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朝第一權臣》第12章:王振的奮鬥歷程
  “對了,前兩天曹鼐上了個折子,說是瓦剌部似有異動,建議朕調兵增駐宣府和大同。”朱祁鎮說著,便從旁邊的桌子上翻找起來,“誒,朕明明記得放在這裡……”

  “陛下,曹鼐一個文臣,哪裡懂什麽兵事?”王振冷笑一聲,語氣中也有些不屑之意,因此朱祁鎮乾脆坐正身子不找了。

  原來這個曹鼐乃是當朝內閣首輔,素為楊士奇看重,早在正統五年便進入了內閣,正統十年官至吏部左侍郎,楊士奇等人去世後,內閣事務便交由他處理參劃,也是朝中為數不多能和王振周旋的幾個人之一。

  不過王振本人是很討厭這些閣臣的,因為楊士奇、楊榮等閣臣曾經讓他吃盡了苦頭。

  原來當初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後,閣臣的地位便不斷上升,直到明宣宗時期,內閣大臣甚至隱隱有宰相之勢。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少年繼位,幾位托孤大臣中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閣臣,他們合稱“三楊”,素有賢名,張太皇太后(明仁宗的皇后)也很看重“三楊”,因此把朝中大事都交由他們處理。

  更令王振難受的是,那個張太皇太后很討厭他,不但沒事就愛責罵警告他一番,甚至有一次還想要殺了他。

  如果不是小皇帝朱祁鎮替王振求情,估計王振早就身首異處了,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朱祁鎮都得管張太皇太后叫一聲“皇祖母”……

  這種情況下,作為閣臣的“三楊”的地位自然也跟著逐步提高,因此王振不得不對“三楊”殷勤恭敬,甚至連到內閣送信兒傳達皇上的旨意,都裝成乖孫子站在門口不敢進去。

  後來王振好不容易熬死了張太皇太后,又熬死了“三楊”,這才敢大施淫威,為所欲為,比如他甚至將明太祖朱元璋掛在宮門上那塊“禁止宦官乾政”的鐵牌子給摘了下來。(此處筆者亂入一句,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依著他老人家的脾氣,估計把王振凌遲處死一百次都不夠!)

  當然,王振敢這樣做,自然離不開明英宗朱祁鎮的支持,比如正統六年的時候,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重建竣工,朱祁鎮在宮中大擺宴席慶賀,按照宮中制度,宦官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王振便對朱祁鎮的侍者抱怨道,“周公輔助成王,為什麽唯獨我不可以到宴會上去坐一坐呢?”

  結果朱祁鎮知道後,非但沒有怪罪王振自比周公,反而替他覺得委屈,於是便下令打開東華門大門,讓王振大搖大擺地進來了。

  百官見此情景,自然明白明英宗朱祁鎮的心意,於是紛紛向王振拱手慶賀,這種情況下王振又怎麽可能不囂張?不得勢呢?

  “其實陛下不用聽那些文臣聒噪……”王振一邊說,一邊抱拳向右高舉,“當初先皇在時,未嘗對那些文臣沒有忌憚,否則也不會讓翰林學士在內書堂教像老奴這樣的人讀書了!”

  王振這話說得模糊,可朱祁鎮心中卻聽得明明白白,其實王振所指的,便是宣德元年,明宣宗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宦官們讀書的事兒。

  原來隨著皇帝政務繁多,有越來越多的事兒他們沒有時間去親自處理,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勞模,而且權力欲極重。所以他堅持一個人乾,從不委於他人。

  後來的明成祖朱棣雖然比不上他爹朱元璋,但也還算勤勞,因此隻是設立了一個內閣幫忙,便完美地解決了自己不夠時間處理政務的問題。

  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那裡,

他就更懶一些了,於是他便下令教宦官讀書,然後讓他們幫忙去處理自己的私人文件。  這個做法帶來的弊端其實是非常大的,甚至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明朝宦官亂政的嚴重現象。

  因為朱元璋在位時,負責皇帝文書的司禮監太監一直不準與外廷的官署接觸,就是為了防止宦官參與政事。

  後來這一制度有所松動,但那些宦官也僅限於幫著皇帝收拾收拾文件,或者跑個腿送送信兒什麽的,也造成不了什麽危害,畢竟他們大多連字都不認識。

  可到明宣宗這就不同了,他不僅教宦官讀書識字,還專門設置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讓他們幫忙處理政務。

  這樣一來,那些司禮監的大太監某種程度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加上他們還識過字、讀過書,俗話說的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宣宗皇帝倒還算是個明君,因此在他的掌控下,那些宦官也沒敢鬧出什麽亂子來。

  可是繼位後的明英宗朱祁鎮就不一樣了,他不僅歲數小,而且一點也不英明。加上怠於政務,因此大太監王振便趁機攫取權力,利用職權上下其手,以至於成了今天這副模樣。

  但明宣宗朱瞻基這樣做,真的隻是為了找幾個人幫自己分擔政務壓力嗎?其實不是的,至少朱祁鎮知道並不是這樣,因為在自己小的時候,老爹曾說過這樣一番話:

  “父皇明白,教那些宦官讀書,他們就有可能亂政,但父皇沒有辦法,因為自內閣設立後,文臣的權勢越來越大,整個文官勢力都被聯系在了一起,父皇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所以父皇才想找那些宦官幫忙,讓他們來牽製文官勢力,雖然他們處理政務的能力比不上文官,但他們永遠是你的人,因為他們隻是一個奴才!”

  明宣宗朱瞻基說的沒有錯,那些宦官終究隻是奴才,他們永遠都是皇帝的人,他們的權力再大,永遠也都是皇帝給予的,所以他們會一直幫著皇帝平衡文官集團的勢力!

  明英宗朱祁鎮明白這個道理,更何況他喜歡從小陪著自己玩的王振先生,而不喜歡那些整天只知道挑自己毛病的文官,所以他不由得站起身來,拍了拍王振的肩膀道,“朕理會得,這大明盛世,就由朕和先生共同創建!”

  附注:這章歷史知識點比較多,可能看起來有些枯燥,但考慮到後面的行文,我不得不講清楚,而且我已經盡力寫得很通俗易懂了,你們……應該都明白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