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四十七章 種師道似是有詐!
  當日晚上,種師道同和詵相互彈劾的文書便先後到了童貫文案之上。

  種師道自然是彈劾和詵流言夏國入侵之事,導致軍心大沮。且請命克日北上。

  而和詵的文書之中則完全是另外一個說法,彈劾種師道派人陰伺自己左右,竊聽得夏國入侵之事,再廣為傳播。欲要先沮軍心,再複賣陣,壞宣帥複燕之計,期早日回鄉救援。

  二人狗咬狗,一時之間也分不清誰對誰錯,也難說如何處置。且如今正是用兵之時,前線的主帥竟然同監軍開始內訌,茲事體大,一個處理不好便會影響自己的複燕大計。

  當下童貫便吩咐親衛請來了趙良嗣商議。

  趙良嗣接過兩份文書細細看過,放於一旁,然後開口道:“宣帥,依下官意思,此事眼下尚未到處置之時。如今張憲已死,大軍即將北上,正是用兵之時。二人一為主帥,一為監軍,均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若是宣帥偏袒得和詵,只怕西軍士氣受沮,爭戰之時不肯出力。若是宣帥偏袒得種師道,又恐監軍威信受損,如此又何以製衡種師道?萬一用兵之時老種不肯出力乃至於抗命,只怕和詵亦無力製之。”

  童貫便開口道:“處置之事,自當拖到戰後,此事本官亦理會得。然則誰是誰非,倒不如今日便弄明白,如此本官心中方能有數。“

  趙良嗣便重又拿起兩封彈章,細細看了一會兒,然後開口道:”種師道似是有詐。和詵當是可信。“

  童貫便開口道:”仲亮何以知之?“

  趙良嗣便開口道:”下官之所斷者,人心而已!種師道反對宣帥北伐之事,已是人盡皆知。彼幾次三番欲沮宣帥複燕,何以今日遂請命克日北上?此其一也。”

  也不等童貫開口,趙良嗣又繼續開口道:“如今夏國入侵之事已經傳開,邊地空虛,敵軍肆虐,誰人不擔心父母親人?若種師道請命回援,方合物情!如今反而請命北上伐燕,著實可疑。此其二也。”

  人情當然是這樣。可惜種師道行了拖延之計,派人去探聽夏國入侵詳情,故此欲要與遼人速戰速決。然則此事又不可能告知宣帥,否則必惹得童貫大怒。夏國到底有沒有入侵,你不會派人來問,非得自己派人去探聽?老子的話你都信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便導致了趙良嗣的誤判。

  “至於說到和詵傳播流言。和詵又非西人,夏國入侵與和詵何乾?宣之於口無益,藏之於懷無害。且一旦流言既出,軍心動蕩,宣帥必會追究此事,所謂損人害己,和詵又何苦費此心機?此其三也。”

  “和詵沉淪下僚已久,如今天賜良機,一朝得以附宣帥之驥尾,一旦複燕事成,彼亦能加官進爵。又豈肯傳此流言,壞宣帥複燕之事?此其四也。“

  在王葉的有心算計下,和詵的確沒有故意傳播此事,只是無意中傳播了此事而已。

  童貫點了點頭,開口道:“有理。種師道似有可疑。只是說到種師道故意流言欲沮軍心,只怕未必。此事與種師道亦無益。“

  一件事情,兩人各有說法,必然是非此即彼。既然前面誤判了種師道之事,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

  於是趙良嗣便開口道:”非也!種師道流言夏國入侵之事,並非為沮大軍軍心,但為沮前鋒營軍心而已。“

  童貫便開口道:”仲亮此話又是何意?”

  趙良嗣便開口道:“前鋒營兵馬雖出自辛興宗麾下,到底是西軍一脈。憑借種師道在西軍之中的聲望,

在前鋒營中安插幾個細作不難。故此,要從和詵身邊探聽得夏國入侵之事輕而易舉。”  這個倒是真的,童貫自己就在手下大將身邊安插有細作。聞言童貫便點了點頭,示意讓趙良嗣繼續。

  趙良嗣笑了笑,開口道:“種師道身邊當有能人,此乃以進為退之計。

  老種聞聽得夏國入侵,欲要率軍回援,又擔心宣帥不肯,故行此計。如今耶律大石已降,新城兵馬亦已十九八九暗中投靠於我。倘若大軍氣勢如虹,大舉北上,若是再擊敗蕭乾,反倒並非種師道所願。

  遼地廣闊,即便擊敗蕭乾,若要掃清殘敵,亦需數月之功。老種急著回鄉,又如何等得?

  如此便唯有反其道而行之,先沮前鋒營軍心。待到同蕭乾兩軍相爭之時,倘若前鋒營失利,種師道便可借機敗退。大軍一朝失利,又如何整軍再戰?朝廷必下令宣帥班師,種師道亦得以緊急回師救援永興軍路。

  且前鋒營失利,死傷者必為楊可世的麾下,於種師道無損。既可以乘機削弱異己,又能借機撤軍,老種這算盤,打的還是真好!”

  童貫聞言大恨:”欲為私利而壞國事,老種可惡!“

  趙良嗣又接著開口道:”此乃下官之推測,也當不得真。宣帥欲知真相,卻也簡單。只需派人前去軍營之中,將種師道及和詵之親衛, 各自提拿數人,稍稍拷問便知。”

  童貫聞言便要命人前去提人。

  趙良嗣趕緊開口阻止道:“宣帥,此事眼下亦不可行!不管二人誰真誰假,一旦聞得身邊親衛被宣帥所拿,只怕偽者必有狗急跳牆之意。”

  童貫便開口道:“話雖如此,萬一種師道果真詐敗賣陣,又當如何?”

  趙良嗣便開口道:“此亦無妨!可傳密令與和詵。使其危急之時可以接管大軍,鉗製種師道即可。”

  童貫便開口道:“密令倒是早便與了和詵。但擔心種師道威望過甚,即便前鋒營士卒亦不肯對其下手,而和詵又力薄不能製。“

  趙良嗣便開口道:”此事倒也甚易!宣帥可調撥一百名心腹與和詵,名為護衛。待到事急之時,憑之當可拿下種師道。“

  童貫便開口道:”眼下也唯有如此了!“

  趙良嗣便接著提醒道:”只是宣帥既有賞賜於和詵,亦必有賞賜於種師道方可。一旦有厚此薄彼之意,種師道必起戒心。“

  童貫點了點頭,開口道:”說的有理!“當下便命人前往宋軍軍營,給種師道賞賜了大量錢財,好言勸慰,隻說如今當以和為貴,齊力伐遼,且靜待數日,大軍定當北上。

  至於和詵那邊,童貫便給了其一百名護衛,且有密信。但言倘若發覺種師道有賣陣之意,可率此護衛,憑密令擒拿。

  種師道自是心中大喜,只要宣帥聽勸,早日北上決戰,尚有勝算。

  和詵也是心中大喜,宣帥果然沒有追究此事,逃得一命之余,且宣帥果真更加倚重自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