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上煙雨》第244章 劍外忽傳收薊北
“唐上煙雨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方霖。”

 仆固懷恩亦站起身來,大掌搭在她肩膀上,死死扣住她。

 “為何?”方霖知曉郭子儀對他有囑托,隻好緩和神色道,“我只是想去河北試試運氣,不會拚死衝動。”

 “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陸遠做做打算。”仆固懷恩歎道。

 “子遷?”方霖疑惑不解,被他這麽一說,突兀覺得心頭一空,仿若丟掉了什麽。

 “對。”仆固懷恩對她語重心長道,“你有沒有想過,你們身份大不相同,你或許可以全身而退,然而河北藩鎮被剿滅後,他呢?”

 “他…”

 “你是郭子儀的得力戰將,你是應元娘娘的愛徒,你是大唐第一女宰相,巾幗不讓須眉,你不顧生死,跋涉千裡,刺殺安祿山,你被天下百姓讚頌愛戴,百姓視你如神女下凡,比紅拂女還要傳神,為你焚香祈禱,頂禮膜拜,朝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你,也沒有必要殺你。”

 “可是他呢?他是降將,他降了兩次,從唐至燕,再從燕至唐,你以為皇帝會撇下他降將的身份,直視他那一顆死而後已的耿耿忠心嗎?”

 有如一道晴天霹靂落在方霖肩頭,越過柔韌的經脈,刺進她的頭顱,讓她呆滯在那裡,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是李光弼的部下不錯,可是李光弼都被貶斥到淮南去了,郭子儀永世不受重用,若不是翻出先帝賜給他的千封書信,他就要被陛下送去建陵掃墓了。連他二人都如此,何況是解甲歸田的降將陸遠?”

 “在這世上,連活著都需要一個安穩有力的理由。”

 方霖帶著一身冷汗,與失魂落魄的神色走出了仆固懷恩的營帳,冷風一吹,將方霖後背吹得乾爽了一些,艱難地仰起頭顱,向東邊的天際眺望過去,不知道陸遠到了洛陽麽,那裡的大戰激烈與否,他有沒有受傷。

 不知道子遷想了這些麽,說好的,等他回來的時候,讓郭子儀和李光弼這兩個事主給他接風洗塵,好好賠禮道歉一番,而今這兩個人都不知道去往天南海北的什麽地方了,朔方軍裡連他們的影子都沒有,新入營的小將恐怕都不認得大唐的兩位玉璧是什麽模樣,昔日的節度使也終將隨著歲月消散而去,或許只有凌煙閣上才能看得到他們的相貌。

 更何談,希冀他二人為陸遠遮風擋雨,平反昭雪呢。

 我不想那一杯毒酒送到子遷的府上,懷著苦澀笑意,灌進他的嘴裡啊。

 半個月後,朔方節度使與陸遠匯合,強攻洛陽城,史朝義棄城而逃,一路上,只有痛打落水狗的同僚,不見發兵援助的燕將,史朝義仰天痛哭,心懷無盡淒涼,鋪天蓋地的朔方軍,各路人馬,甚至河北義軍夾道追殺,無力交戰,只能尋找夾縫苟且偷生。

 這一番逃亡,便從寶應元年年底,逃到了寶應二年,從洛陽,逃到鄭州,鄭州卻先被朔方軍攻下了,再逃到汴州,汴州守將卻在城牆上舉起唐旗,聲稱已經棄暗投明,看在昔日主仆情分上,也不為難史朝義,讓他自尋前路,史朝義無可奈何,途徑濮州,滑州,衛州,又被朔方軍擊敗,馬不停蹄,托著疲憊之師,逃到莫州,才消停下來。

 莫州的後背,便是幽州,只可惜范陽節度使李懷仙早已投降朝廷,史朝義指望不上。

 正月,李豫改寶應二年為廣德元年,應是打算平河北亂,廣施鴻德了。

 而莫州的守將,已是暗中修書投靠了朝廷的魏州節度使田承嗣。史朝義尚且不知田承嗣已經暗中投降,受他哄騙出城繼續北逃,田承嗣轉身卻是將史朝義的一家老小交給了朔方軍。

 一路上燕軍已經走光了,得知鋪天蓋地的唐軍從四面八方湧現而來,而安祿山的舊將早已大多投降唐廷,史朝義的嫡系將士們也只能作鳥獸散,棄了主子,逃到各鎮節度使麾下躲避殺身之禍。走投無路的史朝義,只能帶著百來出生入死的百來弟兄,逃到范陽城下。

 史朝義不求李懷仙發兵助他東山再起,只求贈他百匹良馬,幾石口糧,放他一條北上的生路。大唐的境地已不容他存活於世了,或許唯有仰仗關外的契丹人才能苟活晚年。

 李懷仙沒有出城見他,部將兵馬使李抱忠將城門閉得嚴實,站在城頭居高臨下,冷笑不語。

 史朝義饑困交加,看見昔日忠誠的部將而今賣主求榮,范陽可是先帝與自己起家之地啊,史朝義憤憤不平,忍不住指著李抱忠破口大罵。

 只是李抱忠不為所動,一面是窮途末路的舊主,一面是許以重賞的朝廷,孰輕孰重,他還是掂量得起的。只是望著史朝義冷笑連連:“大燕氣數已盡,大唐複興在即,莫州的田承嗣已經投降了,我們沒有將你騙進城內,活捉送到朝廷,已經是念及舊情了,爾等自尋去路罷。”

 得以田承嗣轉頭便投降,史朝義面色一僵,一肚子的苦水在髒腑之內翻江倒海,無處東去。舉頭望天,明明是萬裡無雲的晴朗,看在眼裡卻是令人頭暈目眩。

 這便是眾叛親離的感覺麽,我善待部下,體恤士卒,和幾位先帝截然不同,他們念我寬厚,可到頭來,為何會換來這麽一個淒慘下場。

 史朝義閉上雙眸,淚水如注,望著李抱忠低三下四歎息道:

 “我和兄弟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能否看在昔日君臣情分上,賜我們一口飯吃。”

 李抱忠垂下眉頭,看了史朝義許久,沒有出言挖苦他,十分爽快,命人用籃子將飯菜吊到范陽城下。這頓飯菜在史朝義心中或許是行刑前的微末,可在百來士卒面前,卻是散夥前的薪火。飯閉百來將士悉數與他告別,史朝義雖然心痛,卻只能強忍淚水,仍由他們逃命去。

 而後天際的馬蹄聲撲騰而來,震動范陽土地,史朝義忙不迭胯上最後一匹烈馬,向著范陽城後面的深山而去,那從平原之上,拔地而起的燕山巍峨聳峙,如同堵在自己心口的萬裡長城,史朝義心知,追兵將至,這一輩子都不可能翻越燕山,回到故土了,只能伸手撫慰馬兒,向著范陽城外的樹林奔去。

 幽深的樹林有寬闊的密林遮蔽,燕遼之地氣溫寒冷,靠近大海,海風被燕山與太行山的屏障阻攔,化作水霧囤積在高空之中,故而常年濕潤多雨,故而這裡的樹木多是高聳入雲,葉子寬闊的櫟樹與樺樹,蔭蔽在半空中一遮蓋,如同無數片層疊起伏的綠色華蓋一般,顯得靜謐而又平和。

 其實史朝義挺喜歡這樣的寧靜,相比於在河南動輒血光的連年征戰,他更想回范陽的深山野林看一看,兒時跟隨精通六國語言的父親,與契丹人,奚人,同羅人在燕山一代徘徊斡旋的場景。

 而今終於回來了,挺好的。

 徒步上山,背溪水而逆行,折旭陽而徙倚,在清泉流響的山澗地裡,史朝義尋到一處荒廢日久的寺廟,佔地僅有數十丈方圓,甚至不及洛陽城內一處大食人的清真寺來的寬闊,可是遠離塵囂,不近人煙,在這裡見不得灼燒之戰火,叵測之人心,是一處難得的好去處。

 史朝義望著那經久失修的斑駁石柱,紅漆掉落了,朱砂碎了一地,沒有人清掃,破舊的牌匾上寫著四個掉漆的大字:“醫巫閭祠”,史朝義不認得這座醫巫閭山,不過總覺得,上路的地方會是這麽一處清淨地方,沒有兵戈燭火,只有大雁盤旋,挺好的,自己的下場比三位先帝來得要好。

 史朝義脫掉蠶絲黃袍,擱在寺廟前的石獅子下面,卸下金玉腰帶走了進去。

 陸遠比朔方軍,比李懷仙先行一步尋到這裡,推開寺院的大門,見到那懸掛在屋梁下面,隨著寒山清風飄蕩的孤獨身影,駐足許久。

 “若是你比安史二人生的早,或許河北的百姓不會這麽命苦,若是你比他們生的早,或許叛亂不是先從范陽挑起來。”

 將他的軀體從懸梁的腰帶上抱下來,放置在木車上,用白布覆面,用繩索捆綁上,扎得牢固,拖出寺廟外面,邁過高低起伏的寒山道,下到山腳,那裡人頭摶動,甲胄聲敲得鏗鏘作響,沃野處是幾十個跟隨他的河東弟兄,正在喝著烈酒,有說有笑,似是早就等候在原地許久,見著陸遠下山,身後木車裡白布拱起,眾人都明白了什麽,相視一笑,幾個力氣大的,仰頭長嘯數聲,發泄心中為時良久的鬱悶與快活,將手中酒杯向著青天高高拋起,墜落地上,陶瓷破碎聲接連響起,清酒撒了一地。

 范陽的天空,陰翳散去,撥雲見日,就像滾滾逝去的黃河之水一般,從天上奔湧而來,洗刷回首之不堪,奔流到海不複回。醫巫閭祠內隱約響起了一記浩蕩鍾聲,鍾聲清脆,響徹千萬裡遠,將青天之複明傳遍大唐土地,告慰埋入土地的英靈,與幸存於世的生靈。

 鍾聲散去,樹林莎莎響動,朔方軍的衣袍從山腳下破開綿綿荊棘現身出來,為首是李懷光與渾瑊二人,望著陸遠酣暢一笑,還有眉梢之間有霧水流轉,笑靨之下有梅花綻開的方霖,再也掩飾不住斷腸思念,不顧山上眾多為勝利慶賀的將士,一頭撲進陸遠的懷裡。

 “對不起,霖兒,對不起…”陸遠將木車向著前方一推,李懷光順勢接住,倒是沒有去在意這車上之人意味著什麽,只是看著緊擁的二人痛哭流涕,八尺漢子也不禁喜極而泣,圓臉笑成了一朵碩大的荷花,皺紋之間都是喜悅的痕跡。

 便是渾瑊亦掩飾不住一往深情,雙目通紅,咬著嘴唇默然不語,心道姐姐為他吃了很多苦,姐夫為了她亦是舍生忘死,他們能有今日,太過不易,上蒼眷顧,上蒼眷顧…

 “不要再離開我了,以後有什麽刀山火海,我們一起扛,不管是遼東的大雪,河西的風沙,不管有什麽險阻,我們都要一起去…”

 “是,是,再也不分開了…”

 “說好的一起去河北平叛,一起辭官回江南,你怎麽就一聲不吭,自己走了呢,你知道,你走了有多久麽,三年零十個月,你知道我在朔方軍,日夜有多麽擔心你麽…”

 “對不起,霖兒,對不起…”

 “我好擔心你,我知道你是詐降,你好傻啊,我擔心你在燕營吃不飽穿不暖,擔心你遭賊人所害,擔心哪一日就聽到你深埋黃土的消息…”

 “不會的,霖兒,不會的…”

 “你就這樣,拋下我一個人,一個人去到萬裡之外,我在軍中沒日沒夜的苦等,連日月都停轉了,不知道什麽時候,你才能平安回來…”

 …

 方霖的淚水浸濕了那人的衣裳,流也流不完,而積壓了三年十個月的話語,更是說也說不完,陸遠的心情便如身前哽咽的人兒一般,隨她的喜哀波瀾上下起伏,任身軀之柔軟,清香之彌漫,千言萬語都無法平複。

 “我們再也不會分開了,霖兒相信我…”

 朔方軍,河東軍帶著叛賊史朝義的屍首凱旋回朝,途徑河北諸郡,常山的百姓舉著顏杲卿的牌匾為他們送行,途徑河南,無數隱居山林的名士破土而出,回到洛陽,落淚賦詩,把酒言歡,過關山漫漫,綠水迢迢,終回長安,百姓喜極而泣,人人從家中拿出折好的花燈,上面寫著隨軍出征,不複歸還的兒郎名字,一隻隻流入渭水,微弱的花燈燭火連成一片,仿若過江遊龍,照亮了隨波東去的萬裡江河。

 廣德元年正月,李豫於太極宮上宣布大赦天下,戰亂平息,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日子來了,各地官署歸位,遭到破壞的宮殿等人修葺,四處堵塞的槽渠命人梳理,各地府官應召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而賦稅減,徭役克,荒田待墾,百廢待興,都要官民相濟,萬眾一心。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45章 劍外忽傳收薊北)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唐上煙雨》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