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3)
自王葉、魔理沙二人去後,蕭後想得許久,心中盤算已定,這才抬頭對天賜帝開口道:“陛下休要憂心!臣妾已有得全盤籌劃在此,定可保析津府不失!”
  天賜帝聞言大喜,便開口道:“朝中文武借不可用。既如此,隻得勞動梓童一番。此事尚且要梓童多費心思。”
  蕭後便開口道:“臣妾受陛下大恩,正當以死報之。然則后宮不得乾政乃鐵律,臣妾欲要總領抵禦之事,隻恐眾文武不服。”
  天賜帝便開口道:“祖宗舊製如此,倒是難辦!”
  蕭後微微一笑,走近前來,壓低聲音如此這般的囑咐了天賜帝一番。
  天賜帝聽得此話,心中大喜。複將此言語默默記於心間,便命內宦敲響朝會大鍾。
  正如明朝的景陽鍾一般,歷朝歷代皆有朝會大鍾。一旦遇到十萬火急之事,需要臨時召開朝會商討,皇帝便會撞響此鍾,召集眾臣工火速入殿議事。
  半個時辰之後,眾文武、勳貴中有資格上朝的,便已經悉數聚集於勤政殿內。此時眾人猶未得到宋人即將前來偷襲的消息,正一個個交頭接耳,討論朝中到底發生了何等大事,尚且需要臨時召集朝會。
  見得眾臣已經齊備,天賜帝同蕭後便起駕前行。到得勤政殿外,便有十數名內宦齊聲喝道:“陛下駕到,諸臣工跪迎!”
  殿中眾人紛紛跪了下去。
  天賜帝領著內宦於殿後轉出,至於蕭後,眼下還不到出場的時候,自是轉身前去后宮做準備。
  天賜帝至禦座坐下,便朝旁邊內宦稍一示意。
  內宦便開口喝道:“諸臣平身!”
  待到眾人起得身來,身為百官之首的李處溫便出列奏道:“陛下今日倉促召得臣等眾人來此,可是朝中有何大事?”
  天賜帝稍一遲疑,心中默想了一下,便開口道:“今日耶律大石使人前來密報,隻言郭藥師已叛,且欲要引得宋人大軍前來偷襲析津府。如此,我等又當如何禦之?諸臣可有謀劃?”
  如今析津府空虛無比,又如何抵擋得住宋人偷襲?殿中眾人聽得此語,頓時便炸了鍋。三三兩兩的交頭接耳起來,殿中嗡嗡聲響成了一遍。
  負責朝會風儀的內宦見得此狀,趕緊甩響了手中的淨鞭。
  聞聽得淨鞭不斷響起,諸臣這才停了下來,卻一個二個隻將眼睛看著李處溫。李處溫到底身為百官之首,於情於理都得第一個開口。
  見得眾人齊齊盯來,李處溫也推脫不過,稍一沉吟,便開口道:“回陛下,既是宋人欲來偷襲,自當火速召回兵馬,前來衛護聖駕。”
  天賜帝再一回憶,便開口道:“如今郭藥師此賊已經叛國,蕭乾老賊不肯奉召,雖有耶律大石欲要領兵前來相救,卻為蕭乾老賊擋於范陽以南,不得北上。事已至此,又當如何?”
  李處溫開口道:“回陛下,隻不知將有多少宋人前來偷城?”
  天賜帝開口道:“據耶律大石估計,當有五六千兵馬。”
  李處溫聽得此話,但垂頭不語。
  見得宰執大人如此,底下眾文武自然有樣學樣,瞬時間勤政殿內便清靜無比。
  天賜帝隻再四追問。
  李處溫實在無法可想,便開口道:“如今析津府內隻得三百守軍,如此又豈是宋人對手?臣鬥膽獻言,於陛下計,莫如降之!”
  一則人人皆知遼國已到末世,二則實情如此,三百對六千,傻子都知道乾不過。底下眾文武為保全妻子家產,老早便有投誠之意。如今見得李宰執肯做出頭鳥,反正天塌下來有李宰執頂著,自己一點風險也無。眾文武便紛紛跳出來附和。
  文武們肯投降,勳貴們卻不肯。
  此事關乎自己利益,文官們即便投降宋人,也只不過換個皇帝而已,照樣當官。武將們也是如此。
  勳貴們大多是依仗祖上於遼國有大功,這才澤被後人,用後世的話來說,便是啃老一族。
  遼國一日仍在,勳貴們尚且能啃老一日。一旦投降宋國,你祖上於遼國有功,乾我宋國屁事?勳貴們立馬就得變成草民。
  如此勳貴們又豈肯輕言投降?紛紛隻朝天賜帝苦諫,萬不可投降宋人。
  眼見著殿內吵成了一鍋粥,天賜帝卻不管不顧,隻拿眼睛看著殿門。
  就在此時,殿外一聲嬌喝:“誰敢複言降者,陛下可悉數斬之!”準備許久的蕭後閃亮登場。
  眾臣聞言回過頭去,但見得蕭後身著甲胄,威風凜凜的領著十數名全副武裝的宮衛走將入來。
  蕭後進得殿來,朝天賜帝行禮後,便轉頭對著李處溫開口道:“宋人前來偷襲,李相可有對策?”
  李處溫低頭不語。
  蕭後又轉向武將發問。
  武將們同樣低頭不語。
  蕭後便又轉向勳貴繼續發問。
  勳貴們手中既無事權,也無兵權,照樣只能低頭不語。
  蕭後盯著眾人看了一圈,便回頭朝天賜帝開口道:“國難當前, 眾文武竟無一人可用者。臣妾鬥膽,願替陛下分憂!”
  天賜帝卻也不接口,隻將眼睛看向李處溫。
  到得此時,李處溫早已明白過來,今日這一出戲,不過是天賜帝夫婦自導自演,為得便是讓蕭後名正言順的掌握析津府的兵權。
  此事李處溫倒是並不如何反對,若能抵擋住宋人,自己尚且能繼續做宰執。即便抵擋不住,自己到時候再投降宋人也不晚。故此李處溫便開口道:“既然娘娘願擔此重任,下官自願追隨。”
  有得李處溫開口,眾文武便也紛紛附和。
  勳貴們原本便不欲投降,如今見得蕭後肯領頭守城,自是不會反對。
  見得如此,天賜帝心下大喜,便將腰間寶刀解下,命內宦轉呈於蕭後,然後開口道:“即是如此,析津府之安危便全數托付於梓童。梓童但持朕之寶刀為號,若有不從者,盡管斬之,無需請旨。”
  到得此時,天賜帝表演已經完畢,接下來便輪到蕭後開始表演。
  蕭後接過寶刀,便於殿中發號施令起來。
  此事權貴們同自己利益一致,自當倚其為骨乾。便命權貴們將家中老兵、青壯獻出,使為軍中基層將領。
  又命李處溫招募士卒,召集民夫,駁運糧草、守城物資等等。
  蕭後隻流水般發下令去,底下眾文武、勳貴一一領命而行。
  天賜帝見狀大喜,想來有得梓童總領防禦之事,當能守得析津府不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