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朝第一權臣》第151章:京城保衛戰(2)
  行至半途的瓦剌騎兵沒想到這些民房中竟然埋伏著那麽多的明軍士兵,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拿著火器!

  雖然瓦剌騎兵的機動力強,但他們沒有辦法迅速衝入民房中用馬刀去殺死這些明軍士兵,更為可恨的是這些人還不斷地變換著位置,唯恐擊打的目標不夠精準。

  因此一片槍聲大作下,無數戰馬因此而受驚,瓦剌騎兵的隊形瞬間潰散,甚至有不少人直接被踩踏致死。

  更為糟糕的是,此時從前後兩個方向又衝出來大量的明軍騎兵,直接把瓦剌大軍的退路給堵死了!

  方才這些瓦剌騎兵在神機營的埋伏下,已經是死傷得七七八八,如今再被大明的騎兵隊伍來上一撥順勢衝殺,他們也只能是一敗塗地。

  於謙此時就靜靜地立於德勝門前,他是一個文官,無法提著馬刀在戰場上衝殺,但他知道,只要自己呆在這裡,那些將士就絕不敢退卻!

  事實證明,這些大明將士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他們徹底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瓦剌攻進京城的意圖再一次被粉碎了!

  此役,瓦剌折損近萬人,只有幾十騎勉強逃回土城,而於謙和朱儀則風風光光地率領著大軍回到了京城內。

  但身處土城大營的也先顯然沒有料到會是這一結局,因此在軍事方面一貫冷靜的他此次徹底失去了理智:他要率領手下所有人馬全體出擊,一齊進攻德勝門、安定門、西直門、東直門四門,總有一個能被攻破!

  不過鑒於大軍之前在西直門和德勝門吃過虧,因此也先這次將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安定門,這裡由右都督石亨駐守。

  由於也先的大軍之前已經經歷過兩場大敗,因此他這次更加小心謹慎,在前往安定門的路上,他一直派哨騎不斷打探著周邊的境況,唯恐在中途遭了埋伏。

  好在情況倒是很順利,這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麽意外,可就在也先的大軍開到安定門前時,才發現那裡已經等待著一支明軍騎兵在躍躍欲試。

  好吧,竟然敢主動挑釁,那這次就讓你們領教一下蒙古騎兵的厲害!也先舉起馬刀,剛要發出衝鋒的命令,結果發現對方為首的一個將領竟然已經揮舞著手中的大斧子朝自己衝了過來。

  這個手持板斧、勇猛衝鋒的將領名叫石彪,乃是右都督石亨的侄子,別看只有二十多歲,卻留著一臉的大絡腮胡子,長相極為凶悍老成,說紀凌是他的侄子估計都有人信。

  石彪的名字、長相,再配上他手中的大板斧,一看就是個不好惹的主兒,而事實卻也如此,因為石彪平日裡就是個見樹都要踢三腳的主兒。

  此時石彪嗷嗷叫著往前衝,他手下的士兵自然也不甘落後,這使得也先的騎兵隊伍不由得為之一震:在土木堡時,明軍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那些瓦剌人不明白,這些明軍士兵現在既是在報仇,又是在保衛家園,他們心中自然有一種必須戰勝的信念!

  尤其是石亨的侄子石彪,揮舞著他手中的巨斧在瓦剌騎兵的戰陣中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境,駭得眾人紛紛打馬逃避。

  這種情況下,也先也阻不住己方頹勢,隻得在石彪大軍的猛烈衝擊下且戰且退,可就在這時,石亨竟然率領著另一支大軍從後麵包抄過來。

  原來這叔侄倆早就商量好了,先由石彪率軍與瓦剌騎兵進行對戰,然後石亨再看準機會殺出來,打他們一個出其不意。

  可令石亨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侄子石彪那麽彪,竟然以一己之力就把也先的大軍給打退了!

  因此石亨哪裡肯放過這個機會?趕緊率軍衝出來一齊對瓦剌騎兵進行追殺,自從陽和口之敗後,自己心中憋悶得太久了!

  這些日子裡,石亨一直在拚命訓練著他手下的這支大軍,他要復仇,要一雪前恥!現在終於讓自己等到了機會!

  我不能辜負於尚書等人的信任!我一定要證明自己,我要用瓦剌人的鮮血為自己書寫榮光!

  在石亨等人這種強烈的復仇欲望下,也先再也頂不住了,他直接率領大軍狼狽逃去。

  與此同時,瓦剌其他的進攻隊伍在德勝門、西直門、東直門都沒有討到便宜,因為於謙、紀凌、陳懋等人都不是吃素的。

  結果率軍攻打西直門的伯顏帖木兒見勢不妙,便轉而攻打起了西直門旁邊的阜成門,這樣一來可苦了守在那裡的董興:自己本來挺輕松的,根本就沒有什麽戰事,這可倒好,柿子挑軟的捏,竟然跑到阜成門來了!

  要說董興也不是個孬種, 因為他是從一個小兵靠戰功逐步升到了現在參將的位置上,今年已經四十歲了,身上的傷疤簡直不計其數。

  不過奈何於謙分配給阜成門的兵力比較少,因此董興這場仗打得著實艱難,而其他地方的瓦剌騎兵見狀,也都往阜成門這邊湊:阜成門比較容易打,從這裡攻進京城!

  董興簡直是欲哭無淚:自己手底下就只有不到一萬人,怎麽可能抵擋得住那麽多瓦剌騎兵的進攻啊!

  好不容易從一個大頭兵升到現在這樣的位置,自己可不想死啊!於是董興很自然地生出了退卻之心。

  只見他率領著手下的人馬且戰且退,最後來到阜成門前,大叫著讓城內守軍為自己開門。

  此時守衛在阜成門內的乃是都察院的一個七品小官,名叫程林,現任都察院都事,今年三十多歲,是剛從地方升遷上來的。

  本來他也沒有想到瓦剌人會都湧到阜成門來,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寄希望於城外的董興能夠英勇抵抗了。

  可沒想到董興卻因難以支撐而請求入城躲避,難道你忘了於尚書的軍令了嗎?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我要是把你放進來,我也得死!

  附注:董興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無甚記載,至於程林(並非程信)……是筆者完全虛構的一個人物,後面會有很多戲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