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唐上煙雨》第159章 月明欲素愁不眠
“將軍,賊軍勢猛,人數眾多,我們區區三萬人,常山又不是險要關隘,很難戍守,需要後路援軍啊。”陸遠方才從不遠處的縣城突圍出來,一隊數百人的將士死的七七八八,令他心痛不已,縣城淪陷,那裡的百姓又要遭受苦難,陸遠脫下染血鎧甲,對主帥急迫說道。

“我已向郭帥求援,他的大軍不出幾日便能出井陘口,援助我們,子遷莫要著急。”李光弼安慰他道。

“但願如此吧,史思明這狗賊已經瘋了,聚十數萬大軍於一郡,這是要讓常山百姓滅絕啊。”陸遠撫面長歎,心中對史思明早已恨之入骨。

“你說的沒錯,叛軍暴政,殘殺生靈,百姓早已不堪忍受,左右是死,何不舉大義而死呢?”李光弼見陸遠心中感傷,無計可施的樣子,便心生一計,對他說道:“你可記得古有關雲長拒襄樊而策反江陵百姓,令江陵人倒戈為其而戰,曹仁因此手忙腳亂。”

“是也,關羽以仁義待百姓,百姓定以仁義待他。”陸遠眼前一亮,又從精明老練的李光弼這裡學到一計,當即立刻去辦。

於是陸遠立刻動身,一面命人印刷告示,張貼榜單,訴說叛軍之惡,朝廷之善,一面四處奔走,在能夠控制的地方接應逃亡百姓,將他們引入常山城內。

有一次陸遠與李光弼二人騎馬行至靠近常山的石邑縣,本欲接走一些苦難百姓,引入常山城內,卻聽得外面喊殺震天,一千叛軍拍馬殺到,石邑縣不過百來團練兵,根本不敵,賊軍欲圖泄憤,見人就殺,小小縣城頓時哭聲一片,哀嚎遍野。

陸遠見著無辜平民淪為刀下亡魂,本就面如菜色的婦孺被胡人劫走,不禁怒氣衝冠,目眥欲裂,轉身就欲決戰,卻被李光弼死死拉住,將他趕回常山城內。

“叛軍這般弑殺,罔顧人倫,遲早失民心,失河北,我們等著看吧。”

此消彼長之下,僅僅半月,常山郡以東的數個縣城便成了空城,百姓不是逃亡便是被殺,那些起義團練兵痛恨史思明,時常倒戈,可卻寡不敵眾,被叛軍盡數屠殺。鮮血順著滹沱河向東流去,河水數日不曾清澈。

如此一來,百姓逃難,縣城無人,四處荒蕪,倒是讓史思明抓不住壯丁來做後勤,戍守各個城池也便沒了意義。此等情形令他也頗為無奈,常山又久攻不下,朔方軍的糧道剛剛截斷又被李光弼續上,只能棄了幾座空城,退守九門縣,此處倒是離得自己後方糧草近一些。

於是李光弼得知消息,迅速分兵佔領失陷城池,不出一日,常山郡所轄九縣,竟有七縣複歸李光弼軍,退守九門的史思明勃然大怒,正欲舉大軍反攻,卻是已然錯過了擊退李光弼的最佳時機,一支浩蕩大軍正在奔赴九門縣的路上。

四月,郭子儀雷厲風行,蕩平反覆叛亂的山西諸郡後,整頓兵馬,東出井陘口,竟將六萬朔方軍整合一萬太原兵,統共七萬,悉數帶了出來,糧草輜重之廣,精銳氣勢之盛,全然不在史思明叛軍之下,入常山後,與李光弼回合,足有十萬大軍,再無懼叛軍之廣。

隨之而來的,還有回紇可汗終於允諾的一萬大漠狼騎,那狼騎身經百戰,目光凶狠,其彪悍之色不在叛軍契丹人,奚人之下,令人望之膽寒,方霖亦有些許不自在,只不過郭子儀十分爽快,將其盡數收入軍中,命仆固懷恩統領,回紇狼騎雖桀驁,此刻見到十萬唐軍枕戈待旦,卻也不敢妄動。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太白從未說錯,天下有情人,

不是不見,待到合適時機,終會相見。在四月河北大地,彎月盈缺相會之際,兩個穿越茫茫人海,途徑萬裡的思念心腸,竟是在這般不合時宜的日子,不合時宜的場景之中相逢。

“子遷?”

厚重玄鐵兜鍪從手中滑落,發出叮的聲響,紅纓綃子落在地上,披散鋪開,如一簇綻放的梅花,方霖立在人聲嘈雜的常山城內,隻覺得身邊萬物失去了聲響,靜如幽谷,隻覺得自己眼睛花了,不是覺得,定是自己眼睛花了,什麽也看不清,只有那個立在原地,兩年未見,略顯成熟的身影。

陸遠有些錯愕,她這性子果然在長安靜不住,竟真的來尋郭子儀投軍了,那傳了幾月的“朔方三傑”之名,料想定有她一份罷。

“霖兒,你怎麽…”

“撲通”聲響,方霖穿著厚重鎧甲卻也身輕如燕,小女子早已忘卻了身在何處,不顧一切栽倒在他懷中,將頭死死埋在陸遠胸口,卻是再未吐訴一言,陸遠有滿腹心事,想了想卻不知從何開口,搖頭一笑,感覺關內道的黃沙飄過了太行山,飄到自己眼睛裡,有些難受,許久之後,陸遠知道自己衣裳已被淚水浸濕,透過初春微涼,透過層層布帛,卻依舊滾燙,直沁人心。

城內士卒盡皆對這緊緊相擁的二人投去疑惑驚訝的目光,常山城內尚有將士家眷,含淚相見者不在少數,可女將卻只有這麽一位。不少人得知這年輕人是李光弼帳下大將,勇武善戰,卻也釋懷,為方霖感到高興。這般令人豔羨卻又嫉妒的幸福,落在荒敗,蕭索的常山城內,本是招人討打的,可是方霖與朔方軍各部混熟了,每每身先士卒,體恤將士,卻也令得眾人尊重。

朔方將士靜悄悄的散去,將此地留給二人,郭子儀展顏一笑,踏步入太守府,仿若自己從未來過,只有二十歲的渾瑊依靠在城頭酒肆欄杆處,酒肆掌櫃跑沒了影,他便順手偷酒喝,隔著幾丈遠,遙遙望著遠處緊緊依偎的一對璧人,目光似有三分複雜卻又七分澄淨,宛若回紇草原上的那口靈泉一般深邃,令人猜不透他在想什麽。

“明天打仗了,你還喝酒。”李懷光無所不在,仿若時刻跟在渾瑊身後,對他這個剛認的弟弟照顧得無微不至。只是渾瑊不領他的情,撇撇嘴把酒壇子扔掉,卻也不理他話語。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呐,咱們軍旅之中,最是忌諱兒女私情,因為愛情這個破匣子一旦打開了,便如洪水猛獸一般,滔滔不絕,想壓抑都壓抑不住。”李懷光圓潤的面容竟是跟著黃昏暮靄沉沉的燈火左右搖擺,余暉灑在他臉上,將他映得金光燦燦,那般模樣,活脫脫像是一個塗了金漆的神棍。

渾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不知為何,他總覺得李懷光指桑罵槐,這話是衝他說的,不是衝那二人,更不知為何,聽他說完,心中無端有些發堵,渾瑊搖搖頭,總之李懷光嘲弄他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廝本性難移。於是渾瑊狠狠瞪了他一眼,撂下一句狠話,獨自離去。

“那你自己剃度罷,免得為情所困,無法殺敵,對了,你這油光滿面的模樣挺像什麽赤腳羅漢的。”

李懷光更是不解其意,不就是勸他別喝酒麽,明日還要打仗,喝了酒要受軍法處置,自己代郭帥執軍訓,提點他是一番好心,怎麽又惹著他了,看那小子欠揍的模樣,李懷光不禁氣憤不已,口中碎碎念:“這臭小子,不知好歹…”

許久之後,常山城外的楊柳迎風飄散,一簇柳絮被風卷到了城內,落在陸遠手裡,陸遠握著白絨絨,輕若無物的柳絮一陣恍惚,不禁疑惑,如此北方的春天,原來也有柳絮飄飄麽,自小在江南長大,還以為只有那裡四季如春呢。這柳絮和懷中人兒讓他霎時忘卻了戰場之苦,一陣出神,直到方霖身上的堅硬甲胄咯得他胸膛生疼,才回過神來,對她輕聲喚道:

“霖兒…你壓疼我了。”

“你受了傷麽?你一個人投軍,人身地不熟的,多麽危險啊。”方霖以為他浴血奮戰,受了許多傷,故而疼痛,卻不知陸遠內力劇增,修為已不在她之下了,見到她雙目潮紅,神色擔憂的模樣,陸遠一陣愧疚,她這般惦念自己,自己卻還未擔心她過得好不好呢,便是有郭子儀照料她,可是戰場之上的敵人和刀劍又不長眼,如何會對她手下留情。

“霖兒你看,而今子遷內力大成,普通士卒很難傷到我了,投軍是為報國而來,身為大唐男兒義不容辭,莫要擔心我…”說罷,陸遠牽住她的小手,放在自己心窩處,而後右手凝聚內力,一記清微掌隔空飄蕩,竟將城門口的石獅子拍得粉碎。

方霖探到他的心脈,自然知道這小子已經成為武林高手了,不禁莞爾一笑,又見他變戲法一般,炸掉石獅子,定是學了什麽奇異武功,連自己的五星相力都無法做到。

“你…這麽久,都不來長安尋我,竟然獨自一人偷偷習武,獨自一人偷偷參軍打仗去了…”方霖心頭有種古怪的感覺,仿佛站在自己身前的陸郎不過隔了兩年不見,卻褪去了一身稚嫩,長成了一副男子漢模樣,尤其是…以後恐怕自己都打不過他了,於是方霖用拳頭狠狠砸著陸遠胸膛,趁此機會還能欺負他一頓。

陸遠捧著方霖肩膀傻呵呵一笑,哪裡看得透女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奇妙心思,隻當她是心生擔憂與好奇,想了一想,便問她道:“霖兒…你不想問問,我這一身功力怎麽來的麽?”

“有什麽好問的,只要你的神功不是跟什麽女掌門雙修練成的,我管你作甚。”方霖挽著陸遠手臂,拉他上城牆,坐在糧草垛上,面朝夕陽日落,陸遠見她依偎在自己肩頭,金紅晚霞將她長發映得泛光,面上失神心頭柔軟,便不再告訴她自己一身功力的由來,雖然那萬賀門老者滅了自己山頭滿門,可她又何嘗不是無辜的,要自己遷怒於她,如何恨得起來。

於是方霖喋喋不休,仿佛肚子裡有說不完的話,將自己在長安的遭遇一並說給了他聽,末了覺得自己這般碎碎念的樣子,如同太傅所言,“有失禮數”,便故作哀歎一句:

“子遷,你便沒有什麽想告訴我的嗎?”

“你想聽什麽?”

“你在戰場上…遭遇了凶險嗎?”

“唔…應該說是,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方霖不住點頭,那應該是萬般凶險的,於是又問道:

“那你什麽時候入的軍隊呢?打了多久仗了?”

“唉, 此事說來話長了,那便是‘萬裡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方霖皺眉,怎麽都是李白的詩句,心頭不甚滿意,複又問道:

“那你從軍這麽久,什麽時候還鄉呢?”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陸遠幽幽一歎,面色頗有詩仙之氣。

“你這…狗賊…”方霖萬般氣惱,終是忍不住,笑罵出口。

“哈哈哈哈,霖兒若還想聽,我這裡有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落日余暉從西邊流過來,果真如奔騰不息卻又綿綿不絕的黃河之水一般,柔軟和煦,金色晚霞將二人身影拉得老長,越過城池,久久不曾隱去…

此前史思明率領十數萬漁陽精銳強攻常山城池不破,又被李光弼趁機反撲六座縣城,不禁氣急敗壞,正欲揮師西進,與常山決一死戰,後軍探子卻報,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大軍來援,敵人蕃漢精銳足有十萬,聲勢浩大,不可力敵。

史思明思忖,朔方軍這般難纏,僅是李光弼一人,領著萬余精銳和常山一萬團練兵便可阻擋我軍兩個月,如今朝廷十萬精銳齊至,又有諸多大將奔赴河北,憑我手上這些烏合之眾恐怕不是對手。

於是史思明當機立斷,棄了圍困常山的打算,而後聚攏部隊,退守九門縣,持劍披甲立在城頭,遙望西天,那裡似乎有旌旗蔽空,“郭”字大旗迎風招展,聲勢猛烈,令人膽寒。史思明望著城內棲息的汪洋雄師長長一歎,我手下有十萬漁陽大軍,其凶悍剛猛不在朔方精銳之下,可帳中卻無一員良將,若得猛將一員,何懼郭,李二人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