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零六章 絕戶計
赫魯可算是第一次參與這麽高層的密議,實在不熟悉王葉這一套。
  耶律大石同王葉打交道的久了,心知王葉此語必有深意,當下稍稍回味,頓時間便反應了過來,隻大笑道:“此非賢弟所言之絕戶計耶?”
  王葉便點頭笑道:“我等憂心天祚帝奔逃夏國,奈何東勝州頗為狹長,我軍阻止不得。既然阻止不得天祚帝往投,倒不如反過來行事,設計使得夏人不納便可。”
  到得此時,赫魯才明白軍師的用意。擔心天祚帝逃入夏國,自己這邊又無法將整個邊境防守住,鬼知道天祚帝從哪裡就逃過去了?
  好在天祚帝既然為遼君,自己眾人正為遼臣。若果自己這邊領軍襲擊夏人一把,然後轉身就跑。夏人遍尋仇人不得,自會將此仇恨記在天祚帝身上,又豈容天祚帝入境?
  停得一停,耶律大石又壓低聲音道:“此策雖妙!大小之間卻著實難以把握。若是襲擊的規模小了,夏人不肯記仇又當如何?若是夏人受損過重,索性一狠心誘捕得天祚帝又當如何?”
  王葉便搖頭道:“林牙休要憂心,學生尚且有後手在此。”
  耶律大石聞言便看了過來。
  王葉繼續開口道:“遼軍偷襲夏人,引得兩國交惡。一則正要引得夏人不肯接納天祚帝,二則也可讓天祚帝不敢往投。以如今天祚帝情形說來,正為驚弓之鳥。一旦聞聽遼、夏兩國交惡,且已起爭戰之事,又如何肯輕易前往投奔?”
  耶律大石聽得此語,乃撫掌大笑,便開口道:“有理!待到襲擊得夏人後,我等自當將此事於東勝州廣為傳播,必能嚇阻得天祚帝前去。”
  王葉卻又接口道:“此其一也!待到我等襲據得雲中,正當聯宋滅夏,一則取河套之地以自立,二則正要以夏國為誘餌,誘得宋國聯手,且敗壞宋金滅遼之盟。遼夏兩國久未交兵,正不知其戰力如何?自當勞動赫魯將軍一番,一試夏人斤兩!”
  聽得這裡,赫魯已然是歎為觀止。自己這種武將還是埋頭聽命算了,論起勾心鬥角,用謀用計,根本不是文官的對手,人家實在是太專業了!
  複聽得軍師口出“勞動”二字,赫魯趕緊拱手遜謝道:“不敢!遵令而行,乃末將份內之事。”
  耶律大石聞言稍一沉吟,心中已有了決斷,便下令道:“赫魯聽令!”
  赫魯聞言肅立,拱手道:“末將聽令!”
  耶律大石下令道:“且領八千大軍,自東勝攻入夏國,奪取濁輪寨數地。沿途不妨大開殺戒,焚毀農田,以激怒夏人。隻今日午時出兵,待奪得濁輪寨後,若果夏人出兵反擊,萬不可戀戰,當早早退回。萬一夏人應變未及,進退之機,許汝自主。”
  赫魯領命,轉身大步走了出去,前去調撥兵馬不提。
  遼國既然為夏國宗主,兩國已經百余年未動刀兵;再加之如今遼國已然衰落,對夏國更是沒了威脅。
  故此夏國隻將精銳重兵集中於宋國邊境,意欲借宋遼交戰之機,奪去宋國西陲之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年夏國同宋國爭鬥,憑借著國中的精銳馬軍,倒是十次有八九次便能佔據得上風。
  然則自韓琦、范仲淹等人開始,便開始采取以守為攻的戰略。
  何謂以守為攻?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修堡壘。
  但於宋國境內靠近夏國之處,擇險要地形修築堡壘。一旦夏人入侵,宋人便得借堡壘為防守。
  以往每次入侵都能獲得大量戰果,如今宋人既然采取了烏龜殼戰術,夏人的收獲一次比一次少。如此一來,漸漸便沒有了東侵的心思。
  宋人采取的卻是兩步走的戰術。
  當初構築烏龜殼以為防守;待到雙方兵鋒暫歇,宋人但選擇險要地形,一步一步地將堡壘往夏國境內修來。
  事情便這樣循環下來。
  一旦夏人來攻,宋人西軍便以烏龜殼自守。
  一旦夏人退兵,宋人西軍又開始偷偷摸摸往前修堡壘。
  實在是宋人耐性太好了,三五年修得一座堡壘固為可喜,十年八年修得一座也不嫌遲。
  范仲淹退了,種世衡接著修;種世衡去世,種諤繼續;種諤去世,種師道繼續接手。三代人下來,從未間斷,這一修就修了一百多年。
  北宋前期,夏人每次入侵都為了掠奪。到得北宋中期以後,雙方的爭鬥便變得十分簡單,總結起來無非七個字“你要修堡,我不許!”
  每次西軍鞏固得後方堡壘之余,再往前面新修一個堡壘。夏人見狀自是不肯,於是發兵來攻,卻也不攻入宋國腹內,隻阻止你修城。
  而宋人則以後方的堡壘為根據, 拚死也要將新城修起來。
  雙方或勝或敗,然則宋國的堡壘還是一步一步地往夏國境內延伸。雖則緩慢,卻十分有效!
  一百多年下來,夏人早已為宋國的堡壘策略封堵於境內,動彈不得。
  同宋人做夢都想奪回燕雲十六州以自守一樣,夏人做夢也想將邊境的宋人堡壘一掃而光。
  當日童貫領西軍平方臘,伐北遼,夏人得以乘虛攻入永興軍路,卻也沒有太多的戰果,實在是邊境堡壘太多。
  一旦夏人到來,宋人早早便已經財物、人馬遷入堡壘之中為守。
  這裡插一句,當年圓嘟嘟於遼東修築堡壘,便是學得范仲淹等人的法子。一則這貨隻學到了表面,沒學到精髓。二則這貨名利心太重,欲要速見功效。
  且不說宋人於家門口修城,圓嘟嘟這貨跑到千裡之外的地方去修城。但說宋人隻耐著性子慢慢來,一修就修了一百多年,反觀圓嘟嘟這貨,一百年後再見效,於自己又有何益?故此這貨也不顧朝廷經濟狀況,隻幾年間便修築得上百城堡。
  要知道宋朝比明朝富庶不知道多少倍,尚且隻敢靠地方力量來修,如此便修了一百多年!明朝本來就是爛攤子,竟敢頃全國之力來乾這事,幾年之內要乾成此事,如此豈有不亡之理?
  後人曾言,隋煬帝若肯花五十年來修運河,必定沒有李淵甚麽事情。同理,圓嘟嘟若肯花百年來修堡壘,也必然沒有皇太極什麽事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