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新科學時代》第七十一章 這些問題都需要他1個1個去解決啊
“‘印證性補充’和‘思考性複現’本質的區別是什麽?”

 郭一不禁問道,他不是在問別人,而是在問他自己。

 事實上他現在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就連林欣都有事兒出去了,沒在實驗室。

 這也是郭一的一個習慣。

 每當沒辦法驗證事實真相的時候,他就會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補充自己的猜想,完善以後可能的理論。

 如果一個猜想連自己都說不服,邏輯都難以自洽,那就不能稱之為猜想了。

 那叫做臆想,發癔症,就像寧逸馨那樣,那就是典型的癔症。

 “‘思考性複現’,非常簡單的概念:

 我以前見過這個東西,通過回憶和想象,把它從腦海中通過想象重新展現出來,這就是‘思考性複現’。”

 郭一自顧自的說道:

 “而‘印證性補充’不是這樣。

 這個畫面雖然我之前見過,但現在我根本就沒有相關的思考。

 只是現在又見到了貌似神合的東西,它自發的就進行了這樣的一種補充。

 把之前見到的形象補充甚至補全了,這是‘印證性補充’。”

 郭一一邊說著還一邊點了點頭:

 “就像那次回家,遠遠的看到路中間新立了一個亭子,亭子上還掛了一個牌匾,寫著三個小字。怎麽看也看不清楚。

 走進一看,原來是‘會盟亭’三個字,腦海中有了這個印記。

 有了這次的經歷,下次再從那兒過,即便是更遠的距離,一眼望去,腦海中立即就浮現出“會盟亭”三個字!

 這其中是沒有經歷過回憶、沒有經歷過思維、沒有經歷過主動思考的!

 這是典型印證性補充!”

 (這個概念描述的夠清楚嗎?)

 仔細回憶了事情的整個過程,郭一篤定的點了點頭,就是這樣的。

 不管大腦的處理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但至少,這種邏輯是能夠自圓其說的。

 親身的經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證郭一的這個猜測。

 ……

 不過,這樣的結論並沒有讓郭一感到興奮,他這個時候甚至有些手足無措。

 大腦“印證性補充”的觸發是基於先前印記的。

 就像安城,最後之所以能夠觸發到那個點,是因為他之前就親眼見到過一模一樣的這個圖形,就算郭一模擬的生物信號不完整,他也能通過印證去被動補全。

 但,這個發現對於現在所要進行的實驗有點兒雞肋的感覺。

 盲人,尤其是先天盲人,他們從來沒有視覺,也從來不知道光、不知道色彩是怎麽樣的。

 他們從沒有過這樣的感知,更不可能產生這樣的印記了,你讓他們拿什麽去做“印證行補充”呢?

 “這樣的印記能不能通過學習或者是其他途徑產生?”

 郭一自然而然的這樣想道。

 按照現在的現象,“印記”都是通過感知產生的,而學習不是感知。

 所謂的學習,本質是獲得根據別人的經歷或者既定的事實總結出來的知識和經驗。

 學習的過程能不能產生用於“印證性”活動的“印記”?

 一個從來沒有見過光的人,你就是再怎麽跟他描述光是什麽樣子的,他也不會對光有明確的認知。

 除非,你讓他真正見到。

 擬真視覺信號沒有真正成型的時候是做不到讓他見到的,這就又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郭一很想很想給自己找到一個理由,說學習是可以產生用於大腦“印證性”活動的“印記”。

 但是很可惜,這樣的借口找不到。

 “除非……”

 “除非記憶可以複製、可以移植!”

 這個大膽的想法還是從郭一的腦海中冒了出來,雖然明知道這不可能——至少現在的科學水平不可能。

 “哎!”郭一最終歎了口氣:“科學研究之難,難於蜀道,難於上青天!”

 科研工作確實難,但郭一這話……

 這話得虧沒有讓其他碩士博士以及從事科研工作的人聽到——郭一說的難,跟他們的說的難,那不是一個概念呐!

 數一數,這短短幾個月,郭一都幹了啥:

 輔助神經系統的猜想,說是猜想,事實已經差不多確定了它的存在了。

 擬真視覺信號的實驗,也已經驗證了理論的可行性。

 然後就是輪廓預感知的模擬,也已經變相的成功了,只是真正的預感知系統還未曾找到,但這也是早早晚晚的事兒。

 再有,細胞群體感知的發現,雖然原理和本質是什麽還不清楚,但細胞群體感知的現象已經是確定存在的了。

 大腦的主動拒絕、主動放棄機制以及“印證性補充”的猜想……

 這一樁樁,一件件,難道還不夠?

 郭一多大?

 01年生人,堪堪二十歲呐!

 這樣的年紀,這樣的成果……

 他還在這感慨“科研之難,難於上青天”的,那別人難道要感慨“科研之難,難於逃離宇宙”嗎?

 對於這些,郭一實際是沒有多少認知的。

 他還是一個本科生,也沒人告訴他科研到底應該是怎樣的。

 林炳申教授似乎也忘了郭一只是一個大二的學生,在他的眼裡,郭一就是他的同事,在他那裡,比博士的待遇都高。

 而郭一起初的念頭也很簡單,就是為了進特別班拿補貼。

 然後恰巧聽林欣說起了安然,想著就研究這個課題了。

 他最開始就是想找到一種方法,代替眼睛和視覺神經起作用,讓盲人恢復視覺。

 卻未成想這個過程涉及的太多太多,不僅涉及到神經系統,涉及到大腦,還涉及到認知,涉及到思維……

 郭一就越陷越深, 然後出不來了。

 不僅如此,除了生命科學,其他學科涉及的也不少:

 物理信號的處理與轉換,這是物理科學的知識外加計算機智能算法實現的。

 未來真正要實現應用,芯片的算力也絕對需要解決,別說國內了,按照現在的運算量,如果要及時運算,全世界都沒有能滿足的芯片。

 如此種種,簡直天坑。

 安然什麽時候能恢復視覺,郭一現在還不知道。

 但郭一知道,等到安然恢復視覺的時候,整個社會的科技水平都會因此提升了一大截,尤其是芯片、生命科學、物理科學這些領域。

 “這一切,還都是安然這個小妮子引出來的!”

 郭一無奈的笑了笑,提升是沒錯,但這些問題都需要他一個一個去解決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