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霸主劉琦》第684章 成都情況
並不知道眾人在禦房中到底商議了什麽的事情。

 只是。

 在李儒、郭嘉等人離開禦房,走出皇宮之後,城中的情況,也因為著他們的安排,有了一些的變化。

 原本因為時間到,關閉起來的城門。

 卻又重新打開,一輛輛裝載滿東西的馬車,從城門而出,向著駐扎在城外的大營而去。

 而城外的大營,也正是大軍所駐扎的地方,離成都也不遠,就只有著三裡路而已。

 算是護衛帝都的大軍。

 只不過,這些大軍,都是經過之前的大戰,從各處調集回來的。

 說是百戰之師也不為過。

 而且在這支大營不遠處的一裡地的山谷之中,同樣還有著一個大營,那裡卻是用來訓練新兵的。

 如今的漢國,可以說是錢糧廣盛,但有著錢糧,手中無兵,卻也不行。

 經過著各種的戰鬥,還是需要著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如此才能繼續強大下去,繼續在這條未走完的道路上走下去。

 如若沒有強大的軍權。

 在這亂世之中,可能如今就沒有著漢國的存在了。

 當然。

 新兵,跟已經經歷過血戰存活下來的老兵相比,還是有著很多的不足的,所以也就是預備軍而已。

 劉琦此次的計劃,根本就沒有打算用著新兵,。

 畢竟要攻伐著吳國之地,還想要快速結束著戰鬥,那麽百戰之師,那才是最強的戰力,才能夠完成著目的。

 不單單是一輛輛滿載的馬車,從城中而出。

 還有著其余的事情。

 一系列的動作,讓城中的氣氛都有著一些的改變。

 這樣的動作。

 也讓城中的百姓有所猜測的,如此事情,也證明著他們的統治者劉琦,可能又有了什麽的動作。

 不然,城中的情況也不會如此。

 而且,在城中的敵方探報,同樣覺得漢軍的作為,肯定是有著什麽的打算,只是一時間難以打探出來。

 更何況。

 就算現在打探出來,都不能在第一時間傳報出去。

 要知道,城門打開,那可是讓那一輛輛滿載的馬車出城而已,要是他們敢去衝擊著城門之地,就是十死無生而已,這裡可是漢國的帝都,並不是一般的城池。

 就算明知道漢軍會有著什麽的異動,他們都不敢有所妄動。

 只是憑借著各種的關系,去打探著消息而已。、

 再等到明日城門打開,讓百姓進出城池的時候,便將消息傳報出去,至於會不會有著什麽的影響,就不是他們所能夠左右的。

 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打探著消息。

 不管城中的百姓如何。

 漢軍的動作並沒有停下,一直到了夜幕降臨,才停了下來,城中又恢復了往日的景象,好像之前漢軍的動作,並沒有發生過一般。

 ......

 次日一早。

 從皇宮之中發出了一份征討誥文。

 也正是由劉琦親自寫下來的,頒布到各州郡。

 誥文一出。、

 成都之中的百姓,也就清楚著昨天傍晚時分,漢軍的動作到底是為何,還有那一輛輛滿載的馬車,所裝載的,也肯定是糧草等物資。

 畢竟誥文之中,明擺著就是申明對吳國發起了攻伐。

 在誥文出來後。

 身穿著盔甲的劉琦,漢國的一國之君,率領著一眾文武官員,還有著一萬將士,從城中離開,向著城外的大營而去。

 這一次。

 劉琦也準備著親自率領著這一路大軍,從江夏而出,攻伐著吳國之地。

 而有著準備。

 在劉琦率人到達之前。,

 城外百戰之師的大營中的十余萬將士,早就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整裝待發的,畢竟他們早就知道要征伐吳國的事情。

 更何況,昨夜還讓糧草物資部隊先行前來。

 他們就知道,已經到了出征的時候,一大早的,就已經整理好,等待著劉琦等人的到來。

 劉琦率人來到大營,與大軍匯合之後。

 並沒有多言著什麽的話語,更沒有高談闊論的,便直接率領著大軍離開,向著荊州之地而去,準備從江夏之地而出,攻取著吳國之地。

 昨日。

 劉琦將眾人傳召到禦房,也正是商議著出兵的事宜,還有著留守人員的選擇而已。

 至於安排,並沒有著什麽的變化。

 而且,也不需要有著什麽的變化,就按照之前的謀劃,三路大軍齊行,直取吳國便好。

 其余的細節之處,便看待吳國的情況,再做出相應的改變。

 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便從成都之地離開,逐漸的遠離著成都之地,向著遠方而去。

 留守在成都之地的。

 也正是李儒,畢竟一直都是由李儒留守,如今並沒有著任何的變化,更何況,李儒並不太喜歡征戰,相比起來,還是喜歡治理。

 卻沒有留下任何的大將。

 此次,劉琦可是準備全力攻打著吳國之地,就不會打算在讓大將留守,而且漢國如今沒有著隱患。

 更何況。

 讓劉琦有所顧忌的魏國,如今都自顧不暇的,也就無力對他漢國之地有著什麽想法的。

 就因為如此、。

 劉琦才敢全力攻打著吳國。

 不然。

 劉琦就算再怎麽想要奪取著吳國,讓吳國退出中原的舞台,都不可能留下著一個空虛的後方,讓別人有著可乘之機。

 但,天意如此。

 為了不浪費這大好機會,全力攻打著吳國,盡快奪下吳國,這才是他所需要考慮的事情,至於其他的,並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在謀劃之時。、

 劉琦並沒有打算要暗中行動,十余萬的大軍行動,也難以隱藏著蹤跡。

 所以,便大大方方的,光明正大的向著江夏之地行軍。

 不管如何。

 謀劃吳國,這是不容改變的事情。

 同時。

 在劉琦親率大軍從成都之地, 向著江夏而去。、

 南蠻之地中。

 蠻王孟獲,同樣召集了八萬精銳蠻兵,直接從南蠻開拔,借道交州之地,向著吳國而去。

 經過這麽多年。

 他早就沒有了反意,接受了漢國的統治,成為了劉琦的臣子。

 再接受到劉琦的調令,他便已經做出了安排,在知道壽春的事情後,也是直接率領著大軍,從南蠻之地出發。

 而豫州之地。

 陳到等五人,也是率領著大軍調頭,向著壽春而去。

 三路大軍,氣勢如虹的向著吳國而去。

 (本章完)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