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隋唐大財閥》第七章 市集
  馬車很快就在東苑樓下等著了。

  駕車的人叫老五叔,扛錢的護院叫靳六子,是老五叔的兒子。

  老五叔一家人都是關家的部曲。

  部曲,又稱客。

  在魏晉南北朝時,部曲主要指家兵、私兵。隋唐時期是指介於奴婢與良人之間屬於賤口的社會階層。

  部曲有自己的私財,但無獨立戶籍。若傷害主人,將罪加一等,即使經過赦免,對舊主人仍有主從名分。

  部曲的婚姻需主人同意,但可自收聘金。

  最重要的,在經濟勞作上,部曲約投入2/3的時間為主人耕作土地即可,其余精力則可努力於主人分配給自己的一塊自用地上,但除了耕作之外,部曲尚有為主人服勞役的義務。

  簡而言之,部曲雖然依附於家主,但可蓄私財,人生更自由,是比奴婢更高一級的存在。

  關家對待部曲奴婢一向很有人情味,除了生活條件優厚之外,也不會用嚴酷家規來約束,所以總體上來說,絕大部分部曲與奴仆都是真心感念關家恩德的。

  老五叔一隻眼有白翳,相當於失明,另一隻眼看上去也是老眼昏花,但不知為何,他卻是關家最好的車夫。

  老五叔駕車真是快得一P!

  在如此嚴寒的天氣下,道路情況如此惡劣,他居然玩起了“漂移”!

  ――馬車的“漂移”哦!

  車廂內,身高體壯的靳六子象一尊佛似的坐在靠近駕車處的廂板上,懷抱著那包銅錢,仿佛在守著他自己的命似的,因為關寧在出門前告訴過他:“把錢看好咯!”,所以他在很用心地守著這包錢。

  車廂的最裡側,關寧高坐上首,小舞則在側旁的小坐墩上坐著。

  關寧表面恬淡如詩,心裡則是MMP!

  “你妹的,拐彎的地方都這麽快,你以為自己是秋名山車神啊?!”

  小舞顯然早就習慣老五叔這種駕車方式了,一點也不害怕,而且因為大雪天氣,已經好久沒去過城裡了,她也顯得有些興奮,一路上不停地跟關寧說著一些有的沒的……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麽話的話。

  小舞的聲音很好聽,軟糯、嬌柔而又青春洋溢。

  關寧聽了也不搭話,隻是微微笑著,微閉著眼,如同聽著交響樂似地斜倚在車廂側板上假寐。

  揚州城在隋朝期間,主要架構是建於蜀崗之上的江都城,那裡是官府衙門機構所在地,而在蜀崗之下長江航道南移之後的衝刷平原上,則是商業區與居民區所在的聚集地。

  此時的江南運河水系早已存在,這個廣布江浙淮三地的水域網,歷經數十朝君主廣費民力開鑿,在軍事與民生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隨著年代的遷移,地質的變化,多處河道壅塞,無法行船,唯有近十幾年來,楊堅為伐陳而疏通的邗溝水系,還堪大用,所以,穿行於揚州城區內直通長江的運河渠道,大都暢通無阻。

  一時間千帆萬楫,商賈雲集,蔚為盛景,水陸並運的大環境,造就了揚州城商業大興的氣象。

  隋代的城市管理實行坊市製,坊是居民區,市是商業交易場所,坊市都有封閉的坦牆圍合,有專人負責坊門與市門管理。

  坊內不允許開設商鋪進行買賣,市內也不允許列肆販賣的商人留宿。坊市的功能單一,為的是集中管理的方便。

  市的開閉時間是有規定的:“午時擊鼓二百下,而眾大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下,

散。”意思就是說大約中午時分開市,黃昏之前閉市。  交易時間很短(比現在的股市還短),要買賣的人,各自珍惜吧!

  而一些“娛樂場所”的夜場為避免犯禁,大多都會遠離坊市,來到城郊發展,而且有一些級別比較高的“娛樂中心”還會設置分會場――河上畫舫,導致關寧落水的那艘“煙雨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到了揚州城城外,此時離開市還有一段時間,主仆四人倒也不急著進城,便在城郊外的一處集市停了下來。

  這種集市就相當於現在在鄉下的田地阡陌間自發形成的小型墟市一樣,農民們通過出售農產品,換一些錢,然後再買一些日用品什麽的回去,政府不收稅(主要是收不到),也沒有專人管理。(實行自我管理,主要通過口角和打架來實現……)

  天氣稍稍轉暖,這個位於運河旁的市集聚集了不少小販,有賣簸箕笊籬的,有賣冰釣得來的鮮魚的,有賣家中剩余糧食的,也有賣陶土製品的,但更多的是賣小吃的,而小吃中又以炭火燒烤的豬羊肉為最多。

  中國古代絕大部分王朝,吃牛是犯法的,所以,豬羊肉是主要的肉食。

  自先秦起,燒烤食物一直是廣大人民烹飪的主要方式,尤其在炒菜還不流行的時代,燒烤更是烹飪方式的流量明星,無論好不好吃,反正有人吃。

  關寧在燒烤攤上轉了一圈,見大多數攤主用的都是竹炭或木炭,熟悉的炭烤味混上肉香,令關寧回想起以前蹲在街邊擼串的崢嶸歲月。

  “隻不過……好象還缺了點什麽味道?”

  看著攤主熟練地往竹串和樹枝上的肉撒鹽的時候,關寧突然醒悟過來。

  “啊,是孜然!”

  一串沒放孜然的烤肉是沒有靈魂的!

  人所共知,孜然是烤肉界千秋萬代、一統江湖、永垂不朽、名爍千古、繼往開來、空前絕後……的王者!

  曾經有一位烤肉界的“智者”說過這樣一句話:孜然,是世間唯一可以讓豬肉變成牛肉的天使!

  這位智者……便是一位“黑心的”燒烤攤老板,專門用各種增味劑以及孜然來為“特製牛肉”增香。

  孜然之香在現代社會代表著燒烤之香, 但在隋代,這種香料彌足珍貴,不是區區爾等經營燒烤攤的屁民能吃得上的。

  “安息茴香”是中國人對孜然的一個古稱。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初,漢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至王都數千裡。”“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安息帝國是東漢人對古波斯帝國的一個稱呼。

  孜然便是原產於古波斯以及北非的一種香料,埃及人曾經用它們來製做木乃伊!

  關家廚房中也有孜然,不過平時很少用來做菜。

  沒有孜然,也沒有辣椒粉,這時候烤肉所用的調料主要有鹽、薑、胡椒、胡芹、豉汁等,但這已經是很考究的做法了,在這個集市的烤肉攤上顯然找不到。

  有鹽和薑就不錯了,至於燒烤油,蜂蜜什麽的,不存在的。肉烤熟之後,如果裡面能滲出些油汁,已算是福利了。

  這種烤肉,一串要一枚銅錢,肉的分量不多,味道更不敢恭維!

  但小舞三人的想法跟關寧顯然不同,他們看著炭火上的肉串,都顯露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樣子,隻不過見關寧好象興趣缺缺似的,也不好意思開口要吃的,畢竟關寧是主人,他們是奴仆,錢都是關寧的,他不想買,誰也沒辦法,三人隻得空咽口水。

  雖然“窮”,但關寧花錢還是很豪爽的,見眾人一副饞樣,他便花了八十文錢,買了八十串烤肉、烤肝和烤羊雜,分給小舞、老五叔和靳六子他們吃。

  他自己……隻聞了聞味道,便搖著頭走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