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二十章 蕭嚴來使
昨夜留宿未成,被種照容推了出來。第二日一早,王葉又興衝衝的往種照容小院而來。

二人又是一番廝混,到得午時,便有童貫親衛前來稟報,遼人使者已到,請王大人同去接見。

正事要緊,王葉便辭得種照容出來。好在兩處相隔不遠,也就幾十丈的距離。

到得知州衙門,便有童貫親衛將王葉領入大廳。

稍後,自有府內丫鬟端上茶來。

又過得半晌,這才見童貫施施然的走了出來。

王葉趕緊上前見禮,童貫略一點頭便當做回禮。便自顧自的於主位坐下,複回頭招呼王葉落座。

二人重新落座已畢,童貫便吩咐親衛召入遼人信使。

須臾之後,一位五大三粗的軍中壯漢走了進來,也不行禮,直到來到童貫跟前,這才嬉皮笑臉的行禮道:“小人乃蕭嚴將軍麾下,奉命前來求見宣帥。”

童貫見得對方不肯下跪,心中已自有三分不喜,當下便冷冷的開口道:“蕭嚴使爾前來,所為何事?莫非使爾前來投誠乎?”

遼人使者聽得此話,也不以害怕,抬頭開口道:“宣帥說笑了!且不說四軍大王麾下何止百萬,即便我家將軍此次領得南下之萬人,亦皆為以一當十之軍中猛士。”

說完此話,遼人使者又放肆的環顧了四周一遍,狂笑著開口道:“聽聞得宣帥此次於白溝河旁折戟,折算得五萬余精銳。哈哈哈哈,所謂十萬西軍精銳,竟然敗於耶律大石二千殘卒之手。又豈敢出言令我軍投誠?”

王葉聽得此話,倒是遲疑了一下。按理說來,蕭嚴遣使前來求得宋人聯手,應當低聲下氣才對,何以此人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見得事情有異,王葉便不肯出聲,但旁觀而已。

童貫聽得遼人使者此語,頓時勃然大怒,開口喝道:“大膽!竟敢口出狂言,莫非欺本官刀斧不利乎?”

便欲喝令親衛前來,將此人推出斬之。

王葉見得遼人使者行事反常,正要留著一探究竟,便準備出言阻止。

誰料得遼人使者聽得此話,立馬便軟了下來,噗通一聲拜服於地,磕頭請罪道:“大人恕罪,小人乃軍中粗漢,不知禮儀。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大人看在小人身為使者的份上,饒恕則個!”

王葉見得此狀,頓時目瞪口呆,方才還以為此人是個傻大膽,誰料得實為滾刀肉。

童貫雖猶自憤怒不已,卻又想起耶律大石欲要聯手自己以破蕭嚴之事。為了複燕之功,封王之志,童貫也不得不強自忍住怒火,開口道:“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遼人使者磕頭謝恩,複又站了起來,這回態度倒是收斂了一些,繼續開口道:“大人既為耶律大石俘虜得如許人馬,又當如何同宋國朝廷交代?”

童貫便開口道:“此乃本官之事,又於爾等何乾?”

遼人使者便開口道:“我家將軍欽佩大人為人,正要為大人解此困局,隻不知大人是否有意?”

聽得此話,童貫心下大喜,果然是這事來了。於是便強捺住心中的喜悅,冷冷得開口道:“你且說來聽聽!”

遼人使者也不待童貫招呼,便自顧自的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嬉皮笑臉的開口道:“實不瞞大人,我家將軍同耶律大石有隙,早有誅殺此賊之意。前次命此賊領二千殘卒南下,便是欲要借大人之手除之。誰料得此賊命大,事情到了今日地步?故我家將軍不得不親自領軍南下,以收拾殘局。

唯有耶律大石逃至白溝河以南。有白溝河為屏障,我軍倉促之間也難以過河。若是大人有意,

可出動大軍前去挑戰,誘得耶律大石引兵出戰。待到彼營中空虛之時,我軍自可乘機渡河。只要我軍能得平安渡河,則耶律大石必死無疑。事後我軍也只要耶律大石首級便可,宋人俘虜以及耶律大石軍中輜重,任憑大人取之。此事成與不成,便在大人一念之間。”王葉見得遼人使者如此桀驁之態,又聽得其如此無禮之語,心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對方果然奸詐,自己一番布置下來,裝作耶律大石與童貫相爭之勢,對方猶自未肯盡信。今日遼人使者前來,故意如此者,便是要試探宋人同耶律大石是否果真相爭。

童貫聽得此語,心下大喜。這李睿德果然是無雙國士,竟然早早料到蕭嚴必然派人前來聯手。這蕭嚴實在是自己找死!童貫便欲要開口答應下來。

王葉於一旁見得童貫此狀,趕緊插嘴,朝著遼人使者喝道:“大膽狂徒,竟敢有辱宣帥。我家大人奉聖命討賊,又豈肯與賊子聯手?此事休要再提。”

這回輪到童貫目瞪口呆了。你可是耶律大石派來協助本官行事的,李睿德已經定下計策,眼見著蕭嚴就要中計,你來瞎攪合什麽?即便你忠心大宋,剿殺蕭嚴之事於大宋也有利,你來攪合什麽?

遼人使者見得王葉開口道,便轉過頭來,朝著王葉開口道:“敢問大人如何稱呼?”

王葉也不回答,繼續裝作義憤填膺的樣子,反問道:“你家蕭將軍此次南下,誰為副手?”

這話臨行之時郭藥師可沒教過,遼人使者遲疑了一下,還是照實答應道:“此次領兵南下,除我家將軍外,尚有郭藥師為輔佐。”

聽得郭藥師之名,王葉恍然大悟,也唯有此人了!

後世歷史上,這郭藥師可是有名的人物,除了生性反覆無常外,治軍大帳以及用謀都有一手。

此人當初同董小醜等六人共領怨軍,便挑撥得董小醜造反,待到遼人大軍前來清剿之時,又親手殺了董小醜,投降了遼軍。自此怨軍被改為常勝軍,落入了郭藥師一人之手。接下來此人背叛耶律大石投了蕭乾,又背叛蕭乾投了宋人。待到金人南下,這貨又轉頭投了金人。

投了金人就投了金人吧,此人又助紂為虐。史書上有一句話,叫做“金人賴郭藥師之力,終得破汴梁。”

當初金人第一次攻打汴梁,宋人倒是守住了,且四方義軍紛紛前來勤王。

郭藥師便獻了一招“回馬槍”之計,先讓金人大軍撤回,勤王義軍們見得金人已退,過得些許時日後,便紛紛返回家鄉。誰料得此時金人又再度領兵南下,殺了一個回馬槍。

金人全是騎兵,來去如風。宋人勤王之師多為步卒,長途跋涉回到家鄉,已是疲憊不堪,又加上糧草已經用盡,倉促間又如何籌措得齊?便只能眼睜睜看著金人攻打汴梁,眼睜睜看著汴梁陷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