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二十五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隻當你是詐降!
  當初為了防止渡河之時被宋軍誤殺,王葉二人特意避開了宋營正面,沿著白溝河下遊走了約四五裡遠方才渡河。

  如今一行人沿著白溝河北上,沿途時不時見到宋軍斥候飛馬而過。一些樹叢、草堆、房舍後,也常常會冒出人來。確認完眾人身份後,便又悄悄的隱了回去。

  三五裡地也不算遠,很快一行人便來到宋軍營寨前。

  宋軍三人中其他兩人便領著韓德右拐去了前軍營寨。剩下的首領則領著王葉穿過軍營,直往中軍而來。

  到得營內,自有一名張姓虞候前來接手。

  王葉好歹也有九品文官告身在手,倒是不用和平常俘虜一般處置。聽得王葉來意,查看了王葉手中的告身真假,再細細看了張憲的薦書。張虞候便命王葉跟著,前往中軍帥帳求見。

  軍中帥帳卻也不是區區一名虞候便能輕易進出。到了帥帳之外,張虞候持了王葉的告身以及薦信,上前遞交給一名護衛,低聲說了幾句。

  護衛轉身入帳稟報,張虞候又退回了王葉身邊,手握刀柄警戒。

  中軍帳內,種師道正在批閱公文。雖說如今沒有開戰,頭疼的事情還是一堆一堆的,糧草的駁運分配,軍械的維護替換,軍漢們之間的聚眾鬥毆,各處文書潮水一樣用來,這些都要種師道來操心。

  前幾日和詵調來了東路軍,相跟著西路的楊可世也帶著自己的部下親信來了東路軍前鋒營。

  自此以後,大軍之中的鬥毆案件火速上升,楊可世掌管的前營同其他幾營之間已經是勢同水火,一點響動便會引發群毆。

  為了避免西軍分化,這些事情都得種師道親自處理。至於和詵和監軍,不挑撥離間就算好的了。同種師道照過一面之後,便乾脆住進了前軍營中。

  看著頭髮花白的老父親不得不埋頭公文之中,旁邊的種照容也是十分心疼。礙於軍紀,卻也不便越俎代庖,唯有在一旁相幫著勘誤。

  此時帳外中軍親衛來報,斥候拿得一名遼國逃人。此人手持大宋九品文官告身,且有使者張憲的薦書,口稱有遼軍機密軍情稟報。如今正在門外,求見經略相公。

  說完之後,親衛雙手遞上張虞候轉交的告身以及薦信。

  旁邊的種照容起身接過,驗過真偽無誤之後,便回頭對種師道開口道:“驗過無誤。大人見是不見?”

  種師道停下了手中的毛筆,抬頭開口道:“此人既從遼地而來,想必多少知道些遼軍虛實。一炷香後命其進帳。”揉了揉酸脹的雙眼,便準備去旁邊內帳中淨面一番,也好解解乏。

  親衛正要領命而去,旁邊種照容趕緊舉手阻止,然後轉頭對種師道開口道:“大人,此等逃人見他做甚?且拘於營內,戰後再行發落便是。“

  種師道回頭看了種照容一眼,開口道:”似是不妥!官家既有招降遼人之意,為父又如何能違逆?“然後朝親衛揮了揮手,開口道:”速去傳令。“

  身後的種照容猛地站起身來,開口道:“大人且慢!父親大人若是要見,可否許玉奴旁聽?”

  對於朝廷北伐之策,種照容是十二分的反對,只要腦子稍微好使一點的,就能明白聯金攻遼乃是死路。

  若是單純北伐倒還罷了,朝廷既然已經定下北伐之策,卻又癡心妄想招降遼人,兵不血刃收回燕雲。

  世上豈有如此好事?狗急尚且跳牆,如今要奪人家最後的根基,兵鋒未交,勝負未分便先想著招降?

  朝廷既已定策,

種照容也無法,唯有相幫著盡力補救罷了。  種師道想了想,玉奴聰敏,有其在一旁聽著也能幫補遺漏。便吩咐親衛在大廳內加設一座屏風,玉奴身為女兒身,不便見外人,如此到時便可藏身於屏風之後。

  帥帳內準備已畢,便有親衛領著王葉進帳拜見。

  進得帥帳,王葉抬頭看去,對面大刀金馬坐著一位七十來歲的老者。老者頭髮花白,滿臉皺紋,氣色雖說還算不錯,但紅潤的臉色下卻隱藏著一絲疲態。

  當下王葉搶前兩步,一揖到底,開口道:”大宋儒林郎王啟年拜見大帥。“

  兩人位份相差在那裡,種師道抬了抬手,便當是回禮。賜座之後,種師道便開口道:”據聞足下乃遼地逃人?未知何州何府?“

  王葉趕緊站起來回道:”此事倒是誤會。在下實為宋人,祖籍湘鄉。不合遊學北地,被耶律大石扣押軍中。得使者張朝奉之助,今日方能逃回宋國。“

  種師道聞言點了點頭,正要再度開口,旁邊屏風後傳來一陣清脆的女聲,卻是地道的湘鄉話:“未知足下祖籍湘鄉何地?”

  西軍中雖說以西人為主,卻也不乏各地豪傑前來相投者。再加上種照容聰慧,倒是各地口音都能說上一二。

  好在後世的湘鄉話與宋時相差不大,王葉便用湘鄉話回答道:”學生祖籍湘鄉寶慶。”

  屏風後聽得王葉語音無誤,便也沉默了下去,不再發問。王葉心中暗自警惕。

  接下來種師道便開口詢問遼軍的兵力、裝備、糧草、布置等等,王葉一一照實回答。

  種師道滿意的點了點頭,對照王葉的回答和自己麾下查探的部分結果,相差不是很大,此人應當可信。

  便準備命人將王葉帶下,再行送去雄州,面見宣帥。

  就在此時,屏風後清脆的聲音再度響起:”據足下所言,耶律大石似有降意?“

  王葉想了想,便開口道:”當是如此。“

  此言一出,變故陡生。

  卻聽的”砰“的一聲響,屏風被人推倒在地。一位梳著高髻,鴨蛋型臉蛋的高挑少女走了出來,轉身對著種師道開口道:”大人,可速將此賊斬首示眾。“

  王葉心中大驚。座上的種師道也是滿頭霧水,開口道:”玉奴何出此言!“

  種照容轉身怒氣衝衝的指著王葉開口道:”數典忘祖之輩,遼人許你何等好處?竟敢替耶律大石前來詐降!“

  王葉強自鎮定,隻當對方是來詐唬自己,當下便拱手道:”在下乃宋人,離遼歸宋乃是常情,小娘子何出詐降之言?“

  少女怒容不改, 接著開口道:”你雖機敏,卻休想瞞過我的眼睛。既然你未得遼軍重用,耶律大石降或不降,豈是你所能知?如今你開口便斷言耶律大石願降,還不是替其鋪路?“

  也不待王葉再度開口,少女轉頭對著種師道開口道:“大人,自古以來,凡兩軍交戰者,莫不是強者用力,弱者用智。如今我大軍十萬,敵軍二千,強弱之勢不啻天淵。

  我所憑者,力也!彼所恃者,智也!奈何棄我之長不用,而與彼爭之於短?

  若以朝廷言之,聯遼抗金方為上策。然則朝廷既棄此策,屬意北伐。如此於西軍而言,攻城奪寨,以力破巧,是為上策。兩軍對峙,耗其糧草,待其內亂,是為中策。招降納叛,施計離間,棄力不用而與之鬥智,是為下策。

  我強彼弱,縱有前來投誠者,我得之何益,彼去之何損?圖添變數而已。

  萬一有心機狡詐之徒,夾雜其間,則後果不可不慮。昔日曹操八十萬大軍南伐,倘若直取江南,則天下一統指日可待。而貪圖一黃蓋之降,遂中東吳奸計,赤壁一把火,燒得倉惶南顧。前人之事,後人當鑒。

  故此,但凡前來投誠者,倘有一絲可疑之處,便當一體斬絕。

  我隻不管不顧,不聞不問,一意用力,但憑大軍推進。彼縱有智,亦無處可施。破之易如反掌。“

  座上的種師道聞言便開始沉吟。

  種照容又轉頭對著王葉開口道:”你也休要埋怨!為西軍上下十數萬人計,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隻當你是詐降!”

  座上的種師道似有意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