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朝第一權臣》第218章:趁虛而入
一代梟雄也先死後,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陷入了無休無止的相互攻伐之中,而紀凌和郭登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大好機會。

 本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原則,紀凌和郭登一直靜靜觀摩著漠北草原上的混亂戰況,而等到他們都打得差不多的時候,紀凌和郭登便立刻上奏請求出兵漠北,給予那些傷痕累累的蒙古部落致命一擊。

 在紀凌和郭登的聯合打擊下,各個蒙古部落完全失去了抵抗之力,並徹底淪為一盤散沙,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馬上民族終於無法再站起來了。

 在此基礎上,紀凌又奏請皇帝朱祁鈺加強對蒙古草原的控制,而對紀凌頗為信任的朱祁鈺則給予了紀凌一定的便宜行事之權。

 於是紀凌便仿照後世的一些經驗措施,加上朱祁鈺的政策支持,終於讓漠北的這些部落徹底失去了反抗能力,完全成為了大明子民的一部分。

 至此,紀凌的威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他也憑借自己的努力,被朱祁鈺進封忠國公,並加為太子太師,一時間在朝堂武將中風頭無兩。

 一些禦史本想借機彈劾紀凌於軍中擅權,威勢過重,奈何朱祁鈺對其信任有加,而於謙等大臣也對其頗為倚重,甚至就連興安、成敬等內侍與紀凌的私交也不錯,因此還真沒什麽人能夠動得了紀凌。

 不過紀凌倒非張揚跋扈之輩,平日裡也懂得進退,因此還曾向朱祁鈺主動提出將手中的權力交接一部分給其他人,可朱祁鈺的態度倒是挺痛快,“用不著別人,朕就相信你!”

 皇上都這樣說了,別人自然也就無從置喙了,不過紀凌還是會時不時地回到京城,主動向朱祁鈺進行述職報告,從而安定朱祁鈺的心思。

 這大半年來,朱祁鈺的身體也有所好轉,不過他的內心是焦急的:他需要一個親生兒子來繼承自己的皇位。

 因此在汪美麟被打入冷宮、杭氏也再無所出的情況下,朱祁鈺便命人在宮外擇美備選,用以充實后宮。

 紀凌知道朱祁鈺並非急於美色之輩,因此便推測他是想要生兒子想瘋了,但生兒子這件事情……光指望女人多是不成的啊!而且還很容易把自己的身子給搞壞……

 但紀凌沒法將這種話對朱祁鈺明說,也只能在得朱祁鈺召見的時候,眼睜睜地看著他的雙頰逐漸地消瘦下去:由此可見,他新納進宮的那幾個妃子真的很漂亮……

 比如此時正在朱祁鈺跟前伺候的這個唐貴妃,長得那叫一個精致,而且正是十七八歲花兒一樣的年紀,朱祁鈺又怎能忍得住不在她身上辛勤耕耘?

 不過紀凌也明白“非禮勿視”的道理,畢竟是皇上的女人,自己最好不要多看,更何況李憐兒和敏敏可比這個唐貴妃要漂亮。

 “如今北方邊患被徹底解決,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朱祁鈺抬頭看了一眼紀凌,同時衝唐貴妃擺了擺手,示意她先退下去,“所以你不要老覺得自己年輕,就擔不起個國公的爵位,在朕看來,滿朝只有你紀凌有這個資格!”

 “陛下過獎,朕必當鞠躬盡瘁。”

 “對了,你上次提議在遼東設立軍事衛所和驛站的主意,朕仔細考慮過了……嗯……你真覺得有這個必要嗎?蒙古人現在對咱們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

 “陛下,災禍皆隱於無形,臣此舉是想要防患於未然,畢竟那裡的邊民常出亂子,治理起來也是極麻煩的。”

 紀凌沒法對朱祁鈺說二百年之後,明朝就是亡在那幫韃子手裡,但他永遠不會忘記,那裡有一個族群叫女真。

 “好吧,就依你所奏,反正戶部現在倒也不缺銀子。”朱祁鈺點了點頭,似乎毫不懷疑紀凌會有何不軌企圖,“至於你請命到遼東建立邊軍的事兒,朕看還是緩一緩,或者另派個人過去,否則朝堂上也會有諸多議論。”

 “臣明白,臣之所以有此議,不過是遼東多產駿馬,以遼人守遼土,在當地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也許會有奇效。”

 “嗯,朕會重視起來的……對了,吏部的王翱曾在遼東任職,你私下裡可以和他多交流交流。”

 其實不消朱祁鈺提醒,紀凌也會去找王翱詢問意見的,因為這個老頭曾長期經略遼東,對管理當地事務很有一套。

 而且王翱這個人很精明,平日裡總愛裝出一副忠厚長者的模樣,就連朱祁鈺平日裡交代他點雜事兒,他都會掏出一個小本本記下來,還說什麽自己記性差,怕有遺漏之處,跟前任吏部尚書王直完全不同,因此朱祁鈺常常誇獎王翱誠實謹慎。

 但紀凌心裡卻清楚,王翱私底下記性好著呢,而且一雙招子亮得很,仿佛什麽事情都看得透,跟面對朱祁鈺時那副睜不開眼的樣子可大不一樣。

 不過這都是個人的為官之道,比如寧陽候陳懋也是如此,所以紀凌從不點破,反而會多多向人家學習。

 不過就在朱祁鈺和紀凌相談甚歡之際,屋外忽響起一陣明快的笑聲,緊接著紀凌便看見一個身著宮裝的靚麗女子出現在了面前,“臣妾參見陛下, 見過……忠國公。”

 李……李惜兒?

 附注:是的,到這裡許多讀者應該也看出來了,筆者砍掉了不少情節,許多事情都是一帶而過,根本原因很簡單,成績不好,沒什麽人看。

 我覺得這是對讀者的負責吧,因為沒多少人看實在缺乏激情,而太監又不是我風格,所以只能盡力將重要故事脈絡理下來,為大家呈現一個較為完整的情節。

 其實寫這些邊疆事務很容易越界,因為真實歷史並不像書中描繪得那麽美好,想當初清朝為了控制蒙古草原,采取的方式那叫一個陰損:傳播喇嘛教,任其性病泛濫,阻礙其生產力發展,到最後蒙古人就剩了幾十萬,還反個屁啊?可這些不能寫。

 我說這個,不是為了讓你們棄書,而是想請求各位堅持到完本,因為我不會寫多少章了,更重要的是,這個故事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緊湊連貫,很值得一看,結局會很精彩,相信我。

 另,推薦大家看一下我的都市新書《流行天王從異世界開始》,多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