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郭藥師求援
當日童貫等人收得王葉傳去的密信,得知郭藥師已有降意,可藉由招降郭藥師,自易州、涿州方向偷襲遼人析津府。
  如今天祚帝全無消息,宋人若能下得析津府,捉拿得天賜帝,則遼國必亡,燕地可複。
  童貫得此奇計,眼見著複燕之事柳暗花明,心中自是大喜。同趙良嗣密密的計議一番後,便決定照此施行,派出使者前來招降郭藥師。
  過得幾日,便有使者回報,隻言招降之事已成。
  唯有朝廷有令班師,童貫也不敢違抗,且西軍多有思鄉之意,皆欲回永興軍路擊退得夏人。故此待到退得蕭乾之後,童貫便將西軍大部打發了回去,隻留下了西路軍殘部劉延慶等六千余人,於河北西路之唐縣附近盤桓。名為處置傷病兵員,實則卻為等待郭藥師的消息。
  這才過得數日,便有常勝軍信使飛馬來報。隻言郭藥師已經佔據得涿州,隻恐蕭乾引兵來攻,急盼宋人大軍前往接應。
  郭藥師雖心中有七八分把握,蕭乾得知自己同耶律大石已經聯手後,必定南下於耶律大石野戰,不肯用騎兵來蟻附攻打涿州城。然則此事關乎自己生死,自當將情形有多嚴重便說多嚴重。若能引得宋人來援自是最好,即便不能,想必宋人也會嚴令耶律大石北上策應。
  果然,待到童貫得知此事,心中是又喜又怕。
  喜得是果如高人所料,郭藥師背叛得蕭乾之余,竟然輕取了涿州,打通了宋人自河北西路偷襲析津府的道路。怕得便是郭藥師兵少,頂不住蕭乾的反撲,弄得自己功虧一簣。
  當下童貫便趕緊將趙良嗣召來商議。
  二人一相見,行禮已畢。
  童貫便開口歎道:“也不知耶律大石祖上積下何等陰德,竟然得此高人為輔助!其為鬼神乎?隻一封手書而情形逆轉,天下變色!我等照得其策,派得一信使前去,轉眼間郭藥師便果然背叛得蕭乾,佔據得涿州,欲要引動我軍前去偷襲析津府。”
  趙良嗣聽得此言,直默然無語。想自己也是詩書滿腹,智計過人,然則對方高人露此一手,自己竟然有高山仰止之意,不敢有對抗之心。
  童貫便繼續開口道:“隻郭藥師來使告急,憂心蕭乾領軍反撲。如今郭藥師麾下不過七千余人,然則蕭乾處尚有三萬虎賁,雖據城而守,亦恐力不能敵。故此本官意欲領劉延慶部北上為援,未知仲亮之意若何?”
  趙良嗣想也不想便開口道:“宣帥,此事萬萬不可!”
  方才被耶律大石麾下高人之事惹亂了心境,趙良嗣便站了起來,走動幾步,一邊恢復心境,一邊細思,一邊分說:“遼國之所尚存者,唯有天賜帝尚在之故。眾臣不管服或不服,明面上皆聽天賜帝之令而行。若果我軍能偷襲得析津府,擒拿得天賜帝,則遼國必滅。即便剩下蕭乾這等跳梁小醜,也自無妨。天賜帝既滅,蕭乾無有大義在手,又如何收復得人心?不過一亂賊而已,只需一上將便可輕易剿滅。”
  童貫點了點頭,的確如此。若要複燕,便得滅遼,若要滅遼,也只需擒拿得天賜帝即可。
  趙良嗣便繼續開口道:“且看如今燕地局勢。我軍居於唐縣,郭藥師佔據得涿州,天賜帝偏安於析津府,三地連成一線,正是一橫。但觀郭藥師、蕭乾、耶律大石三軍,郭藥師佔據得涿州,蕭乾大軍駐於范陽,耶律大石頓兵於新城。三地連成一線,正是一豎。各方勢力之間,不偏不倚正是一個“丁”字。於我軍而言,自是希冀得蕭乾領兵南下攻打耶律大石,且於耶律大石戰成膠著之勢。如此涿州附近遼軍兵力空虛,自可輕易偷襲得析津府。”
  停得一停,趙良嗣便繼續開口道:“若果我軍東去救援得涿州,則蕭乾必然洞悉我軍之意,得知我軍欲藉由涿州而偷襲析津府。如此一來,蕭乾要麽攻下涿州,截斷我軍去路。要麽退回析津府,據析津府而守。若果我軍不去,反而蕭乾多有南下之意,未必便肯於涿州附近於郭藥師爭鋒。”
  童貫想了想,便開口道:“此話雖說有理,隻不救援得涿州,若郭藥師為蕭乾所攻下,照樣阻斷我軍偷襲析津府之路由。”
  趙良嗣便開口道:“卻也未必!若是我軍不去,且郭藥師未曾透露投誠我軍之事,則蕭乾未必便肯全力攻打涿州,反倒必然先南下攻滅得耶律大石,複回頭收拾郭藥師。”
  童貫便開口道:“卻是為何?如今郭藥師隻得七千常勝軍,蕭乾麾下猶有三萬大軍,若果全力攻之,數日之間可下。然則據探子回報,耶律大石麾下如今已有三萬之眾,蕭乾若是南下與之爭鋒,隻恐旬日內難分勝負。以兵法而言,蕭乾自當先當先同郭藥師速決,然後方可同耶律大石對峙。”
  趙良嗣便開口道:“正如下官前言,郭藥師、蕭乾、耶律大石三方連成一條線,便是一豎。蕭乾若北上攻打得涿州,隻恐耶律大石領兵北上策應。數日之間,涿州尚且未下,而耶律大石大軍已至。兩軍亦不用交鋒,耶律大石只需引兵頓於一旁,蕭乾便隻得分兵防禦,不敢盡力攻城。郭藥師據城而守,原本便佔了地利,蕭乾複不敢盡力,又失了人和。即便到得緊急之時,萬一涿州失陷在即,耶律大石尚且可領兵衝陣以為策應。如此,攻城之事必曠日持久,蕭乾麾下之奚兵,也只能稍稍折損於涿州城之下。”
  童貫點了點頭,開口道:“此話有理。耶律大石此人深明大義,即便同郭藥師有所齟齬, 危難之時亦必以大局為重,自會領兵北上策應。且耶律大石麾下亦為騎兵,即便蕭乾回頭來攻,亦可以隨時撤退。待到蕭乾攻城之時,耶律大石又當再度前來。反觀郭藥師,既然據城而守,必不敢輕出涿州。即便蕭乾南下攻打得郭藥師,亦無需如此提防得背後郭藥師。”
  趙良嗣便開口道:“宣帥所言甚是,此為其一。下官也曾聽聞得郭藥師為人。此人心胸不甚寬廣,睚眥之仇必報。既然郭藥師前次背叛得耶律大石,投誠得蕭乾,必因此事同耶律大石有所齟齬。故此蕭乾南下攻打得耶律大石,郭藥師必然擁兵涿州,不肯發兵救援。”
  郭藥師發家的事跡,童貫已經聽說過,自然知道郭藥師為人。既然郭藥師同耶律大石有所齟齬,即便有大軍在手,聞聽得蕭乾南下攻打耶律大石,亦必不肯出兵救援。
  於是童貫便開口道:“即是如此,莫非便放任涿州不管不成?隻恐有所萬一。”
  趙良嗣便開口道:“實不瞞宣帥,下官所憂心者,實為耶律大石投降之誠意。若果其傾心投誠,此事倒也甚易,只需令其領兵稍稍北上,則蕭乾見得此狀,不敢不先南下與耶律大石決勝。”
  童貫聞言大笑,開口道:“耶律大石投降之誠意自是無疑。即是如此,本官便命人火速趕去耶律大石軍中,令其領兵北上策應。至於我軍,自當於此地再等待得數日。若蕭乾大軍果然南下,本官自當親領西軍前去同郭藥師匯合,聯手偷襲析津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