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章 破宋為救宋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大雨傾盆,十丈之外不辨人影。

  如今正是春汛,又逢暴雨,白溝河內水勢猛漲,平日裡的小溪陡然變成大河。剛好隔開了南北對峙的兩軍。

  南岸,十萬宋軍精銳在河邊立營扎寨,沿著河岸一直蜿蜒十幾裡。

  北岸,數十騎遼軍遠攔子正冒著大雨來回警戒巡邏,馬匹踩在泥濘的土地上,一步一個趔趄。

  三十裡外,一座孤零零的小城-新城。城牆上,一隊隊披著蓑衣,帶著鬥笠的守軍冒著大雨來回走動。

  城內,逃難的老百姓冒著瓢潑大雨,攜家帶口的,推著簡陋的家當朝四面城門湧去,卻被守城的士卒阻攔在城門口,平民的哀求聲同士卒的喝罵聲響成一片。

  縣衙大堂上,黑著臉的耶律大石正眯著眼睛,冷冷的看著下面眾將。一位黑粗的將領正在大聲嚷嚷:“林牙,本地男丁凡十二以上,七十以下者,當悉數征發。如此可得士卒三萬。”

  話音未落,旁邊的本地將領便站出來反對,頓時又吵成了一團。

  往昔風光無比的遼國,如今已經風雨飄搖。朝廷精銳已經被金人屠殺得乾乾淨淨,遼國五京之中,上京、東京、中京、西京相繼陷落,如今隻留下南京一道苦苦支撐。

  西京一失,就連天祚帝也不知所蹤,生死不明,眾人隻好將南京道留守耶律淳扶上帝位,名為天賜帝。

  天賜帝甫一登基,便遣使向宋國俯首稱臣,意欲求得宋人的援助,齊心合力阻擋北面如狼似虎的金人。

  然則並未等來雪中送炭不說,反倒惹得宋人落井下石。

  就在本月初,宋人調動十萬西軍精銳北伐,意圖一舉滅遼。

  前門猛虎猶在,後門餓狼複至。

  面對宋人十萬大軍的北伐,天賜帝東拚西湊這才勉強湊齊了二千人馬,交由耶律大石這個從未上過戰場的白面書生率領,前來新城抵禦。

  地方不過八百步的小城,三尺來高的土圍子,老弱病殘的士卒,從未上過戰場的統帥。不要說軍中的將領,就連城中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這場仗輸定了。

  夏天的雨來得快去的也快,須臾之後,雲散雨收。

  城下不知何時已經來了一位翩翩少年。少年一手撐著一把碩大的黑傘,一手牽著一匹健壯的黑騾。

  城上一名守軍摘下鬥笠,探出頭來,甩了甩頭上的雨水,猛然間見著城下的少年。

  受南面宋國的傳染,遼國也頗為重視文教。有遼一朝,讀書人地位都高。

  當下守軍便朝著少年高聲喊道:“兀那書生,且速速逃命去休!勿要進城送死。”

  喊了幾聲,見得少年書生未曾離去,守軍便轉頭與同伴調笑道:“城外來了個憨貨!城裡的人想逃還逃不出去,竟然還有進來送死的。”

  旁邊眾士卒一起探頭圍觀。

  少年退後幾步,慢條斯理地整了整被狂風吹亂的衣服,朝城上拱了拱手,開口道:“煩請將軍相報林牙一聲,湘鄉貢士王葉求見。”

  遼語“林牙”猶宋國“翰林”,耶律大石出身翰林,頗得民望,故遼地民間但以“大石林牙”或“林牙”呼之。

  “湘鄉?南朝?”城上守卒們一聽對方來自宋國,瞬間勃然大怒,好幾把弓箭同時指了過來,同時紛紛開口罵道:“原來是背信棄義的南朝漢狗!”“殺了這廝!”“殺了這條漢狗!”

  眼見著就要開弓放箭。

  不殺使者是許多民族的天條,

王葉趕緊開口喊道:“且慢!在下乃宋國信使,受宣帥所托,來見大石林牙。”  聞聽得對方乃使者,守軍們也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弓箭。

  這時候城樓上傳來“啪”的一聲耳光聲,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直娘賊罵誰?老子也是漢人。”

  周圍響起了一陣討好的聲音:“韓大哥!你不一樣,咱們罵南朝漢人。”

  城牆上粗獷聲音罵罵咧咧了幾聲,便探出一個滿臉胡須的鬥大頭顱來,朝下看了看,開口喝道:“交出印信驗看。”

  緊接著垂下來一個吊籃。

  穿越到這個世界才一個多月,王葉身上有個鬼的印信,除了一個籍貫湘鄉沒造假外,其余的什麽貢士,什麽信使全是瞎扯。

  此次之所以北上,為得便是聯宋合遼共拒金人。若能奠定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便能抵禦住金人的南下,自己也能從容謀劃布局。

  若要聯宋合遼,放眼遼國之中,唯有耶律大石可以擔此重任。歷史上遼國亡後,這貨隻以二百騎逃至中亞,十數年間便打下了諾大的一片基業,其地盤甚至並不輸於遼國(史稱西遼)。如此猛人,不選他選誰?

  卻說王葉聽得城樓上詢問印信,趕緊開口道:“印信已丟。本官同林牙也有數面之緣,是真是假,一見便知。本官孤身一人,總不至於有詐吧!”

  這種事情應該沒人敢冒充,一旦事發想死都難。城樓上商議了一陣,便有士卒噔噔蹬蹬下城前去報訊。

  有遼一朝,都受大宋影響特別深厚,當時遼國的文人士子,都以遊學南朝為榮。

  耶律大石也不能免俗,當年在汴梁也曾風流過好幾年,如今聽得故人來訪,自然不會拒絕。

  何況宋人大軍壓境,帶幾名自己的故人來做說客,那也是應有之義。

  少頃之後,城門大開,十來名士卒走了下來,分兩列站在城門口戒備。

  旁邊另有十來人橫著長矛阻攔意圖乘機出城的百姓。

  進門之時,王葉特意在絡腮胡子面前停了一下,開口問道:“漢人?”

  絡腮胡子脖子一挺,昂首回答道:“老子遼國漢人,並非宋國漢狗。”

  旁邊的士卒一起大笑起來。

  老子是後世人,不是宋人!王葉訕訕的摸了摸鼻子,不再理會,拔腿往城內走去。

  耶律大石聽得有故人前來,便也親自迎了出來,順便躲個清淨。

  當下二人一相見,頓時大眼瞪小眼。

  自己遊學汴梁已是十幾年前的舊事。眼前的少年明顯才十七八歲,當時撐死不過是幼兒而已,何來的故人!

  到底還是王葉機敏,見到對方由驚喜轉而疑惑的表情,便知道正主兒出現了,趕緊上前行禮道:“重德兄,久違了!”

  耶律大石字重德。古人的名和號可以傳的很廣,字卻不行。路邊的叫花子都聽說過蘇東坡,甚至可能知道蘇軾,但肯定不知道蘇子瞻是誰。

  因為古人的字隻有在親友間使用,非關系親近之人不能知曉。

  雖認不出來人,見到對方很熟悉自己,耶律大石卻也不便造次,於是回禮道:“恕在下失禮,未知足下是?”

  王葉趕緊舉手道:“好說,好說!眼下有十萬火急之事,乞借一步說話。”

  耶律大石吩咐了旁邊從人幾句,然後對著王葉開口道:“既如此,後堂有請!”

  從人自去通知廳內吵鬧的眾人不提。

  一行人進了大門,繞過側廊來到了書房。

  進得書房,不待耶律大石開口,王葉便搶先賠罪道:“林牙勿怪,在下其實與林牙素不相識。為求一見林牙,不得不行此下策。”

  耶律大石護衛聞言大怒,還敢有人涮林牙?走近前來便準備將此狂徒提溜出去砍了。

  耶律大石也不理會,轉身就往外走去。宋人大軍就在河對岸,刀都架到自己脖子上了,誰有空陪你瞎聊。

  王葉趕緊喊道:“且慢!在下專為助林牙破宋而來。”

  耶律大石聞言便停住了腳步,轉身似笑非笑的盯著王葉,開口道:“甚是有趣!這邊遼國剛出了個逆賊馬植,助宋破遼。那邊宋國也立馬出了個逆賊,助遼破宋。”

  說完此語,又指著王葉的鼻子罵道:“本官生平最恨的便是吃裡扒外的逆賊。斬了!”

  見到耶律大石正氣凌然的樣子,王葉也挺直腰板,雙手背於身後,跟著正氣凜然地開口道:“且慢!林牙何得將在下同馬植逆賊並提?彼輩破遼為滅遼,在下破宋卻為救宋。”

  耶律大石第一次見到賣國賣得如此正氣凜然的,倒是怔了一下,轉身走了回來,自顧自在主位坐下,轉頭吩咐一邊的親衛:“速速架起油鍋!”

  然後對王葉開口道:”好一個破宋而救宋!本官倒想聽聽!一炷香功夫,倘能說服本官,自然萬事皆休。”頓了一下,咬牙切齒地開口道:“若是不能,便請足下嘗一嘗五鼎烹的滋味!”

  便有親衛依言點起線香,又有數名親衛推門而去,很快門外便響起了架鍋燒火的聲音。

  耶律大石冷著臉,眯著眼坐在座位上,冷冷的盯著王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