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六十四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
  種師道一行人打著火把,連夜往雄州而來。此時的道路自比不上後世,且天黑難行,待到第二日凌晨,這才堪堪到達雄州城下。

  有宋一朝,武將都被文官鄙視。像蔡攸這種文官大佬,自然不是種師道這種武夫所能求見的,求了人家也不會接見。唯有宣帥統禦西軍多年,一起開邊河湟,一起攻打夏國,又相跟著輾轉萬裡下江南剿滅亂賊,前前後後十余年下來,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唯有求見宣帥苦苦勸說,方有成功的可能。

  於是種師道便信心滿滿的領著人前往雄州州府而來。

  聞聽得種師道親來,童貫也是嚇了一跳。如今正是用兵之際,可千萬別是宋軍大營出了亂子。當下便命人將種師道請入。

  二人一相見,童貫便開口問道:“老將軍何以至此?可是大營有何不妥?”

  種師道便開口道:“昨日宣帥誓師之時,曾口出不得妄殺遼人之語。末將惶恐!此令似是不妥。”

  聽完種師道來意,童貫將心放下來之余,心中便生出了幾分的不耐煩。冷冷的開口道:“何謂不妥?”

  種師道趕緊行禮,然後接著開口道:“宣帥恕罪!據末將所知,宣帥一直主張武力伐遼,何以昨日忽作此言語?”

  當日宋國這邊有人修改了宋金密約,送於耶律大石,以阻嚇其投誠。此事雖然趙良嗣的嫌疑更大,且事後也讓其背了鍋。種師道身上的嫌疑卻也一直沒洗清,實在是還要靠著西軍出力,此時動種師道不得。

  故此種師道這話聽在童貫耳中,便有幾分賊喊捉賊之意。老子看在西軍的份上,沒來查明此事,你得了便宜還要賣乖?

  於是童貫沒好氣的開口道:“耶律大石投誠之事,老將軍知否?”

  種師道便開口道:“末將曾聽聞此事。然則此事與宣帥之語何乾?我大軍壓境,彼走投無路之下方才請降,當是彼有求於我。“

  童貫冷笑了數聲,盯著種師道的眼睛開口道:”宋軍之中,有賊子欲沮本官招降之功。故偽造了宋金密約,但言本官欲要誘降耶律大石,旋而殺降。此事,老將軍知是不知?“

  聽了這話,種師道也嚇了一跳。看著宣帥有幾分懷疑自己之意,種師道趕緊站起來分辨道:”末將敢以祖宗名義起誓,此事絕非末將所為。“

  看看種師道的形情不似作偽,且此時仍然不是追究的時機。童貫便開口道:”老將軍既如此說,本官自是相信。正為此事,耶律大石必得本官當眾下令,不得妄殺遼人,方才肯降。“

  種師道便開口道:”投降之事,乃是彼有求於我。彼既不肯降,我大軍北上,直接殺之即可。“

  煩不煩?哪壺不開提哪壺!為了讓西軍盡力,為了讓種師道放心,童貫也只能自曝其短,壓低了聲音開口道:”奈何朝廷已知此事,且派了蔡相公前來專職招撫耶律大石。本官欲要北上伐遼,朝廷許與不許便在蔡相公一念之間。老將軍手掌西軍,本官這才將實情盡數相告。此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切勿外傳。“

  種師道聽得此秘聞,再結合種照容所說,終於完全明白了。這小賊心思甚是細密,將眾人的心思都算計了進去,且一環扣一環。蔡攸為了招降之功自會脅迫童貫,童貫為了封王之事必會脅迫自己,自己不敢抗命便只能接著往下脅迫。

  只是如此可就坑慘了這數萬西軍!當下種師道便跪下開口勸道:”宣帥,此事萬萬不可!“

  如今還要考西軍出力,

童貫雖然心中厭煩,卻也不得不裝模作樣的扶起種師道,開口道:”老將軍何須如此。有話不妨說來。“  種師道便開口道:”宣帥既有不得妄殺遼人之語。若是耶律大石投誠之時,驟起發難,營中士卒礙於軍令不敢抵抗,這又如何是好?“

  看來和詵所言不差,種師道還是不肯北伐。於是童貫忍著最後一絲耐心,開口解釋道:”此事絕無可能。且不說遼國覆滅在即,多少遼國官員求降宋國而不得。你且看耶律大石可曾阻你修橋?可曾驅回遼地宋軍?”

  種師道心下大急,開口道:“此乃障眼法。遼人舍小利而求大勝,宣帥切勿被其所迷,落入圈套之中。”

  聽了這話,童貫心中怒火中燒,開口喝斥道:“誰言本官落入圈套之中?新城之士卒,十之八九已經暗中投靠本官!”

  種師道心急如焚,眼見著宣帥是一門心思往圈套裡鑽,誰也拉不回來了。只可惜西軍上下數萬條性命!

  事已至此,唯有最後一策。種師道猛的對著童貫跪下,磕頭不止,開口道:“末將有一肺腑之言,唯願宣帥聽之。”

  童貫被種師道下了面子,自是不肯再給種師道面子。也沒有再次扶起種師道,但端坐開口道:”有何言語,快快說來。朝廷即將大軍托付於你,豈可輕離,當速速回營。“

  種師道便跪著開口道:“不管耶律大石真降詐降,但請宣帥下令軍中為備。若得宣帥軍令,末將回營之後,自當命人設下埋伏。待到耶律大石前來投誠之時,彼若無詐,自是無事。彼若有詐,則伏兵盡起,故耶律大石雖有奸謀而不能得逞,此乃萬無一失之策。西軍上下跟隨宣帥爭戰多年,宣帥一聲令下,水裡火裡未曾皺過半分眉頭。但請宣帥看在西軍上下數萬條性命,永興軍路無數孤兒寡母的份上,允許末將暗中行此計策。”說完此話,種師道又是頻頻頓首,花白的頭顱一下下磕在地磚之上,砰砰作響。

  這老不死的,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若非要借用你的威名以服軍心,老早就把你趕回老家啃燒餅了。童貫怒火更甚,正要出言喝斥,但聽到門外一聲怒喝:“何人膽敢陷天子於不義?“

  種師道聞言回頭看去,卻見到蔡攸領人走了進來。

  童貫自是立馬起身相迎,蔡攸看也不看種師道一眼,隨意朝童貫一拱手,便當做回禮,然後大刀金馬的坐在椅子上,指著種師道開口道:“你可敢以全家上下性命擔保,宋營之中無有遼軍細作?”

  種師道朝蔡攸磕頭見禮,這才回道:“軍中上下數萬人,有一二遼軍細作,此乃常事。末將如何敢擔保?”

  蔡攸便接著開口道:”你若事先設下埋伏,再有細作將此事密告耶律大石。且不說耶律大石聞之必不肯再降,彼若是將此事傳揚天下,但言官家下詔誘遼人來降,複又設伏,欲要殺盡降人。如此又將官家的臉面、朝廷的信義置於何地?”

  聞聽得此語,種師道不能答。

  卻聽得蔡攸又轉頭朝著童貫開口道:“若要招撫遼人, 自當行仁恕之道。欲行仁恕之道,自以信義為先。昔日商鞅欲取信於民,乃有立木建信之舉。何以今日宣帥欲反其道而行之?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我既先行用詐,又豈能求彼信義?“

  童貫聞言,趕緊對著蔡攸行禮到:”下官謹受教!“

  蔡攸又對著童貫開口道:”宣帥曾言,軍中有人欲沮本官招降之功,如今看來果是如此。何況竟有狂徒敢私改宋金密約!此事本官自當上奏朝廷徹查。”

  如今還要靠西軍出力,既然蔡攸已經唱黑臉了,自己便得改行唱紅臉。童貫便趕緊出來打圓場,開口道:“相公暫請息怒。下官敢打包票,此事於老將軍無涉。”

  到了這裡,種師道心裡又如何不清楚,自己的話二位大人肯定是聽不進去了。起身朝二人行了一禮,便轉身垂頭喪氣地走了出去,挺拔的腰板也開佝僂起來。

  見著種師道的頹廢的樣子,童貫擔心西軍軍心受沮,快走幾步跟了上來,低聲開口道:“老將軍勿憂!本官已同耶律大石商定,彼南下投誠之前,楊可世便可領三百勁旅前往白羊關以為鉗製。彼若敢有詐,南有我十萬大軍,北有白羊關天險,饒是耶律大石肋生雙翅,也難逃一死。“

  如此有個毛用?若是東路十萬大軍潰敗,耶律大石自可回軍北上,白羊關的幾百勁旅也難逃一死。

  眼見著西軍上下就要踏入死路,二位大人猶自未覺,更聽不進勸言。種師道也束手無策,又朝童貫行了一禮,便轉身失魂落魄的告辭了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