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二百八十二章 對質(2)
童貫點頭不語。趙良嗣隻於一旁冷笑。
  劉延慶又朝童貫磕了一個頭,便繼續開口道:“末將自是火急趕回城中,隻此事大軍已經退出北城。末將受恩帥重托,又豈肯遂退?收拾得殘兵之余,複舉火自斷退路,欲要領大軍於南門內同遼人背水一戰。誰料得兵峰方交,勝負未分,末將便收到某人書信,隻言蕭後猶自有四千大軍為備,正火速趕來增援,如此我軍自是必敗無疑,某人念在同為宋人一脈,欲縱我等歸去,且必不使遼人追殺!”
  童貫聽得此處,便開口道:“此時你等兵力還有幾何?”
  劉延慶便照實回答道:“常勝軍已只剩下五百余人,末將麾下到是未曾有過多折損,尚且剩下二千五百余人!”
  童貫聞言便看了趙良嗣一眼,果然如同仲亮所料,此人對宋國尚且有幾分香火情分,郭藥師的遼人常勝軍都快死光了,宋人這邊基本沒傷亡。
  誰料得劉延慶接下來卻放聲大哭:“恩帥!末將不合聽從某人之勸,果然領兵撤退。隻某人明言不使遼人追殺,卻又於城外重兵設伏。末將數人馬快,這才逃得一命,隻可憐麾下三千士卒,盡數為某人所殺!”
  趙良嗣聽得此語,心中疑問無數。前面蕭後領青壯來戰,尚且為我軍輕易破之,何以到得後來便讓遼人翻了盤?劉延慶既然有膽量背水一戰,何以收到一封書信便領軍撤回?
  此事疑點甚多,這劉延慶要麽沒將事情說全,要麽便是說了假話。
  隻劉延慶乃是宣帥心腹,這王承旨不過是新降之人而已。所為親親賢賢,趙良嗣正要為劉延慶遮掩幾分;再加之趙良嗣正在吃味,嫉妒天機老人同王承旨師徒,如此情形自是不肯開口戳破!
  劉延慶話已經說完,童貫卻是滿頭霧水。
  這王承旨根本就沒露過面,劉延慶卻竟然將此事賴在其身上,莫不是失心瘋了?
  當下童貫便開喝道:“此事同王承旨又有何關系?某人又是何人?”
  劉延慶聞言便朝郭藥師看來,一則想讓郭藥師出言相助,二來也是猶豫要不要將郭藥師之事說的出來。當初郭藥師設伏刺殺小賊不成,小賊返回析津府後,緊接著便有耶律大石前來援救析津府的消息傳來,緊接著析津府內的青壯便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悍不畏死,直殺得宋軍節節敗退。此事若說於小賊無關,劉延慶自是不信。
  郭藥師見得劉延慶回顧,心中又是大驚。你甚麽地位?我甚麽地位?你可以胡亂說,不用擔心殺頭。老子不過新降之人,麾下又是死傷殆盡,正是背黑鍋的不二人選,又豈敢同你一樣胡說!沒看到老子方才明明也看到了小賊,卻也不敢發作,隻敢打落牙齒和血吞麽?
  待見得劉延慶一再盯著自己,郭藥師額頭冷汗直冒,便於袖中掏出帕子擦拭,卻又不小心掉出一份書信來。
  劉延慶見狀大喜,便從懷中同樣取出一封書信,又將地上書信拾將起來,一並舉過頭頂,開口道:“恩帥,此乃當日小賊親筆之信,敢請恩帥核對筆跡!”
  童貫便朝王葉看了過來,開口道:“劉延慶便言此信乃承旨所書,欲要核對筆跡。未知承旨意下如何?”
  王葉哈哈大笑,便上前一步,拱手道:“敢不從命!”
  童貫聞言大喜,便命親衛將書信接過,又命人奉上文房四寶。
  王葉也不推辭,便舒腕提筆,懸於宣紙之上,複朝童貫問道:“敢問宣帥,欲要使下官書寫何字?”
  既然核對筆跡嘛,自然要寫一樣的字句。
  童貫便展開手中書信,然則這才看得一眼,頓時又是一驚。但見得紙上文字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棱角分明,結構嚴謹,卻大異於前人書法,仿佛自成一體。
  當日這書信,王葉卻是以宋題字所寫。後世人都知道,宋體字最大的特點便是沒有特點,起筆、落筆、頓筆人人類似,每個人寫出來的宋體字都差不多。
  隻此時秦檜尚且在世,若是讓這貨得知此事,必然吐血!
  見得如此文字,童貫心下歎服之余,卻更不相信此文書乃王承旨所做。但以書法而論,若要新創一種字體,至少也得在書法之道浸淫數十年才有可能。
  面前這王承旨即便從娘胎開始便聯系書法,滿打滿也才二十年,又如何有此功力?
  當下童貫隨意瞅了一眼書信,便開口道:“但請王承旨書寫‘前次老夫以析津府相贈’數字。”
  王葉也不遲疑,聞言便開始動筆書寫。
  須臾之後,文字寫成。王葉收回手來,複朝童貫拱手道:“敢請宣帥對照!”
  便有親衛前來將宣紙取過,奉於童貫。
  童貫接過略略一看,便將三分文書遞於一旁的趙良嗣,命其再行核對,以示公允。
  自己卻對著王葉開口道:“可是效法顏魯公?”
  王葉微微一笑,便開口奉承道:“宣帥果然好眼力!”
  童貫點了點頭,讚許道:“已有顏魯公七八分功力,若要認出自是不難!”停得一停,複開口道:“如今世人書法皆以效法東坡為榮,何以承旨獨獨複古?”
  如今元佑奸黨碑尚在,老子敢寫蘇體字麽?當下王葉便開口忽悠道:“寫字便如同做人,下官隻敢仿效聖賢之字。”
  前面便已經說過,童貫乃是蔡京的死黨。元佑奸黨碑又是蔡京這貨一手弄出來的,其中童貫也沒少出力。
  如今聽得王葉此語,童貫也不由得撫掌大笑,便開口道:“隻憑承旨此言此語,便知承旨乃忠賢之人,又豈肯對朝廷大軍下手?”
  劉延慶聞言大急,便轉頭朝趙良嗣看來。
  趙良嗣便朝劉延慶微微搖了搖頭,意思是兩種筆跡果然全無相似之處。
  方才童貫隻核對筆跡,趙良嗣核對完筆跡後,卻開始看起內容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