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果為萬全之策
卻說趙良嗣將“寄存”二字稍一咀嚼,頓時便是大驚失色。趕緊回頭朝王葉看來,也不知這王承旨提及此語,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
  若果然是無意,那倒還罷了!
  若當真是有心,隻這王承旨才具也實在太過駭人!自己萬難之事,隻得此人“寄存”二字便已經迎刃而解,其才具又豈止自己十倍?
  自己所憂心者,便為迎取天祚帝一事。若取之,恐陷恩帥為險地;不取,則仇人終不可得。
  如今有得此“寄存”二字,則一切皆無礙矣,即便迎取得天祚帝歸宋,即便此事為金人所知曉,亦自與宣帥無礙,必不至兩國紛爭之余,尚且能施重恩於金人。
  如此一來,只怕金人攻破蕭乾之後,尚且能錢糧也不肯要,便袖手退出南京道。
  即便自己有得決定,尚且憂心如何說服得宣帥。前番郭藥師迎取天祚帝諸般借口,事後皆已為自己一一駁倒。自己又哪裡有臉面,哪裡有借口再行反覆之事?
  如今有得此“寄存”二字,自己便可堂而皇之地前去勸說宣帥迎取天祚帝南來,且宣帥聞之必然欣喜若狂,欣然從之。
  趙良嗣心中驚疑不已,正要一試這王承旨真假,當下便轉過身來,朝王葉一揖到底,口稱道:“謝過承旨提點!”
  王葉見狀心中大笑,心知這貨已經領會了自己的意思,隻不知自己有心還是無意,便要詐唬自己。
  於王葉說來,上策當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自是打定主意不肯承認。
  見得趙良嗣行禮,王葉趕緊側身避禮,且開口道:“一頓酒飯而已,何勞修撰言謝?”
  說完此語,王葉又湊近前來,壓低聲音開口道:“下官虛報帳目之事,還請修撰在宣帥跟前遮掩一二。”
  趙良嗣聞聽得此言,隻腳下一個踉蹌,差些許便掉下樓去。
  二人下得樓來,王葉便舉手為別,然則趙良嗣隻一個長揖到底,便無語離去。
  不管今日這王承旨是有心還是無意,到底幫了自己大忙,趙良嗣自然不肯失禮。
  王葉既然虛報帳目忽悠得二十六貫在此,自是領著韓德於太白樓歇下,此事略過不提。
  卻說趙良嗣心中主意已定,便連夜前來求見童貫。
  此時已至深夜,聞聽得趙良嗣連夜求見,童貫心知必有大事,隻得披衣而起,又命親衛將趙修撰請入書房相見。
  童貫書房自是極度機密之地,隻趙良嗣身為童貫謀主,單獨進入書房也自無妨。
  當下便有親衛將趙良嗣請入書房,又命人奉上香茗,便轉身告辭了出去,獨留趙良嗣一人於房中等候。
  又過得盞茶時間,門外一隊燈籠到來,童貫身披大衣推門而入。身後親衛欲要相跟進來護衛,卻為童貫喝退,隻吩咐眾人守在書房之外,休使他人竊聽。
  見得童貫已至,趙良嗣自是起身前來門前迎接。待到童貫入得門來,趙良嗣趕緊打躬道:“下官擾動恩帥,還請恕罪!”
  童貫呵呵大笑數聲,親手扶起趙良嗣,執其手道:“仲亮為本官之事勞苦若此,本官並非不識好歹之人,何來恕罪之有?”
  趙良嗣也笑道:“能得恩帥倚重,乃以心腹大事盡行托付,此亦下官之幸矣!”
  二人執手相看大笑,須臾之後,便各自落座。
  趙良嗣便開口道:“前次下官再沮恩帥迎取天祚帝之事,恩帥得無怨否?”
  童貫便開口道:“複燕之事眼看成功,若複能擒拿得敵酋,憑此大功,自能列土封王不說,尚且能青史留名,流芳千古。實不瞞仲亮,此事不得,本官確有幾分惆悵之意。雖然,本官既依仲亮為謀主,諸事自當聽之信之。”
  趙良嗣頗為感動,便開口道:“於當時而言,只要金人破得蕭乾,則恩帥複燕之事必成。即是如此,自當以保守根本為上,不可孟浪貪圖他功。”
  童貫聽得“於當時而言”五字,頓時大喜,便開口道:“可是如今情形有異?”
  趙良嗣便站起身來朝童貫行得一禮,開口道:“恭喜恩帥!下官已得一完全之策。宣帥盡管遣人前去迎取天祚帝歸宋便是。”
  當初趙良嗣為了勸阻童貫放棄迎取天祚帝,可是設定了種種可能來嚇唬。
  實在是被嚇怕了,如今見得趙良嗣反口,童貫便開口道:“正如仲亮前次所言,若是金人探知此訊,又當如何?”
  趙良嗣便開口道:“下官原本正憂此事。唯有今日同王承旨一番宴飲,偶然間得其‘寄存’二字,便已有得良策在此。”
  也不待童貫發問,趙良嗣便將今夜王承旨虛報帳目的事情盡行托出,且重點強調了王葉的“寄存”之語。當初王葉雖然囑咐其休要對童貫提及,趙良嗣卻打算失信一回。一則恩帥心大,這等小事必然不會放在心上。二則不如此,不足以警示恩帥。
  誰料得童貫聽得此語,隻歎道:“這數月以來,王承旨雖得官職,卻未得朝廷俸祿,隻恐囊中羞澀。今夜之事,仲亮且休要傳揚。”
  趙良嗣關注的重點卻不在此處,聞聽得童貫此言,點頭應下之余,又開口道:“王承旨此語到底為有心耶?無意耶?以下官之能,尚且看不清此人深淺。日後恩帥與此人相處,當打起十二分心思,且休要讓此人誆了去。”
  趙良嗣待童貫頗為忠心,心中隱隱覺得王葉不妥,卻又找不到破綻所在,便不得不預先提醒。
  一個樞密院承旨而已,距離自己尚且差了幾十級,又能將自己誆到哪裡去?
  童貫關注的重點卻不再此處,當下便開口道:“這‘寄存’二字到底有何玄機?何以便得萬全之策?”
  趙良嗣聞言便知童貫未曾將此事放在心上,不由得暗暗搖頭。
  又聽得童貫此問,趙良嗣便開口道:“我等所憂心者,正為迎取天祚帝之後,複為金人所探知。到得彼時,金人必定開言索要。且不說朝廷肯與不肯,我等若與之,必為遼人所忌恨;不與,必與金人起紛爭。如此有百害而無一利,智者所不為。”
  這話趙良嗣早已經說過,童貫聞言點了點頭,開口道:“既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自不可為。”
  趙良嗣卻開口道:“只有得此‘寄存’二字, 便可興利除害。若得如此,便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身為宦官,注定是無後了,故此童貫除權勢外,尚且分外看重身後之名。若果然能滅國擒酋,必定能青史留名。故此童貫聞言大喜,便將身子前傾,湊近趙良嗣身邊開口道:“又是如何興利除害?仲亮可速速說來。”
  趙良嗣笑了笑,便開口道:“既是如此,何不隱而不發?我等且休要將此事稟報朝廷,也休要使他人知曉,但遣精銳潛行北上,但迎取得天祚帝之後,便將其‘寄存’於涿州。如此一來,先手已得。”
  童貫聞言沉吟。
  趙良嗣便繼續開口道:“待到金人破得蕭乾,若彼等未知此事,引大軍於南京道內遍尋天祚帝不得,自當引兵退回,我等但以糧草償之便可。待到金人既退,我等自可將天祚帝獻於朝廷,如此大功可得。萬一金人得知此訊亦自無妨。金人遣使前來索要,我等亦可暗中將天祚帝獻於金人。金人既得天祚帝,其志已滿,必不再向我等索要糧草以為報酬。如此一來,我等交好得金人之余,尚且能省下不少錢糧。”
  童貫聞聽此言,不由地撫掌大笑道:“果然絕妙!果然正如仲亮所言,有得此‘寄存’二字,頓時便是有利無害。”
  趙良嗣聞言面有得色,如此行事,當是公私兩便。
  童貫卻猶在擊節讚歎:“事成可得不世之功,事敗猶能交好金人,省下錢糧。果為萬全之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