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撤軍(上)
童貫於雄州等得數日,便有朝廷天使前來,諭令大軍班師之余,且命童貫領大軍西去,退得河北西路遼軍。nv生小說網待到蕭乾既退,便得繼續西去,救援永興軍路。

 見得此詔令,童貫不由得的仰天長歎!

 這辛興宗果然不堪一用,自己當初怎麽就選了這貨來扶持?

 如今耶律大石已降,蕭乾為白溝河所阻,不得南下,故此自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若得辛興宗拖住蕭乾數日,析津府唾手可得!

 如今就因為辛興宗大敗,乃至於臨門差一腳,大軍便只能止步於白溝河前。

 童貫仰天長歎,種師中等人則在仰天大笑。

 官家英明啊!離家二載有余,今日終得返回故鄉。夏國這群醃臢貨,經過乘虛攻打自己家鄉,有種就不要逃,等老子回來殺你個全軍盡墨。

 前幾天還在集體裝死狗的西軍,立馬變像打了雞血一樣。行裝、糧草、輜重等物都不用要將官催促,底下的士卒便趕急趕忙的裝備得妥當。

 又有許多西軍將領前來童貫處一日數問,只是催促大軍早日啟程。

 見得詔令如此,人心如此,童貫也只能息了繼續複燕的心思,準備領大軍西出,若能退得遼人、夏人,尚且能將功補過。

 唯有當日招降耶律大石之功,已為蔡攸獨攬。如今見得童貫欲要撤兵,卻將耶律大石棄之不顧,蔡攸自是趕緊來訪。

 二人一相見,蔡攸便開口道:“既然朝廷旨意撤軍,我等自當奉命。唯有耶律大石已經投誠於我等,正可將其一並撤回。隻不知宣帥又欲如何安置彼等?”

 兩人原本同坐一條船,上次童貫欲要孤注一擲,蔡攸卻早早將自己撇開了去。

 童貫雖有求於彼等,卻也不能滋長此風,自當拿捏一把,見狀童貫便開口道:“回蔡相公,朝廷諭令之中隻提及將西軍撤回,卻未曾提及耶律大石之事,故此下官不敢自專。若果相公有意,何不另上一表,以求朝廷決斷?”

 若不能攜得耶律大石南下,又如何能完招降之事?蔡攸便開口道:“耶律大石既已經投誠於我等,我等若將其棄之不顧,則彼必為遼國朝廷所殺。如此又豈是宣帥招降之意?且日後複有何人敢降於宣帥?”

 童貫便長歎道:“下官此次撤兵,尚不知禍福如何,又豈敢再節外生枝?若果惹得官家大怒,只怕下官必死無疑!”

 蔡攸聽得童貫此語,心下隱隱有了幾分明了,便湊近前來,開口道:“若果宣帥能成全本官招降之功,本官定當協同王宰執,盡力於官家面前保得宣帥之位不失。若何?”

 童貫等得就是這句話,聞言喜不自禁,便舉手道:“既有相公此言,下官敢不盡力?”

 蔡攸無奈,也隻得舉起手來,二人擊掌為誓。

 有得蔡攸承諾力保,童貫這才稍稍放下心來,便開口道:“大軍不日出發,既是如此,當命人早早召來耶律大石!”

 蔡攸開口道:“本官聽聞得王承旨正在城中?”

 童貫哈哈大笑,開口道:“此人正可一用。”當下便命人趕緊將王葉召來。

 親衛聽得此令,想也不想便出得衙門來,直往旁邊種照容小院而去。

 須臾之後,王葉進得廳來。

 童貫便將撤軍之事告知。

 王葉趕緊裝出著急的樣子,開口道:“宣帥,既是大軍欲撤,隻下官又當如何?只求宣帥撤軍之時攜上下官。”

 童貫便開口道:“爾往來兩軍之間,替本官立下招降耶律大石之功。既是如此,本官又豈會棄你不顧?”

 旁邊蔡攸便開口忽悠道:“爾如今已為樞密院副承旨,又於招降耶律大石之事立下大功,回朝之後,自當另有除用。若有本官於一旁說話,五品文官不難。唯有朝廷考功尚需實跡,招降之功尚且待到耶律大石歸朝方可算數。如今大軍欲撤,本官正欲命你前往遼軍一行,命耶律大石率軍同歸。”

 王葉聞言,便裝作歡喜的樣子,開口道:“大人既有吩咐,下官自當一行。”

 童貫便開口道:“如今事促,正當速去。”

 王葉朝二人行了一禮,便轉身告辭了出來。

 帶著韓德出得雄州城,王葉卻懶得跑動,隻領著韓德於城外消磨得半日光景,便又回頭入得城來,再連求見童貫、蔡攸。

 三人甫一相見,蔡攸便開口道:“承旨來去何其速也!”

 王葉便開口道:“大人囑托,下官又豈敢不用命!”

 蔡攸滿意點了點頭,便開口道:“既是如此,耶律大石當何時前來?”

 王葉開口道:“回相公,耶律大石不肯前來!”

 這個回答倒是明顯出乎蔡攸意料,你既然已經降了宋國,殺了蕭嚴,便於蕭乾結下死仇。若是單獨留在此地,必逃不過蕭乾的屠刀。如今老子一為自己的招降之功,二為了你的小命,不惜同童貫做利益交換,便是要帶得你回朝,如今你竟然說不去?

 蔡攸便開口道:“此人不肯前來,可有因由?”

 王葉開口道:“當日彼曾以攻滅蕭嚴為獻,求得幽州節度使一職。今日下官前去招攬,耶律大石便言若得朝廷下令許其此職,方可雖同我等歸朝。若果未能,以二位大人之位尚且失信,則宋國朝廷信義如何?彼又豈敢輕易歸朝?”

 聽得此言,蔡攸跌足長歎,開口道:“此又是何等時機,這耶律大石猶自在置氣!就不怕我軍既去,失此強援,複為蕭乾所趁?”

 說完此話,蔡攸又朝童貫看來。

 招降之功已為蔡攸獨吞,此事原本便於自己無關。既然答應得蔡攸,攜帶耶律大石難下,便已經落了人情在手。如今此人自己不肯前去,又怪得了誰?

 童貫原本不欲開口,見得蔡攸隻拿眼睛看著自己,童貫隻得開口道:“蔡相公此言有理,彼既降得我軍,如今我軍既去,此地便成險地!若果獨留於此,遲早便為蕭乾所滅。王承旨且再勞動一趟,將此利害細細說之。且彼若能歸朝,雖無幽州節度使之位,知揚州一府自是無虞,再有得蔡相同本官看顧,自是前途無量。”

 王葉便開口道:“下官又何曾未細細勸說?唯有耶律大石隻咬定一事,既然大人於蕭嚴一事失信,彼自不肯再信。下官勸得急了,耶律大石便隻一句話。彼生為遼人,生不能於遼地為官,死亦當於遼地為鬼。縱使大軍既去,彼亦情願留於此地,即便為蕭乾所迫,亦死而無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