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八百四十九章 劉曹對決-中
“殺!殺!殺!”

  “怯陣者斬!我軍人數足有劉備三倍!區區幾道矮牆淺溝根本不足為慮!衝上去才有活路!”

  “丞相有令!只要打贏了,人人賞賜萬錢!有斬獲者再賞萬錢!殺劉備者直接封公!”

  亂雜雜的瘋狂嘶吼呐喊之中,數以十萬計的曹軍士卒,就這麽潮水蜂擁狂衝,場面之宏大,可謂空前。

  整個戰線正面寬度,綿延數十裡,縱深至少也有二十裡。北側已經廝殺到頭破血流,南側都還沒交上手呢。第一排的士卒幾乎全部倒斃時,後排的士兵連敵人的臉都還沒看到。

  但整個戰場,就如同一塊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的血肉磨盤,把無數生命往中間的深淵巨口拉扯。

  “放箭!全速放箭!自由射擊!”

  “長槍兵列陣!陷陣營堵口!有我無前!殺!”

  相比於曹軍的仗勢壯膽,漢軍的姿態就顯得冷峻得多。

  喊話聲主要是軍官在下令,而士兵們多半堅定地握緊長槍和弓弩,一言不發盯著敵人,機械而爆發地進行捅刺。

  漢軍的騎兵並沒有立刻投入戰場,反而是在兩翼遠處逡巡,或者埋伏在軍陣與軍陣之間的甬道後方,保持隱忍。

  那些平素以勇武著稱的名將,上至關羽、馬超、黃忠、甘寧,都沒敢主動衝殺出陣的。這一方面是劉備的布局需要,嚴令打防守反擊。

  另一方面,也是他們都意識到,這種十萬人數量級的瘋狂密集對砍,個人武藝再強,也沒有用武之地。

  現實就是那麽殘酷,哪怕是漢軍,可能今天的仗打完,站第一排的士兵,一個都不能活下來!第二排,第三排,傷亡率也會巨高,死一半以上都很正常!

  當然了,轉頭看看曹操那邊,前五排、前十排沒一個能活下來,都不奇怪!

  這樣的血肉磨盤,再悍勇的猛將,也會適時把“跟我衝”變成“給我衝”。

  血戰開始之後,漢軍的神臂弩就率先連連發威,巨大的射程優勢和霸道的強勁的穿透力,讓這種武器成了戰場上持續輸出最血腥的殺器。

  劉備軍挖的那幾道壕溝和矮牆,布局非常不錯。

  第一道牆後的士兵,站立高度跟牆外的敵人也差不多,只是敵人在抵達矮牆之前,會先進入一個淺坑,以至於需要被居高臨下攻擊。

  最歹毒的是劉備軍的第二、三道矮牆。這些矮牆後側站自己人的位置,稍稍堆高了一些,讓神臂弩手可以比前排槍盾手站位高上半個人。

  如此一來,神臂弩手可以不用拋射,而是選擇平射,從槍盾手戰友頭頂,把箭射過去。低平的彈道,對於密集的敵人殺傷效率極高。

  哪怕沒瞄準直接目標,只要敵軍後排倒霉鬼有剛好處在軌跡延長線上的,也能被射殺。誰讓神臂弩有效射程長呢,敵軍陣型縱深越厚,神臂弩蒙中的概率就越高。

  曹軍至少一半的士兵只有布衣,什麽甲胄都沒有。原本曹軍將領也怕這些新兵戰意不堅定,所以把他們往後排部署,跟著前面的精兵老兵打打順風仗,說不定能鼓舞起來。

  現在被漢軍覆蓋陣前兩百步的神臂弩壓製,後排士卒也是苦不堪言,只要中箭非死即重傷,軍心很快開始低落。

  後排壯丁人心惶惶,哀嚎連連,前排的曹軍精兵,同樣是短時間內就感受到了巨大的逆境壓力。

  漢軍有矮牆掩護,槍陣刺殺效率更高、居高臨下捅刺力量也更強更易發揮,這些點暫且不去說它,還算是可以克服。

  最讓曹軍衝陣長槍兵難以忍受的,是臨陣衝鋒的最後一段,實在地滑,下盤再穩的將士,都沒法很好的發力。

  漢軍之前為了修臨時防線,淋水建造冰牆,那些水略微積到土牆前挖出來的淺溝裡,自然會重新結冰。看上去溝變得更淺了一些,似乎容易通過,滑倒人的概率卻陡然倍增。

  稍稍練過武藝的都知道,人在使用兵刃砍殺捅刺的時候,無論是拳掌發力還是臂發力,歸根到底要腰馬合一,腰得穩,最後腳要站得穩。

  這才符合物理學“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基本原理嘛。

  站都站不穩,往前猛刺自己人就會往後滑,還打什麽?

  防線前方,曹軍前兩排、前三排的士卒很快以極為慘烈的速度,快速覆滅,屍橫遍野,鮮血噴湧出來流進淺溝裡,很快也重新凝結,讓壕溝不但變得愈發滑,甚至還有了幾分油性的黏膩。

  畢竟,血不是水。

  那場面,著實把無數曹軍將士震撼得瘋狂,失去了清醒的神志,只能被嗜血本能驅使,如同行屍走肉。

  不是他們不想選,是戰場太亂了,後排麻木地人擠人往上衝,前面的想怯戰都沒機會。至於臨陣動搖倒戈就更不可能了,零星自發的放棄戰鬥,只會被雙方捅成篩子。

  最後,還是屍體把淺壕溝幾乎填滿,後排的曹兵可以踩在人肉和布衣上衝過去,才算是解決了被整排滑倒的問題。

  但是,士氣和人命,已經被消耗到了何種程度?

  曹操親自在後軍督戰,看著夏侯惇和曹洪他們的進展,也是臉色鐵青凝重。

  曹操是見過大場面,眼光毒辣,擅長評估戰場形勢。以他的眼光,不難看出,廝殺才持續了一刻鍾,己方的傷亡就絕對已經過萬了!

  要是血戰持續半個時辰、一個時辰,更久呢?難道每刻鍾都往裡填一兩萬條之多的士卒?哪怕打到後面不會持續保持這樣的烈度,那也是難以想象的。

  這時候,曹軍雖然人多,但陣勢縱深太厚、前後容易脫節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畢竟是幾十萬人匯聚的大平原戰場,哪怕戰線超長,每一排也就站下兩三千個士兵。五六十萬人的大軍,平均縱深能有兩百排呢。

  為了防止調度中出現擁堵、自相踐踏、或者是前排士氣崩潰導致後軍也被裹挾,曹軍在投入兵力的時候都是一批批黏上去的。

  前排損失比較慘重、士氣快頂不住的時候,會有後續預備隊援軍投入。

  尤其是發現漢軍的神臂弩依托矮牆輸出、射擊角度還賊刁鑽的情況下,曹軍就更要降低前排士兵陣列的厚度,以降低被平射收割的效率。

  結合戰場實際情況,曹軍後一陣的預備隊,至少距離前排正在血戰的部隊兩百步遠,每一陣都是如此。這樣漢軍沒命中的神臂弩流矢,也不可能誤傷到後陣預備隊。

  但是,隨著戰役持續時間超過了半個時辰,前排死傷越來越慘烈,至少好幾排方陣堵了上去,數萬人的傷亡,卻隻換來了逼退漢軍第一道防線。

  而漢軍的傷亡,明顯是小得多的,絕對在五分之一以下,更悲觀點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面對第二道矮牆和壕溝,難道還要用屍體去鋪滿結冰打滑的壕底不成?就算曹操想,士氣也扛不住啊!

  而且,退一萬步考慮,就算所有矮牆壕溝陣地都拿下,那又如何?漢軍的有生力量損失完全在劉備可接受范圍內,曹操奪取了陣地還是要再打一場純粹的野戰。

  到時候已經失血過多的曹軍,還是幾乎不可能打贏。

  曹軍已經開始出現某些地方預備隊投入斷檔,後續援軍逡巡不敢上,將領瘋狂督戰催逼,甚至臨陣斬殺了一些怯戰不衝的帶頭分子,依然難以為繼。

  隨著後續援軍的畏葸不前,前方已經有好幾個曹軍陣列被成排殺光,最後的士卒眼見後援沒來,直接選擇了往後潰逃,或者就地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指望漢軍別殺紅了眼收不住手、放下兵器依然被殺。

  而那些往後潰逃的,當然是被曹軍自己用弩攢射擊斃,不能讓他把恐懼帶到後陣。

  但是,即使仗打成了這樣,你也依然不能說曹操這樣的部署不對。

  曹操也有其他方面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他必須保證部隊進退的靈活性,確保部隊出現小范圍戰線崩潰時,恐懼情緒不容易傳染。這對於新兵眾多的軍隊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曹操能顧慮到這些方面、做出眼下這樣的部署,說明他的用兵才能至少是在後世的苻堅之上——

  前秦苻堅討伐東晉時,在淝水之戰中,有個明顯的錯誤就是前後軍各陣之間緩衝留得不夠。

  否則,晉軍讓苻堅的先鋒後撤讓出一塊戰場、供晉軍渡河決戰,哪至秦軍稍稍一退、就幾十萬人跟著一起退?這不扯淡麽!

  前軍中軍後軍之間留足緩衝的話,遇到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隻讓前軍先稍退,或者各軍錯開後退時間,有序讓出戰場,哪裡會給朱序在秦軍後陣大喊“秦軍已敗”擾亂軍心的機會。

  當然,苻堅那麽乾,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輕敵,他壓根兒沒覺得在淝水附近會遇到決定性反擊,在那個節骨眼之前,他隻追求進軍效率,人太多也來不及倉促調整。 所以也未必全是水平問題,更有態度問題。

  曹操今天對劉備卻是非常重視,他知道己方只有一個人數優勢。其余士兵精銳程度、士氣、裝備、地利,各方面都是被劉備碾壓的。

  曹操好歹是知己知彼,但卻知不可以戰而非戰不可。

  只是,任何戰術部署,都有利有弊。

  曹操的部署讓他可以更好地防止恐懼在各陣之間傳染,留足“隔離帶”。卻也不得不承受戰局不利時、後軍支援效率低下、畏葸不前的問題。

  曹操敏銳地判斷出,繼續死磕猛攻希望渺茫了。各處預備隊投入漸漸脫節,他也只能隨機應變,傳令夏侯惇曹洪李典樂進等人,讓他們暫緩投入預備隊,做好脫離接觸的準備,以免全線崩盤。

  而恰恰在這個時候,漢軍也發動了一股洶湧猛烈的反撲。

  漢軍的步兵主力始終沒動,就是堅守防線,黃忠和馬超的騎兵則從兩翼戰場和陣間甬道往前突襲,試圖分割包圍曹軍在前線殘余的脫節部隊。

  漢軍四萬騎兵不可能一下投入,戰場正面寬度沒那麽大,容不下那麽多人,但短時間內湧出兩三萬人還是做得到的。

  而且總人數少了之後,鐵甲重騎兵的密度和比例就能提高,出陣的兩萬余人裡,鐵甲騎兵至少有八千。短暫的血腥穿插屠戮之後,曹軍的攻擊部隊幾乎全部崩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