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遼東之虎》第1054章
規矩其實是保證秩序的一種方法,秩序才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

 當年孫承宗就曾經說過,秩序是基石。整個國家需要在這塊基石上,實現平穩運行。

 越級指揮好像能夠直接將意思傳達到基層,可問題是……,你沒有時間以及精力,管理每一個基層的事情。

 如果上位者全都想著越級指揮,那麽就會對秩序產生混亂。而秩序的混亂,就是一個國家開始崩潰的開始。

 李梟一直將孫承宗的話當做至理名言!

 這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多年總結出來的心得。也是保證一個國家平穩運行的奧秘之一!

 不過今天,李梟打算破個例。直接乾預一下地方上的事情!

 對於民政,李梟通常情況下不會插手。

 所謂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那是擁有極高天賦,以及極度自信的人才會乾的事情。

 歷史上不乏成功之輩,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又比如十分有爭議的永樂大帝朱棣。

 絕大部分人都折戟沉沙,並且給國家帶來深重災難。

 李梟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也不認為自己能夠管得過來三億人的吃喝拉撒。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乾,這才是把事情辦好的關鍵。

 外行領導內行這種事情,很少會出現好結果。

 對於民政,李梟一向依靠首輔。最先是老謀深算的孫承宗,後來變成同樣堪稱老狐狸的張煌言,現如今變成了喜歡下基層的孫元化。

 孫元化不在京裡,但在先進通訊設備的幫助下,政務卻處理的井井有條,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本事。

 至少張煌言就沒有這種本事,他當首輔的時候,隻跟著李梟去過幾次遼東。

 剩下的時候,基本上待在京城裡面不動彈。

 一大清早,順子來報告說是有一群人跪在大帥府門,無論怎麽勸說都不走,而且點名要見大帥。

 如果這是在朱家人當皇帝的時候,基本上可以算是無視。甚至順天府會判他們有罪,皇帝又不是你家村裡的裡長,也是你說見就能見的?

 如果孫承宗在這裡,一定會責怪李梟昨天接見了那些學生。這才讓這些人覺得有了訴苦的地方,今後想過安生日子,做夢去吧!

 既然見了昨天那些人,那今天這些人不見似乎也不好。無奈的李梟只能打起精神,接見外面那些人的代表。

 本以為又是哪裡的貪官汙吏欺負了百姓,又或者是地方上的豪強強取豪奪惹出來的事端。

 卻沒想到,走進李梟辦公室的是兩個骨瘦如柴的孩子,還有一個看著是三十多歲的婦人。

 他們身上很髒,衣服上打著大大小小的補丁。穿著的褲子明顯是大人的褲子改小了,腳上的鞋子居然還是草鞋!

 “你們是哪裡人?”李梟有些詫異的看著這三個……孩子。

 “俺們是易縣牛家莊的。”為首那個婦人陪著小心說道。

 易縣牛家莊……!

 李梟又仔細打量了一下三個人,皮膚裡面沁進去黑黑的泥垢。手指甲裡面也有,手指和手掌上有老繭。

 按理說,這樣厚實的老繭不應該出現了孩子手上。可現在明明就出現了!

 赤著的腳上布滿了一道一道的小口子,小腿上也有不少。這是走山路的特征,沒有褲子和布鞋。

 走了山路上,一不小心就會被什麽東西刮到小腿或者腳上。

 自從李梟主政以來,山東、遼東、河北、京畿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

 易縣距離京師也不過就是一百多公裡的路程,卻沒想到易縣的鄉下居然貧困成了這樣兒……!

 “您是大帥?”為首的那個半大孩子怯生生的看著李梟。

 “對!你有什麽冤情可以跟我說。”

 不用說李梟都能猜得到,這又是地方上的官員侵害百姓的案件。

 放眼整個河北,估計都找不到這樣貧窮的村莊了。如果不是官員們侵吞,絕對不會出現眼前這樣的情況。

 “孩子們想讀書!”婦人鼓足了勇氣,才張嘴對李梟說道。

 李梟的心好像被什麽東西撞了一下,這不是後世的大眼睛女孩兒。而是自己治下,幾乎最為富庶的地區之一。

 這麽多年大力發展教育,在京城裡面適齡的孩子差不多都有學上。

 現在第一批上小學的孩子,好多已經上了初中。甚至已經有好多初中畢業生,上了各種專科學校。

 最早的一批孩子,如今已經畢業進入到各行各業,成為有學識的新鮮血液。

 李梟原以為,差不多整個河北至少已經普及了小學教育。卻沒想到,僅僅距離京城百十公裡的地方,居然還這樣的貧困。

 “你們那裡還是吃不飽飯?”李梟看著那個婦人說道。

 “托大帥的福,這些年吃飽穿暖還是辦得到的。不怕大帥您笑話,以前沒見只有一條褲子。誰出去誰穿,好多人都趁著晚上乾活。

 不是貪圖晚上涼快,而是因為晚上乾活可以光著身子。

 這些年,官府的稅賦少了七成。我們還是能吃飽飯,不過我們依然很窮。

 沒辦法,山裡面的地薄,一年產出的糧食有限。如果不是朝廷減了稅賦,又沒有地主收租子,活不下去哦。”

 “哦,你們那裡的官員有搜刮百姓的事情?”

 “沒有,朝廷輕徭薄賦。對我們這些百姓,已經給了最大的好處。”

 “哦!”聽到不是官員們搜刮百姓,李梟就有些放心了。

 雖然現在城市已經達到了初步富裕,但偏遠地區的人還是很貧困。

 解決貧困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得到的。後世的時候,也是用了足足七十年,才算是解決了全國人的溫飽問題。

 這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國朝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你們那裡也會很快建起學校。孩子們都會有書讀,有學上,將來都會成為對國朝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

 這年月,在山裡面建鄉村小學沒問題。可問題是沒有足夠的老師!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托大帥您的福氣,我們村子裡面已經有了小學校。城裡來了兩個後生,教授孩子們讀書寫字。

 俺說的是,讓女孩子們上學。”

 “女孩子們上學?”這一下,李梟就有些怔住了。

 從朱熹理學開始,女人就被牢牢禁錮在家裡。就算是家裡的買賣幫著忙活,也算是拋頭露面會被人瞧不起。

 從朱熹開始到如今已經好幾百年了,幾百年形成的強大習慣,絕對不是輕易能夠改變得了的。

 所有,李梟都沒敢在京城輕易嘗試讓女孩兒讀書。

 卻沒想到,一百多公裡外的易縣,居然來了個婦人,告訴他想要女孩兒們上學。

 “大帥,俗話說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可大帥您要知道,如今男人都在外面忙活。家裡的事情,全都得由我們婦人來做。

 就好像說教育孩子,我們婦人大字不識一個,怎麽能懂得那麽多道理教育孩子。

 大帥,女娃子能讀書。將來她們也能教會他們的孩子讀書,她們孩子的孩子讀書。。”

 李梟看著這個婦人有些瞠目結舌,他沒想到這樣一個鄉村婦人能夠懂得這麽多道理。

 李梟當然知道一個識文斷字的母親,會對兒女的教育產生多麽大的影響。

 “你識字?”李梟覺得眼前這個婦人應該識字才對,不然絕對說不出這樣有道理的話來。

 “民婦識得幾個字,小時候家父教過私塾。”婦人小聲說道。

 “哦,你家裡教過私塾?”李梟有些奇怪,易縣就夠窮的了,山裡面的一個莊子居然還有私塾。

 飯都吃不飽,還能上私塾?

 “家父是秀才!”

 “哦!不知道老先生如今……!”

 鄉村裡面出個秀才本身就不容易,而且居然還在窮山溝裡面辦私塾,這更加的不容易。

 “家父十幾年前就餓死了!”婦人的語氣裡面帶著悲涼。

 李梟知道,這絕對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這位鄉村教育家,在一個溫飽都難以保證的村子裡面教私塾。

 被餓死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倉頡足而知禮儀!

 古人尚且知道,吃飽飯是第一位的。

 你能指望那些飯都吃不飽的人,滿腦子還想著四書五經的道理?

 他們不知道吃不飽飯的人,對於知識的興趣,遠沒有糧食來得重要。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車馬多簇簇!

 ……!

 這只不過是精神勝利法,他們更多的是需要糧食,布匹,更多的糧食和更多的布匹。

 李梟沒辦法和婦人說這些道理,這些人已經鑽進了牛角尖兒。覺得讀書大過天!

 你能指望一個在窮鄉僻壤辦私塾的落第秀才,能教出一個機智多變的女兒來?

 “你叫什麽?”

 “牛王氏!”

 “牛王氏!教授女孩子讀書,我是同意的。畢竟女孩子也有適合她們的工作,例如學校裡面的老師,醫院裡面的護士,還有棉紡工廠裡面的女工。

 可凡事需要循序漸進,目前我能給你們的,只能是一座鄉村小學。所有大明的孩子,只要願意都能來讀書,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

 當然,這得他們得到她們的父母同意才行。”

 “農人粗鄙,他們的目光短淺,根本不知道讀書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即便是要讀書,也只會送家裡的男孩兒去讀書。

 家裡的女娃子,則被留在家裡乾活兒。婦人得不到教育,會讓愚昧傳給下一代的。”

 “牛王氏,你既然識字,你可願意教書?”李梟忽然間有了個主意。

 “民婦願意!”牛王氏愣了一下,隨即點頭。

 “既然你願意,那麽我給你個機會。你可以現在就去小學讀書,只要你能在三年時間裡面學會小學六年的課程。

 那麽我就會專門安排你去專科學校,你在那裡畢業之後,就能夠成為一名教師。

 專門教授孩子讀書的教師!

 那時候,你願意留在京城教書也可,或者回你易縣老家教書也可。

 這是本帥能夠答應你的極限,畢竟現在城裡還缺少教師,不可能派那麽多教師去窮鄉僻壤。

 再說,現在畢業的那些學子們,都是個地方搶著要的人。他們也不可能願意,在窮鄉僻壤教書。

 我不能總是要求別人無私奉獻吧!”

 “這……!”牛王氏無言以對。

 大帥說的沒錯,現在畢業的那些學子。不管是工廠,又或者是軍隊,還有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是搶著要的人。

 誰願意在窮鄉僻壤的地方,苦苦的熬著教那些小屁孩兒讀書識字。

 “我的話你好好想想,下去吧!”李梟擺擺手。

 這是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超前的理想主義者。

 她說的話很有道理,也很應該施行。

 可現實卻是……,施行不了。

 提高婦女地位,保障婦女權益。

 這種事情李梟當然願意推進,可惜這個社會卻不願意推進。

 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社會。

 即便是李梟,也不願意做這樣的嘗試。

 這還不同於李梟引領起來的留短發風潮!

 在此之前,不管是文人書生,還是普通民眾。信奉的都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當然他們也理發,但那種理發隻配叫做修剪。

 李梟來了之後,乾脆接著盟誓的由頭,直接把頭髮給剃了。

 最先是遼軍當中追隨李梟的人剪短發,後來慢慢朝廷裡面的人,為了表現得效忠李梟,也剪短了頭髮。

 頭髮這東西,一旦剪短之後,誰也不願意再留起來。

 到了夏天,那是真熱啊。

 後脖頸子都是肺子!

 還有人腦袋上被捂得起了一個接著一個的紅疙瘩,看著非常嚇人。

 剪了短發之後,夏天涼快多了。而且洗頭也方便多了,連帶頭髮上的虱子也沒了蹤跡。

 當然,剪了頭髮冬天會有些冷。可人又不是猴子,難道不知道戴頂棉帽子?

 說穿了,剪頭髮可以立刻讓人舒服起來。而讓女孩子讀書,卻不是一下子能夠見到效益的事情。

 這種事情讓百姓們心甘情願的做,那會非常艱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