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七十八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1)
卻說完顏斡魯領著三萬大軍前來找童貫麻煩,誰料得童貫這貨竟然躲到“天上”去了。?女?sheng?小說?網 w?

 見得如此險要的地形,完顏斡魯也只能搖頭乍舌。雖則如此,這貨到底不肯死心,便遣得千余士卒一試。

 唯有紫荊關關城便建於兩山之間的山谷之中,關前連一塊稍平整的廣場都沒有,出了關門數步便是陡峭的山路。

 宋人隻於關城之上以弓箭對準數步外的山路口。

 一旦有得金人冒頭,宋人便是亂箭攢射過去。

 這千余金人士卒雖然彪悍,卻為地形所妨礙,根本無法展開兵力。

 隻一波接一波地冒頭,然後一波接一波地為宋人所射殺。

 金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然則有得如此地形,金人空有三萬兵馬,卻只能分成數人一波,數人一波地前去送死。

 如此奇葩的關卡,硬生生地將金人的萬人大隊,拆分了成了無數小隊。

 待死傷的數十人馬,這些“彪悍”的金人也膽寒了!

 雖則如此,未得軍令,這些金人也不敢擅自撤退,隻一邊繼續送人頭,一邊遣人趕緊下山請示完顏斡魯。

 完顏斡魯聽得如此情形,心知由下而上攻破紫荊關斷然無望,便不肯再遣人白白送死,隻得傳令撤兵。

 待到金人兵馬撤回山下,完顏斡魯也不肯甘心就如此放過童貫。便留下五千兵馬為山下關口為守,自領大軍往順州而來。

 完顏斡魯之所以如此,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則如今軍中糧草將盡,便不得不北上順州劫掠糧草。

 二來既然自東而西,自下而上攻破紫荊關不得,便只能舉兵出得居庸關,繞道蔚州而來。到時候自然可以前後夾擊,攻破紫荊關應當不在話下。

 今年四月宋人北伐之時,據耶律大石所言,南京道便只有三月之糧。

 好在南京道雖然耕地甚少,好歹也算有一些,到得七八九月,地裡的糧食稍稍有了收成。再加之此地山脈甚多,山中的野果之類也漸漸成熟。

 靠著這些許的田地同山中野果,遼人總算是將這次糧食危機撐了過來。

 誰料得秋收已畢,蕭乾這貨便悍然殺得天賜帝,且重新征召十萬奚兵為用。

 南京道當初支持蕭乾三萬奚兵、郭藥師三萬常勝軍,總計六萬人馬已經是捉襟見肘,秋收後糧草堪堪能支撐到第二年。(這也是天賜帝當初不敢過多征兵的原因。)

 如今蕭乾兵力陡然增加至十三萬,可想而知糧草消耗如何?士卒既然增加了一倍,糧草消耗自然相應地增加一倍。原本能支撐到第二年四月的糧草,便只能支撐到新年。

 蕭乾如此行事,倒也並無不妥。

 這貨原本的計劃便是以天祚帝獻於金人後,便當單獨(最好夥同金人一起)南下侵宋,奪宋國河北諸路糧草以為己用。

 待得了宋國糧草,便可再於南京道征發兵馬。

 再將這些新征兵馬投入侵宋大軍之中,繼續奪取糧草。

 如此既不用擔心軍糧,又可以旬日間將大軍擴充至數十萬。

 蕭乾這算盤到時打的很好!

 誰料得王葉一番設計,蕭乾這貨便被坑得褲子都當了,如今正領著數千殘兵躲入山中啃樹根。

 眼下已是臘月,南京道各州府亦或民間,存糧都是即將告罄。

 完顏斡魯領大軍北上順州,劫掠得諸府,然則即便刮地三尺,所得糧草也是不多。

 見得此狀,完顏斡魯心中也十分明白,南京道確確實實是沒糧草了!

 此地無糧,完顏斡魯又不敢擅自侵宋,便只有將目光投入西京道。

 米糧等物由土地產出,自然講究一個時節。然則牛羊等物卻沒這個講究,畢竟這種東西不是種出來的,不可能冬春牛羊少,夏秋牛羊多。

 西京道有得大量遊牧遼人,遊牧部落之中又有得大量牛羊等牲畜。當初完顏斡魯隻攻破得天祚帝的青塚大營,便已經繳獲得牛羊上百萬頭。也就是說隨便攻破一個西京道的遊牧部落,便夠自己麾下三萬大軍飽食半個月了。

 一則為了引軍就糧,二來也是為了繞道攻打紫荊關。

 眼看著南京道實在刮不出油水,完顏斡魯便引著大軍往居庸關而來,欲要入得西京道。

 待入得居庸關南口,跑完這二十裡羊腸小道,但見得居庸關關門大開,城牆上空無一人。

 完顏斡魯見狀大喜。

 南京道通往西京道便只有兩條路徑。一條為紫荊關,如今已為童貫引兵佔據。另外一條便是眼前的居庸關,若童貫複令人佔據得此關,自己必然出關不得,空有三萬虎賁,也只能餓死南京道了!

 見得宋人未曾佔據得居庸關,完顏斡魯自是大喜,趕緊催動大軍往西而行。

 誰料得這才前行得數裡,完顏斡魯便聽得前面一陣亂起,緊接著便有親衛趕來稟報道:“都統,大事不妙!前方有得宋人為阻!”

 (書中暗表,阻路的實為耶律大石人馬。)

 完顏斡魯聞言大驚,便趕緊下令道:“若不能衝出關外,我等皆當死於此地!且傳我軍令,不惜死傷前衝!”

 親衛聞言便轉身前去傳令。

 然則不多時卻又返回前來,隻稟報道:“稟都統,宋人佔據得絕地為守,我等死傷無數,猶自不能前進寸步!”

 完顏斡魯聞言又是大驚!竟然還有自己麾下衝不開的阻擋?

 當下便策馬上前觀看。

 待到完顏斡魯前行得裡許,來到兩軍交鋒之地,頓時又是欲哭無淚!

 但見得視線范圍內一個宋人士卒也無,反倒是金人死屍遍地。

 前文便已經說過,居庸關內驛道修築在半山腰上,且沿山勢而行,一側為大山,另外一側則為深淵。

 驛道既然沿山勢而行,自然有婉轉曲折之處。

 如今兩軍交戰之地,便正在曲折之處。

 驛道在此地幾乎轉了一個九十度的急彎,便有如直角三角形一般,金人引軍沿著一條直角邊進攻,宋人卻於另外一條直角邊為守。

 待到金人衝過直角,堪堪轉入另外一條直角邊來,迎面而來的便是數不清的羽箭。

 於戰力而言,金人自然勝過宋人數倍。唯有對面這群宋人王八蛋,卻從不肯短兵相接,甚至不肯近身,隻以弓箭封鎖這條山棱。

 紫荊關前的情形又一次上演,眾金人隻一波接一波地轉過山棱,便一波接一波地被對方弓箭放到在地。

 宋人之所以不肯據關城而守,原來是此處地利更勝似關城。

 見得此狀,完顏斡魯肝膽欲裂,當下便是暴跳如雷,隻咬牙切齒,仰天大叫:“童貫小兒!何敢算計於吾!”

 於完顏斡魯說來,如今自是深恨童貫入骨。

 當初童貫以遼主為誘餌,便引得自己引軍東來,又騙得自己替其攻破蕭乾!這是小事!反正金人彪悍,攻破蕭乾不怎麽費力。如今自己也不計較了!

 結果童貫這貨又暗中將遼主迎取歸宋。你迎取遼主入宋便入宋罷了!這也是小事!自己眼下也不計較了!

 緊接著童貫這貨又開始斷自己的軍糧。斷糧便斷糧吧,大不了劫掠民間,大不了撤兵回中京道!這也是小事!自己也不肯計較了!

 隻如今你將兩道關卡都遣兵死守又算怎麽回事?南京道無糧,你既然斷了自己糧草,卻又斷了自己歸途,如此便將自己眾人困於南京道,童貫這是欲要活活將自己眾人餓死南京道麽?

 自己真是豬腦袋,為童貫算計了一次又一次!

 剛剛才替其賣命,如今童貫這貨竟然翻臉又要自己的小命!

 隻此人心思何其歹毒!算計何其高明!

 面前宋人既然據山棱而守,如此簡單的衝鋒自然是衝不開宋人的封鎖!

 完顏斡魯自是不肯繼續讓麾下白白送命,便趕緊招呼大軍退回居庸關關城。

 既然對方以弓箭封鎖山棱,當下完顏斡魯便使人伐木為盾,將數根一人來高、碗口粗細的木頭釘在一起以為大盾,又於背面釘上把手數個。

 如此一來,便可使數名士卒於持盾前行,對方即便再多羽箭,短時間內必然射不透如此大盾。

 只要士卒近得宋人身前,便可棄盾同其肉搏。自己麾下頗為彪悍,只需要數十名乃至十數名士卒能衝入宋人隊中,便大事已定。

 如今糧草少,能省一點便是一點。到得第二日,完顏斡魯也不肯再領大軍前來,隻使得千余精銳持盾前往,至於其余人馬,且躺下來休息吧,不動彈便能節省體力,從而節省糧草。

 卻說這千余金人有得大盾為備,倒是信心滿滿,當下便持盾前來。

 好在此處正為拐角,當初修路之人便特意不計成本地將此處驛道修寬了一些,勉強能容下五人並排前行。

 當下金人便以五人一組,各合力持得一面大盾,也不管對方弓箭不弓箭,便直接往前衝來。

 初時對面宋人照樣以羽箭相射。

 但見得箭矢如同雨點一般飛來,隻叮叮叮之聲便紛紛落在大盾之上,持續不斷的衝擊力倒是推得眾金人稍稍後退。

 雖則如此,箭矢卻不能將大盾射透,躲在後面的金人未有折損。

 見得盾牌之計奏效,眾金人趕緊合力將盾陣往前推進。

 待前進得上百步,眼看著便要同敵人短兵相接,金人自是大喜。

 誰料得就在此時,便聽得對面陣中傳來一聲暴喝:“落!”

 眾金人聽得此語,頓時便被嚇得魂飛天外!

 古時軍中各種動作皆有相應口令,所謂違令者斬,並不單指上官軍令,也包括軍中統一的口令。

 實在是不如此嚴峻的話,士卒不會下死力去記這些口令,兩軍交戰之時容易亂陣。

 便以口令而言,倘若兩軍對陣,見得對方弓箭射來,旁邊便會有將領下口令:“禦!”

 聽得將領此口令,不管你有沒有看見對方羽箭,不管羽箭是不是衝著你來,你都得將盾牌斜舉。(倘若你手中並無盾牌,只能希冀同僚的盾牌能遮護到你,亂動者斬!)

 有得眾人一齊將盾牌斜舉,不僅能替自己,尚且能替身邊眾人遮蔽得羽箭。

 再例如說同樣是遠程攻擊,射箭的口令同投石機的口令便完全不同。

 將領吐出的口令倘若是“射”字,眾箭手自然得趕緊將手中弓箭射出。倘若旁邊有投石機也相跟著投石,那便是死罪!

 於投石機而言,發動的口令卻正是“落”字。

 既然如此,眾金兵聽聞得一個“落”字,自然被嚇得魂飛天外。

 這些大盾能遮擋羽箭,卻萬萬抵擋不住投石機攻擊。

 反正也是死,當下便有大膽金兵於盾牌後探出頭來,便見得對方身後赫然有得十數架小型投石機,如今懸索已然蹦緊。

 親眼證實得如此凶器在,金兵正要開口大叫。

 卻聽得“嗊”地數聲響起,眾投石機一齊發動,便有數十顆飯碗大小的石頭一起朝自己飛來。

 眾金兵尚且來不及叫出聲來,便感覺得盾牌上一股大力傳來,手中盾牌被炸為碎片,眾金兵也紛紛被石彈砸得飛起,便於空中劃出一條弧線,掉落於山下溪流之中。

 既然對方尚且有投石機為備,大盾自是無用。

 領頭的金人將領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兵而回。

 完顏斡魯聽得此狀,心中自是憂愁不已。

 軍中糧草將盡,南京道糧草已盡,大軍卻又被困於此地,又當何去何從?

 宋人既然填塞得居庸關同紫荊關,完顏斡魯若想領軍回金,便只剩下經榆關(山海關)往東京道一途。

 然則此路長達千裡,又無驛道相通(此時遼東尚且未曾開發,榆關到東京道全為荒野小路),經由此路回金只怕得耗時近月。

 要命的事還是糧草!

 誰能一個月不食,若如此行事,只怕大軍尚且未到得東京道便已經悉數餓死!

 金人大軍於居庸關內遲疑得數日,看看糧草已盡,既然居庸關不能出,完顏斡魯也息了出關的心思,隻得領兵重又返回析津府。

 如今不管南京道哪個州府都無力支應這二萬余兵馬的糧草,完顏斡魯也只能行下下之策,便將麾下兵馬拆分為數十支,使之各擇一州府就食,如此或能多支撐得幾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