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蕭後3度追王葉(2)
宮中密道的出口卻在北城的一處民房。
  此密道既然是為危急之時逃生之用,出口處自是做好了百般準備。
  遼地多馬,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都飼養有馬匹,民房內也照樣有馬房,養的既有千挑萬選出來的宮中禦馬,也有普通的民馬。
  此外,平民衣服、乾糧、清水等物也有充足的準備。
  即便是蕭後當初私蓄的三百死士,也均安插於此民房附近。
  如此一旦事有緩急,帝後二人便能由密道逃來此處,再在死士的護衛之下衝出城去。
  待到蕭後出得密道,便躲入房中,三兩下將身上傷口稍稍裹扎,又換上平民衣服,便來到院中,掄起大槌敲響了懸掛於廊坊之下的銅鑼。
  按照當初同死士們約好的信號,一旦銅鑼響起,便是事情緊急。
  居住於附近的死士們自當持械環甲前來聽用。
  鑼聲甫一響起,院外便閃進來兩名死士。二人略略辨認,這才看出敲鑼之人正乃蕭後,便不由得大喜,趕緊上前拜見,開口道:“娘娘已脫虎口?萬幸!”又四處看了看,接著問道:“不知陛下何在?”
  蕭後也不作答,反問道:“其余人等何在?何以只有你等二人在此?”
  死士便回道:“回娘娘,自宮中亂起,我等便知情形危急,早早集於此處以聽使喚。唯有待得許久,亦未曾見得娘娘同陛下自密道而至。耶律頭領同蕭頭領便知事情有異,已領得眾人前去攻打皇宮,救援陛下同娘娘。又使得我等二人於此等候。且喜娘娘已至。”
  疑慮既消,蕭後便開口道:“如今陛下尚陷於宮中。你等且隨本宮前去救援陛下。”
  二人行禮退下。不多時前來三匹戰馬,眾人翻身上馬,便著急朝皇宮而來。
  尚且未到得皇宮門外,便見得死士們已經戰敗,正在紛紛後退。雖則如此,卻也是退而不亂。
  這些死士本來就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忠義之士,又被蕭後用體己銀子給喂飽了,家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打起仗來自然是悍不畏死。
  雖則如此,奈何蕭乾麾下的奚兵不愧為奚兵,作戰經驗嫻熟無比,且裝甲器械又好出死士們不少。
  雙方都悍不畏死的前提下,比得便是配合。這一點死士們自是不如。
  見得死士們已經戰敗,蕭後自知殺入宮中救援天賜帝無望,如今之計,當以早早追回王先生為上。
  當下蕭後便朝身後死士稍一示意,開口道:“既攻戰失利,不妨暫退,隨本宮前去搬去救兵。”
  聽得猶自有救兵可恃,兩名死士自是大喜,便趕緊將嘴唇撮了起來,同時發出了一生尖嘯。
  猶在拚死廝殺的死士聞聽得退兵之令起,便鼓起余勇,猛然間發力朝前衝殺得一陣,逼退得奚兵後,便紛紛往據點逃來。
  此時蕭乾已經接到奚兵急報,逃了蕭後,便急急忙忙的趕回棲鳳殿,不在軍中。
  奚兵將領見得對方既退,又見得四軍大王不在,自是小心為上,不肯前來追殺,以防調虎離山之計。
  蕭後三人有馬,先至據點。稍等得一等,便有其余死士紛紛逃來。
  隻今日這一戰,死士便已經戰死百余人,即便是蕭頭領也死在蕭乾手中。
  又是稍等得一等,斷後的耶律思也退了回來,一進小院便暴喝道:“何人私自下令撤退?我等受娘娘恩深,自當以死報之。如今陛下同娘娘猶在虎口,是何人下令撤退?”
  聽得此語,蕭後便站了出來,開口道:“耶律頭領辛苦了!”
  耶律思見得蕭後已至,便大禮拜見,開口道:“且喜娘娘已脫虎口!隻不知陛下何在?”
  蕭後黯然道:“陛下猶未逃得出來。”
  耶律思見狀大怒,便回頭道:“諸位休嫌辛苦,且隨本官再度前去廝殺!今日必救得陛下出宮。”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初眾人士氣正盛,猶自未奚兵所敗,何況如今士氣稍墜?且說不定蕭乾此時已緊急調兵入宮。
  當下蕭後便開口道:“單憑我等之力,只怕難以見功。諸位且護著本宮衝出城去搬去救兵!”
  今日自己眾人已經盡力了,所謂的再度廝殺不過是欲要以死相報娘娘厚恩而已,耶律思自己也沒有太大把握。
  如今聽得蕭後口稱有救兵在,耶律思自是大喜,便開口道:“未知有救兵幾何?”
  想來出城之時又是一番廝殺,蕭後一則要安眾人之心,二則也為自己壯膽,便斷然開口道:“有得十萬大軍在彼!”
  其實這也不是亂說,當初魔理沙曾有言,憑王葉一人足擋十萬大軍。
  眾死士聽得此語,士氣複振。
  蕭後猶憂不足,便開口封官許願道:“諸君努力,此乃擎天救駕之功!本宮今日在此指天立誓,若得事成,必不負諸君之力。存者人人封爵,亡者萬金相贈!”
  眾死士聽得此語, 心下皆是大喜,所謂封妻蔭子正在今日,便齊齊喝道:“願為娘娘效死!”
  事不宜遲,眾人稍稍收拾利落,複於馬廄牽出戰馬,一個個翻身上馬,便相隨著蕭後往北門衝來。
  當初蕭乾進城之時,便順手佔了南門,又各分撥了數百士卒潛往其余三門。
  待到宮中亂起,這些士卒便也紛紛朝城門殺去,欲要佔據城門為守。
  一方為青壯,一方為精銳,又加之以有心算無心,東門西門瞬間陷落。
  唯有北門卻不一樣。
  北城唯有北門一個出口,且此地又多為高官權貴。
  見得宮中亂起,文官們倒是無所謂,但閉門自守。不管誰做皇帝,都得用文官治天下,大不了換個老板。
  唯有皇親、宗室卻不一樣,平日裡全靠同老板的關系吃飯,一旦換了老板自己便得立即失勢。
  故此一見得宮中亂起,眾人雖不敢前去救援,卻也知道當速速逃命為上。
  待到蕭後眾人來得北城城門,便見得此地猶在廝殺。
  城牆上數百青壯正在拚死抵抗,城下數百奚兵正在拚死攻殺,奚兵身後,又有數百權貴家奴正在往來衝突,欲要闖出一條路來,以供自己主子逃出生天。
  經前次宋人偷城之事,城中宗室、權貴老早就是驚弓之鳥。宮中這才生亂,北門的奚兵尚且未到得進宮的訊號,宗室、權貴們便已經起身往北門逃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