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群英匯聚(5)
這邊廂王葉、劉延慶、郭藥師等人已經偷偷往居庸關而來,買家已至;那邊廂耶律大石一邊躲避著金人的追殺,一邊忽悠著天祚帝往居庸關逃來,賣家眼看著也將上場。

 唯有雙方交易的地點,卻在別人的地盤上,這場交易成不成,尚且要看看居庸關主人-蕭乾的意思。

 卻說蕭乾自弑殺得天賜帝,矯詔自號大遼攝政王后,便征發得十萬奚兵為用,又以阿古哲之計將析津府文官屠戮一空,替換上忠於自己的文人。

 到得此時,南京道一地的軍權、政權算是徹徹底底的落入了蕭乾掌中。

 有多大的權勢便有多大的野心,何況蕭乾早就有了稱帝之意。

 隻這貨心中也明白的很,如今尚未到稱帝的時機。

 一則天祚帝猶在,同耶律大石一樣,蕭乾也不肯背上背主自立的罵名。

 舊主已亡,江山遺落在先,自己再拾遺在後,那誰也說不得什麽;舊主猶在,自己悍然伸手將江山奪過來,事情便做得有點過分了,必然引得無數衛道士的唾罵,即便南京道的民心也難以收復。

 二則金人仇視遼人甚盛,如今正於北面虎視眈眈,故此一日不求得金人首肯,蕭乾稱帝也自無用。

 金人好不容易才攻破得天祚帝的遼國,自己再來新立一個遼國,豈不是給金人樹活靶子?

 一旦惹得金人火起,引動大軍南下,南京道便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

 三則便是境內盜賊未除,南面宋人猶在,南京道尚且未得完全。

 故此蕭乾得知天祚帝出得夾陰山後,便趕緊遣人密報於完顏斡魯,欲要借金人之手除去得天祚帝。當然為了自己的名聲起見,蕭乾卻也不敢將自己這個幕後黑手暴露出來。

 若是天祚帝果然為金人所殺,金人必不肯隱瞞此等消息,只會廣播天下。

 自己便可以乘機收拾得天祚帝遺產,一步步自立起來。待到時機一到,便可前往金人處領取密報之功,再說以伐宋之利,如此帝位可保。

 若是讓天祚帝逃得一命,蕭乾也自不懼,橫豎都是自己佔便宜。

 如今遼國五京之地已失其四,唯獨剩下南京道一地,天祚帝即便逃得一命,又有何處可去?

 且正因為有得南京道,複遼似乎還有希望。路未窮,勢未蹇,天祚帝這廝必然不肯輕言投夏亦或投宋,自然得往南京道而來。

 如此一來,蕭乾只需要暗中擒拿得天祚帝,獻諸金人,照樣能求得金人庇護。

 接下來自然便可以按照前面一樣,再以伐宋之利說之,如此帝業可成,雖說是金人的兒皇帝,到底也是皇帝是不是?

 何況風水輪流轉,金人亦未必能永遠興盛,若是天下有變,到時候自己同金人主仆易位也說不定。

 故此這一個月來,蕭乾隻一面命王猛同乙室八斤各領重兵剿滅境內盜賊,一面又派出許多密探,前往西京道哨探金人攻伐天祚帝的進展。

 待到境內的盜賊基本已經清剿乾淨,王猛同乙室八斤便於各州緊要地界各留下三千精銳為守,以防盜賊死灰複燃,複領其余士卒回得析津府。

 除掉各地駐兵外,析津府內便有得八萬人馬,蕭乾正要領大軍南下,一舉擊潰得宋人,奪回易、涿二州。此時西京道的消息也已傳來,完顏斡魯親領三萬大軍入得西京道,已然破得天祚帝青塚大營,天祚帝又一次棄眾先逃,如今不知所蹤。

 蕭乾聞聽此訊,心中半憂半喜。

 憂得是天祚帝這廝竟然又一次逃了?金人精銳大軍前來,尚且未曾能將這廝擒拿;喜得是天祚帝既然逃得此厄,十之八九便會往南京道逃來,到時候自己暗中擒拿得天祚帝獻與金人,此等功勞自然是遠遠超過告密之功。

 隻此事隻可暗中進行,不可公開議論。

 自蕭嚴被殺,郭藥師叛逃後,再加之蕭乾年齡已大,便越發的疑心起來。除了至親親人之外,輕易不肯相信他人,即便對謀主阿古哲亦是如此。

 當下蕭乾便召來諸將,商議南下攻打易、涿二州之事。

 如今蕭乾麾下已經有得十三萬奚兵,光析津府內便有得八萬,反觀宋人,即便加上郭藥師的常勝軍亦不過六千人馬。

 別說十三萬了,即便是五萬對六千,勝負也無懸念。

 所謂的商議其實也就幾句話而已,當下蕭乾便命乙室八斤為帥,王猛為副,使二人領得五萬人馬前去攻打,自領三萬精銳坐鎮析津府。

 二人領命正要告退,阿古哲這貨卻又跳了出來,便對蕭乾開口道:“敢問大王,如今可有西京道消息傳來?”

 當初蕭乾為了暗中行事,西京道的消息即便連阿古哲也未曾告知。

 唯有此次阿古哲當眾問出,蕭乾便也不得不開口道:“據近日探子回報,金人已然破得青塚大營,陛下如今不知所蹤。”

 阿古哲便趕緊開口道:“隻不知耶律大石等人近況又如何?”

 蕭乾便開口道:“此事說來也怪,耶律大石自領兵出得居庸關後,便再無音訊。”

 正如前文所說,如今南面的宋人不值一提,阿古哲擔心便是西邊的金人同耶律大石。當下便再度苦勸道:“即是如此,大王當早早遣重兵防守居庸關為上。”

 旁邊王猛插嘴道:“末將肅清順州盜賊後,曾留下三千士卒於此。若大王急欲遣兵防守居庸關,可先調撥這三千人馬前去,亦足以應付一時之急。”

 蕭乾狠狠得朝王猛瞪了一眼,開口喝道:“順州盜賊最為猖狂,若果然將大軍移去,萬一賊勢複起,又當如何?”

 見得蕭乾發怒,王猛低頭唯唯,不肯複言。

 阿古哲憂心居庸關之事,雖則心知蕭乾欲要擒拿天祚帝之事,卻也不敢於眾人面前明言,便托言相勸道:“大王,如今金人同耶律大石大軍皆入得西京道。以下官度來,耶律大石必非金人對手,一旦彼得為金人所敗,於西京道立身不得,便不得不往東逃來,與我等爭奪南京道。若得五千人馬防守居庸關,耶律大石必不能入,遲早於西京道為金人抄略殆盡,亦足以替大王除此心腹大患。”

 阿古哲這話雖然有理,然則蕭乾關注的重點卻不在此處。

 自己欲要擒拿天祚帝獻於金人,又不肯背上背主之名,便只能暗中行事。

 若自己果然於居庸關駐下重兵,待到天祚帝入得居庸關便行失蹤,過得幾日又出現在金人手中,天下人又不是傻子,即便連狗都知道這事必然是自己乾的。

 討好得金人卻要失去遼國民心,蕭乾又豈肯如此?

 故此上上之策便莫如將居庸關空出。

 此地自己一名人馬也無,天祚帝在此地出事,總扯不到自己頭上來吧?

 唯有蕭乾此般心思卻不肯對人明言,便開口道:“參讚休要再言!即便耶律大石領兵退回南京道,本官又有何懼?十三萬刀斧,正為彼等所設!”

 既不能挑明天祚帝之事,耶律大石這個借口又不好用,阿古哲隻得另外找借口勸諫道:“若果耶律大石敗退南京道,金人複尾隨而來,隻恐南京道不複為我等所有矣!”

 蕭乾聞言大笑,便開口道:“自前次耶律大石同宋人相攻之事,宋金密約早已傳遍天下。金人早已將南京道一地許與宋人,又如何敢擅自領兵入境?”

 阿古哲搖頭大歎,沉吟得半響後,又開口道:“如今我等大軍正要南下,宋人力不能支,隻恐便有向金人求援之舉。”

 蕭乾猶自不以為意,便開口道:“我等五萬大軍南下,攻破易、涿州不過舉手之勞。即便宋人有此心思,待到彼等遣使見得金人,然則易、涿二州已下之久矣!宋人既退,金人又豈肯東來?”

 阿古哲繼續苦勸,蕭乾只是不聽,揮退得諸人之後,便入得後帳。

 阿古哲無奈, 便也只能退去,乙室八斤、王猛二人自去點兵,準備明日一早便南下攻打易、涿二州。

 到得下午,又有居庸關外密探傳來消息,隻言天祚帝蹤影已現,正領得三千余人馬往居庸關逃來,如今已然到得奉聖州,且其背後已現金人追兵身影。

 蕭乾聞言大喜,既然金人已然追趕上來,則天祚帝這廝必然又一次棄眾先逃(實在是耶律跑跑的事跡已然天下皆知)。待入得居庸關,這廝麾下人馬必然不多。

 當下蕭乾趕緊召來自己親衛統領乙室拔業,一番密密吩咐後,又於自己親衛之中撥得五百最為忠心之人,使乙室拔業領之,眾人化作民間商團連夜往居庸關趕來。

 到得第二日早上,蕭乾監國臨朝,複將此事告知朝臣。眾人一番商議後,蕭乾便使得麾下大將領得萬余人馬,又將諸般儀仗備齊。使得這萬余人馬執拿得諸般儀仗,緩緩往居庸關而來,欲要迎接天祚帝歸朝。

 此事既為公議,便是天下共知,到時候這萬余接應人馬尚且未至居庸關,而天祚帝已然失蹤,誰又能疑心到自己頭上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