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唐上煙雨》第161章 烽火半年危轉安
方霖看著護城河旁遍地血紅,橫屍遍野,還有許多花白之物自屍體內翻湧而出,浮於血液之上隨風蠕動,太過惡寒,突兀間小腹劇痛,腸胃翻江倒海,跪在原地乾嘔起來。

終是一介善良女子,方霖面色痛苦,既是閉目不去看,那些殘碎的屍體卻如夢境般,在自己腦海中揮之不去。嘔到膽汁反流,舌苔發苦之後,方霖渾身冷汗,卻並未覺得心頭好過多少。反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油然而生,歲星相力也壓製不住,逐漸彌漫全身,令她眉頭刺痛,撐著血腥泥土,不住後退。

好在,陸遠溫暖堅實的胸膛靠住了她,讓她覺得陰暗的世上仍有明媚陽光。

“子遷,這就是河北大地的境況麽?”

陸遠一手護在她胸前,一手輕撫她的頭髮,有些心疼卻也有些無奈,心道好端端的女子家,非要和自己過不去,跑去朔方參軍,見識這人間地獄。只不過陸遠卻是忘了,自己初識河北慘狀的時候,樣子比她好不了多少。

山西各地,皆是稀疏散兵,方霖揮師左衝右殺,多是擒賊先擒王,速戰速決,令朔方三傑之名大振,軍中威望節節攀升,仗打得是十分得意,卻不知河北大地正是安史巢穴,正在遭受怎樣的苦難。

“差不多吧…百姓更苦,霖兒,要不你還是回祁連山,或是回長安去吧,打仗的事,有我們就行了,郭,李二位將軍定會收復薊北,還天下一個安寧的。”

“不,此生不見到安祿山覆滅,我心難安,師傅對我說過,可以同時修煉五星相力之人萬裡挑一,幾十年找不出一個,我知道,上天這般青睞我這微末之人,賜我道行,定是要我去做什麽的,我要親眼見到史思明身首異處,為他所作所為悔過終生…”

見到方霖眸子中竄動著小火苗,一副為天下先的模樣,陸遠張口啞然,不知該說什麽,倒是三弟渾瑊頗為懂事,不知從何處撿來一支大木桶,灌滿了清水,晃晃悠悠,趁他們不備,向著癱坐在血窪裡的二人迎頭一澆,頓時沁人透涼,將渾身血汙都衝散了去。

“二姐,這樣便沒有血腥味了罷?我猜你定是要乾淨的,看著滿地汙穢難受…”

方霖小腹仍有劇痛,被涼水一澆,下半身頓時抽搐起來,疼的齜牙咧嘴,兩個大男人卻無人知曉,隻當她捂著肚子是嘔吐得難受,此刻又見渾瑊欲蓋彌彰,故作天真的模樣,不由得火冒三丈,提劍便砍,卻被陸遠笑著抱下攔住。

“你這臭弟弟,討打。”

“快跑,姐夫救命。”渾瑊撒腿便溜,身後千墨星劍胡亂砍殺,似乎又一道火紅劍氣逼來,將木桶燒成灰燼,遠遠的還能聽到方霖一聲嬌喝:“這臭小子,氣死我了…”

這一日,在眾多將士打掃戰場,心有戚戚焉的時候,李光弼獨自一人,坐在護城河畔的土炕上,酹屍慟哭,陸遠遙遙望見自己的將軍褪去衣甲,面對夕陽,潸然淚下。李光弼治軍嚴明,偶爾不近人情,可他卻知道,將軍是幅剛烈直性子,時常輕視誇誇其談之徒,時常痛恨無端造惡之徒,面前的這幅模樣,不是為了收買人心,而是真情流露。

於是搬了一盞案台來,上面放了一隻銅爐,許久之後,郭子儀也來,歎息一聲,默默焚上一炷香,李光弼起身,點燃檀香,喟陸遠道:“誓平寇難,以慰其心。”

許久之後,城中將士,城中百姓,都來此地焚香,或禱告,或敬拜,香火經久不斷,祭祀太守顏杲卿,並超度常山郡內死去的無數亡靈…

郭子儀入縣城整頓軍隊,安撫百姓後,揮師北上,繼續討敵,收復失地,卻說史思明北逃,逃至趙郡,覺得城小,又棄了城,繼續北逃,逃到博陵,閉門不出。

而蔡希德則是卷起殘兵敗將南逃,求救洛陽,安祿山聽聞史思明潰敗,怒罵不已,隻好拔了兩萬精兵,又命范陽留守牛延介征調當地郡兵,統共五萬,相助史思明,打退朔方軍。

郭子儀大軍圍困趙郡不過一日,趙郡便開城投降,李光弼治軍有素,不讓將士掠奪一分一毫,百姓為之落淚,歡迎朝廷軍入城。

數日之後,已至四月底,郭,李二人親自各率一萬步騎,北上進攻博陵,史思明集結了先前突圍的殘軍,以及洛陽與范陽二地援軍,統共七八萬,再次死灰複燃,見到郭,李二人僅有兩萬先行軍,便不懼怕,倚靠博陵城池堅固,死守不出。

郭子儀率大軍攻城數日,並不見史思明出城迎戰,只是派遣將士固守城池,將自己的精兵打退,頗為無奈,又回想起強攻九門縣時,漁陽軍魚死網破之景,不想再見到自己將士過多傷亡,便與李光弼商討破敵之策。

“叛軍堅守不出,強攻下去,我軍定然傷亡慘重,況且我軍自山西不遠萬裡而來,糧草輜重負擔甚重,將軍有何對策?”

“蛇窟堅固,難以鑿穿,固鑿之,唯有斧鉞損裂耳,為今之計,唯有引蛇出洞耳。”李光弼思忖片刻道。

“好。”郭子儀點點頭,於是令朔方三傑,仆固懷恩,陸遠等人率七八萬大軍遠遠退避,向博陵周圍散布消息,便說朔方軍主力向東進發,收復失地去了,徒有郭子儀,李光弼二人親率三萬步騎圍困博陵。

七八萬朔方主力自然並未走遠,而是埋伏在暗處,城中的史思明困於方寸之地,驚疑未定,實是他也在懷疑,郭子儀此舉是否乃是誘敵之計,於是暗中派遣探子奪小路出城,四處探查,探子回報,果真見得“郭”字大旗的無數兵馬,揮舞旌旗,向東征戰而去。

史思明坐鎮博陵縣城內,心亂如麻,寢食難安,此時敵暗我明,敵強我弱,令他好不困頓,左右為難,若是任由郭子儀收復失地,搗毀河北基業,那我的王圖霸業豈非成了笑話,可若是出城迎戰,萬一遭遇伏兵,自己便要身處險境,難以脫身。

半月之後,探子火速入城,報於軍情:“報,朔方軍一路北上,已至莫州了。”

史思明大驚:“已至莫州了麽?”莫州距此地兩百裡,臨近幽州,幽州便是范陽節度使老巢,莫非郭子儀此招乃是聲東擊西,自己親率少量兵力阻攔博陵,拖延漁陽大軍,實則暗中命牙將率大批兵力遠征范陽。史思明沒有去想,七八萬朔方軍是否真能強攻幽雲十六州,顛覆范陽巢穴,總之他不能冒這個險,數月以來的交戰,已讓他對一眾朔方猛將敬畏交加,談虎色變。

五月初,郭子儀與李光弼二人又來叫陣,依舊僅有兩人,所率兵力僅有三萬,大軍之中見不到他帳下那些凶猛牙將的身影,史思明望著城外為數不多的步騎,平原之上略顯疏散,目光極其複雜。回首遼東方向,面色陰沉似水,若是范陽有失,漁陽軍家屬被俘獲,那遠征潼關的大軍必定軍心渙散,安祿山必定要將他抽筋扒皮。

“三軍聽我號令,出城迎戰,給本節度生擒此人。”史思明遙指半裡外悠閑騎馬的郭子儀,咬牙切齒,憤恨說道,心道就當圍困博陵的只有三萬大軍好了。

鼙鼓聲震天動地,博陵城南門大開,無數鐵騎,步卒,持刀劍,長戈,整裝肅穆,由蔡希德統領出城,直逼稀疏的朔方軍,郭子儀遙望傾巢出動的漁陽大軍,不禁暢快一笑,史思明不是不聰明,而是舉步維艱,忍耐不起,這個圈套,他是不鑽也得鑽。

郭子儀命左右輕騎與蔡希德周旋片刻,佯裝兵少潰敗,奪路而逃。城上史思明見狀疑惑,心道郭子儀莫非真的僅有三萬步騎麽?於是親自出城追擊。

郭子儀不動聲色,命步卒在前,鐵騎在後,且戰且退,一路向南退至行唐縣,而後據守行唐縣不出,史思明見一時半刻攻不下縣城,手裡步騎追得疲憊,於是打算班師回博陵,休整之後,再來進攻,見得史思明手中七八萬大軍攻勢衰竭,已露退勢時,郭子儀命探子火速前去報備伏兵,準備進攻。

行唐縣向北十來裡處,有一狹窄河流,名曰大沙河,乃是環繞常山郡的滹沱河的支流,是日,史思明攻行唐縣不破,率軍撤退,夜渡大沙河時,四處眺望,見這月明星稀,茂密樹林間寂籟無聲如同死靜一般的場景,心生不祥之感。突然河水晃動,四處樹林內無數帶火箭雨射來,密密麻麻,如同一張巨網,要將自己吞噬。

“撤,快撤。”

馬蹄聲,嘶鳴聲,喊殺聲,踐踏聲霎時在大沙河畔響起,叛軍兵馬亂作一團,借著月光隱隱可見無數人影從山澗上衝殺下來,殺向身中火箭的漁陽大軍。朔方軍不計其數,前仆後繼,戰意震天,反觀漁陽軍驚慌失措,心驚膽戰,史思明與蔡希德強自鎮住大軍,急令他們向北撤軍。

“狗賊哪裡走,今夜便為河北百姓祭天罷。”

一聲清朗大喝傳來,滾滾內力震得史思明烈馬翻騰,正是陸遠持一柄丈許陌刀,帶兵圍困北面,向他殺來。左右下山的朔方步騎已與自己側翼混戰到了一起,前方星夜彌蒙,看不清陸遠帶了多少伏兵,叛軍不敢上前,史思明心知探子所報乃是假消息,郭子儀的牙將已經殺到眼前了,搖擺不定之間,又見到後方郭,李二人率三萬步騎趕來,已不知這大沙河的小小山澗內,圍了多少天兵天將。

史思明思忖,左右山澗連路都沒有,不可妄行,後方郭,李二人氣勢洶洶,如何敢戰,於是一咬牙,便令大軍向北強行突圍。短兵交接,陸遠奮勇殺敵,手中陌刀砍斷了拔出橫刀,橫刀磨鈍了持長劍,戮刃,地怯劍訣齊出,明晃晃的劍氣在黑夜之中成為啟明星,無數甲胄被他砍斷,血腥味濺到嘴裡,不知殺了多少人。

可惜,只差一丈,天定劍訣便能要了史思明狗命,只不過他護衛頗多,還是讓得此人強行突圍了去,陸遠咳嗽數聲,自己也中了數記刀傷,正要追擊,被郭子儀按住,讓他好生養傷,前方還有埋伏,無需多慮。

史思明丟了攻城器械,糧車輜重,丟下一萬屍體,幸賴大沙河畔地勢不險, 堪堪突圍成功,此刻驚疑方定,回首起來,不禁大怒,先前阻攔自己的陸遠手上兵力並不多,自己手握七八萬大軍,本是人數佔優的,一時驚慌,加之天色昏暗,才亂了章法,此刻看著身側茫茫人海,底氣竟又莫名強了三分。

“郭子儀縱有十萬大軍,然而欲圖殲滅,分兵包圍我等,那每一面的人數卻也不多,若是我軍集中兵力,向一側突圍,卻也並不怕他。”史思明提著火把,環顧左右說道,左右盡皆點頭附和,主帥英明言之有理。史思明被諸人壯了膽,突生一計,效仿李光弼行軍,命六萬大軍圍成圈,圈外三分之一是重騎,三分之二是步卒,步卒手持鐵盾,靈活轉動,大軍便可朝著鐵騎一側向外突圍。

史思明望月冷笑,心道兵不厭詐,諒你李光弼用兵如神,那又如何,我卻可以學以致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於是又問左右道:“方圓數裡之內,可還有城池?”

“未有城池,卻有山頭,向西三裡地,有一拱形山包,名為嘉山。”有人報道。

“山包麽,卻也可以,爾等放出消息,其余大軍,隨我上山。”

於是史思明指定數人,留在尾軍,刻意留下車轂,馬蹄痕跡,讓朔方軍追來,並令大軍成圓圈狀,大步上山,駐扎山頭,而後史思明心知軍心氣勢之重要,手持火把立於山頭給眾人打氣,聲稱要一雪前恥,掐滅朔方軍風頭,三軍聞言歡呼,大為振奮,高舉長矛,將喝聲連成一片,不怕敵人探子聽不見。不得不說,史思明自從相遇李光弼以來,局勢急轉直下,四處碰壁,已經有些利令智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