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二百二十章 禳解之法(4)
有遼一朝,特別是遼朝中期以後,貴族之中崇佛之風盛行。
  別得不說,但看看皇后的小字便可知一二。
  前有蕭菩薩哥,後有蕭觀音,即便如今殿中的蕭後,閨名玉容,小字也是普賢女。
  越是信佛,越是相信這等裝神弄鬼之事。
  王葉便將一長串禳解儀式用品報來,其中既有佛家之物,也有道家之物,時不時又夾雜一些後世名詞。
  天賜帝同蕭後二人雖精通佛理,又豈知後世之物?聞之自是不解,不明覺厲之下,又是深信了幾分,便開言請教。
  王葉自然是一通忽悠。
  待到清單已然列出,王葉便開口道:“諸物還請於今夜三更前備齊,外臣登壇禳解此事之後,便得即刻啟程南下。”
  如果自己所料不差,也就在這幾天,蕭乾必然奉天祚帝之命北上。雖說宋人既去,此地仍為險地,王葉又豈肯久留。
  事情還沒見分曉你就想逃?蕭後自是不許。
  於蕭後說來,此時既不肯讓王葉掌控遼國大權,也不肯放其出城離去。
  此人膽大包天,遼國如今勢窮,若果讓其得以掌控遼國大權,說不定一把便將遼國賭沒了。
  至於放其離去更是不肯,今日雖然脅迫得此人出手禳解此事,到底成效如何又有誰知?若是將其留於析津府內,萬一事有緩急,尚且可以為恃。
  再說句不好聽的,萬一事情不可挽回,還能殺了此人墊背。
  於是蕭後便開口道:“先生於陛下雖無君臣之義,到底也於重德有賓主之誼,又有得大功在此。今日宋人既退,析津府重回太平,陛下與本宮正要一盡地主之誼。先生又何以急言求去?功臣未賞反逐,若是讓外人得知,隻恐有傷陛下仁德之名。”
  蕭後前次才以魔理沙來要挾自己,今次又以天賜帝來要挾自己。王葉心中更是不爽。
  隻方才忽悠帝後二人入局之時,王葉便已經料到了此事,早早便有後手為備,乃出言道:“蒙陛下同娘娘厚恩,外臣感激於懷。奈何今夜不去,外臣性命難保!”
  旁邊魔理沙聽得此語,心下大急,便轉頭看了過來。
  天賜帝老好人一個,聽得此語,便開口道:“先生且休要說笑!析津府內,朕不下旨,複有何人敢圖你性命?”
  王葉便開口道:“隻此人恐非陛下所能管轄。”
  蕭後聞言不悅,便於一旁開口道:“未知先生所指何人?”
  王葉開口道:“此事說來甚長。陛下、娘娘可知外臣當如何禳解此事?”
  蕭後便開口道:“正要請先生明言,本宮願得一聞。”
  王葉便開口道:“欲禳解此禍,便得先知此禍,如此方知有無破解之法。唯有九重天玉清上宮內有得天仙寶鏡一面,觀之可知過去未來事。外臣今夜三更當冒死潛往一觀,奈何事後必為當值仙官所知曉。彼等必尋外臣氣息而來,乃以天雷殛之。外臣必得避於二百裡外,方能避開此禍。故此便不得不急急逃去。”
  你既然以天賜帝的名聲來壓我,我便順手以天賜帝的名聲還擊。
  如今我為了天賜帝的破事,被仙官追殺,留在此地必死無疑。你若是再強行將我留在此地,豈不是恩將仇報?又於天賜帝名聲如何?
  天賜帝這個老好人聽得此語,便點頭道:“先生為朕禳解此事,竟然甘冒奇險。即是如此,朕也不敢強留。但以宮中禦馬為贈,以助先生腳力。”
  旁邊蕭後聞得此語,隻一個勁地朝天賜帝使眼色,卻也不敢出言反對。
  旁邊魔理沙聽得此語,便立刻站起身開口道:“王郎,即是如此,莫如遣楊存忠等人護送嫂子一行先行?”
  蕭氏等人多攜行禮,且隊中有不少大車,行動遲緩。王郎今夜既然要逃命,又豈能同彼等一隊。故此自當使楊可世等人先行,自己再來接應王郎一起逃命。
  蕭後聽得此語,頓時猶豫了起來。既然方才扣押王葉的手段失效,便不得不另尋他法。若能扣押得蕭氏等人在手,這王葉亦必不敢離去。
  隻如今遼地就重德一支兵馬尚且效忠朝廷,如此又恐冷了重德的心思,誤了陛下的大事。
  蕭後猶在猶豫,王葉卻見狀大喜。
  這話正和王葉心意,如果蕭氏為蕭後所扣,事情又大條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於是王葉趕緊開口道:“幼娘所慮甚是!我這便準備書信一封,你可持之前去調遣存忠。至於蕭夫人之處?”
  魔理沙便開口道:“王郎休要憂心,嫂子處幼娘自會分說。待到彼等出城之後,幼娘再來接應王郎。”
  魔理沙接過書信便出宮而去。
  要說這裡到底是皇宮,諸位頗為齊備,即便偶有一二缺漏,也有內宦快馬於街市取來。
  這才過得一個時辰功夫,王葉索求之物皆已準備妥當。
  唯有修築七星台一事頗費功夫,實非一時半刻可成。
  於此空等無益,且看看天色已晚,天賜帝便命宮人奉上酒席。
  隻此次酒席既然天賜帝也參與,不可能與眾人同坐一桌,便只能是分餐製。眾人隻一邊吃喝一邊等待。
  又稍過得一刻,魔理沙已回,便相跟著吃喝起來。
  待到二更方過,便有內宦來報,隻言諸事已經準備妥當。
  天賜帝聞言大喜,眾人又稍稍吃喝一番,便起身前往宮中新築的七星壇而來。
  待到三更將至,王葉乃皂衣玄服,手持寶劍登壇而上。
  眾人隻於壇下相觀,但聞得上方時而火焰四起,又時有金玉之聲傳來。
  如此動靜一直持續得一個時辰之久,便隻聞聽得壇上一聲玉磬響起,緊接著便安靜了下來。
  少頃,複見得王葉筋疲力盡地走了下來。
  眾人趕緊圍上前去。
  魔理沙衝在最前,見得王葉搖搖欲墜,趕緊伸手將王葉扶住。
  蕭後卻第一個開口問道:“敢問先生,此事成敗如何?”
  王葉努力的看了一蕭後,便開口道:“幸不辱命,已窺得陛下壽祚一百十八。”
  古代很忌諱談皇帝的壽命,但是超過一百歲就無所謂,算是口彩。
  蕭後如今聽得天賜帝能活一百十八歲,心下自是大喜。如此說來,此次即便天降奇禍,也能遮擋過去了。
  此時天賜帝也近得前來,舉手慰勞道:“隻此番便勞動先生了!”
  王葉強撐著行了一禮,便從懷中取出三個錦囊,雙手奉於天賜帝,且開口道:“稟陛下,待到天禍降臨,生死交關之時,陛下可依次拆開錦囊,自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天賜帝大喜,乃執手為謝。
  王葉便繼續開口道:“時機未到,錦囊不可輕開。否則必有奇禍,恐於遼祚有礙。”
  一提及遼祚,天賜帝便死也不敢擅開。
  當下天賜帝點頭應下,又命內宦進上參湯,牽來禦馬。
  事不宜遲,王葉便同魔理沙翻身上馬,急匆匆出得城來。
  若要再度拖延,便恐被蕭乾大軍堵在城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