駭然,衝散本塵內力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而又不傷之二人經脈。

  淨因摘下綁縛已久的白巾,終於能說話了,與方霖一齊道謝郭子儀。

  “噫,郭老,你怎會在此處。”二人得救,不必連累淨因,千恩萬謝化作一句,方霖驚喜萬分,又恢復了灑脫的性子,湊到郭子儀面前問道。

  “哈哈哈,老夫徇著一個古怪的背琴之人前來,卻見洛水之畔竟有激戰發生, 便躲在一側旁觀,而後就發現了你們…這兩個蠢貨。”郭子儀拂須長歎,仰天大笑,絲毫不留情,笑斥方霖二人。

  淨因搖頭微笑附和,方霖卻是嘟囔著嘴,似乎不滿,即便是郭子儀這般修為高深的長者,又救了他們兩次,她也要?回去。

  “這麽說,郭老你親眼所見貴妃在此處,你見貴妃有難,身為朝廷命官竟然不救?”方霖狡黠問道。

  “貴妃哪裡有難?自有眾多高手護著她,莫要擠兌老夫了,你這伶俐的丫頭。”郭子儀哈哈一笑。

  方霖這般秉性,倒是與豁達的郭子儀的距離拉的非常近,方霖雙手抱拳,嘿嘿一笑,而後又問:“郭老與那背琴之人相遇了嗎?你怎會尾隨他而來。”方霖既問,郭子儀便向她解釋道:

  “自與你們分別,離開廬山之時,老夫在江南道逗留了一些時日,而後收到傳書,得知家母過世,我便回汾陽守喪,北上之時,偶遇那個身著魏晉服飾的人,此人大概是見我器宇軒昂,英姿勃發,便問我是誰,我道:‘老夫乃九原太守郭子儀。’此人沉默半晌,趁我離去之時,突然出手,我與他交戰片刻,此人又沉默離去,我見他背負古琴,八成是那大琴殿之人,出手隻為試探我,於是我便趁他離去,尾隨他一段路,而後來到這洛水河畔。”郭子儀自稱英俊,卻沒有輕佻之意,而說道母逝守喪之時,眉宇間卻有掩飾不住的悲戚之情。

  “前輩節哀。”方霖與淨因對視一眼,共同說道,原來郭子儀祖籍山西汾陽,而他的母親逝世了,所以才會沿著這條路北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