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星際修真在道宋》第2章 金兵來了,靈氣複蘇了
  “千裡急報!”一個傳令兵下馬跑進大殿,大聲喊道。其中氣十足,好似獅子吼。

  殿內百官齊齊望向他,左丞相李邦彥出列,接過急報,怒斥:

  “我大宋只有八百裡急報,哪有千裡急報?你個賊配軍是謊報軍情?”

  “官家,諸位相公,冤枉!俺在太原府親手接過童太師封漆的八百裡急件。

  星夜出發,現在就到了開封,比預想早到了足足兩個時辰,可不是千裡急報嘛!”傳令兵抱屈。

  李邦彥正在校驗信件,李綱道:“為何能快兩個時辰,莫不是你說大話?”

  “相公容稟!小人星夜出發,跑了一百裡左右。

  本想到下一個驛站換馬,誰知天降流星,馬兒越跑有力,速度雖變快了,但也平穩了許多。

  小人到邯鄲時,已經卯時了,正想著到驛站換人接力。誰知這時竟下起了秋雨,小人冒雨前進,疲憊一掃而空!

  索性在邯鄲驛站蓋好印信,一路疾馳,過河浮橋時都沒蓋印信,沿禦街疾馳往大內而來。”

  “你說馬沒換,人也沒換?這一路過來?”

  “是的,小人隸屬於太原府的傳令兵。”

  “這...”

  有點常識官員都驚呆了!

  大名府到開封有一千裡左右,傳令兵一般兩三百裡一換。

  八百裡加急,要求必須人兩百裡一換,馬一百裡一換。

  傳令兵這般千裡奔波,還中氣十足,如果他沒說謊,莫不是吃了仙丹?

  李邦彥校驗好信件後,道:“封漆上確實是廣陽郡王童太師的印信,邯鄲驛站的印信也無誤。”

  說完,他就打開了急件。

  童太師是童貫,歷史上少有的封王太監,是趙佶的頭號心腹太監。

  前幾年花費了一大筆錢糧,從金人手中買回燕雲的幾座空城。

  大宋祖訓:複燕者王。

  被封為廣陽郡王。

  一個官員指向門外的馬驚呼:“看這馬!”

  百官應聲看去,只見這馬周身煙霧繚繞,好似騰雲駕霧。

  仔細開來,原來是馬的寬鼻中呼出一口口白色氣體,如同雲霧一樣。氣體離開馬身邊三四米遠才消散!

  馬的四肢旁邊的地上,隱隱有些血跡。

  傳令兵抬手,看到兩手沾滿了紅色的液體,好像鮮血,喃喃道:“這驛站馬不是汗血寶馬呀,哪有騎汗血寶馬當驛站馬的道理?”

  傳令兵騎汗血寶馬送急件,就相當於當代快遞員開瑪莎拉蒂派送快遞一樣。

  “國朝馬政,汗血寶馬是稀缺物資,登記在案的,斷不會成為驛站快馬。”李綱道。

  趙桓忍不住道:“會不會是這馬淋雨之後,從普通快馬進化成汗血寶馬?”

  李綱沉吟:“官家,進化為何物,竟然能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進化,我取躍進和形態變化兩詞合並而成!意思是生命躍進並導致發生形態變化。”

  “荒謬!簡直荒謬!”一個白發夫子模樣的官員斥道。

  李綱看像白發夫子,發現了什麽,指著他道:“諸位同僚,請看一下他的頭髮,為何髮根變黑了,難不成吃了仙丹?”

  趙桓和百官齊齊看向這老夫子,一個個大吃了一斤!

  老夫子高聲道:“老夫只不過是因為沒有帶傘,趕早朝時淋了一下秋雨而已,頭髮何時變黑了?”

  其聲音如洪鍾,整個大殿的人都聽的清清楚楚!

  “原來如此!”一個旁邊侍候的中年太監快速跑出大殿,

在雨下大聲笑道:“我的命根有望重新長出來了,這是天降神雨!”  趙桓環視全場,百官反應不一。

  有的對太監露出鄙夷之色;有的看著白發官員若有所思;有的神情變化劇烈(包括白發夫子和傳令兵)。

  但是百官養氣功夫極好,一時不會有動作。

  難道為了一個荒謬的神雨,像個閹人一樣,失心瘋似的眾目睽睽之下淋雨,臉還要不?

  李邦彥看完了急件內容,道:“啟稟太上,官家!急件是童太師發過來的。

  上面說完顏宗翰率領十萬金兵,進犯我太原府。

  沒有見到完顏宗望的帥旗,估計金人會兵分兩路,宗望會進犯我河北諸路。”

  趙佶聽到後,喃喃道:“金人還是來了,幸好我早做準備。”

  被旁邊的趙桓聽的一清二楚。

  好你個宋徽宗趙佶,原來你早知道金人要來進攻,怪不得要傳位給我。

  你是要逃跑吧!不愧是智商二百五的聰明皇帝,退路早就想好了。

  趙佶振奮情緒,朗聲道:“諸卿,金人來犯我大宋,如何應對?”

  “金人跟我大宋有海上之盟,定然不會無端犯我大宋。

  臣以為應當派遣使者,詢問清楚緣由再做決定不遲。”左宰相李邦彥。

  李綱道:“臣以為金人犯邊,先組織防守,保護大宋疆土為先。”

  李邦彥反駁:“不可,萬萬不可呀!刀劍無眼,若胡亂抵抗,惹怒金人,會導致兩國生靈塗炭,後果不堪設想!”

  趙桓在旁邊無語了。

  投降派真的很幼稚!金人都來進攻你了,你還想著不抵抗?生靈塗炭什麽的都是借口!

  東北的漁獵之民金人,可不會跟大宋講道理!

  他們見到大宋軟弱富庶,像是在野外見到沒有獠牙的肥豬一樣,會一擁而上的。

  有肥肉吃不香?

  想到這裡,他挺身而出,道:“左丞相說的有理!但是組織防守也是必要的。

  河北路到開封,一路平川,無險可守,金人若一路攻到開封城下,我大宋危在旦夕矣!”

  趙佶和稀泥道:“官家言之有理,左丞相說的也對!

  這樣吧,眾卿今日先回去想一下對策,明日大家夥再補開一個小朝會。朝會上統諸卿的意見,群策群力,再做決定不遲!”

  “太上聖明!”

  ...

  “臣欽天監監正,有要事稟報!

  昨日值守星官發現天降流星雨,金木水火土五星閃爍不定,亮度大增。

  根據我監官員討論得出結論,五行靈機恐有變化!”

  “朕知道了,退下吧!”

  “臣先告退!”

  “桓兒,天象示警,我大宋多事矣!”趙佶開始甩鍋,

  “你已是官家,大宋還需你多加費心操勞,我年紀大了,就安享幾天晚年吧。”

  說罷,就起駕離開了。

  “恭送父皇(太上)!”

  剛才還中氣十足教育我呢,現在有禍事就說年紀大了,讓我多操勞,真是一個好父皇!

  老趙走後,趙桓發號施令:“傳令兵退下!”

  這時,有兩個聲音從遠及近傳來,“太原府急報!金人寇邊!”“河北東路急報,金人寇邊!”

  須臾,兩匹馬載著傳令兵到大殿門前,門外傳來的話語,如洪鍾大呂般大聲。

  百官齊齊望向兩匹馬,也是口鼻吐霧,雲霧環繞,不似凡馬!

  趙桓從李綱手上接過傳令兵急報,看到是沒有封漆的露布急件。

  暗罵,童貫老賊先給趙佶報信後才發邊關急報的。

  見到百官眼睛都盯著兩個傳令兵的血紅雙手看。趙桓明白了過來,百官現在更關注的是神雨,

  道:“朝會解散吧,眾卿回去好好思索如何應對金人來犯。”

  百官大喜:“臣等告退!”

  趙桓見李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道:“李綱留下!”

  趙桓賜座。

  李綱恭敬道:“官家,老臣方才想跟你說,對於金人,切不可放縱其長驅直入,直達開封啊!”

  看了看身旁做皇家起居注的起居舍人,趙桓官方的回道:“李卿,我剛登基,政事要多仰仗父皇和諸位老臣的智慧,不敢有輕易改動啊!穩妥起見,我應三年不改變太上的行政方針。”

  “曹隨蕭規,老成之見也,這樣不會引起朝政動亂。

  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官家應早做打算!”

  趙桓不想糾結這個問題。自己肯定是要抗金的,但是不能過早表露態度,免得有些人早有準備。

  轉移話題,道:“李卿,對於這個‘神雨’,你怎麽看?”

  “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大宋以論語治天下,鬼神辟易。”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子是不言而已,沒有說沒有鬼神呀。”

  趙桓不由出聲諷刺:“我剛才察看朝中諸臣的神色舉止,怕是很多相信神雨的事情,何況我也信了!

  我猜的沒錯的話,現在很多官員已經請假回家了。李卿,你若不信,等下回文德殿自己看一下。

  如果被我猜中,你也請假,回家自己試驗一番神雨吧!”

  趙桓留下李綱,是要表示親近之意,並且點醒他神雨妙用, 以示恩寵。

  他心中合計,神雨不知道還下多久,自己宮裡還有皇后和皇子要安排一下。

  想到這,趙桓也想走了,道:“李卿,你先回去。哎!天降神雨,不知道是福是禍!”

  “臣告退!”

  趙桓回到寢宮延福殿偏殿。

  皇帝正式寢宮應該在延福殿正殿,但是正殿裡面趙佶的東西還沒有搬走,所以趙桓和皇后暫住延福殿偏殿。

  趙佶很少在延福殿住,他一般在生辰綱所在的艮嶽住。

  ...

  華山,陳摶老祖閉關靜室。

  長發飄飄,身著道服的陳摶老祖正醒了過來。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聽到的聲音的兩位青年道人急忙走入靜室服侍。

  陳摶老祖見兩道人進來,道:“清風明月,老祖我睡覺前,你們才是七八歲的小道童。現在老祖我睡醒,你們就變了一個樣了!”

  “老祖,您睡了整整十年,我跟清風每天都在外面等候老祖您睡醒呢。”

  明月道人機靈的搶答,旁邊清風道人也憨厚點頭應是。

  “兩童子,老祖我成道時機已到,即將化虹而去!

  念你們辛苦十幾年,我送你們一場造化,這是老祖我睡覺用的神通。”

  老祖說罷,就扔給兩人一本道書,上書:《大千一夢》。

  兩道人翻開道書來看,竟入了迷。

  老祖口中道:“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兩童子好自為之!”

  說罷,也不管清風明月有沒有聽到,化虹而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