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謀伐》第63章 英雄所見略同
關羽雖然取得了關中勝利,但並沒有兵出西涼。

 原因在於西涼的形勢比較複雜,少數民族非常多,矛盾尖銳,他們是地頭蛇,想橫掃西涼沒那麽容易。

 因此牢牢佔據住關中,讓周圍軍閥再也無法窺伺八百裡秦川,便成為了首要重任。

 完全控制了關中之後,關羽就會開始進行建設,鼓勵人口、重視農桑、開展商貿,即便是西涼的遊牧民族要過來買賣交易,也並不阻攔。

 朝廷目前有這個實力鎮服他們,畢竟西域的棉花產業如火如荼,停了西涼的商業,同樣是停了自己的棉花來源,得不償失。

 只不過這些都是後續建設,目前才剛剛將西涼軍打退,要想達到陳暮給他們的要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實際上除了河南之戰與關中之戰以外,朝廷控制區域內,其實還有一些零星的小規模戰爭在打響。

 如公孫瓚在幽州開啟了對中部鮮卑的討伐戰爭,呂布在並州打得匈奴人潰不成軍,南匈奴單於呼廚泉和左賢王劉豹被揍得抱頭鼠竄,決定向大漢投降。

 歷史上二人就投降了曹操,呼廚泉幾次投降又幾次叛亂,最終被曹操設計扣在鄴城,這才徹底將整個南匈奴控制在朝廷手中。

 南匈奴人的居住地是並州中部的上郡、西河郡一帶,也就是後世山西呂梁、榆林以及內蒙的鄂爾多斯一帶。

 在後世的時候這些地方基本都已經沙漠化,不過在漢朝還沒那麽嚴重。根據史料記載,要到唐朝末期的時候,這些地方才會開始沙漠化,此時尚是勃勃生機,遍地草場。

 漢朝很早的時候就在並州屯邊,呂布自己就是九原人,而且眾所周知那地方就是後來的包頭。當時的包頭水草豐茂,漢朝率領之後,就被鮮卑人霸佔。

 此刻呂布卷土重來,奪了上黨之後,修養了半年,北上橫掃了高乾舊部,奪取了太原,將鮮卑人趕到了雁門郡,又開始威逼雁門。

 太原郡北面是雁門郡,西面就是西河郡以及上郡,這些地方是匈奴人的地盤,呂布順便也把南匈奴人揍了個半死。

 呼廚泉和劉豹實在頂不住,就派人跑到河東郡去,找到北屈縣的縣令,要求投降朝廷,歸附大漢。

 北屈縣的縣令得知這個消息不敢怠慢,連忙派人前往河東郡的治所安邑告知情況。

 張飛這兩年在河東剛好悶悶不樂,他覺得自己被騙了。

 當初陳暮讓他來的時候還信誓旦旦說是要防禦呂布,還說呂布驍勇善戰,大漢唯有三哥之勇,才能力敵呂布,把他吹得心花怒放,欣然願往。

 結果在河東乾等了兩三年,這兩三年除了偶爾去長安看看二哥,或者回洛陽看看大哥四弟以外,基本就沒別的事情做了。

 河東的治理有田豐在處置,呂布好好地待在太原,根本沒有派兵來打他,導致他都快閑出病來。

 現在忽然聽到匈奴人要歸附,他當即嚷嚷著不答應,要出兵把匈奴人殺光。

 漢朝與匈奴是世仇,張飛這麽想自然也是合乎情理。

 好在田豐沒他那麽魯莽,稍微一分析,就知道現在呂布並未歸附朝廷,還是霸佔並州的諸侯。若是出兵匈奴,把匈奴人逼急了,投降呂布,那就不好了。

 而如果接受了匈奴人投降,那麽若是呂布不依不饒,繼續進攻匈奴部落,反倒是他們有借口出兵並州,一樣有仗打,何樂而不為?

 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張飛之後,雖然他有些遺憾不能打匈奴人,但聽到可以對付呂布,頓時來了精神,同意了要求。

 不過像這種戰略方向的國家政策,田豐還不敢一個人就決定,便立即派人前往長安找沮授,同時又給洛陽傳了一封公文書信,要求朝廷那邊拿個主意,看是不是答應南匈奴歸附的事情。

 此時劉備還在河南正展開對曹操的消滅戰爭,與身邊的內閣大臣們簡單地商議過後,便回信說要田豐與沮授決定即可,給予他們權限,不要有顧忌,放心大膽去幹。

 有了朝廷背書,田豐就有了底氣,於是在七月底,八月初的時候接受了南匈奴歸附的提議,同時張飛領兵北上前往西河郡,駐扎於離石縣。

 呂布當時還在雁門,太原之戰的時候,他就已經把高乾消滅,當時鮮卑人也一並被他趕出太原,盤踞在了雁門郡一帶。

 到去年的時候呂布就已經開始著手北上,半個雁門郡都快被他拿下,同時寇略河西,威逼南單於庭。

 南匈奴人幾次參與漢朝內亂,本就式微,呂布再來,自然不是對手,被打得十分狼狽。

 這次匈奴人南下歸附朝廷,張飛北上入駐西河郡,呂布勃然大怒,他已經將並州視為禁臠,此時朝廷把手伸進來,自然讓他很是不滿,因此派人寇略平周,結果被張飛令人擊退。

 此戰雖然只是一場小規模戰爭,但雙方既然已經挑起了事端,張飛就有了由頭對付他。於是親自領兵東進呂梁山,逼迫太原郡的茲氏縣,妄圖逼迫呂布來戰。

 呂布得知此事之後就更加憤怒,打算回轉太原與張飛決一死戰。

 好在衛覬和張楊以及其余部下都認為現在朝廷勢大,擁眾數十萬,不宜與朝廷起衝突,還是暫且忍讓,先取了雁門再說,勸說他不要衝動。

 最終在眾人勸解之下,呂布不得不修書一封,說一切都是誤會,並且在呂梁山各處關隘道口布下重兵,這才罷休。

 其實以張飛的意思肯定不想這麽快結束,他想和呂布戰場廝殺,一決雌雄,好好打個痛快。

 但沒有辦法,人家不和他打。

 後世呂梁山分割了山西和陝西,當時雖然同屬並州,但西河郡與太原郡便是被呂梁山分出來,莽莽高山,只有少數幾條道路可以通行,且道路艱險,山間還有呂布駐軍,無法強攻,隻好作罷。

 而呂布那邊也沒辦法,他雖然憤恨於張飛咄咄逼人,可部將們說的也是事實。

 如今呂布地盤只有上黨太原二郡,治下人口才三四十萬,兵馬即便是擴軍之後,也不過兩萬余眾,跟朝廷的實力比起來,天壤之別。

 因此無奈之下,他隻好暫時忍讓,不敢與張飛直接翻臉。

 與此同時,除了這些地方的動亂以外,河南的戰局顯然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官渡失利之後,曹操退守封丘,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封丘西北的酸棗,已經有一支朝廷大軍在等待著他。

 劉備北上渡過鴻溝水,於陰溝水西岸駐扎,河對岸就是封丘。而北面便是濮水,與陰溝水形成十字交叉,封丘位於右下角,劉備軍位於左下角,酸棗位於左上角。

 這意味著朝廷大軍可以渡過陰溝水襲擊封丘,而荀攸則可以渡過濮水襲擊封丘,一個是從西面進攻東面,一個是從北面進攻南面。

 兩支朝廷大軍加起來有六七萬之眾,而曹操才剛剛經歷了官渡慘敗,派去埋伏的八千人不足兩千逃回去,兵力損失慘重,如今只有兩萬余人駐守封丘,且士氣低落,在防守力量上嚴重不足。

 劉備剛剛抵達陰溝水西岸的時候,荀攸的公文就已經送了過來,營寨還在建造當中,天子帳篷第一時間搭建起來,他召集諸多謀臣前來議事,帳篷內眾人簇擁在一起。

 “之前我還派人讓公達半路截擊曹操,在來的路上,倒是未聽到公達出兵的消息。現在公達那邊傳信過來,告訴了朕為什麽不截擊的原因。”

 劉備揚了揚手中的公文,說道:“他說若截擊曹操,曹操必然逃往定陶,定陶是曹操老巢,經營多年,城高牆厚,不宜強攻,即便是困守,也可能會困守許久。此時丞相正去定陶的路上,曹操尚不知此事,若將曹軍困在封丘,丞相可截其後路,三麵包抄,諸位覺得此策可行否?”

 此時在劉備身邊的這些臣子當中,其實論起資歷來說,跟隨他多年的親信謀臣都不在。

 陳暮在去定陶的路上,沮授在關中,田豐在河東,荀彧在洛陽朝廷坐鎮後方,資歷稍微差一點的荀攸則在北面酸棗。

 能說得上話的只有王脩、邴原、孫邵、崔琰、王朗、國淵幾人。

 這幾人加入的時間也非常早,基本都是劉備當青州牧,乃至於陳暮當青州刺史的時候就加入麾下,因此按照資歷的話,他們幾個人一般會先開口。

 有人說道:“臣以為此策可行。”

 “確實可行,剿滅曹操,需要一戰全部殲滅,而萬不能讓其逃走。”

 “不錯,若是被他跑回濟陰,不能攻滅的話,以後他還有可能跑去淮北,乃至於跑到南方去,禍患無窮。”

 “臣讚同。”

 “臣也讚同。”

 幾人其實大多是內政比較出色,在軍事謀略上不太行,但一些粗淺的道理還是懂。

 半路截殺曹操或許能將他打敗,但想要徹底殲滅他卻是比較困難。

 如果讓曹操逃跑了的話,還得一路追殺,非常麻煩。

 現在將曹操困在城矮牆薄的封丘縣城,顯然是一件比讓他逃回老巢更好的事情。

 因此紛紛讚同。

 董昭提出不同意見道:“副相這個計策確實沒什麽大問題,只是我擔心若是把曹操去定陶的退路斷掉,恐他北上匯合夏侯淵,往淮南投奔孫策去。”

 “往淮南投奔孫策去嗎?”

 劉備沉吟。

 “額,少府丞說得好像也有道理。”

 “也是,我們現在在南面的軍隊就只有丞相一支,若讓丞相前來圍堵曹操,曹操只需要先往東北去濟陰,匯合了夏侯淵之下,從山陽經沛國,便能夠直接跑到淮南去,那確實是個問題。”

 “副相考慮好像有些不周全。”

 “也不能這麽說,丞相現在不是在他們的後方嗎?若是丞相趕來,十幾萬大軍直接把封丘團團圍困,繞他曹操再厲害也是插翅難飛。”

 “可是現在丞相是往東去,再派人去告知他讓他返回來,恐怕曹操已經得信早就走了吧。”

 幾個人一聽董昭分析,確實有道理,不由得議論起來。

 扶溝一帶離官渡其實也不算特別遠,大概一百二十公裡左右,以河南比較平坦的道路,行軍最多三日就能抵達,並且如今朝廷軍隊素質極高,若是強行軍的話,一天半左右就足以。

 當時陳暮在扶溝擊潰文聘,打掃戰場稍微耽擱了一日,同日晚上劉備也發動了襲擊浚儀的戰爭,曹操損失慘重。

 從時間線上來看,此時陳暮才剛走了一天,第二天曹操就開始準備撤退,往封丘方向去,而那個時候陳暮的位置是往東北進入襄邑境內,離官渡差不多七八十公裡。

 若是當時就立刻派人傳信給陳暮,讓他過來,或許還有將曹操圍困在封丘的可能。

 但現在都已經過去數日了,估計陳暮都已經到定陶了,此時再傳信,就已經晚了,因為曹操很有可能已經收到了劉表大軍敗於扶溝,陳暮軍隊出現在濟陰的消息。

 曹操兵微將寡,糧草也不多,乍然聽到這則消息,很有可能意識到封丘已經是死局,此時他有兩個選擇的方向。

 一個是往南逃,從陳留逃往陳國,再跑到汝南,去荊州。

 二個是往東北方走,躲開劉備、荀攸以及陳暮的軍隊,直奔甄城,不管是解夏侯淵之圍,還是接應他們之後再南下,就可以從淮北進入淮南,跑到孫策的江東去。

 這兩個選擇不管哪一個,都有問題,那就是朝廷大軍人數眾多,部隊臃腫,想盡快追擊一門心思逃跑的曹軍沒那麽容易。

 而陳暮那邊離得又遠,想盡快通知他肯定也已經晚了,一時間眾人都覺得荀攸的計策好像有點問題。

 不過就在大家思考的時候,毛玠忽然看向賈詡,笑道:“尚書令有何見解?”

 賈詡因為識破了陳宮的設伏之計,在軍中地位驟升,以前只有被劉備詢問的時候才會說話,現在有不少人想聽他意見。

 至於是真心想知道好的建議,還是想看他笑話,那就不得而知。

 賈詡也自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連忙低調道:“我其實也沒什麽頭緒,不過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劉備問道:“什麽問題?”

 賈詡說道:“臣是在想,小荀副相從來都不是一個無的放矢的人,他這麽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人雖有錯,可丞相卻很少犯錯,陛下信不過副相,難道還信不過丞相嗎?這個計策一定需要丞相配合才能完成,或許丞相心裡早就有數了。 ”

 陳暮改革官製之後,內閣制度趨於唐朝群相制度,首輔為丞相,其余一等錄事尚書都為次相。也就是一正多副的搭配,而荀彧荀攸叔侄都是副相。

 雖然荀攸的年紀大不少,可荀彧是叔,荀攸是侄,古人講究倫理綱常,因此私底下眾朝臣們稱呼荀彧為大荀,荀攸為小荀。

 劉備聽了賈詡的意見之後,覺得有道理,於是點點頭道:“不錯,四弟或許早有對策,我等盡管其變就是!”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時遠在濟陰的陳暮,看到荀攸給他發的文書,頓時笑了起來。

 英雄所見略同呀。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樂文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