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3軍對峙,正如我願
卻說耶律大石一把火,便將蕭嚴大軍燒了個七七八八。? w?蕭嚴一萬余精銳之中,八九千人化為了灰燼,其余雖有上千幸運貨,於火起之初便逃了出來,然則亦為白溝河所阻,北還不得。

 說到底,今日之事算是內訌,若是傳了出去自於耶律大石的名聲有礙。故此耶律大石也不得不硬下心腸,但凡逃出來的蕭嚴麾下,即便投降也只能斬殺。

 當初蕭嚴領著這一萬多精銳風風光光南下,如今端得只剩下郭藥師同兩名親衛逃得了性命。

 反觀耶律大石一方,雖說基本沒有傷亡,到底也是搭了四座大營進去。

 四營既毀,耶律大石的大軍便只能在野地裡草草扎營住下。右軍大營雖說完整,裡面全是宋人俘虜,若是將其遷移出來,只怕用不了幾天就跑光了。

 如今耶律大石正命宋人俘虜一便清理灰燼,一邊搭設新的軍營。

 至於灰燼中的遼人屍骨,那也是有用。蔡攸、童貫二人正要借此向趙官家表功,只要將這些屍骨運去雄州,自有大把的銀子、糧草可換。

 待到王葉回營之時,眼見著面前場景,倒是怔了一下。但見得遠處一座軍營孤零零而立,旁邊幾十畝地的地盤,剛剛過完火,全是漆黑的一片,偶爾尚且冒出縷縷黑煙。旁邊隔了數十丈外的綠草地上,又是密密麻麻的搭設了許多臨時帳篷。

 聞聽得王賢弟回營,耶律大石自是領著李睿德、魔理沙等人迎了出來。

 眾人見面,自是先敘一番別情。

 如今既然攻滅了蕭嚴,事情又算告一段落,卻尚且留下許多手尾要收拾。

 當下耶律大石便揮退了眾人,隻留下王葉、李睿德二人密議。

 見得三人要商量大事,耶律成、韓德得人自是遠遠站了開去,以為戒備。

 如今大營全毀,臨時搭設的帳篷又逼仄的很,當下三人也不講究許多,便於白溝河邊找了一塊空地便盤腿坐了下來。

 當下耶律大石便開口道:“如今蕭嚴既滅,只是諸事越發的繁瑣起來,正要待賢弟回營,同商大計。”

 王葉便開口道:“自當為大人效勞。”

 耶律大石想了想,便開口道:“如今雖說攻滅得蕭嚴,隻此事到底有幾分不甚光彩,又當如何同朝廷稟報,同天下傳揚?”

 王葉稍一沉吟,便開口道:“此事倒是甚易,大人既不想將此內訌之事傳出,便可全推於宋人之手。隻言自己領大軍頃營而出同雄州宋人相爭,恰此時蕭嚴將軍領大軍來援,不合誤將宋人五萬俘虜放出,如此便遭此不幸。”

 旁邊李睿德便開口道:“此事只怕破綻太多。雖有五萬宋人俘虜,奈何手中全無刀兵,又豈是蕭嚴將軍麾下敵手?”

 王葉同耶律大石相看了一眼,同時呵呵大笑起來。這李睿德果然太實誠了。

 如今耶律大石正要揚名,方好豎起自己旗杆招攬四方豪傑來投,自然是越誇張越好。而要揚名,最好的辦法又莫過於對比。試想一下,這五萬宋人俘虜赤手空拳便滅了蕭嚴一萬精銳,然則卻被耶律大石二千殘卒所俘虜。

 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只能說明蕭嚴無能,也反襯得耶律大石更加的英明!

 至於合理性,耶律大石二千殘卒都能破宋人十萬精銳了,你和我說合理性?

 當下耶律大石便點頭道:“若照此說法,倒是頗為妥當。”

 王葉便開口道:“此事大人當早早拜表,奏聞朝廷,使得朝廷得知此事。且將遼人屍骨並蕭嚴首級,盡早送去宋人之處。童貫等人正要建功,自會將此功全數攬過去。只要宋遼兩國朝廷均承認此說法,天下之人信者便有太半。”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正是此理,為兄自當即刻照辦。”停得一停,耶律大石便又開口道:“隻這五萬宋人俘虜,又當如何?攻滅得蕭嚴之余,彼等又豈肯留在此地,待到我軍回程之時再次俘虜!”

 王葉正要圖謀西軍,且已同種照容私定終身,於公於私都不願西軍折損過大,便裝作惋惜的樣子開口道:“大人名聲要緊!”

 耶律大石低頭想了想,便開口道:“如此也好!如今宋人的錢銀同糧草已經全數撥付了過來,若是再將俘虜扣於手中,倒是我等失信了。雖說如此,若果童貫得此俘虜,軍勢複振,欲要再度北上,又當如何?”

 旁邊李睿德便開口道:“正是如此。且不說我軍將俘虜放回,童貫複有北上之意。隻說我軍曾假意投誠於童貫,當初便以蕭嚴南下為借口,不肯舉軍前去投降。童貫等人欲圖蕭嚴,故不敢過分相迫。如今蕭嚴已滅,我等便再無借口,若童貫命我等前往雄州投誠,乃至於命我等北上攻打析津府,我等又當如何?”

 王葉便對著李睿德開口道:“此事倒也不懼。若本官所料不差,蕭嚴既滅,蕭乾自當南下。到時我軍自可借口欲破蕭乾,拒不前往雄州投誠。童貫見得我等既滅得蕭嚴,自當期待我等再立大功,亦必不願逼迫我等前往雄州投誠。”

 歷史書上可是寫的明明白白,耶律大石頗得宋人東路軍後,蕭乾便領兵南下破了宋人的西路軍。且如今義子被殺,麾下被屠,憑蕭乾的性子,若是得知此消息後,必定南下。

 李睿德聽得此語大喜,便開口道:“若果如此,我等不妨借口修築軍營,再留宋人俘虜十余日,待到蕭乾南下,便可以故伎重施。”

 王葉趕緊開口道:“蕭乾豈與蕭嚴同?蕭嚴麾下不過萬余,憑我軍之力,猶可以算計之。若是蕭乾領大軍南下,雙方戰力懸殊,此非智謀所能彌補。”

 說完此話,王葉又轉頭對著耶律大石開口道:“依學生之見,若是蕭乾南下,我等隻可聯手宋人,再憑白溝河拒之,使之不敢過河即可。既是如此,則宋人俘虜不可再扣留。”

 耶律大石聞言便狐疑的看了過來。

 王葉趕緊開口解釋道:“當初蕭嚴南下之時,彼不知我等同宋人是戰是和。我等將宋人俘虜扣押於此,再做出同宋人相爭之勢,自然能誘得其聯手宋人相圖。然則蕭嚴自身本領如何,麾下戰力如何,蕭乾心中自有計較。此事瞞得過天下人,卻肯定瞞不過蕭乾,彼自知我軍已同宋人聯手。此時若再將宋人俘虜扣押於手中,畫蛇添足而已,於此事無益,反倒得罪了宋人。”

 耶律大石聽得此話, 便點了點頭,開口道:“隻此三軍對峙,又如何是了局?倒叫為兄騎虎難下了。”

 王葉便開口道:“大人休要擔心。三軍對峙,則正如我願。我等心急,蕭乾更心急。如今大人名聲正往四處傳揚,拖得一天,便多一批慕名前來相投者,只不過路遠未至罷了。我軍糧足,若是拖得兩三月,待到四方大軍齊聚,便輪到蕭乾頭疼了。故此彼必不敢久等。”

 耶律大石想了想,確實如此,如果能拖下去,則自己勢力與日俱增。如此說來,蕭乾必定不敢久等。且支吾得宋人一段時日,待到自己軍力已強,到時候宋人欲要自己再去投誠,自己隨時可以找借口翻臉。

 於是耶律大石便拍板道:“吾意已決!且慢慢修葺營寨,待到蕭乾南下,便可將宋人俘虜放回。若是蕭乾欲要渡河,我等便聯手宋人拒之。若果宋人欲要我等前往雄州投誠,我等則借口當駐扎於此地,以破蕭乾。若宋人不肯,則揚言欲投蕭乾,聯手共破宋人。”

 王葉撫掌大笑,開口道:“大人得矣!宋人這才放出風聲,攻殺得蕭乾義子,必懼蕭乾前往報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