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師道這貨,8成要被李綱給坑了
卻說耶律大石見得王葉不肯明說,也不再強求,便繼續開口道:“賢弟既然暫留雄州,若果後日蕭嚴等人不來,為兄自當前來親請賢弟回營,共商抗金大計。 w?若蕭嚴等人果至,奈何此時情形已有變化,為兄又當如何行事?”

 王葉便開口道:“此事倒是無妨。且不管他情形若何,蕭嚴亦必定領軍前來,只要彼進得大營,大人自可按前計行事!”

 耶律大石遲疑了一下,便開口道:“為兄當初曾以為金人已然南下無疑,欲要北上抵禦,故已使人修葺得白溝河浮橋,此時想來已近完工。此橋,可需再行毀之?”

 王葉沉吟了一下,便開口道:“果為天意!即已修復得此橋,蕭嚴等人必以為大人已墜計中,自當留之。且做戲當做全套,既然蕭嚴已棄新城,大人不妨使人據之。”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新城乃為兄起家之根本,若能奪回自是最好。奈何如今大戰在即,為兄手下兵力原本不足,若再分兵,隻恐到時力有未逮。若去的人少了,又恐不得守住新城。”

 王葉便開口道:“無妨,但得十余人前去便可。蕭嚴等人再度南下之時,必不肯再去新城,以免打草驚蛇,難收奇襲之效。”想了想,王葉又接著開口道:“至於白羊關,大人萬不可遣人前去,去則必死!彼等既敢放手而去,必於關內設有伏兵。”

 耶律大石點頭應下,複又開口道:“即是如此,為兄自知當如何理會。賢弟且請宋人於後日前來接回俘虜便可。”

 王葉點頭應下。

 既然後日蕭嚴等人便要領兵偷襲,耶律大石便得早日回營以作準備,當下便起身準備告辭。

 王葉正要起身相送,卻聽得院門外韓德一陣咳嗽聲響起。

 眾人自知有外客來到,耶律大石二人正要起身相避,卻聽得院門吱呀一聲響,種師中黑青著臉色,領著數十人走了進來。韓德跟在眾人身後,朝王葉略一示意,意思是來的是種照容的叔父,自己不敢明著阻攔。

 耶律成見狀便要拔刀而起,王葉趕緊伸手按住,朝二人使了一個眼色,便領著二人迎了出來。

 種師中見著院中又多了兩名遼人,倒是怔了一怔,又朝王葉瞪了一眼。

 此次西軍在遼人手裡吃了大虧,底下親衛見得有遼人在此,看起來又並非王大人從人,便齊齊抽刀出鞘為備。只要將軍一聲令下,便要將二人砍為肉泥,好替西軍出一口氣。

 王葉趕緊朝耶律大石二人喝道:“還不快滾!早日將本官行禮搬來。”說完此話,又轉頭朝著種師中嬉皮笑臉的開口道:“原來是叔父親至,還請堂前敘話。”

 種師中見得遼人在此,原本欲要發問,聽得王葉又厚著臉皮亂叫,心下已有幾分厭煩。又見得王葉喝斥二人,想來此二人不過是遼軍之中的小人物而已,便也懶得再管,一揮手便命麾下放行。

 耶律大石二人乘機低下腦袋,蒙混了出來,自回遼營不提。

 卻說王葉接得種師中入廳,又命丫鬟奉上茶來。

 種師中見得這王葉已然將此地當成自己府邸,感歎其臉皮頗厚之余,雖對王葉有幾分厭煩,奈何種照容又從未出言反對,自己這做叔父的,倒也懶得去管這攤破事。

 落座之後,種師中便朝王葉開口道:“速召玉奴前來!禍事了!”

 種照容見得耶律大石等人已去,種師中親至,原本便已經迎了出來,複聽得此語,趕緊快走了幾步,來到廳前,也顧不上行禮,便朝種師中開口道:“敢問叔父,有何禍事?”

 種師中長歎了一聲,便開口道:“正是大兄之事。前次聽得玉奴之計,為叔已托人前往汴梁,切切囑咐於大兄,請其低頭認罪,如此庶幾無事。”

 種照容聞言便朝王葉看了一眼,複回頭朝種師中開口道:“可是此事有何不妥?”

 種師中又是長歎了一口氣,開口道:“此事原本倒無不妥。大兄既然認罪,王黼便不敢再度用刑。且宮中亦曾傳出消息,官家聞此,也有幾分寬宥之意。眼見著要是此次破了遼人,將此捷報奏上,為叔又托得朝中好友乘機進言,將大兄之事於此時結案。如此一來,倒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說到這裡,種師中猛的一揮掌便要拍向桌子,然則又強行半途收回,有氣無力的開口道:“奈何朝中李綱李大人聞聽得此事。”

 一聽得李綱二字,王葉便知道壞事了!種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

 有句話說得好!天下大事,壞於小人之手者,不過十之一二,壞於君子之手者,十之八九。

 李綱此人,正為正人君子裡面的正人君子。品德沒得說,節操更是大把,至於調和陰陽,剛柔相濟的手段,便只能為尊者諱了。

 此人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又是寧折不彎的性子,正有如明朝海瑞一般的人物。正所謂光棍眼中容不得沙子,見到不平事,管得了要管,管不了也要管。

 歷史上金人南下, 第一次攻打汴梁之時,朝中諸臣要麽建議求和,要麽建議遷都,唯有李綱一意抵抗。

 宋欽宗見狀便命李綱主持汴梁防禦。此人身先士卒,奮力守城,加之以四處勤王之師齊聚,倒也守得汴梁不失。故此一時之間,名聲四起,且頗得宋欽宗所鍾愛。

 奈何此人為人太過剛正,自金人退後,便轉頭對百官算起帳來,凡當初提議求和或者遷都者,一概貶之。就連當初有百姓於城頭見得金人兵馬,無意中誇讚了一句:“金人兵馬何其盛矣!”李綱竟然將此人以通敵的罪名殺之。

 如此一番下來,朝廷百官自是人人自危,即便是平日裡的死仇,也不得不暫時放下成見,聯手以抗李綱。就連宋欽宗也是大為頭疼,若按照李綱的辦法來行事,只怕不用等到金人再度南下,朝中便已空矣!

 選李綱還是選百官,宋欽宗身為天子,此事自是不難選擇。

 於是沒幾天,李綱便只能黯然下野!

 如此可見此人的性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