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八十九章 宋使上門
  三人商談已畢,門外便有親衛來報。宋人已派出使者前來求見,眼下正在白溝河南岸軍營等候。遼軍將領不敢擅專,特命親衛前來請示,是否需將宋人使者送來新城。

  耶律大石同王葉互看了一眼,心中俱是大喜,果然宋人還沒放棄招降自己的打算。

  當乘此機會招攬得楊可世。

  當下耶律大石便命李睿德留守新城,清點糧草、器械等物資。這些物資自然不可能留在新城資助蕭乾,待到李睿德清點完畢,第二日自有遼軍押著宋人俘虜前來搬運。

  王葉也將種照容數人托付與李睿德,待到明日托其帶彼等一同過河。

  交代完此事,耶律大石便同王葉二人火速往大營趕來。半個時辰之後,二人便到得大營。

  王葉在親衛的衛護下前往楊可世營帳而來,當事先用言語挑動之。

  當初魔理沙下手太狠,如今楊可世雖已蘇醒,猶自臥床不起。

  王葉進得營帳,便坐於楊可世病榻前,拉著楊可世的手,親切的慰問道:“在下王葉,見過楊將軍。未知楊將軍身子可曾好些?”

  閉目假寐的楊可世聽得此語似乎耳熟,猛然睜開眼睛,見得對面正是當日誘自己上當的少年,頓時勃然大怒,欲要起身相博。

  徒勞得二三次,終又氣喘籲籲的躺了下去,口中猶自喝罵不已:“無恥小賊!竟敢算計某家!害得某家誤了宣帥大事!”

  王葉也不在意,笑著開口道:“楊將軍既知自己犯下大錯,想來回到宋國也是死路一條,如此,到不如留在遼國。未知楊將軍可肯降我?”

  楊可世聞言更是大怒,當初自己雖然受傷被擒,卻也清醒的很,對身邊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

  眼前這賊子設下陷阱擒拿得自己,複以自己為餌引誘得白羊關守軍追殺,再以此為借口,遼軍投誠之時便驟起發難,偷襲宋軍。

  隻可憐那十萬宋軍,因自己一人之過,即便被遼軍攻擊也不敢還手,隻得一個個鼠竄狼奔。

  見得王葉又在假惺惺的招降自己,楊可世憤怒異常,動彈不得之下,便唯有咬破自己舌尖,一口血便噴了過來,含糊不清的喝罵道:“滾!無恥小賊!某家堂堂宋人,豈有降於遼狗之理?”

  被噴了一個口血淋頭,王葉也不以為意,從楊可世床上扯過被單,細細的抹了乾淨,然後又盯著楊可世笑道:“楊將軍誤會了,在下乃宋人,並非遼人。”

  楊可世更是大怒,開口喝罵道:“某家連遼狗都不肯降,遑論遼狗養的狗?休得多言,但求速死而已!”

  王葉哈哈大笑,開口道:“罵的好!”心裡卻說道:“老子和遼人相互利用,誰是誰的狗尚且未定,得看誰笑到最後。”

  停了一停,王葉繼續開口道:“楊將軍忠心宋國,一意求死,在下倒是欽佩的很。隻不知楊將軍去後,父母妻兒又當如何?”

  楊可世輕蔑的一笑,開口道:“宣帥待某恩重如山,若得某死訊,必有恩賞於某家人,不令其有饑寒之慮。如此,某複何憂?”

  王葉聞言哈哈大笑,長身而起,開口道:“即是如此,正好宣帥遣得使者前來,便請楊將軍親耳一聽,宣帥又將於楊將軍家人何等恩賞!”

  說完此話,王葉又朝房外的遼軍開口道:“速將楊將軍抬入中軍大帳。”複轉頭對著楊可世開口道:“唯恐楊將軍吵鬧,誤了我等清談,不得不先委屈將軍一番。”

  門外遼軍聽得此令,

便拎著麻繩,扛著擔架走了進來,欲要將楊可世綁於擔架之上。  前次為王葉所算計,楊可世已對其懼怕不已。

  眼見著這惡魔又要耍什麽花招,楊可世心中更是大懼,掙扎著不肯配合。

  遼軍們哪管這些,三四個人一起動手,壓住楊可世的四肢,便將其捆於擔架之上。

  複用麻球塞了楊可世的嘴,抬著便往大帳而來。一路上楊可世猶自嗚嗚不已,眾人隻當未曾聽見。

  見得王葉自信滿滿地前來,耶律大石便投來詢問的眼神,王葉自是表示萬事俱備。

  當下便仿照當初種照容所為,在帳內設立一扇屏風,又將楊可世置於屏風之後。

  待到準備妥當,耶律大石便命親衛請入宋人使者。

  宋人使者入得大帳,抬頭便見著耶律大石鐵青著臉色坐於帥位之上,旁邊稍微靠下的位子上,一位清秀的少年端坐於此。

  見得耶律大石臉色不善,宋人使者自有幾分慌張,趕緊跪下磕頭行禮道:“宋人使者*見過大石林牙。”

  屏風後的楊可世聽聞得宋人使者已至,趕緊又是一陣嗚嗚嗚嗚,欲要喚起宋人使者主意,前來查看。

  此時宋人使者正膽戰心驚,誰又能注意到此聲音?即便注意到此聲音,未得遼人許可,誰又敢上前來查看?

  耶律大石隻當做對嗚嗚聲充耳未聞,猛得一拍帥案,佯怒道:“宋人無恥!本官誠意相投,爾等竟然設下陷阱,欲要殺降。事已至此,複有何面目遣使者前來?”

  宋人使者趕緊開口道:“回林牙,此乃誤會,皆因楊可世這廝未得軍令便自作主張,偷襲貴軍,此事蔡相公、童宣帥絕不知情。二位大人敢指天立誓,絕無加害林牙之意。”

  屏風後的楊可世聽得此語,心裡已經涼了一截。

  宣帥親口頒布了自己的罪名,自己即便回去也必定難逃一死。

  且不說自己於宣帥有救命之恩,即便沒有此事,自己同宣帥也相隨十又余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且自己又幾曾犯過軍令?自己明明為遼人所算計,何以宣帥竟然不加詳查,便如此魯莽地給自己定下了罪名?

  耶律大石聽得宋人使者此語,心下大喜,趕緊冷笑著開口道:“未得軍令?自作主張?誰人不知楊可世乃宣帥心腹,又豈敢自作主張?”

  王八蛋才肯自作主張,老子明明是被你們算計的!

  楊可世聽得堂前耶律大石顛倒黑白,心中大怒,便欲要出聲辯解,奈何口中被塞有麻球,說不出聲來,又是一陣嗚嗚嗚嗚。

  宋人使者聽得此異聲,也不敢開口詢問,良久之後,這才壯著膽子開口道:“敢問林牙,未知楊可世這廝如今生死如何?”

  聽得宋人使者此語,楊可世心中大喜,宣帥終於開始記掛自己的生死了,又是一陣嗚嗚嗚嗚。

  耶律大石便冷冷的回答道:“生又如何?死又如何?”

  宋人使者行下禮去,開口道:“下官出使之前,宣帥曾有叮囑。若是楊可世這廝已經伏法,自是無需再提。若是此賊尚苟且於世,為表宣帥招降誠意,林牙可於軍前斬之,宣帥自無二話。亦可送於宋營,宣帥當親於軍前斬之,持其首級以號令三軍。”

  屏風後的楊可世聽得此話,隻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心中開始絕望起來。

  誰知道後面還有讓其更絕望的。

  當下耶律大石便冷哼道:“茲事體大,豈一武夫之首級便可交代?如此即便本官心服,隻恐麾下將士亦未必心服。何況此賊已死於亂軍之中,豈可以死人塞責。”

  宋人使者遲疑了一下,想起來臨行前童貫的言語,狠了狠心便開口道:“已死於亂軍之中?倒是便宜了此賊子。即是如此,為表蔡相公、宣帥招降林牙之誠意,且為後來者戒,我軍願獻上此賊之家人,總計一百三十余口與林牙。隻不知道林牙要死要活?若要首級,我軍當代為斬之,函送首級於林牙,林牙自可持其傳閱三軍,想來貴軍上下見此必能氣消。若要活口,我軍自當檻送前來,送與貴軍上下消氣。”

  宋人使者此言一出,耶律大石心中大喜,招降楊可世之事再無疑問,王賢弟這絕戶計果然更夠狠。

  正如耶律大石所料,屏風後的楊可世親耳聽得此語,頓時便感覺天塌了下來,信仰奔潰了。

  自己身為宋國上將,在前方為宋國衝鋒陷陣,出生入死,立下功勞無數。

  原本以為自己即便身死,憑借自己以往的功勞,憑借自己同宣帥的情分,家人好歹也能得到朝廷的照看。

  誰知道朝廷也好、宣帥也好,竟然如此的寡情。

  傷心到了極致,兩行英雄淚便不由自主的的流了出來。絕望到了極致,楊可世也不肯再開口,但一意求死。

  勉力抬起自己鬥大的頭顱,反反覆複往腦後擔架上的木頭碰去。當下屏風之後,便傳來一陣陣的砰砰砰的撞擊聲。

  王葉聽得此聲便站起身來,不聲不響的轉入屏風之後,給楊可世腦後塞了一個墊子。又沒事人一般走了回來,坐下繼續當泥塑菩薩。

  聽得宋人使者此語,耶律大石正要開口索要活口,讓宋人將楊可世家屬送來。

  王葉於一旁見得耶律大石臉露喜色,趕緊咳嗽了幾聲。

  耶律大石會意,硬生生的壓住了臉上的喜色,繼續板著臉開口道:“即是如此,當日偷襲我軍之宋人,又做如何說法?”

  宋人使者遲疑了一下,反正連楊可世的家屬都奉上了,又何必在乎這些小兵的家人?當下便開口道:“若是林牙有意,當日曾於陣後偷襲貴軍者,當照此辦理。”

  耶律大石同王葉對視一眼,各自心中皆是大喜,大事成矣。屏風後的楊可世,白羊關的這數百宋軍,轉眼間便得姓了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