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第一權臣》第158章:東南民亂
  其實自正統年間始,大明朝內部就不是很太平,其集中表現便是正統九年爆發的葉宗留之亂、正統十三年爆發的鄧茂七之亂和正統十四年爆發的黃蕭養之亂。

  葉宗留之亂,乃是在正統九年由礦工組織、農民共同參與的一次起義,禍及閩、浙、贛三省,聲勢頗壯。

  但在正統十三年時,義軍首領葉宗留便戰死了,整個起義也被壓製了下來,不過正統十四年下半年這場舉國動亂,倒是給了這些殘余的義軍機會,於是葉宗留曾經的戰友、屬下陶得二、葉希八再次率領著余部在閩、浙等地折騰起來。

  鄧茂七之亂,乃是在正統十三年由十數萬佃農、流民掀起的一場起義,控制八閩、三省震動,也是明朝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不過不久前已經被寧陽候陳懋率軍鎮壓,鄧茂七本人也兵敗身死。但此時鄧茂七之侄鄧伯孫又再次於閩地活躍起來,並與陶得二、葉希八等人相互呼應,一時間也令明廷頗為頭疼。

  黃蕭養之亂,乃是在正統十四年由囚徒越獄組織、農民共同參與的一場起義,雖然范圍隻限於嶺南地區,但動靜卻不小。

  這場動亂本自正統十四年七月便已開始,九月才報到京城,只不過當時明廷正忙於對付瓦剌,自然沒功夫搭理這種事情,此時騰出了手來,自然也不會放過他們。

  所以剛剛對付完瓦剌的明廷,馬上又要解決在南方的這三場動亂:閩浙兩地的陶得二、葉希八之亂、鄧伯孫之亂和嶺南地區的黃蕭養之亂。

  要放在之前,這種事情自然由皇帝在都督府選人,然後由都督府的將領進行戰事謀劃等等事宜,兵部只需依照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配合行動罷了。

  可現在皇帝朱祁鈺看重兵部尚書於謙,同時授予了他極大的權柄,所以由他主事的兵部自然跟著水漲船高,即使是在這種事情上,也有著很大的話語權。

  老人精陳懋雖然身掌都督府,但他絕不會以祖製為由去得罪於謙,因此對於於謙的一些越權行為,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更何況皇帝朱祁鈺本就授予了於謙“總督軍務”的職權,但對其界限,卻並沒有進行明確劃分,這到底是有意還是疏忽?陳懋心中自有其判斷。

  好在於謙並非擅權之人,對於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他也不會胡亂去做,因此為了解決南方的這幾場民變,於謙專門將陳懋請到宮裡來,向他詢問鄧茂七作亂之事。

  盡管於謙比陳懋要小上將近二十歲,但陳懋在於謙面前也不托大,態度一直都客客氣氣的,“於尚書這段日子費心了,不過南方那幫亂民折騰不出什麽浪花來,別看動靜挺足,但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

  “寧陽候智謀非凡,對付那些亂民自然是不在話下……”於謙雖然終日都是一副肅穆模樣,但與陳懋這樣能力出眾的朝廷忠臣說話,他臉上還是一直都帶著笑的,“不過據地方報,陶得二他們可把遂昌給打下來了,當地的縣丞、指揮也都被他們給殺了。”

  “我猜也是陶得二、葉希八他們鬧得最歡騰……”陳懋眼睛微閉,連說話也顯得慢吞吞的,“其實在我看來,目前最讓人憂慮的,就是浙、閩兩地的陶得二、葉希八這支勢力,因為他們的殘部還有不少人。”

  “至於那個閩地的鄧伯孫,於尚書就不用過於擔心了,因為我看奏報說,他一直率部在沙縣的山村附近活動,由此可見,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畢竟鄧茂七部當初已經被我給率軍打殘了。”

  “況且那個鄧伯孫現在不過是靠著和陶得二、葉希八等人相互呼應,如果沒有他們的名聲撐著,誰願意跟他在山溝子裡亂轉?”

  陳懋這麽一分析,於謙倒是心下稍安:本來覺得挺雜亂的問題,霎時間似乎就有了頭緒,這個老頭果然是個有本事的!

  因此於謙一邊點頭讚許,一邊繼續追問道,“那嶺南的黃蕭養呢?他目前和陶得二等人可沒有聯系……”

  “黃蕭養嘛……幾個暴徒,加上一堆生活沒著落的流民……”陳懋將手指點在桌子上,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麽,“聽說他們圍了廣州城好幾個月,結果也沒有打下來,由此可見其戰力……”

  “嗯,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於謙眉頭緊皺,腦子裡也跟著思索起了對策,“既然跟著黃蕭養造反的都是生活沒著落的流民,那他們的戰意肯定是不強的……”

  “更何況嶺南地區山高水險,不宜用兵……我意,不如派個得力的官員過去招撫,若給那些亂民一條出路,想必他們也不願乾這樁玩命的事兒。”

  陳懋聽於謙這樣說, 倒也沒有加以反對,只是接口補充道,“只派官員招撫是不成的,無論如何也得有兵鎮著。”

  “這我明白。”於謙點了點頭,爾後繼續問道,“那閩、浙之地的事兒,寧陽候的意思是先解決掉陶得二、葉希八所部?”

  “對,只要解決了陶得二和葉希八等人,鄧伯孫必然不戰自潰!”陳懋說到這裡,眼中不由得精光一現,“不過具體人選……還需於尚書好好斟酌,老夫最近身體不適,無法為國效力了。”

  於謙知道陳懋這是想安度晚年、圖個清靜,便也不好勉強,於是便點點頭道,“寧陽候,您看……那個紀凌如何?”

  附注:其實在此期間,鬧得最厲害的是兩廣地區由侯大狗、藍受貳領導的瑤、壯少數民族起義,持續了十多年,規模特別大,一直到成化年間才徹底平定。

  但本書不會涉及這部分內容,因為依著我的脾氣,如果寫的話,肯定是照著真實詳細的方面寫,然後……這本書就會被封掉……

  嗯,我很慫,所以統一說明一下,在本書中,正統、景泰年間,各民族的相處是很融洽的,兩廣地區也是很和平的。

  然後劇透一下,主角後期可能會去招“土狼兵”發展自己的勢力,當然也可能不招土狼兵,因為總是會涉及少數民族、土司制度什麽的,看情況啦,總之希望大家不要再提什麽“瑤、壯少數民族起義”的事兒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