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地下世界之地球之眼》火山動物
  汪明洋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被公司選中,參加了這次任務,自己身手一般,體能有限,但是卻能和楊隊長睿智老練,和林木這種體能健將以及機智幹練的衛清一起參加,以前還以為自己是將軍的寶刀擺設呢,現在才明白自己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哦!那就請汪明洋同志講講!”一旁的鐵腕李太顯看向汪明洋道。

  “那我就我知道的一些知識給大家分享一下。”汪明洋站起來衝著大家說道,就像是一個第一次給人上課的老師,有些拘謹,有些靦腆。

  “因為我們接下來要進熔岩隧道,那麽我光從火山動物這一塊來講,火山動物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並沒有具體的劃分,非要給它定義的話,我個人覺得一種現象,火山動物就是一種現象,並不是固定特定的,它們可能因為避難,可能避寒也可能避暑,種種原因吧,而進入火山附近或火山通道裡面,而後又適應了那種環境。”說起動物老哈侃侃而談,沒了之前摟脖子抱腰的戲謔之情,多了一些學者的味道!

  火山動物分兩種,一種是地上動物,因為地上動物一般都是在食物匱乏的時候才會進入火山地帶尋找可實用的食物,所以地上生物什麽動物都有可能會有,而火山地面上因為地質原因酸鹼度較高,幾乎沒有什麽高大的樹木,都是很矮小適應性很強的草叢以及灌木,所以也從另一面導致這一帶的動植物少。

  “既然剛剛專家提到地下洞穴,那麽我就主要從洞穴生物來講!”老哈分門別類的講了一通。

  洞穴生物是在無光及弱光、相對恆溫和潮濕的洞穴環境中生長、發育的生物群。總的以對洞穴居住的依賴性來說,分為客居性動物,喜洞穴動物和真洞穴動物。

  網上也有大致的介紹,客居性洞穴就是?臨時寄居在洞中的動物,生命周期內不完全依賴洞穴,現代最為常見的洞穴棲居動物有蝙蝠、蟋蟀、蜈蚣、蜘蛛,鼠、蛇類動物等;地下河中則常常能見到魚、青蛙、螺等。不過在這火山洞穴裡應該以蝙蝠,蜘蛛,蜈蚣,蛇為主。

  其次是喜歡洞穴的動物,主要指的就是洞裡洞外都可以生存的生物,部分甲綱類的動物,這類動物體型都較小,應該也不是我們下去時主要面對的對象!

  最後一種就是真正的洞穴生物,它們的生活必須完全依賴洞穴環境才得以生存繁衍的生物,不能離開洞穴,由於洞穴黑暗沒有陽光,它們膚色一般會呈白色或透明色,像這種生物一般眼睛都已經退化失明,不靠視力行動,它們進化出了它們獨有的捕食進食方式,震動,氣味,觸角都異常靈敏,如洞穴魚、洞螈、洞穴蜘蛛、尺蛾和膜足硬肢馬陸這些已知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未知的生物,這個是需要時間去慢慢探索的。

  老哈一口氣說這麽多,看來他對動物真的很熱愛,儲備的知識很全面很系統!老哈只是略微停頓一下接著往下說!

  當然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陸地上的任何一種動物都有可能進入洞穴,這其中就有一些涉及概率問題了,比如說恰巧某一年大雪封山,恰巧又冬季延長,又恰巧動物覓食進入洞穴,有恰巧適應了洞穴生態,這個課題屬於未來眾多地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研究的方向,他們一直認為地下會存有這麽一個概率極低又不是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從集體角度出發,我希望我們將要下去的地方不要出現像我說的這種地方,但是從我個人愛好來說,我有非常希望出現這樣的地方!

  楊隊長顯然知道最後汪明洋所說的可能,結過話題說道:“老哈說的最後這種可能我以前聽說過,就是因為各種原因,可能因為避難,可能因為避暑,可能因為避雨,又或者天外隕石撞地球,等等吧,這些現象的出現會導致動物的反常行為,進入洞穴深處,像老哈說的那樣恰巧,地下出現了微型的適合生存的生態環境。以前在巴蜀地區我就遇到過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那裡可能只是有一隻鳥兒飛過,留下了帶有植物種子的糞便,植物在那裡發芽長成了參天大樹,引來了很多鳥兒,鳥兒的糞便有滋生了一些微生物以及以糞便為生的動物,動物又招來以它們為食的更大型的動物,久而久之形成完整的生態環境,這也是大環境的一個縮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