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擬旨
雖有血脈之親,卻猶自有君臣之義,男女之別。
  耶律大石到得蕭後帳前,便不肯輕入,隻於門外托人通傳。
  如今天賜帝新崩,蕭後滿腔仇怨,急切間正要報仇。
  以蕭後看來,欲報此仇卻也不難,自己帶得玉璽至此,又可親代禦筆,如此自當擬定甚至將蕭乾老賊以臣弑君之事昭告天下。
  弑君乃十惡不赦大罪,不為世間所容。遼地軍民聞聽此訊,必然蜂起響應,只怕析津府內民眾亦會主動傳書來此,約為內應。
  又有得重德大軍在此。當日重德以二千殘卒便破得十萬宋人精銳,如今五萬大軍在手,還攻不下這區區一座析津府?
  即便不行,尚且還有王先生在此。
  有得重德兵力,再加先生妙計,誅殺蕭乾老賊不過易如反掌!
  今日同耶律大石甫一見面,蕭後便要說動耶律大石出兵攻城,一時間卻為王葉所阻。
  如今見得耶律大石請見,蕭後又如何不肯?正當乘機定下此事,以便早日替陛下報仇。
  待到耶律大石行禮已畢,蕭後便趕緊開口道:“重德此來,可是為發兵攻城之事?”
  以天下大勢論,天祚帝不算回事,夏人不算回事,雖說如今宋人咄咄逼人,卻也照樣不算回事。唯一需要認真防范的便是金人。
  今日已經同王葉定下大略,自己領軍西遷雲中以為根本,卻要將南京道之地留給蕭乾老賊,以使之替自己擋住金人。自己便能借機經營雲中,積蓄實力。
  故此,耶律大石又如何肯出兵攻城?
  只聽得蕭後此言,耶律大石自也清楚的很,一旦拒絕二人立馬便會翻臉,所謂的詔書之事再也休想。
  當下耶律大石難得地違心忽悠道:“陛下既為賊子所弑,大石身為臣子,又豈敢忘此大仇?大石願於娘娘跟前立下誓言,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蕭後聞言大喜,只要你肯給陛下報仇,那什麽都好說了!於是蕭後便開口道:“重德果忠臣也!隻不知何日發兵攻城?”
  既然已經忽悠了,那就接著忽悠吧!耶律大石隻得開口道:“茲事體大,實非大石一人所能決者。”
  蕭後聞言不喜,便急著問道:“重德既為一軍之主,軍令既下,複有何人膽敢違令?”
  耶律大石便趁機下套:“若在平日自是如此,隻如今情形已異!自前日蕭乾老賊遣使來軍中,乃以大遼攝政王之職頒下王命,升大石為北院大王,交出兵權即日入城任職。”
  蕭後聞言大急,便開口道:“此乃偽詔,重德又豈可奉命!”
  耶律大石搖頭苦笑,開口道:“大石自知實情如何,奈何底下將領不知?彼等原本便於大石素無故舊,隻近日聞名來投,與大石於公未曾統屬,於私亦無交情,又豈肯棄朝廷詔令不顧,便跟隨大石行此大逆之事?”
  蕭後聞得此言,心急如焚,隻霍然站起,便開口道:“如此又當如何是好?”
  耶律大石便趁機開口道:“正如王賢弟之言,當務之急,便在正名。若有得陛下遺詔在此,使大石與蕭乾不相統屬,方可圖謀誅逆之事。”
  蕭後聽得此言,這才放下心來,乃莞爾微笑,開口道:“此小事耳!本宮可代書禦筆,又有得陛下玉璽在此,要何詔書不可得?”
  耶律大石聞言大喜,便將今日同王葉商定之事細細說來。隻說為同蕭乾分庭抗禮,詔書便也需取得天祚帝同意,故此便需假詔傳為秦王等等。
  待到說完此語,耶律大石便趕緊朝蕭後看來。
  此次天賜帝之死,雖然是蕭乾老賊下的手,背後卻也是天祚帝的詔命。如此說來,蕭乾同天祚帝皆是蕭後的仇敵。
  如今請蕭後草詔傳位於仇敵之子,隻恐蕭後必定不肯。
  誰料得蕭後聽得此語,卻笑道:“重德此計乃自己所出?抑或他人所獻?”
  耶律大石已知王葉在蕭後心中神一般的地位,為增強說服力,自是以實相對。
  蕭後聽得此策乃王先生所獻,不由得喟然長歎:“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不瞞重德,陛下早已與本宮商定,正欲要傳位於天祚帝之子秦王。若果天祚帝尚有半份關愛社稷之心,見狀自當照樣下此詔書。如此二帝共同傳位於一人,自可了結二帝相爭之局。”
  耶律大石聽得此語,也是喟然長歎!陛下即將為蕭乾所弑,猶自以遼國社稷為重,不惜將帝位傳給殺身仇人子孫。
  實在是天意弄人,若當初道宗皇帝肯傳為於陛下,又豈會有金人崛起的機會?又豈會有遼國今日?
  隻蕭後正報仇心切,便繼續追問道:“待到正名之後,隻不知重德何時討賊?”
  這種事情打打擦邊球,弄點模棱兩可的答覆無妨,事後頂多被蕭後埋怨。若敢直言相欺,事後必定反目成仇。故此耶律大石隻得推脫道:“待到時機一到,臣自當領兵誅殺逆臣,替陛下報此仇怨。”
  經蕭乾之事,如今蕭後也成熟了許多。見得耶律大石似有推托之意,蕭後便不肯將權柄悉數付與,卻也不出言點破,隻開口道:“隻望重德休忘了今日之言!”
  耶律大石拱手為禮,開口道:“臣萬不敢忘!”
  蕭後點了點頭,便揮毫將第一道聖旨擬定,假借天賜帝之名,詔命駕崩後傳位為於天祚帝之子秦王耶律定。 唯有秦王如今不在南京道,正跟於天祚帝身邊,便無法執掌權柄,隻得遙領帝位。
  擬定完第一道聖旨,蕭後就著殘墨,持筆在手,顧謂耶律大石道:“隻不知重德欲求何等職位?”
  耶律大石猶豫半晌,這才開口道:“臣寸功未立,不敢奢求王位。隻如今蕭乾老賊作亂,臣若要奉旨平亂,與陛下報仇,便不可輕易放手兵權。”
  蕭後聽得此言,便已經反應了過來,開口道:“重德欲求樞密院使之職乎?”
  耶律大石也不開口相答,隻深深拜服下去。
  誰料得蕭後卻住手將筆墨放下,便開口道:“隻如今新天子不在朝中,恐重德一人無法駕馭朝堂。”
  耶律大石聞言不解,便舉頭看來。
  蕭後也隻得稍稍暗示:“湘陰王心胸狹窄,陛下常恐駕崩之後,本宮為湘陰王所害!”
  話說得這裡,耶律大石又如何不明白?蕭後這是要投桃報李。於是耶律大石趕緊開口道:“娘娘賢德,理合上太后尊號。且天子外狩,太后娘娘當共與朝政。”
  蕭後大喜,便開口道:“重德既有此言,本宮自當從之。待到陛下大仇得報,新天子歸位親政,本宮自當退隱后宮。”
  耶律大石聞言再度拜首。
  蕭後便於帳中將聖旨擬定,又命耶律大石喚人將玉璽取來。
  須臾之後,玉璽已至,蕭後取之蓋過大印,便將玉璽收藏,不肯複予耶律大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