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上庸大案
上庸今年的官員考察有問題,鄧昇大發雷霆,怒斥張賓的事情,瞬間就傳遍了整個朝堂,所有人都對寇準另眼相看了,可不是嘛,一個剛剛進京,毫無根基的吏部尚書,居然敢向朝堂大佬張賓開刀,這膽色就足以讓人敬佩了。
尚書省官署中,戶部尚書胡惟庸和尚書令蔣琬在班房裡也在討論此事。
“相爺,這寇準還真是厲害啊,才上任不到一天,就揪出了上庸的問題了,這下好了,張賓得栽大跟頭了,聽說大王把張賓找去幹陽宮,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呢。”胡惟庸笑道。
蔣琬也是笑著道:“我剛剛聽說的時候也是為寇準捏了一把汗啊,不過幸好大王也沒有袒護張賓,不然這寇準可是要有大麻煩了。”
“相爺,你說大王會不會借此機會,拿下張賓的門下令呢?”胡惟庸問道,同為六部尚書,胡惟庸對門下令的位置也是虎視眈眈的,那可是相位啊,所以胡惟庸才會問蔣琬,張賓會不會因為這件事丟了門下令的位置如果真是那樣,那他胡惟庸的機會就來了。
蔣琬也清楚胡惟庸的想法,可是那是不可能吧,只見蔣琬搖了搖頭,道:“惟庸,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單憑這件事還不足以把張賓拉下來,要知道張賓是大王最早的謀臣,深受大王信任,而且論資歷,你也比不上張賓,所以門下令現在你就不要想了。”
胡惟庸見自己的心思被蔣琬直接說出來了,尷尬的笑了笑,道:“相爺明見,是惟庸不自量力了。”
“呵呵。”蔣琬笑道:“你也不用妄自菲薄的,你的能力我很清楚,那個位置也是遲早的事而已,不用太著急。”
“相爺說的是。”胡惟庸應道。
另一邊,張賓回到門下省班房的時候,隨便收拾一下便親自帶著人去上庸了,雖然張賓也知道,這件事不會影響到自己門下令的位置,但是卻會影響自己在鄧昇心裡的印象,如果得不到鄧昇的信任,縱然坐到再高的位置也是徒勞了。
隨同張賓一同離開的,還有刑部和吏部的人,這些人都是范仲淹和寇準派去協助張賓的,同時,一些曾經去過上庸的吏部官員也被調查了。
原本張賓以為這只不過是一件小事,很大可能是吏部的考察官員為了省事才弄出如此相似的考察結果,可當張賓去到上庸的時候,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進入上庸地界之後,張賓發現這裡的百姓都對自己一行人躲躲閃閃的,好像很害怕自己似的,很是奇怪,所以便派人換成便服去暗訪一下。
回來的結果卻是讓張賓大吃一驚,原來這些百姓不是害怕自己,而是純粹的害怕當官的,一問才知道,上庸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經常列出一些收稅名目,如果百姓交不出來,就直接抄沒家產的,導致不少的百姓妻離子散。
也有一些百姓上告太守府,可是太守府的官員也是一個鼻孔出氣的,官官相護,而多出來的錢糧則是直接進了那些官員的腰包,當吏部的官員前來考察的時候,他們直接拿錢賄賂,那些吏部的官員平時俸祿不高,一下子看到這麽多的錢,毫無意外的就動搖了。
張賓聽聞之後,便將隨行而來的人全部派出去,幾天之後,當調查結果交到張賓手中的時候,張賓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張賓一怒之下,直接找到了駐守上庸的平東將軍廖明,以門下令的名義,請廖明調兵控制住上庸太守府。
上庸太守府的官員在一臉懵逼的情況下,就被控制住了的,控制住局面的之後,張賓便將情況上報鄧昇。
乾陽宮中,鄧昇拿著張賓在上庸的調查結果,勃然大怒,下令刑部徹查,並命平東將軍廖明全力配合張賓,將涉事官員全部拿下。
上庸大案一經事發,震驚朝堂,所有人都想不到在上庸那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居然會搞出這麽大的事情來。
上庸大案牽連甚廣,整個上庸郡上至太守,下至縣丞、縣尉超過八成的官員直接被拿下了,而吏部參與上庸考察的官吏也被拿下了。
上庸大案,歷時一個月,終於塵埃落定,上庸太守和九縣縣令,除了房陵縣令外,全部被斬首。
乾元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景陽殿朝會。
鄧昇高坐王座,面無表情,殿下,張賓將上庸大案的處理情況一一稟報。
“觸目驚心啊,你們都看看,在上庸,百姓生活得是怎樣的水深火熱的。”鄧昇拿著張賓的折子,強忍著怒火道。
眾人默然不語的,鄧昇見狀,冷笑道:“怎麽了?都不說話了?平時不是很能說嗎,張賓,你來說說。”
張賓見鄧昇又點自己,只能苦笑道:“大王息怒,此事皆因臣失察,才至使上庸出了如此多的蛀蟲,還請大王降罪。”
鄧昇點了點頭,道:“好,既然你也知道自己的錯了,那張賓聽令!”
“臣在!”張賓一臉懵逼的應道。
“命門下令張賓兼任上庸太守,即日起前往上庸赴任,不得有誤,門下省一切事宜,由中書令崔浩暫管。”鄧昇道。
“什麽!”鄧昇此話一出,滿堂嘩然,要知道張賓可是門下令,三相之一啊, 現在居然被貶到上庸去當太守,雖然門下令的位置還保留著,但是誰又知道鄧昇什麽時候能夠把張賓想起來,再調回宛城呢。
“大王,張相乃是堂堂門下令,去當一個上庸太守是不是不太合適啊?”崔浩也勸道,畢竟堂堂宰相,去上庸那個窮鄉僻壤當太守,張賓得臉恐怕也得丟盡了。
“沒什麽合不合適的,既然此事皆因張賓的失策,那就得由他來收拾殘局,什麽時候把上庸治理好了,就什麽時候回來,此事無需再議,退朝。”說罷,鄧昇便起身離開了。
鄧昇離開之後,群臣都上前安慰張賓,而張賓也是滿臉苦澀,轉身離去了。
據說張賓走的那天,滿朝文武就嶽飛和崔浩前來送行,場景十分悲涼。
回到乾陽宮的鄧昇,仔細想了想,覺得上庸之所以會弄成這副模樣,恐怕也跟鄧國現在沒有一個監察官員機構,雖然蘇弘手下的明鏡也有這個責任,可是由於鄧國對外擴張頻繁,所以明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外面了,所以鄧昇便想是不是新設一個監察機構呢,於是鄧昇便把崔浩和蔣琬召來商議。
崔浩和蔣琬聽後,心裡都是抵觸的,畢竟這個監察機構一出,他們也在監察之內的,但是一想起上庸的事,還有鄧昇的態度,於是也不敢什麽意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