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管的,比台灣來的好管!”王副總道。
楊東升點點頭,向四周看了看。
這處廠區包括食堂、宿舍、材料研究中心、透平事業部、電氣事業部等多個子公司和部門,佔地面積超過五平方公裡。
由於佔地面積大,廠區裡面有固定線路的電瓶觀光車,如果覺得不方便,還可以騎公用自行車。
楊東升走到一排停放整齊的自行車前,衝眾人道,“我們一起轉轉!”
王副總見狀也跟著牽了一輛自行車。
九十年代他們剛過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地,現在已經是廠房林立。
隨著滬上房價進一步上漲,很多附加值較低的產業已經不適合繼續待在滬上了。
早幾年前,楊東升就喊著要遷,營造氛圍。
等明年的全國會議開完,再等半年左右,各地穩一穩局勢,楊東升就真的要著手遷移了。
騎沒多遠就是東升重工下屬的東升機床分公司。
2007年,東升機床年銷售額達到48億元,已經是全國最大的機床企業之一。
為船舶重工集團、船舶工業集團、航空工業第一集團、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兵器工業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提供了機床。
數控系統也被不少企業采用。
但是外界不知道,東升機床其實一直都是虧損的。
原因很簡單,首先,他們做的機床以高端為主。
七軸五聯動數控磨床、九軸五聯動龍門銑床看起來很牛,一年真賣不出去幾台。
東升機床是從美國那邊挖過來的人,帶來的技術為起點搞機床,以高端機床入局,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這套技術本來就是由於搞的太高端,連年虧損,企業不得已破產,這才被楊東升撿了“便宜”。
而且他們做出高端機床後,國外就跟進放松了對機床的管制。
東升機床面對的局勢,進一步惡化。
兩台機床放在一起,即便東升機床的價格有優勢,技術指標不比國外的差,甚至更高一些。
國內企業仍然傾向於購買西門子、海德漢。
有時候甚至還會調侃他們,“你們也太能吹了!”
前世的時候,楊東升就見過不少類似的例子。
國內企業生產的不少關鍵零部件已經可以替代進口,但是國內企業怕出問題,就是不肯用,直到國外禁運,不得不用了國內的產品,才發現效果竟然非常好。
東升機床的生意一個是依靠東升集團內部,另一個就是涉及敏感行業的大中型國有企業。
其次,東升機床的攤子鋪的太大。
主軸、導軌、光柵尺、床身、數控芯片、刀頭、刀架等都得自己做,任何一點做不到,就會被人卡脖子。
這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
國內機床行業,目前真沒有哪家企業,能讓東升機床放心的把後背交給他們!
東升機床嘗試過開拓市場,做中小型通用機床。
機床市場上,賣的最多的永遠是三軸、四軸的通用中小型機床。
其銷售額,大約能佔機床市場的90%以上。
但是並不成功,國內這一塊市場,已經被日本人佔據多年。
諸如發那科之類的日本企業,從德國買回來機床,模仿出一個原本很多毛病的東西,拿到中國市場試錯多年,做出來一套不錯的東西。
還有多年樹立起來的品牌優勢和外資優勢。
東升機床競爭不過!
楊東升這一次挖人,將機床人才列入其中,就是想東升機床至少能養活自己。
一行人沿著廠區騎了小半個圈,回到原地。
汽車開了過來。
今天東升重工造出了一根一千多米長的導線,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台核磁共振機需要幾十公裡長的導線。
元旦假期到來,楊淼和小老虎都放假了,一家人趕赴香港。
在山頂安頓好之後,先去半山看了楊榆。
母子三人住在楊槐送給他們的複式公寓中。
楊榆還顯得有些虛弱,兩個小家夥長的白白胖胖,吃完就呼呼大睡!
劉新宇正好也來看望楊榆。
留下周影陪楊榆說話,他們三人走出了房間。
劉新宇這次也是順便來看楊榆,他用私人飛機,拉著一群俄羅斯的官太太們到香港購物。
過去半年,他在俄羅斯努力推銷柴油機、燃氣輪機、工程機械等產品,過程並不順利。
楊東升知道在國內很多人眼裡,我們有齊全的工業體系,俄羅斯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兩個國家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是在俄羅斯人眼裡,德國的工業加俄羅斯的資源,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至於我們?甚至還要排在韓國之下!
這些官太太們購物結束,還要送她們趕回莫斯科過聖誕節。
“聖誕節不是過去了嗎?”楊東升問。
“俄羅斯信東正教,聖誕節是1月7號!”劉新宇道。
楊東升點點頭,看向楊槐。
“我這邊的計劃推行的很順利!”楊槐道。
香港股市一路下跌。
李神探重新從美國回來,協助警方逮捕了不少關鍵人物。
有些人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了!
“明天XXX要搞元旦晚宴,宴請香港政、商界名流,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這次壓根就沒邀請他們!”楊槐得意的道。
從半山出來,楊東升又去醫院看了看正在這裡治病的災區人員。
這些人現在已經是他的員工或者員工家屬。
看完這些人,楊東升帶著兩名保鏢直接走後門出了醫院,擺脫了狗仔隊的追蹤。
劉衛國親自開車,在後門等著他們。
“都來了嗎?”楊東升上車後問。
“都來了!全家免費包吃包住,還提供別墅供他們住,他們高興的都快飛了!”
劉衛國開車進入一個別墅區,將車停在了一棟別墅內。
別墅二樓,小李正帶著幾個人觀察對面的別墅。
“楊總!”小李躬身道。
“人在哪?”楊東升問。
小李交給楊東升一隻望遠鏡,衝對面別墅二樓陽台指了指道,“在那!”
楊東升接過望遠鏡,一眼就看到了那個台灣塑膠工業公司北江公司的陳經理。
在陳經理旁邊,還有一個看起來八十多歲的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