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三十章 搞事了(2)
卻說天祚帝領人往南口而來,此時正是雄心滿滿,正欲要以蕭乾麾下十三萬大軍為依仗,且乘機奪得耶律大石大軍在手。 w?

 若有得這近二十萬大軍在手,天祚帝便有得翻身機會。憑之進則可以收復失地,中興遼國,敗亦能割據南京一道自守。

 至於蕭乾的忠心,天祚帝從未有懷疑。

 當初二帝並立,自己分別遣使者前去耶律大石同蕭乾處傳令,二人受命之後的態度可是涇渭分明。

 耶律大石這廝隻遲疑不進,良久未曾有得回復(這也是天祚帝一心奪其兵馬的原因);唯有蕭卿今夕得令,明早便行,從未有遲疑之時,隻三日內便引軍馬入析津府誅殺得逆賊耶律淳,如此足以證明其忠心。

 早上雖有得耶律大石之語,天祚帝猶自未曾放在心上。

 以天祚帝想來,若果然蕭乾已知自己既至,必奉鑾駕儀仗前來親迎,說不定此時蕭卿早已經領著滿朝文武,大隊士卒於關外恭候。

 當下眾人隻策馬往南口趕來。

 十五裡的路程於騎兵說來也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時天祚帝已然領人出得居庸關南口。

 帶得出關一看,天祚帝不由得大失所望,休說甚麽鑾駕,甚麽百官!即便連士卒也無一名,關外只有得五百余商旅正在等候。

 耶律大石見得此狀,心下大喜,當下便輕輕策動馬匹,暗暗地往天祚帝身邊靠了靠,卻也不肯出言。

 同天祚帝相處這數日一來,耶律大石或多或少也了解了這廝的性子。於這廝說來,第一要緊的是小命,第二要緊的便是面子,甚麽江山社稷,統統都得往後排。

 如今蕭乾未曾大張旗鼓前來迎接,天祚帝這臉是丟定了。自己若膽敢提及此事,這廝惱羞成怒之下,必然將怒火轉向自己。

 如今自己隻戳在這裡,卻不肯出聲,便是恰到好處。

 自己戳在這裡,天祚帝這廝見得自己,自然而然便會想起今早之言語,必定會更加難堪;自己不開口,這廝便找不到由頭來朝自己發火。這股氣悶在心裡,不扳回面子這廝必然不肯罷休!

 果然,待到天祚帝瞥見得旁邊耶律大石似笑非笑的模樣,心中又羞又怒,卻又找不出借口來朝耶律大石發火,乃憤然指著對面的五百商旅,轉頭朝耶律達魯道:“何方刁民,擋朕道路!且領兵前去剿殺乾淨!”

 於耶律達魯而言,第一緊要的便是陛下詔令,聞言之下,便領得數百侍衛越眾而出。

 乙室拔業領著五百人馬於此地迎候天祚帝,待見得居庸關外湧出一波人馬,倒是遲疑了下,未曾敢馬上前來相迎。

 實在是出關的人馬太多,竟然有得千余人,此事大異常情。

 以常理推斷,面對著金人大軍前來追殺,天祚帝必然將大隊人馬拋於身後以遲滯金人追擊,借機孤身或者領著數十近臣先逃。

 當初傳來的消息便是金人三萬大軍追殺天祚帝三千人馬,這麽長的距離跑下來,天祚帝麾下竟然還有千余人馬,這廝竟然未曾棄眾先逃?這實在不是天祚帝的性子!

 且對方人馬既多,自己又當如何行事?

 當初以為天祚帝身邊人馬不多,大王便命自己領著五百親衛前來行事。誰料的如今對方人馬超過自己一倍,若是按照原計劃來一招霸王硬上弓,結果還不知道誰擒拿誰呢?

 乙室拔業正猶豫間,對方已經有得數百士卒出列,引馬揚刀欲要殺來。

 乙室拔業見狀自是大驚,趕緊領從人拜服於地,複引眾人齊聲高呼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小人等接駕來遲,陛下恕罪!”

 耶律達魯領著五百親衛出陣,自是任由諸人在前,自己藏於眾人之後。

 如今聽得對方此言,耶律達魯便喝住眾人,策馬稍稍上前,命旁邊親衛問道:“爾等為何方人馬?何故做商旅打扮?”

 要想混到親衛頭子,除了功夫同中心外,尚且需要急智。否則萬一碰到緊急情況,身為眾親衛之首卻遲遲反應不過來,只怕主官早死了十遍八遍了。

 乙室拔業聽得對方此問,趕緊回道:“小人等乃朝廷兵馬,受命前來迎接陛下”。

 說完此語,乙室拔業便雙手將身份牌高舉,以待對方驗看。

 既然是要暗中擒拿天祚帝獻於金人,便打死也不能透露大王親衛的身份。至於這身份牌,整個南京道軍權全在蕭乾手中,又要何等號牌而不可得?

 耶律達魯聞言,便轉頭朝身邊親衛稍一示意。

 親衛隻得前來取過乙室拔業手中號牌,呈與耶律達魯。

 耶律達魯眼看完畢,這才略略放下心來,便策馬上前,親口問道:“既是朝廷兵馬,何故做商旅打扮?”

 有得這獻號牌,取號牌的功夫,乙室拔業早已經想好了借口,便回道:“回上官,唯有如今涿州正在宋人手中,且此地距離涿州甚近。朝中官員唯恐宋人得此消息,便引兵前來相犯陛下。為掩藏消息,朝廷便命小人等易妝先行前來。”

 其實這話裡面也有破綻,然則耶律達魯卻未曾察覺。

 聽得此言,耶律達魯低頭想了想,這話也在理,便開口繼續問道:“雖則如此,陛下親臨又是何等的大事,又豈是汝等數百人馬前來相迎便可?”

 乙室拔業便開口道:“小人臨行之時, 也曾聽聞得朝廷正遣大軍前來迎駕。”

 耶律達魯便開口道:“隻大軍如今何在?”

 乙室拔業略一沉吟,便開口回道:“此軍國大事,非小人之輩所知。雖然如此,小人卻也暗中聽聞得朝廷已經備齊鑾駕儀仗前來相迎。隻如此一來,必然頗費時日。”

 這話耶律達魯可以理解。

 但凡涉及儀仗之事,必然是繁瑣異常,非如此不能顯示出主人的貴重。

 拋開其他禮節等不說,便以鑾駕而言,所謂“天子駕六”。普通的馬車一般都是一兩匹駕馬便可,皇帝的鑾駕要用到六匹,可見其大小遠超普通車馬。

 此時道路情況又不是很好,欲到難行的路段,便得遣人抬將過去,如此一來,自然頗費時間。

 除鑾駕外,按禮製,皇帝的乘輿也得三十二人相抬。如此一來,行動更是遲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