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遊離式行走》第3章 故鄉的家
  (一)

  這是他第一次決意離家,盡管他已經虛65歲了。

  盡管離開了,但家還在。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房子在,家就在。更何況老大還繼續待在家裡養魚,說不準哪天他又回來呢!

  大概78年時,他在這裡建起了自己的新家,三間空鬥紅磚瓦房,外加一間土壘的鍋屋。那時老大才2歲。終於不和父母住了,終於離開了祖屋,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79年,老二出生了。他還是過著一樣的生活,農時種地,閑時彈棉被,一分一分地賺錢,一分一分地省著。

  改革開放的春風終於在82年左右的時候吹到了這個名叫劉家蕩的蘇北小村子。大家過著與過去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卻作出了一個當時看來近乎冒險、今日回想起來依然自豪的決定:去常熟買回了一台腳踩縫紉機,做一雙鞋底,5毛錢。

  3年的功夫,掙了2千塊。那時大隊書記一個月也就10塊錢吧。

  85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全村蔓延,這個叫劉家蕩的村子開始搞水產養殖。他毫不猶豫地將這2000塊投進去,入了份子。這2000塊可不簡單,整個村子近萬畝蘆葦蕩養殖股份的1/36。

  90年,他是萬元戶了。有錢的感覺就是不一樣,連到丈母娘家,那裡的鄰居都主動寒暄:三姑爺,您來啦!

  91年,他建起了村裡第9棟小樓房。

  98年,老大結婚,他將小樓房好好地出了個新,買上了大彩電、冰箱和組合家具。而他結婚時的兩個大木箱和他結婚後買的大櫥搬到了自己的房間裡。

  99年,是他特別開心的一年。大孫子出生了,老二也考上了大學。

  2000年,他的母親走了,永遠地走了。這是他的雙方父母中第一個走的。那一年,他感覺自己老了許多。

  第二年,他在小樓房前又蓋了一棟小樓房。將自己的房間搬到了前面的樓房,並和老大說了:“後面的樓房是你的,前面上面的一間是老二的……”

  2013年起,身體漸漸的多了些毛病……慢慢地,他隻好徹底斷了煙,每天喝那麽點紅酒了。

  2016年,他在他父親去世的第二年,他毅然做出個決定:離家,離開他這個已經建設了40年的家。

  (二)

  她跟他跟了四十年,也就老二結婚後,才過了10年多一點的舒坦日子。

  她和他的婚房是一個2間的土撅屋。和他結婚後,就是整天種地、剮柴、編芭子。經過2年的辛苦,好不容易才建起了屬於她們自己的家。但他就沒讓閑過,沒多久,就買了台納鞋底機,沒天沒夜的踩。後來他養魚後,家裡的農活、家務活基本就是她自己的了。

  想想頭30年的日子,她就覺得自己命苦。不過,他還是個有良心的,對自己父母的後事,對娘家人和後輩還不錯……好像也就老二結婚後,他才由著她買衣服、打麻將。

  不過近幾年,日子好過卻也不是那麽好過,她和他,膽結石、腦梗……一個接一個地。待在家裡,就是閑不住啊。

  所以,她支持他的決定:離家,離開這個和他一起建設了40年的家。

  (三)

  接到母親電話時,我正在陪兒子看電視。還正在考慮啥時回老家一趟呢!

  母親說,他們在縣城相中一套房子,

也就20萬出頭。準備住下來了。母親說,其實他們也想過在鎮江買房的,只是……母親還說,老姑奶奶說了“老兩口單住好,跟兒子媳婦住看不下來閑不住……”母親還說,兩邊老的都不在了,我們住哪都是家。  接了電話,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那個家,有我美好的童年,有我懵懂的青春,是我困了累了挫折了就想回去的地方……

  這可怎麽辦?以後回家都要回到縣城那個與我未曾謀面、未有感情的地方。

  若乾年前,尤其是初中時,跟縣城的小孩在一起讀書時,我就曾多次為自己的農村戶口、鄉巴佬而自卑過。若乾年後,當我早不是鄉巴佬,而父母即將搖身一變為“城裡人”時,我竟有些不舍那個農村的那個“家”。

  前兩天,老婆還和我協商,和她哥哥合資將她老家的房子翻新下,已備我們老了有個“家”。而我,卻在考慮老了回到劉家蕩那個“家”。

  今天接了母親電話,未免笑起自己來。哪裡才是我的家啊?再過五年八年的,單位整體遷建,我們的家會在哪裡呢?父母搬到縣城後,我的家又在哪裡呢?若乾若乾年後,當我們再也看不到父母時,哪裡又是家?等兒子成家了,我們會安家在哪?他的家又會在哪?

  是的,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或是老房子,或是新房子,或者永遠在心裡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