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心靈學者》第114章 輕步兵戰術
“沈教授,看周圍的情況,您真的確定幻緣秘境裡的淮南山,還有古代遺址嗎?”

 公共頻道裡,王青山詢問著沈教授。

 周圍的世界已經這麽群魔亂舞了!

 就算有遺址,可能也變形的不成樣子,什麽都研究不出來了。

 “有。”沈教授說,話語斬釘截鐵。

 “我能問為什麽這麽確定嗎?”王青山問。

 “要解釋這件事,很複雜,你需要相當高級的靈能理論才能理解我在說什麽。”沈教授略微不耐煩道:“簡單來說,你可以把遺址這樣的文明遺物想象成火炬,火炬持續燃燒時,光會驅散迷霧,驅散的范圍就是秘境。”

 “我們此時還沒看到星界和幻緣秘境的邊界,這就證明我們還在火炬的燃燒范圍內。”

 “而幻緣秘境中最大的‘火炬’是幻緣市,但這裡已經超出了幻緣市的光芒范圍,那麽推理下來,必然有另一隻‘火炬’還在燃燒,那就是我們要去的遺址。”

 走在車隊前方警戒的蘇曉聽著他們的談話。

 這個比喻他也聽說過。

 每個秘境,必有文明的存在。

 或是真正的人類組成的文明,或是眷族組成的文明,或是遺跡存在。

 只是那些文明都無法和物質界——也就是地球——相提並論,體量不是一個層次的。

 通常來說,如果一個秘境裡有成體系,大規模的人類文明,那怕是遊牧部落或者原始村落,那麽那個秘境一定是大型秘境,像紅崖秘境,寒冬秘境。

 如果一個秘境裡是眷族組成的文明……比如幻緣秘境,就要小一些,往往屬於中型秘境。

 如果一個秘境只有遺跡存在,缺乏大量的個體組成的文明,那就更小了。

 遺跡規模大一點,還能算中型秘境,小的,那就是小型秘境。

 蘇曉還記得,有種說法是,不僅邪物要以文明秩序為食,秘境也需要消耗文明力量來維持。

 可所謂的文明秩序或者文明力量,到底是什麽東西,蘇曉卻不知道。

 這些東西的本質,似乎是非常危險的知識,那怕蘇曉這樣掌握了自我催眠技巧的高材生,也不能接觸。

 掌握自我催眠,意味著知道知識後,可以催眠自己,在不必要的時候遺忘,能大大降低各種知識的危險性。

 但是,如果知道知識的瞬間,就會產生巨大的危險,那自我催眠也沒法使用了。

 蘇曉他們繼續前進,離開之前的位置,來到了一處大山前時,周圍的環境越發“正常”了起來。

 山路開始變得正常,沒有扭曲和歪曲,沒有怪異的變形,除了它們身周深邃的影子外,看起來和外界沒有差別。

 “快到了。”

 公共頻道裡,沈教授也激動起來。

 這意味著他們走出兩支“火炬”交界的范圍,即將抵達淮南山的遺址!

 “這裡的道路果然和外界相似,按照導航,我們再往前走一段路,便抵達目的地了。”

 蘇曉也開啟了惡意知察,他微微皺眉。

 這處山本身都在散發惡意。

 “難道說,整座山都是無形之子變化出泥土石頭……然後堆砌起來的?”蘇曉想著。

 他看向山體每處散發的濃鬱陰影,越發提起警惕。

 開上山路後不久,車隊便離開了道路,朝著山林中前進。

 蘇曉突然感受到了一股更強的惡意。

 那是有威脅的惡意,來自他們前進的方向!

 “但是威脅程度不大,屬於可以處理的層次,應該不是王侯級邪物……”蘇曉想著。

 他迅速在公共頻道裡說道:“我感受到了妖鬼級邪物層次的惡意。”

 “就在我們前進的方向,數量較多,聚在一起很難分辨,大概在6個到8個左右。”

 “它們應該沒發現我們,散發出的惡意單純是對人類的惡意,而不是針對我們某個人的。”

 越野車上,沈教授查詢了一下惡意知察五階的大致范圍,在耳麥裡說道:“應該就是遺跡那邊。”

 “先停車,我們先偵查。”李景宗說道。

 衛知流,嚴如玉等後衛也趕到了前方。

 “偵察我來。”衛知流說。

 她重新變成了女孩的模樣,半透明面罩下,冰藍色的短發變成鮮豔的紅色長發。

 隨即,她直接從眾人的視線中消失了,只有蘇曉靠著三尺神明,還能觀察到她向前閃爍的身影。

 這是衛知流掌握的異能之一,氣息遮蔽。

 在複合本命咒“陰陽雙子”切換到陰性狀態時,她很擅長潛行和隱秘行動,會獲得“氣息遮蔽”這個三品掌控秘術異能,具備反探知,反預言的特性,還擁有一定的隱形能力。

 不過,它的隱形能力比較一般,對敵人發動攻擊或展現異能的瞬間,隱形就會消除,而且也無法對抗熱感探查,聲呐探查等等,比不上蘇曉的終極隱形。

 “我們也跟上去,在後方掩護她探查。”李景宗說。

 蘇曉點了點頭,也跟了上去。

 孔玨,嚴如玉則走在蘇曉兩人身後,形成三角階梯隊形。

 其余虛空俱樂部的成員則在保護考古隊,沒有一起跟上。

 五人小隊之間,每個人都和其他人拉開了較遠的距離,防止被范圍攻擊同時覆蓋,可每個人又處在可以彼此支援,相互配合的位置。既避免了隊形擁擠造成額外傷亡,又能最大程度的發揮了每個人勇猛作戰的作戰效能,還十分機動靈活。

 這是修行者小隊的行進戰術,它鼻祖是和寧戰爭時大放異彩的輕步兵戰術,經過無數人的改進和實踐形成的。

 曾經有修行者討論過,新時代,現代化戰爭條件下,最適合大群修行者的野戰戰術是什麽。

 是步炮協同,是步坦協同,還是古代的結陣作戰?

 在風母事件中,好幾次爆發的修行者與邪物的集團作戰,數個秘境內的殲滅作戰,在這些激烈的戰鬥裡,實踐給出了答案。

 是現代科技武器和技術兵種支援下的新式輕步兵戰術,是數據鏈統一配合下的大集團迂回穿插。

 細化到小隊級別,修行者小隊往往由3到6人組成,3人能組成基本的作戰小組,更多的人則承擔額外的任務,像醫療類修行者,通訊類修行者,轟炸類修行者甚至是操控無人機和無人遙控戰車的修行者。

 這也是頂級道法聯賽,為何以五人作為俱樂部小隊正式人員數量的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