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四百九十六章 弑君-下
第二天清晨,劉協還在焦急等待袁渙再次送來袁術的回信,結果卻得到了伊闕關守軍將領剛發現的一個噩耗。

偏將軍王服驚慌失措地來稟報:“陛下!車騎將軍!不好了,關後的谷口,忽然也出現了大批袁術軍士卒,我們被堵在這伊闕龍門谷內了!,兩側山上都有少量袁軍弓弩手攀登上去了!”

劉協一臉懵逼,他完全不懂軍事。董承好歹還懂一些,驚訝追問:“怎麽可能?雒陽八關,都是險要所在,若是那麽容易偷越,還造這些關有什麽用?光武皇帝至今,那麽多年都守下來了,這不可能!”

王服悲憤地說:“使我們疏忽了!這伊闕並非沒有山險之處可以偷越,只是不能過車馬,無法運糧。尋常大軍交戰時,敵軍偷越了之後也會餓死在伊闕關與雒陽城之間,亡於守軍的堅壁清野。

可現在……我估計袁術就沒打算持久,他就是要斷我們後路,然後不惜一切代價狂攻伊闕得手,弑君滅口!”

董承如墮冰窟,連忙登上城樓最高處往北觀望,龍門谷北口影影綽綽已不知有多少人馬。

或許袁術的六七萬大軍只有一小部分偷越過去了,但這也不是伊闕關目前還剩的六千人能打得贏的!

留多少人守關牆?分多少兵保護皇帝突圍?

留少了一旦關牆被突破,大軍湧進來,死得更慘。留多了的話,突圍部隊野戰都打不過敵人斷後的,就無法突出去。

雒陽城裡倒是還有小兩萬人,那裡離伊闕關不過四十裡,離龍門谷北口袁術軍的截擊點更是只有三十裡。但董承和劉協本人都雙雙冒險來伊闕關了,雒陽那邊的軍隊會當機立斷冒著擅自調兵的風險來救駕麽?

這時候,劉協這幾天把董承綁了演戲的另一項慢性惡果,又暴露出來了:朝中眾臣,除了董承當初是護著皇帝從長安逃到弘農,躲過李傕的屠刀。

其他的臣子,都是在李傕的怒火下,被劉協坑過一次的。現在形勢這麽危機,不做不錯,多做反而有可能犯錯,誰還不顧自己安危救駕?

劉協的拋棄群臣、甩鍋失德,到了這一刻,已經累計得跟末年的崇禎差不多,因為死忠大臣被害太多,因為虧欠死忠大臣太多,沒人肯站出來擔責任了。

段煨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憑良心說段煨此刻的表態,依然是忠於漢室的,不能要求更多。

董承一咬牙,果斷決策:“分三千人守關牆,三千人隨我護駕突圍!全部選騎兵!陛下,你那些宦官、隨行常侍閑雜人等,就讓他們也上關牆丟滾木礌石幫著守城吧,突圍可帶不了他們,臣只能帶三千有戰馬的護衛突圍。”

劉協垂淚悲憤:“是朕太天真了,朕太高估皇帝親臨的威懾力了,致有今日。當初哪怕是死守雒陽城,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倉促略做準備之後,董承便匆匆帶著三千騎兵往龍門谷北口奮死突圍,他也知道現在得搶時間,袁術軍要繞路要翻山,拖得越久敵後的袁軍規模就會越聚越多。

可惜董承軍衝到谷口的時候,居然已經有近萬人的袁術軍堵口死戰,帶兵大將還有兩路,可見準備非常充分——畢竟袁術軍可是成功用計拖延了整整一個晚上,有那麽多人得以繞路舉著火把翻山過來,也不奇怪。

一路袁軍是昨夜從西邊洛水附近山坡翻過來的,帶兵將領是梁綱。另一路是東邊太谷關與伊闕關之間山上翻過來的,帶兵將領是樂就。

袁軍沒有強弩沒有長槍,都是刀盾弓箭,也是為了爬山方便,太長的兵器累贅。

這樣的裝備,

面對騎兵還是比較劣勢的,無奈龍門谷北口的地形比較狹窄,而且袁術軍倉促砍了些木頭做了簡易的臨時拒馬、遲滯騎兵的衝擊力,再用弓箭拋射刀盾堵口,加上人數是突圍部隊的三倍,扛過一番番的血腥衝殺之後,愣是死死把董承的突圍部隊堵住了。與此同時,正面的紀靈帶著剩下的五萬人,投入了不計傷亡的決死猛攻,攻關烈度堪稱數日來之最。

袁術軍全部的配重式投石車也火力全開,矢石如雨壓得關上只有二十分之一規模的守軍抬不起頭來。

一時之間,伊闕關牆之下,屍體枕藉,血流漂杵,幾個關牆被石頭砸出缺口的地方,因為爭奪特別激烈,兩軍的屍首甚至堆起了半丈多厚。

投石車也盯著這些點繼續砸,機緣巧合把砸塌崩落下來的夯土覆蓋在屍體上,幾乎形成了京觀,直接把屍體埋在了下面,也讓後續發起衝鋒的士兵可以踩著屍土堆往上衝。

關口北側,董承的突圍騎兵戰死了一千多人後,唯恐皇帝在亂軍之中被流矢射殺,不得不退回來,然後從關牆上再抽調預備隊加入到突圍軍中,試圖最後搏一把。

可惜的是,突圍戰的傷亡交換比,顯然比守關要慘烈得多。守關的時候一個守兵或許能換掉攻城部隊五條人命,而拿去打進攻戰衝龍門谷北口,能一換一就不錯了。

大量的有生力量在突圍中被損耗掉,到了正午時分,紀靈在不計代價付出了總計七八千人的血腥傷亡後,終於徹底攻破了伊闕關。算上前面兩三天的攻打,袁術軍為了奪下這個關卡,累計死傷了足足一萬多人。

牆上僅有的最後數百名沒有負傷的守兵,和近千無法行動的重傷員,也崩潰投降被俘了——其實要不是皇帝就在這兒,他們會投降得更早,這種傷亡比例根本不是一般部隊扛得住的。

看到背後的關牆被突破,還在衝殺的董承與劉協內心升起一股絕望。完了,一切都完了。

“我是大漢天子,爾等要弑君耶!”劉協看著越圍越攏的滿臉是血的野蠻士兵,顫音哭喊。

董承身邊最後還有不到兩千人,還得再分出一千人去身後的方向,試圖封堵紀靈的狂追猛撲。可因為知道關牆已經被破了,這些人士氣狂瀉,一些士兵已經無心再死戰到底。

“大家不要被騙了!這裡根本沒有什麽大漢天子,是董承找人假扮的傀儡!天子怎麽可能親臨戰場。董承狗賊,你為了逃避罪責,騙退勤王義軍,居然找人假扮天子!”

負責堵截的將領之一樂就,此刻趁著董承又分兵堵紀靈,他撿漏殺到劉協面前,他是知道台詞的,自然會這麽說。

“胡說,朕昨日見過豫州別駕袁渙,他是面聖過的他認識朕!讓袁渙出來!”劉協還在最後不說白不說地找救命稻草。

樂就哪能讓他再多開口,一揮手一群如狼似虎的凶惡士兵就朝著人群放箭。

樂就非常懂行,他知道要讓士兵們親手砍殺穿著冕服的皇帝還是有難度的,但如果是覆蓋式放箭、讓士兵們以為他們只是在射殺國賊董承及其親衛,就不要緊了。

自古以來,越是遠程殺傷敵人越是不容易有心理壓力。所以海軍互相炮擊時比陸軍更沒有心理負擔,轟炸機投彈手更是殺幾千人都不會有陰影,反正又看不見受害者。

“樂就,這真的是陛下啊!我乃司徒趙溫,我還能認錯不成!爾等真要弑君?”

“我乃太仆張義,我此番親自給陛下備的禦輦、隨行護車,這真的是陛下!”

劉協身邊最後幾個隨軍監視董承的忠臣拚命表態維護皇帝,可惜紛紛被亂箭射倒。

樂就的兵馬蜂擁而上,一陣亂刀分屍。董承、趙溫、張義四人全部殉國,被割了首級。只有皇帝劉協不便斬首,樂就借故支開觀眾親手偷偷補刀留個全屍,然後又下達軍令,要求把所有跟隨劉協突圍的漢軍士兵全部斬殺。

一開始有部分漢兵見皇帝死了,也不知繼續為何而戰,想要放下武器投降了。倉促之間樂就殺俘也沒來得及全部繳械,結果亂殺了三四百人之後,剩下的降兵亂哄哄重新拿起武器反抗。

這次是明知敵人要殺人滅口而輸死搏戰,戰鬥力極為驚人,每個皇帝親衛騎兵至少帶走一兩條人命才被擊斃。只能怪事情太倉促樂就沒法慢慢操作,就為了滅口又死了近千人。

至於伊闕關上那些降兵,紀靈倒是有足夠的時間慢慢誘騙收繳完武器後,再綁起來全部排隊砍頭滅口。然後還連帶著把龍門谷一帶的幾個村鎮聚落,也假裝找個借口縱兵劫掠,全部斬殺,雞犬不留,以防止有人看到了今日之戰的細節,泄密損害袁術軍勤王的正義形象。

經此一役,伊闕關原本的守軍五千人、劉協帶來的四千人、加上龍門谷附近的村鎮百姓八千人,一共一萬七千余口,全部被袁術軍斬首,一個活口沒剩。

袁術軍隨後對外宣稱:董承挾持了天子來騙退勤王軍,被圍後董承以劍架帝頸、威脅若不放他突圍就弑君。最後在救駕的部隊試圖覷準時機奪回天子時,董承竟然真的喪心病狂弑君了。

衛將軍隻好為天子報仇,殺了弑君之賊董承。

如此一來,至少對外宣稱的劇情,是董承撕票,袁術只是解救人質失敗,而且失敗後也為皇帝報仇了。雖然陷皇帝於險境也是罪孽,但好歹沒有那麽重。

袁術身邊的謀士筆杆子楊弘,還立刻寫了個短檄,稍稍粉飾了一下,把這一事件按照“漢高祖為義帝報仇”定調子描寫——袁術是高祖,劉協是義帝,董承是項羽。

這樣的措辭和觀點,固然是漏洞百出,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其他諸侯肯相信幾分,只能看天意了,袁術也是被逼得沒辦法,隨便扯一塊目前狀態下勉強能圓過去的遮羞布。

不過好在政治上雖然更被動了,軍事上卻是收獲了意外之喜。

董承和劉協都死在了伊闕關,後續的雒陽城怕是不用死命猛攻、再堆幾萬條人命進去了。

“陛下!臣一定為您報仇,誅殺董承余孽!”袁術在戰場打掃乾淨後,匆匆忙忙趕到劉協遇害的第一現場,抱著屍體痛哭演給後軍將士們看。然後袁術抹了一把眼淚,恨恨下令:

“全軍急行,前軍輕騎務必一個時辰趕到雒陽,拿董承首級號令開門!”

紀靈分出本部的五千精銳騎兵先行,直撲雒陽城。結果倒也不錯,因為得知董承死了,袁術是來勤王為皇帝報仇的,城內的軍隊早就沒了主心骨,混亂中有些同情袁氏故吏的軍官開了城門,袁術軍順利進城,相當一部分雒陽守兵都被袁術吞並了。

朝中百官,有等著袁術收編的,也有心存恐懼作鳥獸散,偷跑出城去投奔袁紹、曹操的,也有少數準備投劉備的,誰都沒想到雒陽居然會那麽快就被袁術兵鋒直抵城下,根本沒有思想準備。

雒陽城就這樣兵不血刃被接管了,距離皇帝遇害僅僅兩個時辰,各方都沒反應過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