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遇襲
接踵而至的噩耗將眾人嚇得不輕。
  王葉倒是不以為意,自己早有後手在此。
  如今既然是劉延慶為帥,引著西軍來攻,王葉自是不懼。自己乃是宋國樞密院副承旨,有告身有印綬的那種,可不是臨時工,乃是正經的文官。
  有宋一朝,皆是文貴武賤。劉延慶身為武將,若想打自己這個文官的主意,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滿朝文官為反之他人效仿,必然殺雞儆猴,即便童貫也不敢回護。
  且此次前來乃受耶律大石所差使,搬運其夫人返回京城。耶律大石明面上可是降了宋人,且頗得童貫看重,就連趙官家也頗為關注,故人嘛!
  這個來頭更大,劉延慶更加招惹不起。
  一旦蕭氏出點什麽差子,耶律大石再以此為借口,光明正大的同宋人翻臉,劉延慶九族都不夠誅的。
  自己背景硬,耶律大石背景更硬。如此王葉還怕個毛啊!
  唯一要擔心便是單獨遇上郭藥師這貨。不過既然是劉延慶為主帥,又豈肯任由郭藥師單獨領軍行事,這種概率實在太小。
  即便如此,王葉仍有後手在此。即便單獨碰上郭藥師,要是這貨識相便罷了!倘若不識相,自己能引得宋人偷襲析津府,自然留有後手可以將其趕出析津府。
  楊可世等人也是不懼。西軍一向抱團,不內訌乃是天條。當初楊可世領著辛興宗麾下的西軍入駐種師道大營,雙方也只是空手群毆而已,即便有再大的仇恨也不肯動用器械。唯一要擔心也是郭藥師的常勝軍。
  當初宋人未至,王葉急著離去,實在是怕被幼娘求著出手。
  如今析津府內勝負初分,王葉倒是不急了,能走則走,不能走順便見證一下宋人攻下析津府也好。
  王葉不急,蕭氏卻很急。在蕭氏看來,自己丈夫乃是如今遼國的擎天之柱,又曾以二千殘卒破得十萬宋人。若果析津府為宋人所下,其他人還能逃得一命。唯有自己這個耶律大石的夫人必然下場淒涼,連帶著幼娘、府中家人都難逃一死。
  實在是被七年前那一幕給嚇壞了。
  七年前蕭氏猶自住在上京,正逢上京為金人所破,如狼似虎的金人於城破之後即刻屠城,又派出士卒追殺已經逃出城外的民眾。
  那一夜,死得人多了去了。拋去城中不說,即便上京城外,慘死的民眾便有十萬之數。
  自己當晚雖賴護衛得力,逃得此劫。然則第二日前去搜尋幼娘之時,眼見著屍山血海,實在是人間煉獄。
  那淒慘的場景如今猶自歷歷在目,實在不敢再冒此風險。
  當下蕭氏連細軟都不要了,但將家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包裹起來,稍稍挑選得一些價值連城的珍寶,便準備出發。
  唯有魔理沙尚且未曾返回,蕭氏到得北門便不肯出城,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肯將幼娘丟下。
  王葉見狀,朝楊可世如此這般的吩咐了幾句,便遣楊可世領了五十麾下前去接應。以自己對遼國的緊要性,想必耶律大石寧可析津府丟了也不肯讓自己出事。故此耶律大石雖然暗中讓幼娘以身犯險,吸引自己前去救援外,亦必反覆叮囑幼娘,定當以護衛自己安全為第一。
  此事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就看誰先踏出那一步。若果幼娘果真犯險,自己寧可破了宋人之策也會出手相救。同樣,若是自己已經離開了析津府,幼娘唯恐自己沿途遇險,即便析津府陷落在即,卻也不得不趕來護衛。
  楊可世倒是聽吩咐,唯有蕭氏實在不好打發。當下王葉便將實情同蕭氏反反覆複解釋了一遍。
  且不說自己若停留析津府,幼娘必定不肯前來。一旦自己離開析津府,幼娘反而必至。
  即便幼娘不至,也不用太過擔心。
  一則以幼娘之武力,衝殺出城自是不難。二則有得楊可世這五十宋卒前去,宋人即便攻佔得析津府也不肯為難。三則有得自己同耶律大石在宋人之中的身份,幼娘只需將身份說出,宋人必不敢動其分毫。
  蕭氏為王葉勸得一陣,複見得援兵既去,又加之王葉身為魔理沙的情郎,猶自自信滿滿,未曾擔憂,蕭氏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如今在析津府內名聲響亮的很,守城士卒見得蕭氏欲要出城,倒也未曾阻攔。
  至於其余欲要相隨出城的民眾,卻為守卒統統攔下。如今雖說前方失利,到底勝負未曾盡分,朝廷又無詔令前來,守城士卒也不敢私放民眾出城。
  當下眾人出得城來, 王葉心知前方必有宋人為阻,便命楊可世之弟楊可武領得一百士卒為前導,其余士卒為後衛,隻慢慢往前行來,以免為對方所誤傷。
  眾人這才前行得裡許,便見得前方林中宿鳥亂飛,草地秋蟲不鳴。
  楊可武也是久經軍陣之輩,見狀便揚手止住了眾人,且使士卒前來相報。
  王葉聞聽此事,便也策馬前來,稍看得一看,便命士卒喝道:“前方何人設伏?速來相見!大宋樞密院副承旨公乾至此。”
  一連喊得數聲,前方猶自未有回應。
  王葉便命士卒將宋人旗幟打將出來,又是從人以火把照耀之。
  須臾之後,前方林中緩緩走出數騎,來到眾人跟前十數丈外站定。
  王葉便將告身文書同印綬交與楊可武,命其前去交涉。
  對方驗看過告身文書同印綬,朝這邊略一行禮,隻言劉帥在此,驚擾承旨大人了,望乞恕罪。然後便緩緩退去,讓出道路來。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繼續前行。
  又是行進得裡許,前面又有士卒攔路。
  楊可武如今也有經驗了,也不敢勞動王葉,便命人掌起旗幟,將火把照耀之。
  對方果然派得人前來,驗看過告身文書同印綬之後便退去。
  楊可武不以為意,引著眾人再度前行。
  這才稍稍行進得數百步,猛然聽得草叢之中一陣弓弦響起,頓時便見數支隻羽箭撲面而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