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
當日宋人大軍未退,王葉顧忌著將來還要回宋國廝混,除了耶律大石等人外,王葉從不於外人面前顯露才能。實在迫不得已,也會將李睿德推出來做擋箭牌。

 如今宋人既去,王葉便可以放開手腳來了。只要宋人沒見過自己本人,到時候自己大不了換個名字去宋國混唄。且天下重名重姓的人這麽多,宋人又豈敢篤定便是自己?

 旁邊耶律成、李睿德等人見得對方出言相戲,自是變了臉色。

 耶律大石倒是笑意盈盈的看好戲。

 卻說王葉聽得對方發問,便不慌不忙的站了起來,數著指頭開口道:“在下經歷的第一場戰陣,正為林牙二千殘卒大破十萬宋人精銳之戰。此戰之謀劃,正出自在下之手。”

 二千殘卒破十萬精銳,古往今來又有誰敢言之?即便是三國赤壁之戰,東晉淝水之戰,勢弱的一方少說也有數萬精銳。

 眾人久經軍陣,自知二千對十萬,比之二萬對百萬尚且要難上許多!畢竟接敵面積有限,即便你百萬士卒湧上前來,能動手的也就前面那幾千,後面幾十萬士卒只能看熱鬧。待到戰事失利,這幾十萬看熱鬧的又會搶先潰逃,引起大軍潰敗。

 若是二千對十萬,便是人人都得動手,連一個預備隊都沒有,可想而知難度如何!

 眾人聽得此語,頓時便是瞠目結舌!如此大事,竟然出自此人謀劃!

 王葉看了一眼眾人,便又開口道:“在下經歷的第二場戰陣,便是林牙攻滅得蕭嚴之役!蕭嚴領萬余精銳南下,在下隻消一把火,便燒得其匹馬未曾北還!”

 當日裡具體到底如何攻滅蕭嚴,童貫不清楚,蕭乾不清楚,郭藥師也是糊糊塗塗,唯有參戰之遼軍最為清楚。

 當日裡眾人一把火,便將上萬敵軍燒了個精光,自己一點死傷都沒有。

 此事自諸將領兵來投後,倒是於營中士卒閑談之時獲悉。

 如今猛然聽得此事又是此人所謀劃?

 大石林牙成名的戰役也就這兩場而已,全是出自此人手筆?

 複見得王葉年輕若此,眾人大驚之余,又哪裡肯信?便紛紛舉頭朝王葉看來。

 見得王葉肯出言承認自己功勞,耶律大石自是大喜。既然如此,想來王賢弟便有久留遼地之意。

 當下耶律大石便含笑走了過來,將王葉引於身旁,複回頭對著諸將道:“本官正欲向諸位引見,此人姓王諱葉,字啟年,正為本官謀主。本官能有今日之勢,全賴其力。日後諸位不妨多多親近。”

 謀主便是軍師一樣的人物,許多時候直接決定了自己的生死,別的不說,讓你領著幾百士卒去阻擊強敵,你敢抗命?眼前之人得罪不起,諸將自是趕緊上前見禮。

 到底上下有別,王葉便受了眾人全禮,又一一還了半禮。

 耶律大石命從人取來一扇椅子,置於自己座旁。

 待到眾人重新落座,耶律大石便轉頭對著王葉開口道:“賢弟隻說整頓大軍之事,又有何高見?”

 見著軍師大人第一次開口,旁邊諸將自是一個個豎起了耳朵來。

 王葉便開口道:“方才之文書,想來當為大人同諸位之心血,自是甚好。然則以學生觀之,尚且隻得其末,未得其本!”

 耶律大石便開口問道:“若要得其根本,又當如何?”

 王葉便開口道:“學生正有一言欲獻!古往今來,但凡欲舉大事者,都逃不過此言。並非學生誇口,若得此言,敗者可勝,弱者可強,亡者可續,死者可生。大人既得此言,若能照著實行,複遼自是可期。”

 見得王葉說得如此慎重,耶律大石便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裳,便朝王葉拱手道:“還請先生賜教!”

 王葉生受了這一禮,這才開口道:“但凡舉大事者,自當以義聚之,以利驅之!”

 (後世之時,*奪天下的口號,便是,故此便有了大義在手,吸引得萬千民眾站於自己一邊。至於後面的分田分地,*,,,等政策,正為以利驅之。大家自行腦補,為防止404,此處省略得數十萬字。)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聽得此八字,耶律大石眼前便如同撥開了迷霧一般,頓時便開朗了起來。

 自己為親民官近二十載,許多政策也好,措施也好,只知道這樣可行,卻不知為何可行。自己只是下意識的去實行,卻從未想過背後更深的緣由。

 如今聽得王賢弟此語,再細細咀嚼之,耶律大石頓時便恍然大悟起來。果然當年親民之時,但凡有效的政策,都逃不過這八個字。

 見得周圍諸將尚且有不解之意,王葉正要解釋一二,便朝耶律大石開口道:“敢問大人,可熟知三國之事?”

 耶律大石聽得此語,便已經明白王葉之意,笑著開口道:“便照賢弟所說,為兄也是‘略懂’。”

 底下諸將聽得此語,頓時相跟著笑了起來。

 王葉便也笑著開口道:“敢問大人,曹魏又何以聚攏人心?”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故此有得大義在手,自能聚攏民眾,收攏人心。”

 王葉繼續發問道:“然則蜀漢又何以成事?”

 耶律大石開口道:“劉玄德乃漢室後裔,亦為漢室正統,亦有大義在手,照樣能聚攏民眾,收攏人心。”

 王葉繼續發問道:“然則東吳又如何?”

 耶律大石沉吟了一下,這才開口道:“孫仲謀所佔據者,正為吳國故地。此地民風與中原頗異,雖經兩漢之治,猶自未曾融入中原。孫仲謀乘此機會,便自號吳國,以保守地方為名,亦算得有大義在手,故能收盡吳地民心。”

 王葉點了點頭,便開口道:“三國之時,除此三方勢力之外,其余諸人皆無大義在手,故此雖能強盛得一時,然則一遇挫折便人心盡去,最終亦逃不過覆滅的下場。故此但凡舉大事者,便當以義聚之,有得大義在手,自能聚攏民眾,收盡人心。人心既附,待到戰陣之上,衝鋒之時,眾人自是死不旋踵,如此又有何人能敵?至於之後如何選賢任能,使諸人皆為之所用,正為以利驅之。且待學生再細細分說一番。”

 見得王葉尚且要細說,耶律大石心下大急,趕緊咳嗦了幾聲。如何驅之以利,禦使下臣,此為帝王心學,實乃不傳之秘。耶律大石又如何肯讓堂下諸將知曉?

 王葉見狀便也收口不言。

 堂下諸將聽得林牙同王軍師一番對話,這才算是完完全全明白了過來。今日聽得王軍師一句話, 隻八個字,且自己只聽懂了一半,便已經覺得受益無窮。隻此半句話,四個字,便已經勝過自己半輩子的經驗,半輩子的讀書。

 到了此時,堂下諸將這才算是對王葉心服口服起來。

 見得王葉收聲,耶律大石這才放下心來,轉頭對著王葉開口道:“如今我等之大義,自是複遼。既是如此,又當如何行事?”

 王葉便開口道:“如今大人有得諸將為助,羽翼稍稍已豐,於大處著眼,自當豎起複遼的大旗,以聚攏民眾,收盡人心,如此方有同金人抗衡之時;於小處著眼,自當使麾下將士人人深信此事,人人以此事為念,為之可以生,為之可以死。如此且不說軍紀自會好轉,戰力也能瞬間提升。”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隻不知又當如何著手?”

 王葉便開口道:“西方有賢人曾言:‘謊言重複一千遍,便成了真理。’”其實還有幾句,王葉卻不肯於此時說出,日後自己還要靠之圖謀天下。

 聽得此語,耶律大石已知當如何行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